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漢縣嘉陵江撿石人

    年味越來越淡,主要是有三個方面。

    第一:以前交通和通訊不發達,親戚之間聯絡不易。人們藉著春節,走親戚,相互聯絡感情。現在的人都很依賴手機,一個電話或者一個簡訊就解決問題。但是人和人之間的其聯絡實際上反而變淡了。

    第二:以前生活條件不好,人們利用年底儲存的物資,來改善一下生活。現在生活條件變好,平時也什麼都不缺。所以沒有必要在年底大吃大喝。

    第三:生活節奏加快,還有很多在外地工作的人,已經在當地買房,有些一家老小都已經搬出去,春節的時候也就不再回老家了。這樣在路上跑的人也就變少了,各個地方也就顯得沒那麼熱鬧。

  • 2 # 阿奇文化

    我覺著主要原因是這兩點:一是民間信仰的流失使中國年失去了靈魂根基;二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現代人難以獲得滿足感。我想,年的形式我們不缺,缺的是年的靈魂!

    對於過年,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刻板”印象。什麼意思呢?每個人心中都有自己認為的年,比如過年就應該放鞭炮、穿新衣服、家人團聚、瑞雪飄飄、走親訪友、唱大戲、鬧元宵等等。

    然而,最近幾年,以我的家鄉及日常生活為例:①主要街道不允許放鞭炮;②平時新衣服經常買,過年買新衣服不再新奇;③年三十、初一總有一天單位安排值班,要麼不能跟家人一塊看春晚,要麼不能跟著一大家子拜年,主要是在城裡,長輩多在老家;④一個冬天下不了幾場雪,兩三場的樣子;⑤走親訪友,大家一人一塊手機,聊天也很難深入下去;⑥唱大戲、扭秧歌、鬧元宵等傳統春節形式不多見了。

    很明顯,這意味著生活方式的變遷。中國年本身是從封建社會沿襲下來的一種文化傳統。古人有古人過年的方式,只是我們留戀過去那種過年方式。再往深裡想,其實這麼回事:

    一是懷舊。

    懷舊就像懷念童年、回憶青春一樣,曾經的美好已然成為過去,而童年、青春時的快樂都有特定的背景。我們懷念過去的那種年味,就是因為懷念過去的日子,懷念童年,懷念青春。

    二是不再容易滿足。

    幸福歸根結底是一種滿足感。條件不好的時候,過年要比平時要好,過年能滿足平時的欠缺,也就是過年能給人帶來滿足感。這種滿足感就是年味。現在一年到頭,千篇一律,所有的物質及精神享受平時都能滿足。

    三是失去了信仰。

    傳統的過年背後都有民間信仰在支撐,比如敬天地、趕廟會等等。其實中國年的由來離不開神話傳說,離不開民間信仰的傳承。民間信仰的流失以致於中國年失去了靈魂根基。過去諸多文化形式,包括祭祖、廟會等,都是民間信仰的傳承。

    結語

    曾幾何時,我也深入思考過為什麼年味消失了,難道真的是因為生活水平提高了嗎?這當然是一個原因。然而,更重要的是民間信仰的流失,年味少了靈魂依託。傳統社會的過年形式多是以信仰為基礎的,亦即上升到了精神層面,而我們今天恰恰是找不到精神層面的儀式了。您覺得呢?

  • 3 # 手機使用者範世界

    謝謝邀請!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這倒是真實的。現在過年又不準放火炮焰火了,那些年那麼喜歡的牌局也不稀罕了,生活好了平常經常都在團聚過年在一起也不新鮮了。圍坐看春晚更沒味了。相反的是現在很多人藉助春節長假四處旅遊,人都走散了哪有什麼年味。歸根結底這是時代社會的進步,人們生活水平提高要求也提高了的原因。

  • 4 # 遠方的家143154839

    缺少了春節最有特色的煙花爆竹,春節還是節嗎,再這樣禁下去,春節己失去過年的氣氛,變成一個普普通通的大週末,放了五千年的煙花爆竹,轉眼間就被偽專家以汙染環境全盤否定,春節己被這些人搞得面目全非,失去了往日喜慶氣氛。

  • 5 # 自然界覺醒

    歸根結底就是:華人民的生活變好了,物質精神都富有了。

    我是90年的,那會我們只有到過年才會大魚大肉。才會提前買新衣服,大人一年也只有過年才回家看我們。所有的好東西都屯到過年鞭炮煙花過年才那樣使勁放,因為沒有錢人們什麼都格外的珍惜。

    現如今,三天兩頭大魚大肉。頓頓堪稱過年,因為有錢了衣服一個月的買好幾套。零食 經常買,往年過年才實現的事現在你要實現就可以去實現。

    過年現在也只是變成一個炫耀的聚會的而已,大家開著豪車回家個個豪橫比誰豪橫。

    所有年就變味了

  • 6 # 鄉村毛叔

    中國年漸慚失去年味歸根結底原因是什麼?就這個問題我也三言兩語來說說,一,生活壓力太大,一切都離不開“錢錢錢",二,在農村現如今只有大年初一的上午還熱鬧一下,到了下午就開始冷冷清清,初三初四火車站,汽車站就開始人頭攢動,農民工辭妻別兒,一臉的無奈又開始了一年的漂泊奔波。三,過去窮是窮點,但窮富差不多,大部分人還能窮開心一下,鞭炮爆竹還能烘襯節日的氣氛,玩龍舞獅,大人小孩鄰里之間互相串門拜年到處喜氣洋洋,而現在傳統煙花爆竹禁燃禁放,攀比之風又盛行,恰恰困難的人又佔多數,沒錢的人寸步難行,過年如過難,這樣下去還會有什麼年味?

  • 7 # 最喜歡山鷹

    中國漸漸失去年味。沒錯,華人對過年已逐年淡化了,不像過去那種對過年的期盼和熱烈囉,也許過去是生活艱難,物資短缺,又是計劃經濟,只有過年時才會體現物資充足,多樣化的原因吧,人們才會盼著過年有新衣褲可穿,有肉可吃,比平時充足些,各種過年活動相對集中,觀看的人也多,熱鬧有氣氛,覺得有年味。現如今生活好了,富裕了,天天穿新衣褲,天天大魚大肉的吃,天天逛商場購物,交通工具又方便,可以去遠處旅遊現光,再說過年的組織活動也減少了,傳統燒香也不燃了,爆竹聲聲也不響,沉靜啊!沉靜,參加活動的人熱情也減弱了,可以說現在的生活就像天天在過年。因此,真正的過年時,已不在那麼期盼和熱情了。

  • 8 # 使用者嘯天豹

    傳統過年分三個方面內容:

    一是團聚。過去子女多,一般家庭都有五六個,多的七八十。平時可能分散在天南海北各個地方,過年都要回到老家,回到輩分最高的祖宗身邊,四五代人一大家族聚到一起非常興奮熱鬧。如今進入獨生子女二代,一家三代也就坐一桌。並且近幾十年大力建設和快速增長的城市化,很多人遷入城市生活。故鄉依舊在,祖根無處尋,偶爾回趟老家只能住酒店。

    二是吃。過去大多數家庭生活水平比較低,日常很少葷腥,更不見大魚大肉。只有過年醃魚醃肉殺雞宰羊,蒸年糕做饅頭,炒花生炒蠶豆等等吃得比較豐盛。如今平時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所以對吃已經沒有什麼期盼,應酬酒席常常成為一中負擔。

    過年的形式和內容幾乎都消失了,又哪來的年味呢。

  • 9 # 晨光說歷史

    小的時候最高興的時候就是過年,過年不僅可以穿新衣服,有好吃的,可以買玩具,還可以得到壓歲錢.

    現在過年基本上沒有什麼感覺了,過完年,吃完年夜飯,給親戚好友拜完年基本上就結束了.要去上班了,有些人甚至最怕過年,一到過年的時候就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奪命連環問.現在一個月工資多少?什麼時候結婚,怎麼還不生小孩.什麼時候生二胎,很多人甚至都不敢回家過年,過年都已經成了他們心中永遠的痛.

    中國年漸漸失去年味歸根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我總結了如下幾點:

    01. 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春節假期短

    現在農村很多人外出打工,大年30放假,正月初六上班.總共就7天假期不到.路上還要耽誤兩天的時間.沒有時間準備過年要吃的一些年糕,餈粑之類的東西.自然就沒有了氛圍.基本上吃完年飯拜完年就要回去上班了,沒有時間去準備,上班晚了還要扣工資.假期太短,導致大家根本感覺不到過年的味道

    02. 過年聚會都變味了

    現在生活條件改善了,大家都到不同的地方打拼,賺錢.那麼一定有混的好的,混的不好的.不像過去一樣,大家都在農村裡種田,收入水平差不多.

    由於有收入上的千差萬別,各種親戚聚會,各種朋友聚會都變成了互相攀比和諷刺的地方.混的好的,講話聲音特別大,請大家吃飯.混的不好的,全程黑著臉.不時還被別人嘲笑.所以那些混的不好的都不參加聚會了,都在家裡待著.

    03. 智慧手機發展太快

    前大家都沒有什麼娛樂產品,最多就是看電視.其他的就是打牌喝酒,自然而然大家聚會閒聊的時間就比較多.但是現在有了智慧手機後,手機上的誘惑也非常大,各種手機軟體例如微信,抖音.基本上全方位滿足了人們的娛樂需求.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出門都願意在家玩手機,自然感覺不到年味

    04. 很多人不回家過年

    現在很多人壓根不回家過年了,第一個過年花的錢太多,根本承受不了.第二個現在很多人都流行過年時去外地旅遊.甚至有的去國外旅遊.在大城市裡旅遊當然無法感受到年味,很多城市基本上就成了一座空城

    05. 農村國家相關的政策有變化

    以前過年都可以放鞭炮,像我們小的時候,放鞭炮,沖天炮,都是從大年三十放到正月15.雖然沒有什麼錢,但是每天都有很多鞭炮聲,熱熱鬧鬧的.現在由於擔心火災,或者汙染環境.很多地方都禁止放鞭炮,最多就是大年初一可以放鞭炮.如果農村過年鞭炮都禁止了,當然感覺不到年味.當然我們也要擁護政府的決定.這個也是為了大家的生命安全著想

    06. 生活條件改善,人情味反而淡了

    現在大家的物質生活條件改善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反而更冷漠了.為什麼?因為大家的重點都放在如何賺錢,如何讓自己的生活好起來,很多小時候的朋友,同學.一段時間不聯絡後,感情就慢慢淡了.

    即使回家過年,大家一年沒有見面.或者長時間沒有見面,見面了也不知道說什麼,非常尷尬,很多久乾脆不見了,所以導致沒有了人情味

    07. 西方其他節日的影響

    08. 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過年的東西平時也能擁有

    以前之所以希望過年,是因為只有過年才有好吃的,只有過年才有新衣服穿,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過年任何好吃的,好穿的.平時都可以買到,吃到,所以過年與不過年感覺沒有太大的區別.

  • 10 # 吳芸琦

    中國年漸漸的失去年味,主要是少子化造成的,還有家庭的碎片化。過年熱鬧的是孩子,沒有了婊哥弟婊姐妹和堂哥第堂姐妹的孩子,他們之間的嘻笑打鬧,年味自然就少多了。現在一家三口人或只有二口人,過年冷冷清清的,那有大家庭十幾口人過年熱鬧,大人們忙碌著過年的菜,孩子們嘻嘻哈哈的鬧,年味自然而然的就出來了。

  • 11 # 強哥聊職場

    作為一名80後很想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確實是親自見證年味確實不如以前。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盛大的傳統節日,也是團圓的一個節日。每年春節時不親自去趕一回春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過的是春節。

    說到春節,就不能不提到春節應用的習俗,比如:如買年貨、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拜年、舞龍舞獅、放煙花等習俗,這些習俗都透露著熱鬧二字,而且也是和人息息相關的。在好幾年前的時候,我和家人通常都會守歲,看春節晚會到晚上十二點,然後再放一掛鞭炮,再去睡覺。

    但隨著環境科學家提出燃放煙花爆竹,對環境存在著汙染的觀點後,於是春節就開始禁菸了,試想沒有煙火氣的春節那還像是春節嗎?

    春節還有另一大習俗就是去買年貨,但隨著現在科技的日益發達,我們買年貨也不用提個一個籃子去各大賣場去了,直接一個手機逛遍天貓或京東超市,直接足不出戶年貨就運到家了,想想去賣場打年貨逛的就是一個人氣,看看人人臉上喜氣洋洋的樣子,心裡就舒坦。

    之前我會特別盼著過春節,是因為到了春節可以穿上新衣服,而且到了春節可以怍到很多年貨及吃到很多平時吃不到的菜,但現在隨著生活品質的提高,我們再也不用等到春節,在平時就可以吃到很多好菜及購買很多好看的衣服。就像很多人說現在春節晚會上的相聲小品不如之前好看了,是因為之前的相聲小品屬於稀缺物,所以我們覺得好看,而現在這麼多的娛樂節目充斥著我們的生活,看的多了我們自然就覺得不好看了。

    其實年味濃與淡的重點還是人,逛賣場及逛為廟會都是人擠人,那多麼有氣氛,而拜年也多是以聊天為主,但現在呢?基本沒事不出門,過年打年貨靠網路、拜年更是可以一句話不講,只要悶頭玩手機就好了,所以科技的發達已經制約了我們,可以讓我們不與人溝通也能生活的很好。

    所以,年味變淡歸根結底的原因確實是科技發達了、人變懶了、80後變老了、00後已經感受不到那時候的年味了。

  • 12 # 一探職場

    現在春節確實已經漸漸失去了年味,以前覺得可能是自己年齡大了,可是後來發現,現在的孩子對過年也沒有多大的熱情,周圍的過年氣氛也沒有那麼濃了,那麼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什麼呢?我覺得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

    一、生活水平的提高,過年已經沒有多大的誘惑。

    以前普遍都很窮,很早就盼著過年,因為過年能吃上白膜、油饃還有餃子,這些平時都是很難吃上的,特別是孩子們都是扳著手指頭算日子的,看著大人準備的各種年貨,心裡別提有多高興。大人們還會給孩子們買新衣服,不到過年的時候不捨得穿,等到大年初一早上才高興的穿上新衣服,和小夥伴蹦蹦跳跳的玩耍。

    而現在人對這些曾經的誘惑已經沒有多少概念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過年已經沒有那份期盼了。

    二、網路的普及漸漸取代了過年的一些興趣。

    以前大人們忙著準備各種過年的東西,而孩子們可以盡情的玩耍,捉迷藏、跳繩,歡聲笑語不停的迴盪在村頭。可是現在過年,大人和孩子不是電腦就是手機,埋頭各玩各的,失去過年的樂趣了。

    三、孩子們三五成群一起做遊戲的現象越來越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暑假作業和輔導班。

    現在屬於孩子們玩耍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本來過年孩子們是最好的氣氛劑,孩子們好不容易放年假可以放鬆的玩一下了,結果還得在家長嚴厲的監督下完成老師佈置的各科作業,輔導班也早早的報了名,整個年假安排的滿滿的,很多孩子都抱怨放假還不如不放假,而家長卻陣陣有詞的說:“假期正是彎道超車的好機會。”

    四、需要為春節準備的時間越來越短了,以前需要準備半個月,現在逛個超市全買完了。

    以前是過了臘八就是年,臘八後就開始慢慢的準備過年的東西了,趕個集要跑很遠的地方,好幾天才有一個集市,而且很多東西都需要自己親自做,下粉條、做豆腐、殺雞、蒸饃、榨油饃等,準備年貨的過程中每天都沉浸在過年的氣氛中。而現在快過年了,還跟沒事一樣,到年根了就到超市裡,所有的東西都有賣的,一次性把需要的年貨買完就完事了。

    五、生活節奏的加快,過年就像走過場。

    現在生活節奏也越來越快了,大家都是大年三十才放假,趕緊忙著準備過年的東西,剛過完年還沒喘口氣又該上班了,而準備到外面打工的人,為了能好找工作,也是剛過完年就匆匆忙忙的離開家,感覺過年就是一種應付的形式,走走過場而已。

    六、禁燃鞭炮更感覺春節和平時沒有多少區別。

    “爆竹聲中一歲除”,爆竹一直都是過年的象徵,燃放爆竹更是過年孩子們的一大樂趣,而現在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更是讓本就沒有年味的春節變得越來越冷清。

    七、現在人與人之間信任和溝通越來越少了,春節也不再走街串巷相互問好了。

    以前過年的時候,人們都走出家門,相互的祝福問好,大家聚在一起像一家人一樣親切,孩子們給長輩們作揖拜年,一切都籠罩在一片祥和的春節氣氛中。現在不光城裡人互不來往,就是農村大部分的人也不再走街串巷祝福問好了,都待在自己的家裡,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過年熱鬧的氣氛。

    總之,年味的慢慢消失跟人們生活的提高和多元化科技的普及有很大的關係。以前人們普遍都很窮,過年對大人和孩子們都是一個盼頭,所有的一切都籠罩在過年的氣氛中,現在各個方面都提高了,自然不需要這個盼頭了,年味也就漸漸的淡了。

  • 13 # 讀史觀察局

    現在過年真的沒意思,跟平時在家一樣沒有特殊的感覺。以前是非常期待過年,因過年可以穿新衣,有壓歲錢可以放煙花去別人家串門。但是現在不期待了,新衣服平時也在穿,也不期待有沒有壓歲錢,放煙花就耿不用說了我已經很久都沒放過煙火了,感覺無趣乏味。

    現在的年已經失去年味,變了過年的味道

    我記得小時候最期盼過年了,因為過年了我就可以放假好好玩,可以有一年最好最新的衣服穿,可以有很多壓歲錢,還可以用豬毛換一些煙花玩,在農村過年就要殺豬,豬毛可以用來換煙花,於是我就去收集豬毛,弄一點就可以換很多煙花。

    我們農村過年儀式感很重的,每一天都有特定的儀式,在臘月23我們是送廚神迴天庭開會,在除夕的時候接回來寓意著新的一年裡可以保佑我們健康。在除夕的晚上我們會聚集在一起為祖先守靈,這個晚上也是我最期待的晚上,因為這個時候會發壓歲錢。第二天我們會起的很早,全村人幾乎都聚集在一起,一些德高望重的老人會進行祈禱,儀式開始的時候我們就會燃放我自己換來的煙花,這個儀式就是保佑我們明年一整年風調雨順。大年初二我們就開始了走親戚串門,這也是我非常期待的,可以穿著新衣服去親戚家玩順帶收點壓歲錢。想起小時候的過年,那才叫年味。現在的過年真的是在休假,沒有一點期待感。

    我現在由於工作原因每年過年才可以回家。心裡早已沒有了小時候的那種期待,新衣服現在平時都有穿,平時也吃的好,回家了反而是期待媽媽做的家常菜。

    現在過年回家我反而有點怕,小時候去親戚家玩都是最開心的現在是最怕去親戚家的,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親戚問的第一句話就是:“你工資多少啊,有沒有物件啊,現在都大了可以結婚了”靈魂三連問絕對會讓你窒息。

    以前除夕晚上一家人圍著火爐旁邊磕著瓜子聊著天看著春晚一個晚上就這麼過去了,現在都是抱著手機毫無交流也不看春晚就這麼一個晚上過去了。講真的現在過年在家裡80%的情況下都是在抱著手機,缺少了交流,這樣的過年怎麼可能有年味。

    新生代的人由於沒有經歷過傳統過年的薰陶,在心裡根本就不期待過年,也不知道一些傳統習俗,缺少了這些傳統年俗怎麼可能有年味。

    總結一下:一年忙到頭好不容易有休息的時間,都選擇待在家裡或者去旅行,親戚間的“三連問”壓的回來的人喘不過氣。網際網路的高速發展,過年拜年都變成了網路群發拜年只變成了一個形式,每個人一個手機都在刷短影片,誰還過傳統年,95後,00後大多都已經不知道傳統年俗,我認為這是悲哀。

  • 14 # 神州豫哥

    春節年味越來越淡,是一個趨勢。特別是改革開放前出生的農村人,最有感觸最有真情實感。

    以前的春節味濃。人們不外乎在其中得到了物質和精神上的滿足。

    什麼春節?現在這種情況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1.生活水平的提高,平常物質上的滿足。

    以前經濟不景氣,物資匱乏,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能吃頓肉吃頓餃子。在不富裕的人家,那就是最大的享受。

    所以有句俗言,好吃不過餃子。

    我到初中畢業了,家裡還不能保證半個月吃一頓肉。一年更別提能買幾身不服。

    記得我褲子後面有個補丁,老師叫我上黑板做題,我都有點彆扭,怕同學看見笑話。

    那時候剛分開隊,農村家庭生活水平相差不是很大,每個村有好多家庭要吃雜麵窩窩渡日的。

    我們家一般都是玉米麵摻小麥粉。

    只有到春節。

    才能延續多天吃白麵 饅頭。

    才能吃上幾頓餃子,

    才能在走親戚時一飽口福。

    才能買身新衣服。

    改革開放後,物質豐富了,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這和以前比天天都像過年,連流傳多少年過年給長輩送餃子的習俗都改了,不送了。

    下圖就能看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以前的雜麵窩窩現在倒貴了,而且在小商販那裡還不一定買到正宗的。

    當過年有好吃的,不在吸引人們的時候,年味兒淡了,這是其中原因之一。2.交通工具的改變走親戚方式變了。

    春節走親戚是老祖宗留下的規矩。

    以前騎個腳踏車,或者三輪車一天走一家,最多兩家親戚。

    現在小轎車普通家庭已經能買起,甚至於沒輛汽車都不好意思走親串友。

    和親戚相聚的時間短了,也覺得不那麼熱鬧了。

    3.煙花爆竹不讓放了。

    古代人用燃燒竹子的爆炸聲驅鬼辟邪,所以叫爆竹。

    唐代人李畋發明了火約爆竹後一直沿用到了現代。

    科技在發展,人們也漸漸認識到這是對環境的危害。

    為了子孫後代的健康,很多地方已經禁止放煙花爆竹。

    以前的春節,這可是孩子們最活躍的娛樂專案之一。

    早早的起來,聽到哪家 放鞭炮後,就去撿。把沒有爆炸掰開,把火藥收集起來,放進柴火槍,或者放在一起點燃,看那瞬間的煙火;把帶引線的插進雪人裡,插進土堆裡點燃,欣賞心那被炸的四面崩飛的場面是一件樂事。

    那時候精神上的享受沒有什麼其他的,孩子們只能用原始的工具製作遊戲玩。

    4.網路的發展智慧手機的普及

    手機沒有出現前,人們過年沒有什麼娛樂活動聚在一起打牌聊天玩。

    以前的手機也沒有現在這麼多功能,只能接打電話,發點簡訊,畫素還存留在玩具時代。

    現在手機的功能多的連電視都不想看了。

    幾乎人手一部,都在各玩各的,沒有了以前過年面對面近距離互相聊天的那種氣氛了。

    一家幾代人圍著老壽星過年。

    沒想到坐在桌子上的後輩們大都是低頭各玩各的手機,老爺子被曬在一旁,連個說話的也沒有,一氣之下桌子一拍就要退場。

    5.假期太短。

    經濟發展,工廠林立。很多人不再像以前春節長時間無所事事了。

    有些人只是放假幾天,有的人工作到除夕前一天。

    假期一到就去上班了,明顯的沒有以前的春節人多了。

    沒有那麼多人,做生意的也不會賺錢。

    沒有那麼多人,自然就不熱鬧啦,有些人吐槽這是春節年味變淡的重要原因。

    6.精神需求平常得到滿足。

    以前電視節目單一,一臺電視幾個人看,有的大人喜歡小孩不喜歡。娛樂活動少,每到春節有不少地方響應政府號召,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都組織劇團演出,唱大戲,人們也都樂意看。

    現在電視節目豐富多彩多彩,能滿足精神需求的產品,比如老人唱戲機,兒童遊戲機應有盡有,能滿足各個年齡層的需要。得益於科技的進步,網路的發展,平常你想看什麼都能找到你所需要的。

    以前看春節晚會,大多數能堅持看到底。

    現在,春晚對某些人是可有可無的東西。

    總之,春節年味變談是歷史發展的趨勢,社會進步的標誌。

  • 15 # 艾比姐姐小日記

    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我也有很強的共鳴。究其原因我覺得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日子過好了,想吃的想穿的平時都能買。

    小時候的每個初一早晨都會被鞭炮炸醒,鞭炮的除舊迎新沒了,年味就淡了很多,那些該吃該穿的平時想吃就能吃想買就能買,所以春節越來越沒感覺了。小的時候,就盼望著過年,三十晚上熬夜不能睡,老媽買的新衣服,三十也捨不得穿,初一早上才穿上。慢慢大了,三十晚上前半夜喝酒後半夜打牌。哎,現在連過年都回不了家,為了生活!

    二、現在大多數人都認錢不認人。

    現在人都認錢了,串親戚拿禮品拿少了,愛搭不理的,拿多了自己又吃不消。我家有個舅舅就是,春節和一個表妹去拜年,拿的不比他們少。但我家沒表妹家條件好,我舅舅一直拉著表妹老公聊天,我們一家就那看著人家聊,從此我就不愛去了,看不起我,我還去幹啥。而且關鍵現在走親訪友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有錢的恨不得在親朋好友面前擺譜耍法大方,經濟條件差的走親訪友就為難了,我要有錢恨不得所有親戚都走遍,遇著孩子老人發壓歲錢發紅包不會心虛。

    三、傳統規矩越來越少了。

    小時候基本每年跟爸媽要回農村老家過年,就是個熱鬧,臘月二十幾全村子人一家一家幫忙殺豬,誰家殺豬都叫全村吃飯,小孩就用大人吹起的尿泡當球踢。迎灶王爺,年三十跟著爺爺做蠟燭,做燈籠,然後一起去走到鎮上趕集。那時候還沒通電,晚上一群人圍著火堆取暖,老輩人在那唱書,孩子們就在村子裡的廣場做遊戲。通上電以後,村子裡就那麼一兩家有電視所有人晚上就都去一家看電視。初一早上穿新衣,給長輩們磕頭拿紅包,每家端飯就相當於換飯。我們小孩子兜一兜糖在那打牌贏糖,一家一家串。初二開始走親戚,那時候交通工具就走,一家一家揹著禮(禮都是那會蒸的大饅頭,好些的會有掛麵,酒很少)。現在都關在各自家,自己吃自己的,玩手機,想吃什麼隨時都能吃,想穿什麼隨時能穿。少了好多傳統規矩,其實過年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還是得有一些傳統的規矩,要不以後年味會消失的。

    四、煙花爆竹越來越少了。

    86年表示小時候買新衣服,所有的兄弟姐妹過年到外婆家去,大人打牌3桌,哥哥弟弟妹妹打牌一桌,放鞭炮煙花。12點吃餃子,晚上4個人擠一張床吵吵鬧鬧一晚上,太熱鬧了!現在都長大了,去外婆家的人也少了,都忙著各自的人家庭,平常看不到過年也看不到了。

    鞭炮是年味一個非常重要的物件,當年少了鞭炮,那麼自然沒有年味了!其次,還是提倡春節期間放鞭炮,因為春節是我們的傳統節日,我們應該傳承下去!相比汽車尾氣排放及一些化工廠我覺得鞭炮所給環境帶來的汙染確實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不計!所以,為了年味,希望鞭炮不要消失!

    五、全家人動手做年夜飯的氣氛少了。

    失去年味我的感受是,主要失去過去居住的平房,住進了帶電梯的樓,減少了過去兄妹之間、鄰里之間的往來。隨之,人與人感情淡了。即便一大家人想聚在一起過個節,由於住房的限制,都只能到飯店裡去聚一頓,而失去了過去大家動手,準備年飯的氣氛。

    不過,什麼洋節也代替不了春節在我心中的位置。現在年味雖然大不如以前濃了,可每當春節到來之時我還會和從前一樣興奮一陣,過後只是多了一些淡淡的猶傷。

  • 16 # 不屈的魂靈

    原因不外乎主要兩點:第一點,也是最主要的,期待!團圓的期待,可以放開吃上肉,喝上酒的期待,壓歲錢的期待,可以穿上新衣服的期待,對春晚的期待……當年物質匱乏,交通不便,文化娛樂生活也十分匱乏,這些只有過年時才可以實現。現在呢,以上這些期待在平時隨隨便便就可以實現了,少了那份近一整年的期待,年味怎麼不變淡啊。第二點,煙花爆竹,煙花爆竹的燃放是有著中華民俗和文化背景在裡面的(比如送瘟神……別說這個是迷信,有一定科學道理的),不能因為所謂的環保,可能造成火災就一刀切,因噎廢食了……

  • 17 # 宋小軍哥哥

    物慾橫流的社會,走個親戚必須的準備紅包,買點水果蛋糕禮品拿不上臺面,還會被嫌棄。

    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為何仇富人群越來特多?原因在於錢難賺,物價房價奇高不下,網際網路又催生了多個壟斷財團,明星一次出場費就讓一個工薪階層一輩子都掙不到,有些中小企業一年的利潤都不夠明星一次出場費。關鍵是富二代三代炫富比比皆是,雖說自己的錢自己花沒問題,但在一個14人口的財富集中在20%人手裡的社會,還有80%的人在奔波掙扎,房價 醫療 教育把大家磨得極度壓抑和困苦,再看到炫富的人招搖過市,動不動就罵別人窮鬼,而富人越有錢受到教育越高,窮人想翻身幾乎很困難,所以,大家不一而同的主流價值觀就是錢,沒辦法,光是 房價 醫療 教育 三座大山已經壓垮了大部分人,再要看到有錢q的人招搖過市不斷強姦人們的眼睛,哪裡還有過年的氛圍!

  • 18 # 山東梆韻魯西南

    春節,是中華傳統的重點節日,是新的一年的開始,是老百姓在沒有普及文化的年代重要的一年四季的紀年的開始。社會進步中,無論道家,儒家,佛家都講究個有始有終,所以,在傳說眾多的情況下,春節就是一年的重新開始,也就是輪迴的開始。又長一歲,對於老百姓來說,那就是任務的開始,過了春節,春耕,是衣食的開始,也是人的年齡的開始,繁衍生息,取妻生子。也是人的生活的記錄,該生學科考的期限。於是春節就是人們自己給自己定的進步階梯,也是人們展示自己才華的節日。吃在當今,算是節日的變味,真正意義的春節是萬家團圓的情況下,研究下一年的計劃,不是酒醉暴食的狀態。今天的人們把春節當成了拉攏關係,來回走動的人際社會,這是不對的。春節是良好的結束,也是良好韻開端。如果認識到這一點,過春節就有意義了,在一起萬家團圓,普天同慶的日子裡,難得的好時光,交流得失,研究發展,那才是美好日子的開端。

  • 19 # 職業農民蔣大叔

    春節漸漸失去年味,歸根結底的原因是一個“錢”字在做怪!

    試想,一個農民工在外辛辛苦苦一整年卻沒有掙到什麼錢,他還好意思回家過年麼?但家人總要團聚一下吧,於是把孩子或加上老人接到打工的地方去過年了。他們在外地過年到底過得怎麼樣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但留給外人的印象卻很不錯,能接家人去過年的人肯定很了不起呀!這樣,農村就冷清了一大半。

    還有一批的人成了房奴、車奴,在還不清的貨款壓力下,誰還有心和能力去盡情地享受春節?農村有句俗語叫:大人盼插田,小孩盼過年。不就是年難過的寫照麼。

    還有一些人在外面混得好的,回家後總要顯擺一下吧,這對於那些混得不咋的親朋好友或鄉鄰來說情何以堪?!於是不搭理你或不與你往來了,這樣互相串門和走動的機會就少了很多。昔日的熱鬧又冷了幾分。

    還有一些混得好的不敢回呀,一回來三親六故跑過來借的借錢,要求介紹工作的介紹工作。你幫得到他們是理所應當,幫不了則是“黃眼狗,六親不認呀”。更有借錢容易還錢難的事實,久而久之連親戚都沒得做了,何必呀!

    而真正有錢人都忙著春節旅遊或當侯鳥去了。這樣一來,家裡又少了一些人互相走動,而他們在外面又人生地不熟無法走動,自然又冷清了幾分。

    想一想我們那個年代,春節過得是多麼地歡樂和熱鬧!過年時,每人雖只有5斤豬肉、小孩也僅3幾毛錢的壓歲錢,但我們過得充實,不仇富、不嫌貧,歡歡喜喜一天又一天!

    說白一點:經濟社會,不僅人情薄如紙,還得相互提防和猜忌;更因為經濟壓力大,好多人就算結了婚也連孩子都不敢生了。誰還在乎過年的熱鬧?春節失去年味也是發展的必然結果了。

  • 20 # 帶發條的橙子vv

    記得小時候過春節,不管年前還是年後都有下大雪的現象。到了後來再過春節,沒有下大雪當時就感覺到了,不像過年。那時候還沒有禁止放鞭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是什麼意思出自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