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總探長

    在東漢末年,像劉表這樣出道巔峰,半路跌下神壇的人著實不多。

    劉表能夠發家致富,一舉坐擁荊州大半土地,和東漢末年的討董戰爭有著莫大的關係。

    諸侯討董的時間點,恰好是劉表單槍匹馬入荊州的時期,這段時期各路諸侯都引兵屯駐在洛陽外圍,而劉表則趁勢從袁術的嘴裡搶下一塊肥肉,同時將荊州的治所北遷至襄陽,打襄陽新城,成為了地地道道虎口拔牙的絕世扛把子。

    劉表在史書中的記載是一位數一數二的大帥哥。

    “長八尺餘,姿貌甚偉。”

    東漢亂世時,他單槍匹馬進入荊州,聯合當地以蒯良、蒯越、蔡瑁等老牌地方大族,一手搶佔荊州,成為了當地的最強王者。

    有了這些人的擁護,劉表開始將荊州大半治理的順風順水,成為那個亂世中最有價值的一塊戰略要地。

    諸侯討董結束後,袁術看著自己後門被踹開,馬上下令讓孫堅進攻襄陽,孫堅在追擊途中不幸陣亡。

    袁術便開始自己引兵攻打劉表,但此時的襄陽城已經固若金湯,袁術這人又沒有勇氣越過襄陽城直接南下,最終放棄與劉表對峙,引兵南下。

    曹袁在官渡展開大戰的前夕,劉表因為位於曹操的後方,他成為袁紹極力拉攏的重要物件。

    袁紹的意思是自己聯合劉表,南北兩路聯合絞殺曹操這顆在東漢歷史舞臺上冉冉升起的新星。

    劉表馬上答應,懟曹操老窩這種事情交給我,你儘管在黃河前線和他幹仗。

    劉表的話說的漂亮,卻從未有過實質性的舉動。

    試想,如果曹袁雙方在官渡對峙期間,劉表真的給曹操的後腚來一下子,曹操能怎麼辦呢?

    他應該會選擇馬上退兵,退守大本營許昌。

    可劉表並沒有那麼做。

    他的人生信條是,有些事可以答應,但是做不做卻是兩碼事。

    曾經的年少英才,完全喪失了以前的鬥志,他真正學會的唯有虛與委蛇,蠅營狗苟的生活小利,安享一世太平。

    其實劉表此舉也正常。

    有些人,活下來只是為了簡簡單單的生活,當其有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之後,曾經心中的那份圖存野心會漸漸淡忘,成為他生命中或有或無的東西。

    劉表的心理,太符合我們現在人的心態了。

    試想,現在國家完全可以讓我們每一個人變成億萬級富翁,但是為什麼國家不會這麼做?

    又為何,那些西部的貧困大省始終無法做到真正的扶貧?

    是國家沒有能力嗎?

    對於國家而言,普天之下的黎民百姓就像是國家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任何一個部件的鬆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國家。

    放大之後,國家機器上的螺絲釘可以細化到生活中的每一個人。

    如果人人皆可成為億萬級的富翁,那麼所謂的拼搏、所謂的努力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永遠半飽且吃的狀態,才是社會生活真正的核心要點。

    此後的劉表,成為東漢末年坐山觀虎鬥的最佳觀察手。

    陪伴他一起在襄陽附近看他人人生起起伏伏的還有他的同室宗親劉皇叔。

    劉皇叔是從官渡戰役後,來到了劉表的身邊,劉表安排他做了襄陽北部保安隊頂級大隊長,負責看守襄陽前沿門戶。

    劉表的這番沉寂,大約進行了有足足七年之久。

    公元207年,鯨吞袁紹原有四州之地的曹操,開始將目標放在了劉表所佔據的荊州上。

    然而大軍還未順利開拔至襄陽城下,劉表就因病去世,徹底離開了東漢末年這場精彩的舞臺。

    他的謝幕,竟是那樣的平和,又是那樣的巧合。

    作為一代短暫雄主,他足夠的幸運,沒能親眼目睹自己管轄下的荊州拱手讓與曹操,已經幸甚至哉!

  • 2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劉表單騎取荊州被稱為三國時期的一段佳話,作為東漢正宗的漢室後裔,劉表的出身還是很好的,出身好就意味著劉表從小就享受到很好的教育,同時在他成長過程中,也因為劉表有才能,位列東漢末年的“八俊”之一,所謂的八俊其實就是八個既有才能又有名聲計程車人組合。

    出身和名聲是三國時期獲取政治資本的兩大原因,劉表身上都有,但是劉表的發跡卻是因為兩個人,一個是孫堅,另一個就是董卓,說起來孫堅既是劉表的恩人也是劉表的仇人,孫堅北上打擊董卓路過荊州時殺死了荊州刺史王睿,荊州就失去最高地方官,所以才會有劉表後來的上任,這是劉表到荊州的來源。

    劉表

    而之所以是劉表被任命為荊州刺史,完全是因為董卓的原因,董卓自從進入京城洛陽後掌控了朝廷,朝廷中的所有大事,包括人事任命都是董卓說了算,董卓之所以選擇任命劉表為荊州刺史,是因為董卓想拉攏劉表這樣的名士,所以,劉表就到荊州上任來了。

    所以,劉表之所以會成為荊州刺史並拿著朝廷正式的委任狀到荊州上任的原因是因為當時天下的形勢使然,一個是荊州地方上太亂,刺史都被人殺了,另一個是東漢朝廷太亂,一個地方軍閥董卓在朝廷作亂,這便是東漢末年的天下形勢。

    董卓

    從漢靈帝去世,何進被殺,宦官被殺,董卓進京開始,整個天下的形勢就一片混亂,朝廷無法實質控制地方,地方上也是各自為政,地方官將朝廷的軍隊和資產據為己有,接著就引發了以袁紹為盟主的關東聯軍討伐董卓,不過這與劉表有啥關係?

    當然有關係,所謂的關東聯軍也就是函谷關以東的原東漢地方政府軍組成的鬆散聯盟,以當時四世三公名聲滿天下的袁紹為盟主,在這種大環境下,董卓需要拉攏一批自己人到地方上任職,事實上並不只有劉表是董卓任命的,包括袁紹都是董卓任命的,董卓這麼做的目的不過就是想拉攏人心,可惜他這個目的並沒有達到。

    劉表就任前的荊州,是一片混亂,孫堅不僅逼死了荊州刺史王睿,而且還殺了南陽太守張諮,像這種東漢地方官殺地方官的行為,在當時的亂世中是很普遍的,地方上不僅有東漢原來的地方官,還有像黃巾起義一樣的非法武將,更有地方上以世家大族為首所形成的宗族勢力,尤其是宗族勢力,在地方上不僅有錢,有權,有人,有地,甚至還控制著地方上的治安和行政,儼然一個個獨立王國,作為文弱書生的劉表是如何控制荊州的呢?

    公元190年劉表就任荊州刺史天下局勢

    劉表控制荊州的辦法可以稱為十二個字:借力打力、出賣利益、聯合執政

    一、借力打力

    劉表進入荊州只有他一個人,於是他就依靠荊州最大的兩家士族蒯家和蔡家,利用這兩家的影響力和軍事力量,剷除不服從自己的其他勢力,繼而達到控制荊州的目的。

    蒯家據說是秦末時期韓信手下著名的謀士蒯通的後人,蒯通投降劉邦後,成為漢朝的功臣,兩漢傳了近四百年,到東漢末年,蒯家也是幾百年歷史的大家族,這個家族大到什麼程度呢?其家族成員少說也有幾千人,再加上依附於蒯家的賓客、部曲、佃農,至少也有幾萬人,這麼大的影響力,在當地差不多就呼風喚雨的能力了。

    劉表

    同樣的道理,蔡家也是荊州有名的大家族,比蒯家還要大 ,據史書記載,蔡家是襄陽地區最大的家族,如果蒯家都有幾萬人的勢力,那蔡家絕對不會比這少,所以這兩家聯合起來的勢力,是相當龐大的,別說收復荊州,就是北進中原,也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蒯家和蔡家一直是居住在荊州的大家族,他們更願意在荊州發展。

    二、出賣利益

    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劉表找蒯家的蒯越和蒯良,和蔡家的蔡瑁幫忙,他們就願意幫劉表呢?這背後的原因就是雙方的政治交易,劉表有朝廷的正式任命書,是合法的荊州刺史,同時劉表有著良好的出身和絕好的名聲,這是步入仕途贏得支援的關鍵原因。

    劉表是荊州刺史,但他仍然屬於外來人員,進入荊州任職就必須依靠其他勢力,如果蒯家和蔡家不支援劉表,劉表就會找別人,因為劉表是正宗的荊州地方官,代表的合法性和正義性,是別人一時半會無法替代的。

    蔡瑁

    劉表想要管理好荊州,他一定要出賣荊州的利益給蒯家和蔡家,比如把一些官職讓給蒯家和蔡家,同時預設這兩家在荊州的利益,比如擴充土地和繼續隱匿人口,要知道兼併土地和隱匿人口是東漢末年所有地方上的大家族做的最多的事,黃巾起義也有這方面的原因,所以劉表與蒯、蔡兩家達成政治協議,蒯、蔡兩家協助劉表平定荊州,事成之後,劉表出賣荊州利益給兩家,這是一種政治交易,也是劉表控制荊州代價最小的手段。

    三、聯合執政

    蒯家和蔡家有成千上萬的人口,也有眾多的人才,劉表如果想在荊州穩定下來,就必須依附這兩家,需要與這兩家聯合執政,也可以這麼說,劉表是正面的執政人,背後的決策人同樣包括蒯家和蔡家,劉表是蒯家和蔡家的代言人,也可以說是一定意義的傀儡。

    劉表進入荊州就只有他一個人,隨便哪個山賊就能殺了劉表,也就不存在荊州刺史了,但劉表選擇的是與蒯、蔡兩家捆綁在一起,形成一個政治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這也就是聯合執政的理念,只不過我們看到的表面上是劉表在拿主意,實際上是蒯、蔡兩家在作決策,這種現象在劉表去世後表現得尤其明顯,劉表的兒子劉琮原本不想投降,但是架不住蒯、蔡兩家威逼利誘,只能投降,如果劉琮不投降,他能不能活著都是問題。

    劉表

    當劉表與蒯、蔡兩家深度捆綁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是蒯、蔡兩家動用家族勢力剿滅地方的不服從的勢力,拿出頭鳥開刀,殺幾個有影響力並且不願意服從的勢力,殺雞駭猴,然後就能傳檄而定了,於是荊州七郡就輕易被劉表平定。

    這種事情也只能發生在士族勢力強大的漢末以及魏晉南北朝時期,也因為士族勢力太過強大,甚至都威脅到了皇權,所以魏晉南北朝作為士族的黃金期,卻是中國歷史上皇權最為脆弱的時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部分人提議取消老年公交卡,這事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