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青田幸運星
-
2 # 阿穌多
取消物業管理,讓本小區的物業管理由小區內居民自我組織管理起來就好,外面的物業公司亂收費亂漲價年年漲價,簡直害苦本來就不寬餘的人們
-
3 # 同心緣0522
支援取消物業。我們小區換了幾輪物業,我也清楚,如今入住6年了,沒有聽說有業主群。物業負責人身上紋身嚇死人。我家被盜,物業及保安理直氣壯地說“關我們啥事!小區裡死了人還要我們管嗎”氣死人!小區一樓業主把一樓的公共綠化地用牆圍起來做自己的花園,物業也不管。
-
4 # 我在二環邊
我不支援取消物業,我們小區物業做的很好,治安好,衛生好,小區保安和保潔負責認真,業主按時交物業費,沒理由支援取消物業。可惜了,小區有部分業主的父母從它們老家隨孩子漂到北京,把老家的壞習氣也帶來了,亂翻垃圾箱撿廢紙箱,把破爛堆在樓道公共場合,偷小區綠化果樹上的青果子,偷摘小區的花卉,老漂子們影響大家的生活品質。
-
5 # 曾經的影子裡
支援,現在所謂的物業已經化身業主管理委員會了,高高在上的大爺,業主委員會也該取消了,業主自己決定小區的收費標準和管理方式!
-
6 # 周易股份
物業不應取消,是成立業主委員會,讓業主選擇自己的物業,而不是開發商安排,服務不到位,物業就該離開,業主才是房屋的所有權人,不是物業。現在物業與有關部門勾結,套取維修基金,不作為,與業主對簿公堂。服務好了,誰不願意自己小區乾淨整潔,賓至如歸的感覺。我覺得最大問題就是業主成立業主委員會,不應該受社群及政府審批,社群應該做為見證和服務協調作用,簡政放權,把屬於業主的權利下放業主,讓不合格的物業無處安身
我們的物業就是這種無賴物業,70%業主都不交物業費了,還賴著不走
-
7 # 清吟一曲
取消吧,現在的物業有幾個還能算是物業的。我們小區自從沒有物業後,越來越舒服。本身就是村子改建的,自己管理自己挺好的,社群到門衛全部是認識的人。什麼物業費,衛生費亂七八糟的啥都沒有,垃圾清運,衛生打掃都是社群出錢。電費電卡自己手機交,水費社群交。停車位因為少,所以抽籤決定,一家只有一個位,每年300。本身背靠山,小區綠化就可以了,現在又要增加綠化,小區內建設。越來越舒服
-
8 # 中信智遠管理諮詢
不知道為什麼會有物業這個單位產生,從我目前的小區來看,物業只保留了保安的功能,其他工作基本上只收費不做事,清潔和綠化在都是外包,找了幾個年紀大的人清掃,給別人的工資很低,可以想象他們的效果,但是物業收費又是蠻貴的。然後廣告啊,停車位等等收入有很多,但是結果就是每次回來的時候全部是外面的車輛停,業主沒有停車位。這樣物業不存在會更好,由業主直接外包管理會更有效
-
9 # 年青的心1961
這是一個可笑至極的問題。你家花錢買的房子就是物業,能取消嗎?你同意取消嗎?
更可笑的是,居然還有那麼多人將物業管理公司、物業管理服務與物業畫等號。
說取消物業的人,根本不懂什麼是物業,也不懂什麼叫物業管理,什麼叫物業管理服務,什麼叫物業管理公司。
希望好好科普一下,學習一下相關知識。再發表意見不遲。
現代社會,人們需要物業管理服務。就如人們需要吃飯、穿衣一樣自然。人們不能因噎廢食,也不能因為不滿意物業管理公司的服務就取消物業管理。
專業的物業管理服務,在中國還是新興的服務行業。還存在許多不夠規範化的問題。還需要更好的監管,將物業管理法規規定的業主權利真正落到實處。
現在需要的是完善管理制度,完善監督機制,完善物業管理服務的定價、招投標機制。讓業主有真正的發言權。而不是取消物業管理相關制度。
-
10 # 面朝大海104827361
現今社會物業問題首先要搞清楚合法不合法的問題。作為物業公司如果和業委會或者社群簽約進駐服務,這無疑是合法的。反之如果沒有和任何一方簽約強行入駐收費,那就是強買強賣,敲詐勒索行為,並且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屬於黑社會無疑。正確的做法是房產商在社群沒有成立業主委員會之前應該無償提供物業服務,直到和業委會或者社群簽訂完合約才能移交離場。
-
11 # 香港腳氣香
取消物業。安全由公安機關負責。衛生由社群統一負責。園林綠化由園林局統一管理。物業公司純粹是個收錢的機構。物業費由社群統一收繳。
-
12 # 雲水禪心149381258
堅決支援取消物業!物業的工作完全可以外包出去,不需要一箇中間層來榨取業主的利益。物業利用手中的權利,不僅收取物業費,還侵吞了很多業主的利益,小區資源白白給了物業。為了省錢,小區保安都是找的一些年紀大的大叔,衛生也是請的是老頭老太來搞。小區垃圾清運工作都不用付費,因為物業把小區收廢品、搬家的活作為交換條件,專門給了清運垃圾的,不允許外人做。於是物業成了小區的實質性統治者,業主因為太分散,很難統一意見,所以一直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任由物業這個血吸蟲長期侵蝕業主的利益。一切都是物業說了算,缺少一個有力的上級部門對物業採取有效管理和懲罰,才導致物業成了全民痛恨的東西
-
13 # 楊曉波律師
這個不是取消不取消的問題,物業這個機構是必須存在的,但不是我們目前這種存在的方法。物業機構本身應當是全體業主委託,為業主服務的,但是現在因為人為干預,物業快成了一個半官方機構了,全體業主快成了被管理的物件。業主們花了錢卻並未享受到應有的服務。
解決方法:
第一,市場化!只有市場化才能誕生專業盡職的物業服務機構,並且,放開外資准入,讓更優質的外資物業服務商進入國內,發揮鯰魚效應!
第二,將業主委員會的權利交給業主,讓業主能夠真正成為主人,業主委員會去發揮應有的功能。
第三,合同有限制。物業合同簽訂的期限一定要限制,不能過長,而是開發商不得干預物業管理。
第四,開發商不能兼營物業。很多開發商腐敗都是這麼來的,他來建他來管,有時候還監守自盜!
-
14 # 桃紅煙柳
支援取消物業,我們小區屬於別墅區,收費3.1每平,物業公司除了收費,真的沒有什麼功能,保潔,安保都是外包,水平和隔壁8毛錢的別墅混合小區也沒有區別。維修直接說不會修,只能換新的,手工費一般小區收費30元的,但我們這裡就是120-200或者外包給外面的工程人員,既然這樣,業委會直接找外包公司就好了,還要物業來剝削一遍幹什麼呢?
最最讓人無法接受的是,我們小區物業是國企房產公司自己成立的,開發時就設計好了,我們小區和小區外面的寫字樓合在一起共用一個物業,我們小區都沒有話語權(小區業主沒有超過半數以上,所以想要換一家物業公司都很困難,因為投票結果不太可能超過半數),小區業主找政府部門打官司,要求與寫字樓分開,結果敗訴了!!!
所以我嚴重支援取消物業,由小區業委自己管理,街道社群監督管理。至少小區業主有自主選擇權:由全體業主表決是否需要請物業來管理還是自行管理。
-
15 # 張飛70662
個人認為取消物業,百分之80以上會後悔。
我就住過沒有物業的小區,簡單的說一下,地上停車位全部被車位鎖,腳踏車,廢舊輪胎佔領。是全部,所有的地上車位都是這樣。還有業主自己畫線停車,綠化帶停車。
第二點,業主家的廢舊物品都堆在過道,門口,安全樓梯轉角。整個轉角都是廢舊物品,消防門都打不開了,完全堵死了。我家住4樓,有時候懶得坐電梯我就爬樓,最後安全樓梯堵死了,只有等電梯了。
-
16 # 大漠風情AA
堅決支援。
1.把一個小區幾百萬的大修理基金放置在一個服務性企業的眼皮底下。收益業主沒有任何知情權,監管就是一個空白,我們有那麼多的行政服務部門,為什麼不能參與進來管理與監督。
3.收支差額空間巨大,涉嫌逃稅、洗錢。一個小區按2000戶計算,一戶一年800元,一年合計160萬;地面停車收費按一天0.1萬元計算,一年合計36萬元;其它廣告收益一年按10萬元計算;其它公攤能耗獲利按一戶一年賺取100元,合計20萬元;其它方面收益小區戶外監管收益、政府性補助收益,合計一年收益20萬元;大修理基金計息收入每戶5000元,計1000萬元,按年利率百分之二計算,收益20萬元。其它可以變現的收益排除在外。小區可供分配收入266萬元,這是一個保守數字。
支出部分:一棟樓安排1名保潔員,理論計算合計2萬元工資,按20棟樓計算,共計支出40萬元;小區保安15名,每人一年測算3萬元,共計支出45萬元;管理人員10名,每人一年按5萬元測算,共計50萬元;物業清理支出按每年10萬元支出計算,含政府補貼;其它管理費用等按10萬元計算支出。共計年支出155萬元。
收支差額還有111萬元。理論上還有稅收支出,但物業從不開具稅務合法憑證,一個物業透過聘請其它物業公司參與管理,而達到避稅、洗錢的目的。
4.業主作為消費者,有權知道實際存在的合理合法的收支去向,而其實你沒有享受這個權利,沒有組織去監督,他們也會拒絕你的監督。
-
17 # 大建樹
說白了就是業務委自主管理的成本很高。所以才有物業行業生存的空間。
可是現如今為什麼社會上越來越多的聲音呼籲取締物業,可以想想背後深層次的原因。
只顧著收錢,不用心做好服務。
掙到的錢往兜裡一揣,不透明還認為理所當然
然而花錢在僱點60歲以上的老年人做清潔,低價僱保安
最後弄成服務人員拿不夠錢心生不滿,業主交錢還受氣的兩頭不討好的局面
中間的尋租空間實在太大了,廣告收益費用、臨停費用、擺展進場費用再加上應收的物業費用
業主和物業完全處於資訊不對稱的局面,享受不到好的服務還受氣花錢,你說誰能忍受。
回覆列表
支援取消物業,目前的物業已經變成了負擔,不交物業費斷水斷電,業主遇到問題推三作四,沒有一年半載不解決問題,業主還得隔三差五去催,小區自己的車庫被人佔用沒有人管,電費水費加費比什麼都快,成了只拿錢不辦事沒蛀蟲單位,沒有什麼必要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