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寫歌人代伐鍾

    我覺得人生最瀟灑的事,不是擁有一場說來就來的戀情,也不是擁有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而是擁有一回說走就走的死亡。

    “人到老年,如果還有什麼需要學習的,那就是學習死亡。”這不是我說的,是柏拉圖說的。

    怎麼學習死亡呢?我覺得疾病是離死亡最近的東西,透過疾病可以間接地觀察死亡、體驗死亡、學習死亡,特別是親眼目睹父母的離去,更是彷彿自己也死過一次了。

    其實,誰人都不會真想死,也不會生來就不怕死。只是,當我終於明白活著是意外、死亡是必然、不死也得死這個最硬核的“硬道理”時,便會在肉體化為灰燼之前,先讓自己的思想升入天堂,從而做到向死而生。

    對待死亡,我的態度是這樣的:倘若死亡啟迪我,那麼我領悟死亡;倘若死亡折磨我,那麼我對抗死亡;倘若死亡恐嚇我,那麼我蔑視死亡;倘若死亡憐惜我,那麼我回報死亡;倘若死亡召喚我,那麼我笑對死亡;倘若死亡擁抱我,那麼我感恩死亡。

    視死如歸是個好詞,它描述了死亡最好的狀態,展示了人生最後的一幕,呈現了生命最美的場景。回家好啊,還有什麼比家更好的地方?還有哪裡比這更好的天堂?

  • 2 # 廾匸結巴哥

    凡人終有一死。但我們一直忌諱談論死亡。彷彿不談論,死亡就不存在,不發生。

    很多人大限臨前,才第一次認真思考死亡的問題,而這時,往往晚了:太多愛意、歉意、謝意來不及表達;生活質量、個人尊嚴被過度醫療破壞殆盡;把本該和家人共度的最後時光浪費在忍受漫長痛苦的治療歐以及追求不可能實現的幻想——恢復健康上。

    在如何認識和對待死亡這門課,我們欠了太多學分。

    但如果我們希望自己以及愛的人能夠優雅、有尊嚴地走完生命最後一程;希望自己在失去所愛之人後,能夠走出而不是被痛苦淹沒;希望我們的家人、朋友、孩子不會因我們的故去而崩潰、而喪失生活的動力,那死亡課是一門真正的人生必修課。

    當我們認識、瞭解、接受、面對死亡,死亡所帶來的憂愁恐怖會被減少、稀釋。

    在歐美國家的學校教育中已經將死亡教育納入,從兒童時期就會教導孩子正視死亡,並把死亡事件作為情感教育的契機,讓孩子學習坦誠順暢地表達悲傷、眷念和愛、鍛鍊從傷痛中復原的能力。

    但在國內,死亡教育和性教育一樣,是禁忌、是不可說領域。就正如(死亡課)這本書所說的

    死亡、臨終和喪親,是我們一生中無法避免的痛苦。這本書像一個指導手冊,告訴你,如何認識和理解死亡、臨終和喪親,以及最重要的怎麼去面對,怎麼和它們相處。

    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講述如何看待因為死亡引起的悲痛情緒的片段:

    「悲痛是正常的情緒,在痛失親人之後,這種情緒是理所應當的。

    對於我們生者來說,我們經歷了一場真實的殘酷的離別,我們表達悲痛不是自私的表現,那只是人性的表現而已。

    悲痛有時會讓人失控,看起來像是瘋了,但是這種表現卻是健康的,不是病態的。我們要有勇氣面對悲痛表現,要讓情緒自然流露,這對我們自己是有好處的。」

    『想到過去、現在和未來,去愛,去悲痛是人類的困苦,也是人類的尊嚴。悲痛會為人生觀新增更多的含義,就像陰影可以使風景更加立體而生動。』

  • 3 # 阿虎旅拍中國

    生活在困難中遇到了盡頭,是件非常惆悵苦惱的事。但不要悲觀,人生的盡頭只是結束“腹中胎兒”的成長與歷練,也就是說白了,不要懼怕面對的死亡,下一站是否精彩,取決於當下活著的時候,做了多少健康自己身心靈,影響多少人正能量的事。生,猶可輕於鴻毛,死,深願重於泰山。

    要相信,浩瀚宇宙,人類並非莫名其妙存在,也非宗教闡述那般神話,人的存在只是一場歷練,也是宇宙發展的需求,如果活著對社會和諧發展很有價值意義,即使離開了這個世界,另一個環境會迫切等待著需要。

    1、透過生命的延續,獲取慰藉

    對於沒有宗教信仰的大部分人來說,世俗的信仰就是“祖先崇拜”,是相信亡靈有神秘的非自然力量,所以會祭拜先祖、期盼兒孫滿堂,希望、透過一代一代子孫的傳承,使生命得到延續,這是大部分人對待死亡,獲取平衡和安慰的方式。

    2、透過寄託於宗教,獲取安寧

    有些人在面對死亡問題時,會透過信仰宗教,寄託來世,獲得內心安寧,在不同宗教的框架下,去完成不同的儀式去告別。

    3、透過營造親密關係、減輕恐懼

    在唯物主義觀的世界中,當一個人心臟開始停止跳動,個體的意識也將不復存在,對逝去的生活不再有遺憾,不會體會到與親人離別的痛苦。雖然死亡意味著消失了,但是已逝者對他人所產生的波動影響卻不會消失;死亡的孤獨無法避免,我們可以透過營造親密關係,來減輕對死亡的恐懼。

    二、面對非自然死亡的恐懼

    面對災害、戰爭、意外、自殺、他殺等非正常死亡的場景,對當事人而言,在某種程度,是需要去修復的創傷事件,因為這些死亡帶來的是,無力和對生命的懷疑。

    我們總是對這種死亡諱莫如深,就像那些出過命案的房子或街角,好像會自帶某些神秘的力量,讓知情人心生寒意和恐懼。

    “子不曰怪力亂神”,對這種無法證實、也無法證偽的問題。

    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一個模糊的信念:“如果真的有另一個平行世界,那麼當有一個惡的力量要傷害我時,在那個世界也肯定有一個善的力量會保護我。”

    這樣對未知的世界,我也會心存敬畏,但不會那麼害怕。

    如果是很小的孩子,面對至親的突然離世呢?

    先來思考一個殘忍的、極端的、卻並不鮮見的假設,

    假如一個年幼的孩子,親眼目睹了父母車禍而亡的現場,

    對這個孩子,最緊急能做的心理調適是什麼?

    告訴孩子要堅強?這無異於讓孩子去直面、去尋找自己堅強的原因。

    告訴孩子你會做他的親人嗎?捫心自問,能做到嗎,可能嗎。

    一位長期從事心理危機干預的老師告訴我們,這個時候需要做的、能做的是:

    “把孩子抱離現場,抱到一個安全的地方,

    給他水喝,給他麵包吃,告訴他廁所在哪。”

    因為當至親生命的光亮無情的滑入黑暗,

    孩子作為倖存者,沒有比延續孩子的生命,

    並讓孩子學會生存更重要的事情。

    三、有關死亡焦慮

    面對死亡所爆發的焦慮和恐懼,其實在我們童年時期便存在,很多人的死亡焦慮,來源於從來沒有發揮過自己的潛能,或者是沒能實現夢想,還有的可能是遺憾自己從來沒有努力過。當在生命中的某一刻突然醒悟,人生必然走向死亡時,他們發現自己未做的事情還有太多,便爆發出焦慮。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焦慮的根源,且即使知道,也不知如何去面對它。

    想要克服死亡恐懼,也要從認識死亡、瞭解死亡的本質開始。

    我們尊重不同的宗教和信仰,也更希望每個人在有限的生命中,可以尋找到,充實當下人生的內在力量:可以營造親密關係,使生命得以延續,也透過努力豐富這一生,使這一生過得更有意義。

    等到生命的終結,回顧一生時,

    不因碌碌無為而羞愧,

    也不因虛度年華而後悔,

    而是從心底裡生出平靜與喜悅:

    我已來過、愛過、活過、豐盛燦爛過。

    “最害怕死亡的人,往往就是最不能好好發揮生命的人。”

    當我們可以把生命這段短暫的光亮,活得從容,活得燦爛,

    面對生前和死後兩端無盡的黑暗時,“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 4 # 開拓美好的生活

    死亡是一個自然規律,任何人都逃不過這一自然現象,無論你多麼有錢,權勢多大,都無法逃掉這一規律性結果,面對正常的生病死亡應該坦然面對,是無法迴避的,面對突然出現的惡性事性死亡,那隻能是認命了,誰也無法算定生與死的時間的,任何人也無法知道自已的死亡時間,只能憑天由命了。

  • 5 # 夢迴海曲

    我們應該如何面對死亡?我的答案是:不必驚慌,坦然面對。

    愛德華是一個生性樂觀的人,別人遇到煩心事都會心情沮喪,愁眉不展,甚至輕生自殺,愛德華不這樣,他遇到煩心事,就會把它記錄下來,然後鎖進一隻密封著,僅留有一道口子可以放進一張紙的箱子,之後又樂呵呵地面對生活。

    六十歲那年,愛德華退休了,他終於有時間坐下來,打開了那隻箱子,他吃驚地發現,自己所經歷的煩心事竟然記錄了一百張信紙。

    愛德華步履沉重地到了教堂,開始埋怨上帝對自己不公,致使自己有太多太多的煩心事,上帝聽到了這些抱怨之詞,就出現在了愛德華面前。

    上帝說:“我的孩子,你的煩心事很多,是嗎?”愛德華指著自己那厚厚一摞煩心事記錄,說:“不是很多,是最多,難道您還知道有誰比我的煩心事少嗎?”上帝並沒有馬上回答他,他從寬大的袍子裡取出幾隻箱子,說:“我的孩子,這是一些人的煩心事記錄,你可以看一下!”

    愛德華好奇的開啟一隻箱子,發現裡邊是一位富豪記錄的煩心事,這位富豪擁有十幾家工廠,幾十座超市,家產數以億計,沒想到他也會有這麼多的煩心事,因為他用了足足一百五十張信紙。

    第二個盒子是一位國會議員的,他勤政愛民,受人尊敬,人們都說下一屆的總統職位非他莫屬,大跌眼鏡的是,他的煩心事密密麻麻的記錄了二百一十頁。

    接下來是一位影星的,他演了幾十部電影,其中有幾部獲得了億元票房,他深受萬千影迷喜歡,風光無限,沒想到他的煩心事記錄竟然達到三百頁之多……

    更令愛德華沒有想到的是,其中有一個箱子竟然是上帝的,看起來無所不能的上帝,記錄的煩心事竟然達到了一千頁……

    上帝對愛德華說:“我的孩子,其實每個人的煩心事都不少,只不過,面對這些煩心事,每個人應對的方式不一樣罷了。對於你,我建議還是像以前一樣,把那些煩心事統統鎖進箱子吧!”

    愛德華步履輕鬆地走出了教堂,甚至哼起了小調,他又變回了那個快樂的小老頭!

  • 6 # 沈言堂

    司馬遷說過,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如何面對死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大智大勇之人,均能坦然面對,一些小民百姓,還多有顧慮。文化層次越高越明白這個規律。死亡是人生髮展的必然結果,誰也逃避不了的。我們不尋死,但不怕死。當死亡真來了,笑著上天,不給子女留下悲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評價動漫《小鯉魚歷險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