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戒之嗔
-
2 # 中華醫學科普
頭痛是臨床上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很多時候頭痛是患者體驗最強烈的不適,通常是指侷限於頭顱上半部,包括眉弓、耳輪上緣和枕外隆突連線以上部位的疼痛。頭痛的原因繁多,其中有些是嚴重的致命疾患,但病因診斷常比較困難。
頭痛要說起原因來非常複雜,其分類如下:偏頭痛、緊張型頭痛,叢集性頭痛和慢性陣發性半邊頭痛、非器質性病變的頭痛、頭顱外傷引起的頭痛、血管疾病性頭痛、血管性顱內疾病引起的頭痛、其他物品的應用和機械引起的頭痛、非顱腦感染引起的頭痛、代謝性疾病引起的頭痛、顱、頸、眼、耳、鼻、副鼻竇、牙齒、口腔、顏面或頭顱其他結構疾患引起的頭痛或面部痛、顱神經痛、神經幹痛傳入性頭痛及頸源性頭痛等。你說是不是很複雜,但是這些交給專業的臨床大夫就好。會根據每個病人不同情況逐一鑑別做出診斷。
血管性頭痛是指頭部血管舒縮功能障礙及大腦皮層功能失調,或者某些體液物質暫時性改變所引起的臨床綜合徵。主要是一側或者雙側顳部陣發性搏動性跳痛、脹痛或者鑽痛,可伴有視幻覺、畏光、偏盲、噁心、嘔吐等血管自主神經紊亂症狀。主要由於頭部血管痙攣、腦供血不足、頭部血管舒縮障礙、大腦皮層功能失調、某些體液物質的和激素的改變所引起的。
偏頭痛是一類有家族發病傾向的週期性發作疾病,表現為陣發性發作的偏側搏動性頭痛,伴有噁心、嘔吐及羞明,經一段間隙期後再次發作。主要表現為發作性頭痛,頭痛常以一側為主,也可呈現全頭痛,疼痛呈搏動性,可伴有眩暈、噁心、嘔吐、腹瀉、畏光流淚、球結膜和鼻粘膜充血的,或意識障礙及區域性腦神經受損的症狀,如幻覺、偏盲、肢體感覺和運動障礙。目前研究偏頭痛的病因與血管和神經遞質有關,頭痛前期主要由於顱內血小板聚集增加導致神經遞質5-HT的釋放引起血管痙攣收縮,區域性血流量改變所致,頭痛後期主要為神經遞質5-HT耗竭,導致顱內外動脈擴張,動脈壁水腫,血管狹窄而變成持續性頭痛。
頸源性頭痛的特徵是固定於頸部一側的疼痛或不適,常擴充套件到頭的顳部疼痛,通常還伴有頸部活動範圍稍受限制,即頸部僵硬感。同側的肩部及手臂也可伴有疼痛。固定於頸部一側的疼痛或不適,常擴充套件到頭的顳部疼痛,頸部有僵硬感,同側的肩部及手臂也可伴有疼痛。為中等程度的持續性鈍痛。可伴有視力模糊、怕光、噁心或吞嚥困難等不適症狀,少數人可見眶周水腫及臉紅。頸源性頭痛主要是由於頸部病變,如頸椎病、頸椎間盤突出、頸部外傷或者血管壓迫等所致。
三叉神經痛是指面部三叉神經分佈區域內有反覆發作的陣發性劇痛,又稱痛性抽搐。多數為單側性,僅有5%左右為雙側性。疼痛發作前無先兆,為驟然發生的閃電樣、短暫而劇烈的疼痛。病人常描述為電灼樣、針刺樣、刀割樣或撕裂樣疼痛。有的人發作時會有不斷的咀嚼動作,伴有面部肌肉呈反射性抽搐口角牽向一側。有的人發作時伴有面部發紅,面板溫度增加,結膜充血,流淚,唾液分泌過多,鼻粘膜充血流涕等症狀。疼痛多為一側性,少數雙側疼痛者往往先在一側,或一側疼痛發作較對側嚴重。
如果不能及時到醫院查明原因,而是盲目的吃止疼藥,那就是對自己健康不當回事兒。
-
3 # 南京耳科王慶奎
頭痛,是前額痛,還是後腦勺痛,是兩邊都痛,還是偏頭痛,都要弄清楚,
後頭痛屬於太陽膀胱頭痛。這包括腦後邊的頭痛,還有整個的頸項痛,會出現發熱、惡寒、惡風這些現象。後頭痛的初期可以透過一些簡單的中藥進行治療,比如脈象如果浮緩的話,可以採用“桂枝湯”;要是脈緊無汗的話,可以採用“麻黃湯”。這裡不過多地介紹中藥的藥方,避免老百姓在藥性、藥理不清的情況下亂用藥,造成不必要的傷害。我們有了病還是要去醫院諮詢一下醫生,以便對證下藥。
前額頭痛屬於陽明胃頭痛。像前額痛、眉稜骨疼、眼眶發脹等症狀,都是胃經頭痛。一般來講,“葛根湯”之類治胃病的中藥對治療陽明胃頭痛很有效果。
兩側頭痛為少陽膽經頭痛。症狀有眼睛發花,早起口苦等。兩側頭痛宜服用小柴胡湯來治療。如果是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尤其是經期過後的婦女,就容易因肝血不足出現左邊的偏頭疼。如果是右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不降有關。
頭痛而重為太陰脾溼頭痛。在中醫裡又叫做頭如裹,就像頭上裹著一頂溼帽子一樣,頭重抬不起來。同時還伴有四肢痠疼且體感冷,出現嘔吐、食不下的問題。在過去,我們經常會看到有些脾氣挺大的老太太,她們頭上會勒一個帶子來止痛,這就是她們平時吃得好,又不怎麼運動,好多管閒事,體內溼氣不化,所以才造成了溼頭痛。
頭痛而咽喉幹痛為少陰心腎頭痛。會出現小便發紅、少氣懶言、面板乾燥等症狀。一般可服用黃連阿膠雞子黃湯來治療。
頭頂痛為厥陰肝頭痛。症狀為乾嘔吐、手指甲和嘴唇發青紫色、四肢冰冷、腹痛等,這病多與年輕時縱慾過度有關。
還有一種頭痛叫血虛頭痛,症狀是習慣性搖頭。治療這個病會用到當歸補血湯。這副藥裡需要用到黃芪和當歸兩味藥,而黃芪的用量一定要大於當歸四到五倍。懂點兒中醫知識的人都知道,黃芪是用來補氣的,當歸是用來補血的。那麼既然是血虛頭痛,為什麼補氣的黃芪的用量反而要大於補血的當歸呢?這其實就是中醫裡一個很重要的醫理,叫做“氣為血之帥”。血需要靠氣機往上帶,如果氣不能夠把血帶上來的話,就補不了血,達不到治病的療效。所以有這樣一個玄機在裡邊。
還有一種是淤血頭痛。如果頭部內有淤血的話,就會頭痛。進一步嚴重的話,可能會造成癲癇。主要症狀是出現嘔吐。當患者出現噴射狀嘔吐的話,一定要及時地找醫生醫治。
所有頭痛都與“氣”有關,都可以先揉“消氣穴”,也就是從太沖穴揉到行間穴來緩解,然後根據具體情況做如下選擇:
1、偏頭痛:來無影去無蹤的偏頭痛,多與三焦經有關。三焦經肘部的清冷淵、天井穴,以及手腕部的外關穴,都是偏頭痛的特效穴。具體方法:請先用您的大拇指找到頭部的痛點,然後邊揉邊推,先把裡面的筋給推開,再趕緊揉外關穴,頭痛馬上就能緩解。
三焦經是人體的“出氣筒”,在三焦經按摩或者刮痧,可有效調整內分泌失調,對調節長期情志病極為有效,對各種頭面部疾病,以及更年期綜合症都有特效。
2、前額和眉稜骨痛:一般屬於胃經的病症。從二三腳趾間的陷谷穴向內庭穴方向按摩幾分鐘即可緩解。另外,按摩脾經的公孫穴(絡穴治表裡病症),或者膀胱經的京骨穴也可有效緩解眉稜骨痛。
3、耳朵上部:若疼痛發生在頭兩側,即耳朵上部,就在膽經按摩,例如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穴等均可。
4、太陽穴痛:首先就可以按摩太陽穴,如果不能緩解,則可以按摩膽經的風池穴、陽陵泉。或者按摩胃經的頭維穴、陷谷穴,它同時對眉稜骨痛和頭痛如裹都有效。
5、頭痛如裹:可以先按摩脾經的陰陵泉穴。另外,按摩胃經的頭維穴也可緩解。
6、頭頂痛:屬厥陰經病,先從肝經論治,或針刺百會穴。
7、後頭痛:屬太陽經病。可以按摩膀胱經的京骨穴,以及小腸經的後溪穴、前谷穴。
8、頭頸僵痛:可試試肺經的列缺穴,“頭項尋列缺”。
9、腎虛頭痛:腎陰虛和陽虛都有可能誘發頭痛。
腎陰虛頭痛,主要表現為頭腦空痛,頭暈耳鳴,腰膝無力,舌紅脈細;腎陽虛頭痛,主要表現為頭痛畏寒,四肢不溫,面色白,舌淡,脈沉細。無論陽虛還是陰虛,都可以透過經常按摩腎經的穴位復溜、太溪等得到改善。
10、一側頭痛:中醫理論中有所謂的“左肝右肺”之說,並由此會誘發一側的頭痛。
經常出現左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肝血不足有關,這種現象在經期剛過的女性身上比較常見。腎經的築賓穴(同時也是奇經八脈中陰維脈的郄穴,臨床多用於及時緩解所出現的血癥,血虛當然也屬於血癥的一種),可以有效緩解左側頭痛的狀況。另外,肝血不足也可透過按摩肝經的曲泉穴(合水穴)來調理。
如果經常出現的是右邊的偏頭痛,一般跟肺氣不降有關。可以透過按摩肺經的尺澤穴和腎經的復溜穴來調理。
11、淤血頭痛:當頭部內有淤血的話,主要症狀是經常出現頑固性頭痛嘔吐,請您一定要及時就醫。
12、酒後頭痛:十指梳頭,特別是兩側膽經。其中率谷穴治酒後頭痛有特效。
回覆列表
在如今的時代,相信有不少人也會患頭疼的症狀,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就是壓力過大,可能來家庭因素,生存壓力,還有小時候的經歷,個人愛生氣的性格絕對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因為生氣犯肝氣,肝主疏導疏洩,生一次氣影響全身的氣機,而頭疼也就不足為怪了,不信,仁者可對照參考,阿彌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