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東音八度
-
2 # 蜜禪
前幾天有個“96歲大爺賣房娶保姆將兒女告上法庭”的新聞上了熱搜,看了讓人不禁想起了《都挺好》裡邊的蘇大強和蔡根花的故事。
電視劇裡的蘇大強為了跟保姆蔡根花結婚,甚至想將房子過戶到蔡根花的名下,被子女阻擾之後選擇了離家出走,最後看到蔡根花的真面貌的才死心。
很多年輕人不明白,明明自己把老人照顧得很好,要什麼給什麼,為什麼還比不上相處幾個月的外人呢?
如果你認真觀察便會發現,那些因為找老伴跟孩子們鬧翻的老人其實家庭條件都還算不錯,否則也沒有這個底氣來鬧。這些老人不缺吃,不缺穿,就缺一個人陪伴,跟自己說說話。
那麼,為什麼很多喪偶的老人寧願與子女鬧翻也要再找老伴呢?物質上的滿足無法彌補精神上的空虛。
當我看到96歲的老大爺為了娶保姆跟子女鬧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是“這麼大年紀了,圖個啥?”
看了整個事件之後發現老人的世界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樣無慾無求的。
老人說,保姆把他照顧得很好,這是子女做不到的。
沒錯,在現實生活中,子女對老人的照料更多的只停留在給老人提供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吃好、喝好。
而真正執行的人未必就是老人的子女,年輕人有自己的事業和家庭,老人有時候是這個家庭裡格格不入的一份子,所以很多老人都會選擇獨居,因為自在,不會覺得自己多餘。
還有更隱晦的一個需求:生理需要。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大多數喪偶後選擇再婚的老人都是男人,除了男人的生活自理能力比女人稍微差一些,更重要的是男人的生理需要會比女人更久一些。
96歲老大爺的那出鬧劇,最後保姆還拿出了“陪睡記錄”。
這個年紀,即便是“陪睡”其實基本也做不了什麼,但是有個人睡在自己身邊的感覺跟自己獨守空房的感覺是不一樣的。
想來,大爺奢望的也就是那一點溫暖吧。
很多時候,不是說子女不孝順,所以老人才會想要找老伴。而是再孝順的子女都無法替代伴侶的作用。作為子女能夠做的不只是一味地阻擾老人找老伴,而是幫助老人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讓老人傷心又傷財。
-
3 # 老友手札
先說我的態度,如果遇到合適的人選,我是支援喪偶老人再找老伴的。
原因其實很簡單:
一方面,老人怎麼選擇是老人自己的事情,這是他的人生,他有權利做選擇,即便是子女,頂多發表意見,而不能要挾或者干涉;
一方面,子女干涉多半是因為覺得老人這個時候還找老伴是丟人的。自己的面子還得靠老人撐,這幾十年還真是白活了。自己的面子是要靠自己賺來的,跟老人沒關係;
一方面,老人在晚年同樣是有情感訴求需要滿足的,身邊沒有一個差不多年齡、身份還算平等的人講講話,其實是很辛苦的。而長期缺乏交流,對老人的身心健康都有負面影響;
一方面,有一個靠譜的老伴存在、和一個靠譜的老伴生活在一起,老人也會因為每天有事情做而開開心心,對於健康非常有利;
一方面,遇到什麼危機的事情,老伴的存在能讓子女不至於手忙腳亂,或者錯過解決問題的最佳時機,這也是好事。
所以,我覺得還是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老人身上。老人已經上了年紀了,還得聽孩子的、還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生活個幾年,這活的有些太悲哀了。
作為子女來說,更多的也還是要經營好自己的人生。自己都沒活明白呢,就想著操心別人,這未必是好事兒。
-
4 # 姜文灩
每個人,說到底都是為自己而活。
年輕時,人們的主要責任是成家、撫養子女。當孩子長大成家後,做父母的與成了家的子女就是兩家人了。既便幫子女帶孫輩,那也是兩家人,只不過是幫忙而已。
當老夫妻一方去世時,這個小家就不完整了,喪偶的老人會感到孤獨寂寞,心理空蕩蕩的。
為了擺脫孤獨,讓自己的生活完整起來,有的老人就會選擇再找個老伴,來陪伴自己度過餘生。
這是老人切身的感受和剛性需求,任何人反對都沒用。因為任何人是替代不了老伴這個角色的。所以老人們寧願與子女鬧翻,也要為自己而活,去滿足自己的心願。
改革開放前,老人們迫於生活條件,迫於文化的束縛,常常會壓抑自己的需求,選擇孤獨終老。
如今人們思想更解放了,社會更多元了,物質條件更好了。老人有自己的收入、自己的房子,所以不必受子女或物質條件的限制,可以大膽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了。
作為子女應該尊重老人的意願,不要為自己的"私利”去限制他們的選擇。子女尊重老人的選擇,他就不會和你鬧翻。
再說,老年人有權為自己的生活方式作主。既便子女不支援,至少也不應干涉。
-
5 # 老當益壯41148740484
喪偶老人再婚,兒女無權干涉。
喪偶老人是否再婚,由於生活方式不同,身體狀況和經濟條件各異,因而選擇不同。
通常自理能力強,喜歡清靜,興趣愛好廣泛的老年人喜歡獨自生活。但相對來說,年紀較大,時常頭痛腦熱的,自理能力受限,或孤獨寂寞感較強又不喜歡與兒女共同生活的喪偶老人有再婚意願,這是可以理解的,無可非議,作為兒女應體諒老人的難處,不能找藉口為其設阻。否則,不僅老人痛苦,而且兒女也會麻煩不斷。
我的一個老同學今年67歲,三年前因老伴去世後,結識了一位比他小三歲的退休女醫生。這個女醫生只有一個已經成家的女兒,但她不想拖累獨生女兒,想找個伴相互扶持度過晚年生活。我的老同學與這位女醫生有相似的性格和興趣愛好,也能聊得來,在徵求自己女兒意見時,因其反對而無奈放棄。
此後,老同學每天獨自一人呆在家裡,身邊連說話的人都沒有,還要買菜做飯,洗衣服打掃衛生,慢慢的那種無助,那種孤獨寂寞感油然而生,經常一個人躺在床上看著天棚發呆。
為了發洩對女兒反對再婚的不滿,老同學隔三差五給女兒打電話,要麼燈不亮了,讓女兒幫忙換燈泡 。要麼是身體不舒服了,讓女兒送飯。要麼腰痛了腳扭了頭疼了,讓女兒領著去醫院。樓上樓下的檢查 ,錢沒少花,力沒少出,也沒有檢查出實質性的大病來。時間長了,女兒也折騰不起了,對老人說,要不你就找個保姆或老伴照顧吧,我這一天上著班回家還得做飯輔導小孩作業,哪有時間經常過來照顧你。
就這樣,老同學再婚意願終於如願以償。此後,老的少的生活風平浪靜,各自安好。
由於可見,作為兒女,對喪偶老人再婚不要橫加干涉。如果你能為老人提供令其滿意的晚年生活 ,老人又喜歡與兒女共同生活,可以不再婚,反之亦然。
-
6 # 意初解惑
子女有子女的人生,老人有老人的活法,要不要再找本就是老人自己的事,子女無權干涉。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力,遵循自我的成長,捍衛自我的獨立性是必須的。
-
7 # 李存434
為什麼很多喪偶老人寧可與子女鬧翻也要再找老伴?
因為有很多老人覺得自己身體還可以,喪偶後心靈感到孤獨,想再找一個伴陪伴自己。可是現實生活中常常遭到子女的反對。
老人的另一半早自己一步走了,剩下自己,想說說心裡話,和孩子們說不合適,孩子們都很忙,也沒有時間光陪著老人。老人感到寂寞難耐,想找一個伴和自己朝夕相處。人們不是常說:滿堂兒女不如一個半路夫妻嘛,看來是有道理的。
有一個老太太,她老頭子得病死了,給她留下幾個孩子,有個兒子已經結婚,下面幾個女孩有的還沒有成年。老太太的日子很是難,結婚成家的兒子對老媽和兩個妹妹不管不問,老太太感到沒個依靠,就萌生了再找個老伴的念頭。正好有個老光棍漢看上了她,願意和她一起生活。可是兒子堅決不同意,說他老媽那麼大歲數了再走一家,丟他的人,他的臉面沒地方放。老太太不顧兒子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帶著女兒們和老頭生活在一起。他的兒子見反對無效,再見她媽的面理也不理,只裝沒看見。
在某個村上有個經濟條件不錯的老頭,和老婆的感情好的很,可惜老婆早早的死去。他的兒女對他很孝敬,他吃喝不愁。他耐不住寂寞,非想找個老伴,子女不同意,怕老伴是衝著他們的家產來的
兒女們認為老父親找老伴他們在村裡抬不起來頭,太丟人了。可是對老父親又無可奈何,只能由著他去,對他不管不睬的。
老人們太孤獨,互相想找個依靠,互相慰籍。
-
8 # 瀟瀟暮暮
人到老年真的很可憐,老人無非是想找個可以說說話的人,無非是想要一個可以陪在自己身邊的人。特別是喪偶的老人,他們的心裡有多麼的孤獨,他們的生活有多少的寂寞。作為自己的子女,已經更不上老人的步伐了,這就是為什麼有些老人,寧願和自己的子女鬧得不好看,也想找個老伴的原因。作為子女,已經長大成人,各自有了自己的家庭,而一路照看自己的父親或母親,都已經年過花甲。老人更多的希望子女可以多陪陪他,可是子女只能是多陪陪他,而和他一起生活的始終少了一個人,而這個人,就是老人心中的知心人,在一起既可以有話說,又可以照顧彼此。
家有喪偶老人的,如果老人找老伴的要求合理,找到的老伴沒有大的缺陷,還是應該鼓勵老人去找個老闆。因為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可以照顧到老人的物質生活,卻不能很好的處理老人的精神需求。精神需求就是老人找老伴的根本原因,我們沒有活到老人的那個階段,不知道在喪偶的環境裡,老人都很壓抑和孤獨。給老人找個老闆,可以讓老人在需要說話的時候,有人傾聽,在需要關懷的時候,有人站在身邊。
不論是成長在什麼樣的家庭,老人找老伴只要是合理的,我們能鼓勵就要鼓勵。父母給我們付出那麼多,在孤寂的時候,找個一起生活解悶的人,不為過的。
-
9 # 老默0106
謝謝邀請,首先有很多喪偶老人怕孤獨,或者兒女忙於自己事業家庭!照顧關心太少,考慮找一位老伴互相依靠,有大病小災,不會病死了都沒人知道。在兒女一起生活,如兒女孩子小,需要老人幫助照顧還是方便一起生活,老人自身感覺還是有價值。如果兒女家不需要你幫忙,自己又怕孤獨,那考慮找個老伴生活,但願互相理解,尊重,雙方都別太重私心,幸福度晚年,別和子女鬧翻、老人邁出去一步回頭很難,要讓小輩們放心。
-
10 # 74992046978安徽老鄉
為什麼喪偶老人寧可和子女鬧翻,也要重新再找老伴,一個老人忽然沒有了另一半,會覺得枯嘈不安,喪魂落魄的,一時也適應不了自己的生活,而老伴是自己可以隨時依靠的肩膀,這些是年輕人所感覺的。
我們這曾經一個老人八十多歲了,兒媳婦在外面開公司,留下一個孤苦的老人在家,有一天他卻偶然的遇到了一個知音,願意和自己度過餘生。不過幾天還把這是女友帶回家,自己的家人兒媳婦知道此事後,趕回來勸說老人把這個女人攆走,說這個女人是來騙你錢的,等把你的錢騙完了,就會遠走高飛,到那天,你身無分文,還是孤單一人,老人哪裡能聽得進去。心想好不容易有這麼一個人答應陪自己,老人心裡怎麼也不能接受,見兒媳婦反對,便理直氣壯的,“你們長期在外面上班,而我一個人,我又不會燒飯,又不會洗衣服,生病了都沒人知道,我找個伴陪陪我,還過分吧!我又不要你們養,我自己有退休工資,你們不要阻攔我了,我不會聽你們的。
兒媳婦的這一舉動,老人就把這事跟女友說了,女友並沒有離開他,而是更加親密,兒媳婦見無法拆撒他們,後來,兒媳婦把老人的退休證,養老保險,和身份證,房產證全部拿走了,老人才跟這個女友分開,做兒媳的要換個角度來思考,這樣的事情要落到自己頭上你會怎麼做,話說回來,如果你們不反對,也許會減輕不小的負擔,也會少操不少心了。
-
11 # 羊肝愛上羊肉串
因為孤獨,無助,生活沒有了方向,早上起來木偶一樣出去買點吃的,回來之後,門是冰冷的,沒有人開門迎接,機誡的把門開啟,屋裡靜的讓人的心凝固了,天空是昏暗的,不敢關掉已經是廣告的電視,因為關了屋裡幽靜的讓人視乎停止了呼吸,可算到了黃昏了,躺下吧,因為沒有任何事可做,望著已經發黃的天花板胡思亂想在等待著睡眠時間,越等越不困,昏昏沉沉的進去夢中,迎接一如既往的第二天,所以就想有個伴,陪伴著不孤單。
-
12 # zc榮
其實,就“喪偶老人寧可與子女鬧翻也要再找老伴”問題!很具體,又實際!
從人的生理心理來看,都屬於正常現象!無論是誰都一樣!我看子女宜理解支援。社會也應該也應該理解給予支援!
但作為老人,千萬要處理好家庭內部事物,更宜處好子女關係,我想子女一般還是通情達理的,畢竟都是二十一世紀了!
當然,人必須認識到,老人的生活習慣,興趣愛好,以及長期形成的習慣,一般不要強制要求他們去改變!有可能一旦改變的話,就有可能發生毛病(心理問題)!
正因為這些問題沒處理好,所以才出現此標題的問題!
鑑於中國目前老人多,已經達到了老人社會了,我估計此類現象還會多的!希望大家都要“與時俱進”!
再說,人的生命短暫,就那麼幾萬天,宜多珍惜,多尊敬,順其自然最好!
話又說回來,國家都有要求,老有所養,老有所樂,老有所豁,這是自然過程啦!子女們亦理解啊!只要她們開心高興,又不違法,何樂而不為呢!
-
13 # 黃羅漢
答:喪偶老人應該再婚!舉兩例子說明。
這個故事就在我村。聶某八十歲時喪妻,二子五女。二子皆在外地工作,五女皆已嫁人。聶某勤快,身體也好,但不會做飯,子幫他買電飯煲,老是忘記放水,電飯煲燒了好多,或放水過多,飯燒糊吃不得。手機更不會用。後來他喜歡上了營養快線,簡單,本村有賣,方便!一天一瓶,連吃三年。結果身體乏力,臉色鐵青,這年冬天不小心跌地無人知曉凍僵,兩天後被發現後就不行了,走了。很多人講,像他有老伴做飯餵養,至少還可活十年。
還有一個故事是黃某,按輩份我叫哥哥,六子二女,有三千元退休工資,力氣可扛起一麻袋谷。八十歲時老伴去世,六子買房縣城,二女皆嫁人。手機也會用,飯也會做,兩年後,十月份死了,幾天後才發現,據說是突發病爬不起,手機剛好缺電無法呼叫,若老伴健在,隨便叫一下鄰居,這事便可避免。
社會上這種喪偶老年人很多,若能再找,不但生活情趣增加,壽命還可多活N年,與子女鬧翻也屬情理之中。來世一趟不易。兒孫自有兒孫福,自己要對得起自己。作為兒女的應該理解,堅決支援!
-
14 # 王老師8595
人這一世,最敬愛的是父母,最心疼的是兒女。可最貼切好使者莫過於老伴。無父母兒女無從談起,無兒女父母無靠。無件侶即光桿司令,孤獨無望。兒女憨幼無知時,父母扶摸混身下,無可忌諱。兒女成人後,父母愛心末變,但不在扶摸兒女全身。兒女雖孝,吃,穿渴飲,疾病等可照顧父母,但有些話難以交談。父母身體某些地方有病,,兒女也難動手揩擦。這時,只有老伴則無拘無束,伴侶間無話不可言,無事不可做?而切體貼細微。當然還有身強體健者,還多多少少有點慾望生活。陪在身邊,說說話,病了燒碗水,冷了添點衣,鞋子破了順便繚補一下。所以這屬正常現象,不是見不得人的事。飛禽走獸,失了伴也去找,何況人呢?
-
15 # 黃家孝子黃裕茂
因為人是群居動物,而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老人喪偶,即使兒孫滿堂,且個個孝順老人,但終不能替代老伴的體貼入微,融合一體。
我離了三次婚後,人到中老年,又結了四婚,就是為了給自己找個老伴。古人也說過,少年夫妻老來伴。
我的現任老婆離過婚,我是她的第二個合法丈夫。我雖然離了三次婚,她也不嫌棄。她是明智的,否則就是五十步笑百步。因為她也並非黃花閨女。
半路夫妻磨合的過程很艱難,彼此老大不小,各自性格已固化幾乎不可更改。怎麼辦?唯有彼此寬容甚至是忍受而慢慢適應。
比方說,老婆有潔癖,鍋碗瓢盆冷水沖洗後,還要用開水沖洗。她不吃我做的飯菜,嫌不衛生。而且我們的消費觀也不相同。老婆注重口腹之慾,我注重精神享受。
因此,我們夫妻AA制,各自做飯各自吃,各自休閒享受各自的愛好。
比如我中午在單位食堂吃飯,晚上回家後,簡單煮一碗麵吃了,就開啟電視看電影。
老婆下班回家,帶回了市場上買回的盧魚排骨蓮藕,洗洗切切煮煮,一頓晚飯要弄一兩個小時,然後吃半小時,洗半小時。之後洗了很滿足地上床睡覺。
我呢,在老婆精心做飯吃飯洗刷的時間裡,已經看完一部國外精彩浪漫的愛情電影,讀了幾篇國內作家寫的休閒散文。
當然老婆做了好菜,都會給我留一份。我要麼請她外出看電影,要麼給她買一支唇膏。
我和現任老婆在生活上,各吃各,在精神上也沒有交集交流,唯在床上很合拍。冬季南方武漢,我們家沒有暖氣設施,也不必安裝暖氣,每夜彼此摟著睡,就很暖和,一夜到天明。
所謂愛情,都是年輕夫妻荷爾蒙過盛折騰出來的東西,老年男女,要的就是互相溫暖相伴和攙扶。
所以,老年失偶,勇敢地開始黃昏之戀,正當名順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吧!
-
16 # 大大大139525971
我喪偶七年了,過了年我就78了,身體尚好,有退休金,一兒二女,我隨意在三個兒女家居住,不受約束,兒女兒媳姑爺都很孝順,我很知足,別人看來我是一位幸運幸福的老人。我嘗試過一次再婚,因兒女反對而告終。身邊雖有兒女陪伴因年令差別共同語言較少,很少交流,倍覺:孤單寂寞難耐,只有親身經歷體驗才知道老年單身的苦衷,心裡總有說不出的滋味,總覺得有個伴好。(包括不同形式的伴)兒女都有個圓滿家庭,他們根本不瞭解單身父母的心理狀態,因此老年父母再婚支援的少反對的多。
-
17 # 枯木齋
人生沒有圓滿,總在拾遺補缺,遇招拆招;永無止境,到死為止。這是絕大部分人的活法;
有人一“煩”之下遁入空門、或潛跡仙山,另尋身心安頓之所,求個清靜無為,但這要個人自身條件,非是人都可如願的.
晚年失伴,不耐寂寞,要重續鴛夢,確需權衡利弊,理性思維!
不是該不該,而是你能不能:
找得到半路結伴斯守餘生的人嗎?你能丟開前頭一切,他(她)能嗎?
好,倆人都能,暫且恭喜;一個先走了呢?另一個怎麼辦?還回得去嗎?兒子原諒你,兒媳婦呢?原先帶了幾年的孫輩,你丟下他跟別人走了,他還認這自理不了的你嗎?人世煩事千頭萬緒,例舉不盡,也許乾脆不想許多隻求眼下興奮慾求,(人不到無路可走不會思忖!)只有等著悽涼結局,見得太多了!十之八九。
不要受忽悠心猿意馬拿晚年去賭,不值啊.
-
18 # 獨自與幽靈傾訴
滿堂兒女不如半路妻。兒女不同意找老伴,也是為錢。請問,老人的錢和子女有關係嗎?請問子女的錢給老人嗎?難道老人的錢就必須給子女嗎?老人的錢自己賺的,老人的幸福自己找的。難道小輩可以幸福,老人在晚年的後半生,用自己的錢找幸福,有錯嗎?那是老人自己的錢和子女沒任何關係。老人有自己的支配權。再說,最終長久陪在老人身邊的,依舊是另一半。子女不過偶爾看看而已,也是圖新鮮,快樂,吃吃拿點錢給第三代。還能有什麼呢?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而且子女她他沒有失去另一半,不知孤獨淒涼滋味,等到自己老得那一刻,就知道長輩的感覺,所以沒有實地考察就沒有發言權。)人家付出的應該有收穫。天下沒有免費午餐。就算人家不要啥,也不能心安理得收下,於心於情不合理。找個保姆還得給工資。否則子女就天天陪著老人咯~看看有多少子女樂意。
-
19 # 日出179002056
現在的子女都是給過度的逆愛所慣壞了的,過度的依賴老人,把家裡的所有都交給老人了,平時老倆口在世的話也就算幸福的一家人了,有老倆口相互支撐,相互關照,也算是為了下一代謀福了,可是一旦失去了另一半的人家就不同了,這些負擔都壓在了一位老年人的肩上,她們不單要承受孤單寂寞,還要扛起全家的生活方方面面的壓力和責任,有的兒女卻是隻顧自己的歡樂而全然不知道老人的痛苦,她們都歲數大了,老了,幹不動了,只想過一天安安靜靜的生活,更想過一下被人關心和愛護的日子,可是又有幾個年輕人能理解呢?你們只知道一昧的索取和享受,現在的社會變了,時代也在足步的更新人們的思想,所以一些有著思想比較解放的老人是看透了一切,她們要為自己的幸福而去努力,去追尋,去爭取,而不是是在傻傻的去付出,去莫莫的衰老死去,我們都有老去的那一天,也要走她們的後路,所以做為今天的我們都要積極的去理解她們,關愛她們,更加支援她們的選擇才是,
-
20 # 側身天地我蹉跎
長言道:滿堂的兒女,不如半路的夫妻。兒女再孝順,他們都有各自的事業。而老人們,卻整天地無所事是,孤獨難奈。我認識一個老人,五十七歲喪妻。本人是個退休教師,有不菲的退休金。兩子三女,均已成家立業。二子都有不錯的工作。但兩個兒媳婦與老人鬧彆扭,誰也不願意讓老人到自己家去。六十多歲時,老人找了個老伴,兩人感情很好,朝夕形影不離,絕不亞於熱戀中的小青年。在一起過了三丶四年,兩個兒子和媳婦,總是有意無意地去家裡鬧事,最後發展到兒媳婦孃家爹,帶上十多人借老頭過生日這天,把老兩口暴打一頓,還驚動了警察。後來女方感到實在沒法過了,與老頭子灑淚而別!那場面著實讓老年人們倍感心酸?老人後來自己又孤獨地生活了七.八年,兒媳婦過年都不回去,(她們住去市裡,離老家三十華里)導致了連孫子孫女都不去看爺爺一眼。兩個兒子都是大學生,表面看人很和善。但對老人,卻十分地惡毒。那位老人知書達理,言談舉止都十分地有修養。最後卻落得個,自己在七十五歲那年的臘月,孤獨地慘死在老房子裡。
回覆列表
喪偶,對於老年人來說,就像天塌下來一樣。那種無依無靠的孤獨,還有內心的落寞苦悶,是做子女的體味不到的。可見,老來伴,對老人的晚年多麼重要!一旦失去了老伴,猶如迷途的羔羊,茫然無措。
人生路漫長,生活在繼續。老年人喪偶後,再找老伴,就是重拾信心,選擇新的生活。誰也不願意沉溺於過去,無法自拔;即使故去的人,也不希望活著的人孤獨淒涼。可現實當中,往往會出現另一種情況。父母一方去世後,作為子女,或許出於感情上難以接受,也或許對家庭財產顧慮重重;對老人再婚橫加阻止,進而刁難。有的老人,憤而反抗,不惜與子女鬧翻,甚至以斷絕親情為代價。
如果將心比心,如果換位思考。只要是活生生的人,就需要感情的交流,言語的傾訴。在孤苦伶丁時,最起碼,身邊還有一個人說說話;生病躺在床上時,無論白天黑夜,還有一個人端水遞藥。即使子女再孝順,夫妻之間的事,也是無法替代的。再說,子女有自己的工作,亦有屬於自己的生活,怎能時時處處陪伴左右呢!子女做的再好,也比不上恩愛的半路夫妻。這就是為什麼喪偶老人不惜與子女鬧翻,也要再找老伴的原因。因此,所有做子女的,還是設身處地的為老人想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