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天海邊

    必須同意

    我中深圳工作,老家在吉林,放假7天,坐飛機的話來回來路上也得2天,飛機過年是不打折的,一個人來回路費就六千多。一家幾口人都會去的話,路費就兩三萬。實在太貴了。如果做火車,到家估計能待一會兒,吃頓飯就得往回返了。

    即便這樣火車也搶不到票。

    如果能放假15天就好了。

  • 2 # 憨逗與殭屍

    不同意,堅決不同意!

    我是農村人,從農村人在外上班的立場上來說。

    首先說,15天的假期看起來確實很誘人,很多人支援,為什麼:

    1、現在的春節只有7天假期,在外打工,來回在路上加準備時間,大概在家的時間只有5天。一年到頭,僅有5天時間來陪父母確實不夠。因此,有人提出要放15天假期。

    2、春節放假15天,那就是法定假日了,這15天都是帶薪假,可以不用上班。這種假,多一天就好過一天。因此,有人認為這就是好事,一定支援。

    為什麼我堅決反對(雖然個人的反對沒什麼用,說理由):

    1、即便是放假15天,我們能夠在家待13天左右,又有多少人真正是在家陪父母的?不都是在外面打牌、唱歌,和朋友玩?每天最多在家吃個飯,誰又真正的陪著父母了?

    2、放假15天,父母反而更累。如果結婚了的子女回家,父母每天都要忙裡忙外,做一大家人的飯,有孫子的,父母吃完飯收拾完後,還要幫著照顧孫子孫女;即便是單身回家,父母也要為你操心搞吃的,為你操心相親等等。

    3、現在的農村,父母永遠都是最忙碌的人,農村的父母生怕是得罪了媳婦。放假15天,整天需要忙碌,他們完全沒有了自由時間。

    4、春節一般是酒席的高峰時間段,尤其是在農村,基本上每天都有人辦酒席,一年到頭,掙不了幾個錢,今天你家小孩十歲,明天他家新房僑居,總之各種名目的酒席,你還不能不隨份子錢,這就是華人的“人情”。7天的話,酒席可能相當少一點,15天,那不好意思,想方設法都有人要辦酒席的。

    因此,我反對春節放15天,實在不行可以將平常的那些3天假期改成5天,或者7天都行。

  • 3 # Blue薔薇

    春節是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而來,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日期定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初一。有的文獻記載中稱伏羲時代為上古,也就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距今大致有6000年—8000年左右,後世也有稱上古為夏以前的時代,也就是公元前2070年之前,距今至少有4000餘年。春節在華人民以及世界各國華人心目中的意義是任何節日所無法替代的,它代表著團圓、和諧、喜慶、豐收、希望、辭舊迎新。春節來臨時,無論身在何處,都要千里奔波趕回父母身邊,趕回親人身邊共度佳節。有人提出春節假期延長到15天,我太贊成了,簡直是舉雙手贊成。原因如下:

    第一、外地工作的人員可以安心過一個幸福的春節。春運對於華人來說是一次人員大遷徙,不管是坐飛機、火車、高鐵還是自駕,到處堵車,到處人滿為患、到處一票難求。所以7天假期,距離遠的可能有6天在路上,回來和親人團聚一天又得返回。來的時候充滿希望千辛萬苦的回來,走的時候帶著對父母親人的不捨黯然離去,在萬家歡慶的節日裡全然感覺不到幸福的滋味。延長至15天,可以讓這些在外打拼的遊子多親人朋友相聚一些時日,也可以好好休息幾天,然後滿血復活,投入到工作中去,工作效率也會大為提升。

    第二、本地工作人員可以有足夠的時間準備。春節的傳統是無論貧富,家家戶戶都要提前打掃衛生、購置衣物、準備美食。這些工作都耗時耗力,僅僅大年三十一天是無法完成這些繁雜的工作的,因此,春節前提前幾天放假,可以讓大家有足夠的時間打掃衛生、購置物品、準備美食。

    第三、為了大家上班之後安心工作的需要。對於我們華人來說,“十五不過還是年”。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正月十五之前都還是濃濃的年味,大家依然處在春節的氣氛之中,商鋪、飯店大都關門過年。你讓企事業單位的職工上班,大家“身在曹營心在漢”,認真工作的能有多少?所以,延長假期,讓大家過好年之後精神抖擻的來上班,何樂而不為?

    第四、可以分行業區別安排假期。對於一些特殊行業,可以採取調休、發放補貼等方式

    來解決不得不上班的矛盾。

    總而言之,春節對於我們意義非凡,為了讓大家過一個幸福祥和的節日,建議延長假期。

  • 4 # 使用者雙喜臨門

    我贊成春節放假15天,那樣在春節前後有充足的時間盡一盡孝,看一看雙方父母,走一走親戚訪一訪故友。

    平時沒時間,放一兩天的假,路程遠,顧不過來,忙忙亂亂,無所適從,真不知該回哪個家?

    春節適當的多放幾天假,平時週日多上天班,靈活掌握時間,為上班族謀求方便也是社會各屆應有的觀念,應盡的責任。

  • 5 # 澗溪VX

    春節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也是中國傳統民俗中最大的節日。華人最講究大團圓。每年的春運大潮,蔚為壯觀,成為一道中國獨有的風景線。人們千里迢迢奔赴回家的路,期待與一年未見的父母、妻子、兒女相聚。

    也許是那一陣陣歡笑能夠融解一年的積懣,也許是那一陣鞭炮能夠送走一年的疲乏。

    人們普遍感到春節七天假,假期太短,時間太匆忙。寶貴的時間大都花在來回奔波當中,真正能夠與親戚、朋友團聚的時間少之又少。很多人感嘆,現在走親戚、拜大年,由於時間短,沒法溝通交流。基本上是不吃飯,不留住,感覺像是走過場,也造成親情、友情越來越淡漠、疏遠。年味越來越淡,人們精神無依託。

    延長二者節假期,最合適在十天左右。能夠讓人們錯峰出行,促使客流量平緩,減輕春運的壓力,和人們的買票難,交通擁擠的心理壓力。過一個不再匆忙的春節假期,不但可以得到充分的心理休整,真正感受到親情的溫暖。更可以讓人從親人、朋友、鄉土人情、民俗文化,總獲得巨大的情感上的慰藉和心理支撐。使人們安心的,從容的過大年。讓年味更濃,更有溫暖。

    傳統佳節需要全體國民共同呵護與分享。保護春節文化的厚重與溫度,促進消費,讓空巢老人感情上的需要和心理需要得到更好的滿足,有讓留守兒童和出門打工的父母有更多的時間和家人團聚,讓家庭更溫馨,親情更濃,親人更溫暖。

  • 6 # 吳律師說勞動法

    很多人春節一直享受的15天甚至更長的假期。

    很多企業都是在春節前提前一到兩週放假,直到元宵節前後上班。

    要說所有人都享受這樣的長假也是不可能的,即使國家規定了也無法讓所有人同時享受,所以只能是一部分人。

    既然是一部分人,完全可以實現啊。

    目前的7天長假,國家規定春節的法定假日是3天,另外4天是透過調休而來的。

    根據勞動法規定,用人單位必須保證讓員工每週有一整天的休息,那麼除3天法定假日以外,完全可以由各用人單位自行調休,只要每週保證有一天休息,所以不要說15天,25天、35天都能安排。

    是不是實現起來也沒那麼難?

  • 7 # 藍天雄師

    我首先要帶肯定性的回答只有三句話:1,建議很好,2,我同意,3,短期內難以實現!

    理由於下:

    春節放假15天,早幾年就有人提出,我們都非常支援這個建議,並期待能早日實現,一年,二年過去了,後來還是無影無蹤,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還是沒有得到官方的認可,要知道:官方沒有認可的議題

    是很難成立的,即是官方認可的,也要透過較長間的調研,綜合,評估,作出可行結論後,到終端落實,這段時間也是慢長的,再說了,隨著國家經濟形勢的好轉,勞動力的短缺也開始顯現,放假時間過長將有礙各項各業的經濟發展,依我看來,至少在短期內很難實現這一要求!

  • 8 # 人和萬事成

    春節放假十五天,我同意,我舉起雙手贊成,我一千個擁護,一萬個預設。全國這麼盛大隆重而又開心快樂,在乎重視重要的傳統節日,多年以來,我覺得什麼都改什麼都變,唯有春節放假時間,不增不減不改不變。

    春節是中國最傳統古老,最隆重盛大重視的喜慶傳統節日,每當節日既將來臨時,各人都充滿喜氣氣氛,有的是準備了一年半載,有的己經是準備了多年甚至於很久很久,親人家人朋友難得相聚一次一年一會。比如說,就是有件新衣服好衣服時髦的衣服新褲子鞋子也要留著過年穿,有啥土特產家鄉味,有啥好吃好喝的,也要留著過年吃,過年喝過年嘗,有啥好玩新鮮的也要留到過年玩過年賞,有啥好吃好玩好去好住好在的旅遊景點,都要留著過年去過年住過年玩過年吃,有啥好走的親好串的門好訪的友,也要留著過年走過年串過年訪,也要選擇過年去,有啥知心話家常話也要等到過年聊過年敘,有啥好酒好事,也要留到過年喝過年談,有啥民風民俗鄉土氣息的東西,也要過年見過年品過年賞,有多少壓歲錢慰問品贈送品,也要過年發過年給,有多少酸甜苦辣的話題,也要過年傾過年訴過年敘……

    你知道過年對全國的老百姓來說有多重要有多在乎,幾乎是傾盡全年的收入有餘大吃一餐大聊一次大花一回放鬆一次,不是現在如此,是從古至今都是如此,過年的重要性特殊性無節可比無節可敵無樂可擬,忽視了過年就是忽視了傳統。

    既然過年的重要性特殊性,是無節可比無節可敵無樂可擬,我們沒有不重視不在乎不投入的理由。既然華人從五湖四海四面八方甚至國外都趕回來過年,我們的政府沒有不重視的理由,沒有不延長假期的理由,沒有不符合民意傾聽民聲的理由,沒有不立法修改假期的理由。明人不做暗亊,明人不做壞亊,明人不講假話,明人要說實話。我個人對過年假期問題的看法是,一月過年太久,半月過年不多,忙上班不錯,抓經濟不錯,不忙這一下,要靠長久久,現在不承認,早遲會認可,時間會檢驗。

  • 9 # 極目登高處

    不同意,也不現實。人是沒有滿足的,當你給了他十五天假,他就會琢磨想要21天假,當你給了他21天假,他就會想要一個月的假,要放到二月二,三月三,甚至不用上班白領錢才好,這就是人的貪慾。早年我們每個星期只休一天,春節放假雖然放了七天假,可是沒有人能真正休七天的,除了值班,也就能休五天。就算現在,那些個體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哪有休息的日子。

  • 10 # 舒言136

    春節,中華民族傳統的喜慶佳節。是親人增情,家人團聚的的重要節,也是人們把一年的事情做些計劃打算的重要時刻。生活在現實世界的人,吃飯工作是第一需所!一星期的長假已經到位了,在加上一星期到達15天,有多少的事情,要說不可,不可!…

  • 11 # 老憤青還年輕

    我當然同意啦,要說實現也不是不可能,今年的疫情就讓大家有了一個超長長假期,經過這次疫情的考驗,延長假期我認為應該不會再有太大的阻力了,春節假期延長,春運的週期也會延長,對類似這種突發衛生事件的防控是有好處的,因為春節七天不邊,前後經過可調整,這樣基本可以起到調節春運客流的作用,我認為可行!只是在私企工作的人怕是要願望落空了,因為就連雙休都還沒有落實下去呢!

  • 12 # 嘉人視界

    春節是中華民族流傳幾千年的傳統節日,是一年365天的歲末,也是最最隆重的一天。

    不管身在天涯海角、不管手中有多麼重要的活,都會買下車票或自己駕車奔赴家鄉。

    同五一、國慶一樣,國家有春節長假(俗稱春節黃金週),既然是以周為單位,那麼就是7天。

    大年30是最喜慶的,然後正月初一迎新年,也是熱熱鬧鬧。

    之後就是走親訪友,大拜年了。

    放假意味著工廠(企業)停工、停廠,工人們都回家了。

    對於有編制、在國企或政府單位上班的人來說,假期是最期盼的,如果能延長到15天,那是求之不得

    而對於成千上萬的農民工、個體商戶,這幾天想做生意,也沒有客流啊?

    如此,春節假期延長到15天,是喜憂參半,不同職業、不同人群,有不同的需求和看法。

    如果假期沒工作可做、掙不到錢,那麼肯定不會接受這麼長的假期,期盼早日開工 你說呢?

  • 13 # 元芳有看法

    延長春節假期,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而且目前的七天假期設定,其實存在很大的不合理性,沒有充分考慮當下社會存在的形態,在實際執行過程當中,其實有很多單位早就突破了七天的限制,儘可能的拉長假期。

    七天的假期,為了春節而忙碌的遊子們,很多時間都耗費在了路上,要麼在路上,要麼堵在路上,僅有的七天假期能有效利用的也就所剩無幾了。對於中國來講,每年的春節就是一次人類歷史上的大遷移,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管距離多遠,不管難度多大,他們都要盡最大的力量回家,哪怕是年三十回家吃頓餃子放下碗馬上再走都情願,這是華人對春節的一種情結。

    我認為春節放假時間放在15天還是比較合適的,可以考慮年前5天,年後10天。春節假期拉長,一來可以降低出行的擁擠程度和春運緊張狀況。二是讓更多的人參與和享受春節的團圓時刻,這也是最為重要的,對於一名長年出遠門的人來講,七天的假期太過倉促。三是也可以拉動消費內需,春節是消費旺季,假期延長意味著春節消費期的延長,這對刺激內需經濟是大有益處的。

    華人,家天下。春節對華人來講是一種信仰,裡面融合了親情、鄉情、友情等情懷,在外漂泊的遊子,如果能夠利用春節這樣寶貴的時間,多與家人朋友交流,多回歸故土生活幾天,我認為會讓更多的家庭充滿愛和溫暖。

  • 14 # 寒石冷月

    春節是華人最重要的一個節日,如果春節能放至少半個月假,我看很多人會舉雙手贊成。因為春節多安排點假期,可以讓回家看望父母,陪伴老人有更多的時間。無論從親情盡孝,還是從休息的角度來看,都不失為好建議。

    從歷年春節鐵路、公路和航空的運力高峰期來說,大多數人都把時間放在回家的路上了,這確實是很讓人頭疼之事。而如果假期可以適當放長,還有利於運力緊張的緩解,如年前五天就放假,年後休息十天結束,這樣的安排,會讓出行的人能從容安排時間,不至於都像以往一樣擁擠在路上。

    但是凡事有利也有弊,假期長必然會讓值班又成為麻煩事,一但值班人手不夠,必然會造成少部分人春節在崗時間長,根本無法正常休息。而對於各行政部門運作機制而言,春節假期過長,也會因休假人多使運作非常遲緩,對於一些需要緊急辦理的事,便不能及時辦理,你說急人不急人啊。

    有些合理化建議,如果能被相關部門採納,倒不失為民意的充分體現。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春節休息時間長了,其他節日時間會不會被壓縮呢?那時可能會有些人又叫苦叫屈,認為假期安排不合理了。

  • 15 # 東海神箭

    春節是華人最傳統的節日,是每個家庭團圓和慶賀的時刻。小時候,每到年底,就板著手指數日子,盼望著大年三十的年夜飯,壓歲錢和正月初一的鞭炮聲。

    春節假期是近些年才有的,以前,大家春節沒有假期,就互相調劑著過,近的替離家遠的值班,不求報酬,只因為領導安排,或相互之間的友誼,相互間也覺得和諧友善。

    現在七天春節假期,說長亦短,因為在外打工拼搏的和遠離父母在外上班的人,路途遙遠,剔除路上時間,能與家人,朋友團聚的時間就那麼三五天,想出去旅遊,扣除路途往返,一樣到不了什麼遠處,也無法細細品味景區的美景。從假日經濟促進消費來說,七天假期對消費增長還是略顯不足。中國傳統春節的習慣是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每個人從小都是這麼過的,元宵之後才真正能安心的工作與學習。

    從以往習慣,親朋團圓,假日經濟等綜合來看,適當延長春節假期都是合理和必要的。只是如果都安排15天的春節假期,那與崗位工作的需要又是矛盾的。

    所以,本人建議:九天為法定假日,六天為彈性假日,彈性假日由大家自行選擇休與否,所有假日的使用,由用人單位根據工作和職工的實際需要調劑安排。

  • 16 # 楊曉勇17

    我非常同意這個建議!我們農村人正月就是走親戚,鬧秧歌,耍牌,聚會喝酒吃肉。城裡人一年都忙忙碌碌,拼命工作,生活壓力太大,平時少放假,正月多放假,讓大家都過個舒心的年。

  • 17 # 山水1320

    首先弄清楚,現時春節法定假日只有三天。所謂的七天假日,是借休了前後兩個禮拜的週末四天合計為七天。並不是春節放七天假。

    有人建議春節假放15天,對旱澇保收的群體,對有錢人來說皆大歡喜,把不得坐享其成。也有人說能剌激消費,拉動經濟增長,天大的好事何樂而不為呢?但腳底下放明白點,不說大話,這一切的活動需要什麼?一個字“銀”,沒有銀子寸步難行。客觀的說佔60%一70%的打工族就囊中羞澀了。你休15天假老闆會慷慨解囊給你施捨嗎?個體戶你不動攤有收入嗎?月還房代來了,水電汽費條子來了,孩子上幼兒園,上大學要學費了,物業收費來了,看看一大堆帳單,恨不得鑽到地縫裡去。錢!錢!錢!難!難!難!難於上青天。

    誰都想天上掉餡餅,都想一枕黃粱再現,都想過上小康日子,不上班掙錢能行嗎?初衷雖好,可要人人心安理得享受改革紅利可行嗎?還是腳踏實地,努力幹好自個的事比什麼都重要。不要異想天開,畫餅充飢了。

  • 18 # 劉薄士

    無條件支援題主的觀點。

    事實上也是完全可行的,因為我公司多年就這樣執行的,存在5大利好。

    1、利於轉變工作模式

    在這個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重要到離開了你,它就運轉不了了,就算有些機構確實離不開人,也可以採取輪休方式,這樣反而可以促進大家創新挖潛,提升工作效率;

    2、利於提升個體幸福

    記得餘秀華的詩嗎:“我穿越大半個中國來看你”,因為沒有時間,沒有機會,造成了很多人間隔膜,15天的長假有利於提升個體的幸福感;

    3、利於強化家庭紐帶

    還記得陳紅以前的那首歌嗎:“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爸爸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可以說代代相傳,可是唱得好感動,能做到的有幾個?不是不想,現在7天假期,走親戚竄門子都走不了幾家,風風火火回,急急忙忙走,執手相看淚眼……15天長假,可以讓很多人完成未了心願,彌補內心的虧欠,強化情感紐帶,增進社會和諧穩定;

    4、利於你好我好國好

    有利於促進經濟發展,要拉動內需,光有購買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時間,這15天時間,可以讓人們敞開心扉,開啟腦洞,吃喝玩樂購,快快樂樂,你好我好國家好;

    5、利於反思加快進步

    有利於人們反思,這幾十年來,大家都在追著數字跑,增長慢了降了都感到焦慮,利於這15天,從個人、公司甚至到國家,都有利於讓人們閒下來反思,哪些事情是更重要的,哪些事情可以轉變思路做得更好,有時候,靜比動的能量更大。

  • 19 #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這個不是有人,是大多數人吧,身邊很多人都希望春節假期延長到15天,過完元宵節再上班,這種情況,對於常年在外省工作的人,非常重要,也有必要。

    以我為例,離老家父母有3000多公里,每一次回去,都是路上佔據兩三天,還必須要飛機,火車不僅票難買,路上就要佔據至少四天,一個星期,回去只能待三天,幾年回去待三天,還費那麼大勁,太沒意思。

    我一般是兩三年回去一次,有時候會是春夏回去,有時候則是春節,我今年春節回去過年,從坐飛機到蘭州倒,天還沒亮就出發,到家已經是晚上11點了。回來也如此,路上佔了兩天,在家待五天,時間還是覺得太短,畢竟,難得幾年才回去一次。

    如果是春節延長到15天,就不用來回那麼緊張了,還可以把大量時間省下來陪伴父母。我今年春節在家的5天時間裡,哪兒都不敢去,就擔心時間不夠,天天陪伴年邁父母,就是十幾年沒有見面的同學搞同學聚會,也婉拒了,因為,什麼都沒有陪伴父母最重要。

    父母年紀大了,沒幾個光景,同學情,還可以繼續,來時方長,有時間再續同學情,但父母們的陪伴,則等不得。

    如果春節時間比較長,假期沒有那麼緊張,也就不存在這些問題了,陪伴父母十天,走親戚和與同學聚會五天時間也夠了。

    何況,春節是華人民最大的一個節日,也是一年到頭,大家最期待的節日,萬家團圓,一個星期,啥都幹不成,還沒有感覺呢,又要上班了。

    但半個月就不一樣,玩了十幾天,也夠了,自己也不想耍了,也想上班了,因為,一個人玩的時間太長、假期太長,自己也不想再這樣下去,不然,就懶惰的不想上班了。

    另外一點是,目前我們的小長假太多,如清明節、五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元旦節,這5個節日,名義上是三天,實際上,除去週末兩天,只有一天假期,如果想要出去旅遊,三天時間根本就不夠,那麼,這三天干嘛?最多就在城市附近周邊轉轉,哪兒都去不了,很多人因此假期就這樣浪費了,一年下來,四個這樣的“小長假”,白白浪費。

    如此,還不如集中起來,留給春節,給春節延長假期有意義。

  • 20 # 棟哥帶你遊新疆

    每逢佳節倍思親,放假七天不開心。

    若能多放一星期,保準消費漲不停。

    春節假期延長到15天。相信90%的華人都舉雙手贊同。畢竟都是帶薪休假嘛,那些節前做好旅行度假的朋友們,可以在過完大年三十後,玩個東南亞或者歐非拉;那些三十值班的同志們,可以趕在三十以後回家陪陪老人;那些餘興未了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依舊可以肆無忌憚的躺在床上吃雞或者王者;那些才子佳人們可以繼續燈紅酒綠,紙醉金迷了。那些剁手黨們,則可以買買買花光年終獎。BUT......BUT......偌大的國家如同巨型機器,停轉太久真的好嗎

    大年三十,萬家團圓,辭舊迎新。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之中,十四億炎黃子孫共慶團員,共賀新禧......話說回來,大家有沒有想過:原本需要400人的發電站此刻只有40人值守,萬一發生了什麼突發事件,1/10的人手能否快速響應?就說與咱們息息相關的食材供應,如果春節真的休息十五天,各家各戶食材存量一定不夠,而此時菜農菜店菜販仍處在過年的假期中。假期變長了,消費增多了雖為好事兒,但是供應卻難以及時跟上,基礎配套需求卻告急......

    吃光、喝光、花光“三光政策”,不利於節後的生活

    對於那些單身的年輕人,往往過著“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者“月光族”的生活;原本七天的春節假期,就讓他們毫無節制和控制,如果假期再延長至十五天。那麼對於他們來說,一定是吃光、喝光、花光。試問,這樣的春節假期“三光政策”。對節後的生活工作及學習真的好嘛?

    十五天春節假期,可分開來休息。或者累計到休假中

    春節十五天假期沒有問題,但是,不能一氣兒休完,可以將春節假期延長到八天,剩餘的七天可以累計到企業福利的休假中去,例如:年假、產假和婚假等。在休春節剩餘的假期時,連同薪資、獎金和福利一律按照春節標準予以發放。當然,也可以分節前、節中和節後三個階段調休,關鍵要符合國家標準和企業實際情況。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金娃娃的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