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晨曦

    背景:

    1628年(崇禎元年),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即位後,朝廷內部黨爭激烈、上下貪汙腐敗,努爾哈赤八旗軍攻陷東北建立後金,對大明形成嚴重威脅,中原地區遭遇大面積旱災和蟲災,連年天災糧食歉收使得饑民相繼為盜,內憂外患加上天災頻繁,境內盜匪四起,頻繁爆發農民起義。1630年(崇禎三年),張獻忠在家鄉聚集十八寨農民組織了一支起義軍,自稱“八大王”,因從小讀過書,又受過軍事訓練,加上足智多謀,作戰果敢,張獻忠的這支部隊很快發展到幾萬人,併成為當時以王自用為盟主的三十六營起義軍中最強的一營,隨後又加入以高迎祥為首領的起義聯軍,為十三支起義軍中的一支。此時,李自成則是舅父高迎祥手下的一名闖將。

    張獻忠

    此後,起義軍從陝西、山西一路打到河南滎陽,被明軍圍困,高迎祥、張獻忠等十三家七十二營起義軍召開滎陽大會,李自成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戰”方略,得到大家認可。之後分兵突擊,一支由羅汝才、惠登相等率領西進,一支由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率領東進。高迎祥、李自成、張獻忠率領的義軍一路所向披靡,打得明軍潰敗而逃,打到朱元璋老家安徽鳳陽,挖了朱元璋祖墳,摧毀周圍建築以及朱元璋出家當和尚的寺廟龍興寺(又叫皇覺寺),砍光皇陵幾十萬顆松樹,殺光當地富戶。1636年,老闖王高迎祥被明軍俘虜戰死,李自成當上了闖王,從這以後,李自成和張獻忠兵分兩路。李自成率部20萬人北上,輾轉於黃河流域,張獻忠率部10多萬人南下,與明軍戰鬥於長江流域。張獻忠在四川稱帝后,本來想著依靠四川天險,退可守進可攻,甚至可以坐山觀虎鬥,大不了最後受封也能成為蜀地之王。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清軍入關後明朝敗得太快,很快清軍就來攻打四川,1646年,清肅親王豪格、吳三桂、明參將楊展等統率滿漢大軍分三路向大西軍進攻,1647年1月,張獻忠決定放棄成都,兵分四路每路10萬人北上回陝西老家,不幸的是,在四川西充(今南充市西充縣)鳳凰山因大意中箭身亡。

    李自成

    1637年,明朝兵部尚書、內閣大學士楊嗣昌策劃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圍剿戰略,會兵10萬,增餉280萬,進攻張獻忠、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李自成在陝西被洪承疇、孫傳庭打得大敗,曾逃到張獻忠部,差點被殺,最後率17人逃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躲藏。而張獻忠後來也在湖北谷城被明將領左良玉擊敗,只剩4萬人馬,最後被迫接受招撫。1638年清軍第四次攻入山海關,洪承疇、孫傳庭被調往遼東防範清軍,此後李自成和張獻忠才有踹息之機。1639年,借明軍與清軍混戰于山海關,李自成東山再起,張獻忠也再舉義旗。結果張獻忠被明軍趕到四川,李自成乘機攻入河南。1640年,張獻忠攻入湖北,又北上攻打南陽、信陽,1641年,張獻忠在信陽再次被左良玉打敗,率部逃到李自成處,李自成想殺他收編他的軍隊,張獻忠逃走。

    結論:

    1643年張獻忠攻陷武昌,建立大西農民政權(大西國),自稱“大西王”。這時,李自成也在襄陽建國稱王,國號“大順”。同年,李自成進入陝西,在西安正式建立“大順”政權。1644年,張獻忠攻入四川,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大西”政權。此時,張獻忠手下兵馬不低於20萬,李自成兵馬不低於30萬。後來的事情就很清楚了,李自成在陝西后部隊很快壯大,後來號稱百萬。兵分兩路進軍北京,一路自陝西經山西進北京,一路經陝西到河南再進北京,最後兩路兵馬攻入北京,崇禎上吊自殺。後來,明山海關總兵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兩軍聯合滅了李自成軍隊,李自成逃回北京,又逃到西安,再從西安逃到湖北,於1645年5月死於湖北九宮山。

  • 2 # 江湖小曉生

    李自成是陝西榆林米脂人,張獻忠是陝西定邊縣人。這兩位在明朝末年,把天下攪得天翻地覆,那麼崇禎剛上臺那一年,他們在幹些什麼呢?

    很可惜的是,崇禎元年,這兩位都還是奉公守法的好青年。李自成當時是一名驛站的驛卒,大小也是個公務員,是吃官家飯的人。後來犯了人命官司,這才跑去參軍的。

    而張獻忠這一年也是正經工作的,最初參軍,退伍以後在延安府做捕快,好歹是有編制的治安管理人員。被革職以後,又跑去參軍了。

    所以說崇禎元年的時候,這兩位亂世英雄手裡,既沒有兵馬,又沒有地盤,屬於一窮二白的狀態,不過日子好歹過得去。

    使我有洛陽二頃田,焉能配六國印?---蘇秦

    小日子如果能夠這麼過下去,鬼才願意去造反呢!李自成和張獻忠再怎麼說,那也是公務員,日子比普通老百姓要強太多了。

    可惜崇禎上臺以後,這一切都發生了改變。為了削減開支,崇禎皇帝開始對公務員系統進行裁員,不要以為進了公門就是鐵飯碗了,李自成這不就失業了嗎?

    李自成成為了裁員大軍中的一員,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收入。從那個大媽爭相介紹相親物件的好青年,一下子被所有人都給拋棄了。就連他心愛的老婆韓金兒,也因為李自成失去了收入,轉而跟衙門裡的捕快好上了。年輕氣盛的李自成哪裡能容許有人給他扣上一頂綠帽子?他二話不說就把這倆貨給宰了,從此投身軍旅,還幫助大明朝抵擋了後金一陣子。後來因為軍官剝削太嚴重,他們士兵日子過不下去了,李自成索性就反了。

    張獻忠小時候也是讀過書的人,要是生在太平時候,怎麼著也是一個俊秀才。可惜長大以後,還是參軍了。在軍中,張獻忠犯了法,按照法令那是要殺頭的。

    這個時候主將陳洪範覺得張獻忠長得有點特別,應該是那種不會早死的模樣,所以在他的求情之下,張獻忠這才免於一死。

    崇禎元年,陝西大飢,延綏缺餉,固原兵劫州庫。白水賊王二,府谷賊王嘉胤,宜川賊王左掛、飛山虎、大紅狼等,一時並起。有安塞馬賊高迎祥者,自成舅也,與饑民王大梁聚眾應之。迎祥自稱闖王,大梁自稱大梁王。---《明史》

    不過死罪可免活罪難饒,張獻忠被胖揍了一頓以後,給踢出了軍營。從此張獻忠失去了工作,成為了一名鄉野間的流浪漢。

    一直到崇禎3年的時候,張獻忠才在家鄉聚集起了18寨的農民,組建了一支起義軍,此前一直處於流浪狀態。

    李自成心念陝西,所以長期以陝西作為目標根據地。

    從起義的時間節點上來說,李自成是要比張獻忠早一點的。李自成是崇禎二年,參加了王左掛的起義軍,此後又轉投動了張存孟的部隊,擔任了隊長。而張獻忠則是在崇禎3年才帶兵起義的。

    張獻忠者,延安衛柳樹澗人也,與李自成同歲生。長隸延綏鎮為軍,犯法當斬,主將陳洪範奇其狀貌,為請於總兵官王威釋之,乃逃去。崇禎三年,陝西賊大起,王嘉胤據府谷,陷河曲。獻忠以米脂十八寨應之,自稱八大王。明年,嘉胤死,其黨王自用復聚眾三十六營,獻忠及高迎祥、羅汝才、馬守應等皆為之渠。---《明史》

    不過李自成在上升速度上是沒有張獻忠快的,李自成畢竟做過一段時間公務員,所以他知道要論資排輩,於是在轉戰張存孟部隊的時候,還只是一個小隊長。

    而張獻忠可就牛多了,他一出道就自己帶領了一支軍隊。等於說人家要麼不起義,要起義就要幹一票大的。

    張存孟戰敗投降明朝以後,李自成選擇跟隨自己的舅舅高迎祥。此後李自成帶領部隊一直跟隨高迎祥混日子。高迎祥也是陝西人,所以他一直心心念念地要在陝西開闢一個屬於自己的國度。他的野心並不大,有陝西做根據地就很不錯了。李自成可以說完美地繼承了他的這一點想法,看來兩個人在私底下沒少聊天。高迎祥一直徘徊於河南和陝西之間,就是希望有機會回到陝西。

    後來在陝西遭到了孫傳庭的伏擊,壯烈犧牲。李自成接過大旗,成為了新一代闖王,結果又被孫傳庭伏擊,幾乎全軍覆沒。帶著十好幾個手下逃到山裡修煉去了。

    再出山的時候,李自成手裡已經有了一票幫手。可是他還是心念陝西,將陝西作為了自己的根據地。就算是打下了北京城,他還是想著回來陝西過日子。

    張獻忠轉戰四川,想要在這裡安家。

    張獻忠見高迎祥總是在中原和陝西之間徘徊,他心裡就有點納悶了,後來才明白,他們這叫做思鄉心切。

    在這一點上張獻忠就比高迎祥要出色一些,他才不管在哪裡發展,只要能發展好了,那就是好地方。

    所以張獻忠始終處於流動狀態,跟著高迎祥的時候,也曾經去過河南和陝西。可是後來他就滿大街亂竄了。

    從中原走到荊襄,在荊襄假裝投降了一陣子,又選擇反叛。在重慶地區遇到了秦良玉這一幫土司人馬,常常被胖揍。

    張獻忠據蜀,久不下。三年,從肅親王豪格西征,會叛將賀珍等犯漢中,分兵守雞頭關,路什與巴牙喇纛章京鰲拜擊卻之;追破珍於楚湖,入四川,所向皆捷。獻忠既滅,分兵剿餘賊,俘斬甚眾,進三等阿思哈尼哈番。---《清史稿》

    最終張獻忠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根據地,那就是四川。一看就是讀書比較多的人,三國演義沒少看,知道在四川建立割據勢力是最舒服的,因為四川有山川相阻,是天然屏障。

    自古在四川割據的軍閥那是比比皆是,基本上是割據一個就完蛋一個,沒什麼好下場。可是張獻忠似乎覺得這裡才有安全感。

    所以張獻忠的格局勢力,基本上就是在四川一帶盤踞。他跟李自成一樣,也只是想要做一個格割據諸侯,不願意和明朝包括滿清爭奪天下。

    可惜事與願違,任何割據勢力都不會有好下場。張獻忠顯然也不會有,他的割據夢想在清軍入關以後,徹底被擊碎了。

    總結:李自成和張獻忠都沒有全域性觀念。

    李自成打下了北京城,本來眼看著就要奪取天下了。結果卻被滿清大軍在山海關擊敗,此後他沒有增兵駐守北京城,而是匆忙逃回了陝西。

    他的想法很簡單,守住陝西,自己做個關中王那也是不錯的。張獻忠也是一樣,他雖然走的地方比較多,可就是沒有北上進攻過明朝的核心區域,在李自成被多爾袞組團胖揍的時候,張獻忠什麼都沒有做。

    最終大難還是來到了張獻忠頭上,多爾袞揍完李自成,就直奔四川而來。四川地理位置的確不錯,可是張獻忠打仗喜歡身先士卒,結果大戰還沒開始,他作為大西軍領袖,就被人家給射死了。

    兩個沒有全域性觀的起義軍領袖,最終將起義事業帶入了火坑。尤其是實力強大的李自成,不守北京城是最大的錯。

    參考資料:

    《明史》

    《清史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鼻炎會引起咽喉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