回覆列表
  • 1 # 日長宜讀書

    作為列夫·托爾斯泰里程碑式的傳世三鉅著之一,《安娜·卡列尼娜》無疑是一本非常成功且值得一讀的作品。

    託翁特有的交叉敘事構架、幾乎纖毫畢現的心理描寫、飽滿立體的人物塑造和濃厚廣闊的歷史背景,都在這部作品裡體現得淋漓盡致。

    在大框架上,它描繪了一幅跨越莫斯科、彼得堡、鄉間和國外,跨越十九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俄羅斯政界、社交界、農村和學術界的浮世繪;

    在劇情上,它主要由兩條既平行又相互聯絡的線索組成:

    一條是安娜與卡列寧、伏倫斯基之間的家庭、婚姻和愛情的糾葛;

    一條是列文與吉娣的愛情生活及列文進行的莊園改革。

    透過藉由他們情感、生活、思想的變遷來深入剖析十九世紀俄國貴族階層的生活狀況和精神面貌,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當時整個俄國從上到下民眾的狀態。

    而我覺得最妙的是,這兩條線還剛好對應了小說開頭的第一句話: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列文與吉娣對應的是前者,而安娜與卡列寧和伏倫斯基對應的是不幸的後者。

    可同時卻也正是這不幸背後的悲劇色彩,使安娜成了整本書中最出彩的一個人物。

    她原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高貴、典雅、聰明、有魅力的一個上流社會的貴婦。

    丈夫卡列寧比她大20歲,是安娜眼中的“一臺運作精良的政治機器”。

    兩人結婚九年,可他們之間的愛早已名存實亡。

    截然不同的性格和長期缺乏的關心和愛護,都成了對安娜充滿朝氣與活力的靈魂的一種日日夜夜的折磨。

    他們的婚姻,早就埋下了一顆破壞一切的炸彈。

    而伏倫斯基的出現,就是那個足以引爆炸彈的火星。

    一個是“彼得堡花花公子的活標本”,一個是早已無法忍受婚姻的風流俏婦。

    兩人就這樣一拍即合。

    而面對安娜的背叛,卡列寧最先想到的是什麼呢?

    不是如何才能拯救他們的婚姻,而是保全自己在社交界的面子……

    為了能甩掉由於安娜的墮落而濺在他身上的泥汙,為了能夠保全他最看重的體面和尊嚴,同時也為了絕不讓安娜和她的情夫稱心如意,他選擇了拒絕離婚。

    懷著要痛苦一起痛苦,誰也別想好過的心情,讓自己、安娜、伏倫斯基、兒子謝廖沙都無法解脫,被家庭這一巨大的道德載體所壓迫,傾軋。

    而作為一個“破壞別人家庭的第三者”,伏倫斯基也為了自己的不顧一切的“維特式”的狂戀而付出了代價。

    他放棄了他本可以和謝普霍夫斯科依一樣遠大的光明前程、放棄了母親和哥哥伸出的名為拯救他的橄欖枝,放棄了自己在交際圈中的得到的一切讚譽,改為承受他們給予他的輕視、鄙夷與蔑視

    原先高傲得如同一匹純良、飄逸的烈馬的他,因愛情的痛苦,甚至開槍自殺,所幸未遂。

    而在他終於擺脫了卡列寧,帶著安娜遠走高飛之後,他們的生活就好過了嗎?

    並沒有。

    在最初的終於獲得自由、宛如新生般的新鮮感過去以後,等待他們的,不是幸福,而是無盡的爭吵。

    安娜瘋狂的捕風捉影的嫉妒、兩人內在的隱秘的怨氣,都讓他們痛苦不堪、倍感煎熬。

    此時的安娜,看不到伏倫斯基為他們這段感情做出的巨大犧牲,將自己處境的種種痛苦,全都歸罪於他,並不可理喻地認為伏倫斯基早已不再愛她。

    猜疑、嫉妒、怨恨、冷漠、不理解和相互較勁在兩人之間不斷滋生,終於在一次安娜的無理取鬧和伏倫斯基的忍無可忍之後爆發了出來,並讓安娜想到了用死亡來一了百了。她認為,死是重新喚起伏倫斯基對自己的愛情、懲罰他和使自己心中的惡魔在同他搏鬥中取得勝利的唯一手段。

    於是在想到與伏倫斯基遇見的第一天那個被意外軋死的工人時,在無數次的恐怖夢境與現實驚人重合時,她跳進了鐵軌,

    用自己的死亡懲罰了伏倫斯基,實現了會使他抱恨終生的威脅,也擺脫了現實世界中令她不堪忍受的一切。

    總的來說,作為整本書最重要的一個角色,安娜是一個充滿悲劇性色彩的人物。

    她的“什麼都想要,但什麼也不願意承擔的”貪婪是導致她最終滅亡的根本原因

    她雖然敢於衝破輿論枷鎖,無懼世人眼光、大膽追求愛情,並認為沒有愛情她就活不去,但是在面對全心全意愛她的伏倫斯基時,她卻並沒有珍惜;

    她愛兒子謝廖沙,卻太過自私和任性,既不願為了他而放棄愛情,也不願意為了愛情而放棄他;

    她背叛了丈夫卡列寧,肆無忌憚地以自由和愛之名,行著違背諾言、傷害他人之事,卻既不願向他低頭認錯,也不願放棄他給的寬恕和庇護;

    她口口聲聲愛伏倫斯基,卻一直在瘋狂索取,而不願意付出任何努力,甚至不願意為他再生一個孩子,因為“她認為,他希望再有孩子,就是不珍惜自己的美”。

    她這樣的愛,註定是失敗的。

    而愛情失敗的背後,是做人的失敗。

    安娜的不懂放棄與取捨,才是造成她悲劇人生的最重要因素。

    願與諸君一同謹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無症狀感染者是確診了,還是沒有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