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象棋沙龍

    1、中炮局(炮二平五或炮八平五) 這是象棋裡的主流招法,直接威脅黑方中卒,剛猛直爽。“起炮在中宮,比諸局較雄”。黑方通常跳馬保卒或還架中炮,發展成為順炮、列炮、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等體系。也有進炮保卒或補士象的冷門應法,中炮的應法最多有十種。

    2、順手炮 順手炮是鬥炮類佈局體系中的主流佈局之一,體現注重進攻、以攻代守的戰略思想。先手方走當頭炮,後手方亦將同側的炮擺在當頭,有棄卒搶先之意,紅方如中炮打卒,黑補右士後再跳左馬捉炮,可使左車先出,是佈局思想的一個基點。隨著象棋水平的進步,順手炮佈局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多個分支的龐大布局體系,其佈局思想也更加豐富。如右上所示即為順手炮佈局,根據進一步的著法,可以分為順炮直車對橫車、順炮橫車對直車、順炮直車對緩開車等佈局體系。

    3、列手炮雙方第一步都走中炮,而且走不是同一邊的炮,叫做列手炮。例如,紅方起手炮二平五(走紅方棋手右手邊的炮),黑方走炮2平5(黑方走他自己右手邊的炮),這炮不來自同一邊,因此列手炮也叫“逆手炮”列手炮又細分為大列手炮和小列手炮。如果接下來雙馬中一馬出邊路(即馬2進1或馬8進9),另一馬出非邊路(即馬2進3或馬8進7),是大列手炮。如果雙馬均出非邊路(即馬2進3或馬8進7),則是小列手炮。

    4、仕角炮士角炮,指的是一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紅方首著走炮二平四或炮八平六,因炮置於士角,故名。古代以其抵不住中炮反攻而棄之不用,僅留“歌訣”而無“戰譜。直到20世紀80年代初,它才以嶄新的姿態,重新在棋壇亮相。士角炮經特級大師、全國三屆冠軍新棋王李來群的研究,反覆試用,已成為他的”鎮山寶“之一。

    5、過宮炮過宮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一方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經過將(帥)的中宮而得名。先手走過宮炮,有利於上馬出車,迅速開動主力,攻守咸宜。後手過宮炮,常用於應付飛相局、仙人指路等開局。過宮炮陣型的優點是集中火力於一翼,子力結構良好;但若運用不當,會造成自相擁塞的弱點。過宮炮通常用於先手佈局中,後手應付起馬局或仙人指路也可用過宮炮。可用五七炮、五八炮、盤頭馬、屏風馬、反宮馬、探花陣(一分魅惑)、單提馬、抵禦過宮炮。

    6、五六炮五六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手中炮,然後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移到中炮旁邊,這就是五六炮,是一種開局著法。多數用於對屏風馬、反宮馬,屬於穩健緩攻型佈局,可有效限制敵方馬的進攻,且雙馬有根,提高防守能力。

    7、五七炮五七炮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先手一方(後手)走成中炮七路炮。五七炮是緩攻型佈局的典範。有很多緩攻型佈局的特點。先手比較容易掌握,後手方如果應付不妥,確實容易被先手方積小勝為大勝。五七炮分為進三兵的和不進兵的兩種。後手方的屏風馬是可以與之抗爭的。當年呂欽拿第一次五羊杯決賽的時候後手戰勝胡榮華的一局就是以屏風馬對五七炮進三兵的。

    8、五八炮五八炮是象棋術語,指先手一方炮二平五,再炮八進四。多數用於對屏風馬。先手方一種穩健的佈局,略持先手。八路炮進四後,根據黑方飛左右象再伺機主有平七壓馬和平三打卒壓馬瞄底象衝三兵的戰術。

    9、卒底炮卒底炮也稱“小當頭”。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指後手方用炮2平3或炮8平7,對付對方兵七進一或兵三進一。

    10、龜背炮龜背炮古稱軟硬炮,亦稱鸚鵡炮,在某些書中又稱鳳凰炮,由清朝的巴吉人首創。龜背炮屬後手開局法,構型別致。特點左柔右剛,便於把子力集中於一邊,伺機反擊。弱點是出子迂迴,運用不當,容易造成自身子力自行羈絆。先起左橫車,然後退炮調運,但因中路士象遲緩,防守欠佳。 基本走法:   1、炮二平五 馬8進7   2、馬二進三 車9進1   3、車一平二 炮8退1   其中黑方的著法即是龜背炮的著法。 在接下來的第4回合中,黑8路炮可以平5路,3路,2路和1路。過去,平5路叫龜背炮,二平3路,2路和1路的叫鸚鵡炮。不過現在已經很難分清這些,只要這種陣型,統稱位龜背炮。

    11、鴛鴦炮鴛鴦炮是象棋術語,因雙炮集結,如鴛鴦之成雙,故名。專用於應付先走方的中炮直車。開始3個回合是: l.炮二平五 馬2進3 2.馬二進三 炮2退1 3.車一平二 車9進2   黑準備續走炮2退1,集中子力於一翼。 鴛鴦炮有著明顯的意圖,它把子力歸於一邊,進行潛力的反擊。即炮2退1後炮平8路打車。但是鴛鴦炮也有弱點,如果棋子調整不當,造成自己棋子阻塞。針對這一點,雙方進行爭奪。第四步紅多走炮八進二或炮八平六。   鴛鴦炮有兩種形式。第二步走卒3進1的叫做3卒鴛鴦炮,走卒7進1的叫做7卒鴛鴦炮。3卒鴛鴦炮是象棋特級大師胡榮華首創,是對7卒鴛鴦炮的改進。鴛鴦炮是一種冷僻佈局,在高級別的比賽中偶爾出現。但是它的意圖獨特,是職業棋手的必修課。

    12、金鉤炮金鉤炮佈局是一種冷僻佈局,在高級別的比賽中偶爾出現,但它是職業棋手的必修課。它的目的是把棋子歸於一邊,但是一旦調整不好,會造成自己的棋子阻塞。它有三種陣型。最常見的是後手金鉤炮應付仙人指路。即當 紅走兵七進一時,黑走炮8平3,即金鉤炮。這種應付方法的目的與卒底炮一樣,瞄準紅的七路線,對紅的仙人指路進行直接威脅。對此紅方常採用相七進五的緩攻手段。第二種形勢是金鉤炮應付飛相局。象棋特級大師胡榮華曾用這招出其不意的擊敗李來群。具體招法為當紅走相七進五後,黑炮8平3或炮2平7。這種應付法意圖是出其不意。還有一種陣型是紅先手金鉤炮,即紅直接炮二平七。現在這種變化還沒有引起職業棋手的重視,是一處未經開墾的處女地。它的意圖是避開套路變化。

    13、起馬局起馬局,象棋術語。一種開局著法。紅方首著馬八進七或馬二進三,俗稱起馬局(也稱進馬局)。基本走法是:1、馬二進三 卒7進1;2、兵七進一 馬8進7;3、馬八進七兵家雲:“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此種開局型別屬於穩守反擊型,講究細微處見功夫,體現了寓攻於守的戰略意圖。黑方應付起馬局的著法有多種,但目前最為流行、最為積極的應法主要為仙人指路。挺卒制馬,具有針對性,符合棋理。以下紅方依據對手應著可隨時轉換成屏風馬、三步虎、反宮馬、中炮等陣形,靈活多變,備受名家重視。

    14、反宮馬反宮馬是一種開局著法,一方雙馬正起,士角有一炮相隔(炮二平五、馬2進3,馬二進三、炮8平6,車一平二、馬8進7),故亦稱“夾炮屏風”。有先手反宮馬和後手反宮馬,其中後手反宮馬多見,是對抗中炮的主流佈局之一,先手反宮馬則常出現在飛相局、起馬局等柔性佈局中。一般說反宮馬是指後手反宮馬。

    反宮馬利用仕角炮對紅方馬八進七這步棋進行牽制,以延緩紅方的出子速度,贏得反擊時間,是其開局思想的一個基點。在舊的象棋理論中,反宮馬被認為由於士角炮對左馬(按照通行的行棋方向)的妨礙而削弱了中防,一直被當作“偏局”看待,直到本世紀六七十年代一代宗師胡榮華對其進行了重新的研究思索,並著《反宮馬專集》,反宮馬又重新成為象棋舞臺的主角之一,並在八九十年代得到很大發展,與屏風馬一起成為後手對抗中炮的兩大主流佈局。

    15、單提馬單提馬,指象棋開局階段紅方走馬二進一或馬八進九,多用於五七炮開局,實踐證明,走馬二進三或馬八進七的屏風馬布局比這種屯邊的單提馬布局要富有彈性。單提馬通常是指對付中炮的後手單提馬,也就是說紅方先走炮二平五,黑方馬2進3,紅馬二進三,黑馬8進9(或車9進1成單提馬橫車陣勢,以後伺機再走馬8進9),黑方的馬2進3和馬8進9兩步棋形成單提馬的基本構架。古代多采用用直車,反彈力欠佳。經過近代及現代的研究,現今多采用單提馬橫車對付中炮,反彈力較強。

    16、屏風馬一方雙馬並踞(炮二平五、馬8進7,馬二進三、馬2進3),保護中卒(兵),狀如屏風,故名。有先手屏風馬和後手屏風馬之分,其中對抗中炮的後手屏風馬運用最為廣泛,一般所說屏風馬是指後手屏風馬。

    屏風馬布局在明朝即有萌芽,只是限於當時鬥炮局(順手炮、列手炮)乃是正局的偏見而未能流行。直到清王再越著《梅花譜》,提出屏風馬必破當頭炮的論點,屏風馬布局才得以重新發揚。當然王再越的觀點也有偏頗,但仍舊對後世影響深遠。屏風馬布局鋒芒內斂卻彈性十足,立足防守展開反擊,體現了以柔克剛的戰略思想。直到現在,中炮對屏風馬仍舊是名手對局中使用率最高的主流佈局。

     隨著佈局研究水平的日益提高,佈局體系的概念不再是“關門造城”,而開始側重雙方的牽制互動,“屏風馬布局”已經不易單獨論述,其命名開始雙方並稱。例如右圖所示,稱為中炮對屏風馬,並可以根據進一步的著法分為中炮對屏風馬進七兵、中炮對屏風馬進三兵、五七炮雙直車對屏風馬7卒等佈局體系。

    17.盤河馬盤河馬,亦即屏風馬左馬盤河局的簡稱。紅方為了不使黑方弈成“左炮封車 ”或“雙炮過河”的佈局,形成的過河車攻法,屏風馬方也針鋒相對,採取了“左馬盤河”和“平炮兌車”等佈局相對抗。屏風馬方採用“左馬盤河”以對抗中炮過河車進七兵和進正馬的著法,進攻性強,變化複雜,常為攻擊型棋手採用。黑左馬盤河伏進7卒攻車的反撲招法,藉以擺脫車炮受牽,但中卒只有一馬看守,中防較弱而受威脅。

    18、三步虎三步虎,是一個象棋名詞,三步出車,狀如虎爪揪地,因此叫作三步虎。棋諺有“三步不出車,必定是輸棋”,可見三步虎開局的剛猛。例如:第一步:馬二進三,第二步:炮二平一,第三步:車一平二,因三步出車,故名三步虎。在對局中後手方面採用者較多。

    19、兩頭蛇指馬二進三再馬八進七佈局一方,再三兵與七兵齊挺一步後的形勢。此時雙馬顯得靈活,其狀如“兩頭蛇”,故名。

    20、對兵局對兵局指雙方相互挺兵,如紅方兵三進一,黑卒7進1

    21、飛象局顧名思義,飛象局就是以飛象作為主要特徵,它是與架中跑為特徵的“仙人指路”相對立的佈局。胡榮華曾經以此佈局打敗江湖無敵手,一統棋壇幾十年,胡榮華堪稱是飛象局的最高成就者,把這種佈局演化的出神入化,達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正是因為胡的精彩演繹,飛象局一度被人們認為是象棋的最佳佈局,堅固的防守如銅牆鐵壁牢不可破,凌厲的反擊瞬間致人於死地。

    22、仙人指路仙人指路,象棋術語,也稱進兵局,一種開局著法,指紅方首著走兵三進一或兵七進一,把先手讓給對方,為馬開路,還能試探對方棋路,保留己方棋路。“仙人指路”的後續變化還是挺多的。舉一個常見的,是跳屏風馬,就是兩個馬分別跳3路和7路,接下來是進中兵,再出橫車。雙馬盤頭形成鴛鴦馬,進攻性極強,對手要是飛象局,又應對不好的話,可能會接連丟子,很快就敗下陣來。破中炮盤頭馬的局,一是己方的馬出得迅速,能夠在炮打中兵之前把中炮幹掉;二,己方也走中炮的棋,對方一般不敢輕易走這種佈局,因為鴛鴦馬很難保全;三,起單邊士象,快捷出車,把車放到對方擺兵的線上,再把8路炮放到同條線上,形成炮打盤頭馬的架勢,這種方法對付盤頭馬的局最有效。

  • 2 # 泥肥

    一、順炮直車佈局

    鬥炮局是歷史悠久的傳統佈局,因雙方都是擺中炮,對攻激烈,很容易進入中局肉搏戰而速戰速決。古譜《桔中秘》所載“順炮橫車破直車棄馬局”,僅13回合獲勝,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20世紀60年代產生現代順炮新陣式,無論直車方或者橫車方,都跳雙正馬,則後手的防守與反擊力加強了,而先手的進攻力也加強了,所以對攻的激烈程度並未減輕,仍然常常演變成炮火連天的場面。對局中多設法謀取中卒,確立當頭炮的優勢地位,再利用車馬配合造殺入局。也就是憑藉先手攻勢謀取敵子,獲取較大的物質優勢,使對方不戰而敗。

    二、順炮橫車佈局

    順炮先手橫車,不謀取中卒而是重在取勢。通常攻法是車佔左肋,伺機直插象眼或者卒林線,配合中炮及左翼子力展開攻擊,近年興起左炮巡河,移右打馬或者擺中兌炮,發展了一些新戰術。後手黑方不宜左車過河吃兵,那樣紅躍出七路馬對攻,黑棋 較為吃虧,著法多見古譜。現代黑方佈局多數選擇左車巡河,右跳正馬,均衡出子。總體看,先手橫車變化就比較單純,多數棋友會選擇順炮先手直車。

    三、中炮對半途列炮佈局

    鬥列炮也是傳統佈局,由於雙方擺中炮沿逆向而行,往往形成各攻一翼的局面,甚至比鬥順炮顯得更加激烈。舊式列炮的特點則是雙方都跳左邊馬,形成大列手炮陣式。如果紅方邊馬不能儘快躍出河口進攻,局面就比較平淡了。20世紀80年代產生後手半途列炮陣式,是現代列炮的典型,通常雙方都跳雙正馬,加強了中心區域的對攻程度。列手炮局是一種靠中炮攻擊、突破的佈局。另一種用車馬炮從側翼偷襲,多數是雙方各攻一翼,有時會構成模仿型陣式,因此先手方仍然處於有利地位,捷足先登。

    四、大列手炮及三步虎佈局

    大列手炮被古譜認為黑方吃虧,但是近代棋手已經作了改進,採取右車過河,左炮平7打兵等手段,仍有機會對攻。現代對紅方攻法作進一步改進,改跳左正馬,必要時伸左炮過河封車,控制局面,使黑方處於被動地位。實戰表明,紅方此種戰術效果比較好,黑方難以找到對攻的機會。當然,如果紅方緩開右車,黑方又跳左正馬平邊炮形成三步虎陣型的話,就有較多反擊手段。

    五、中炮對屏風馬進3卒佈局

    中炮對屏風馬,黑方有進3卒與7卒兩大類。前者企圖在右翼躍馬反擊,而紅方出現五七炮直橫車攻法之後。基本上能控制局勢,挺中兵或三兵,都能掌握先手,黑方陣式顯得軟弱。當中炮先挺三兵時,屏風馬方必然跟著3卒,於是紅方出了五七炮攻法外,還有五八炮攻法,又是一套佈局體系。五七炮是當頭炮進行中線控制的同時,直橫車左右包抄,構成鉗子攻勢,若能再躍馬助攻,形勢更復雜。在這過程中,七路炮潛伏後方,隨時發射使敵方猝不及防。也可以用過河炮進行騷擾,配合雙車展開游擊戰,著法靈活,機會多變,針對方方陣型弱點,乘虛而入。

    六、中炮衝中兵對屏風馬布局

    中炮右車過河,屏風馬為了減輕壓力,平炮兌車,紅如兌車則局勢趨於平淡,紅車不兌而壓馬,則黑棋退炮再平炮打車,謀求對攻之策,體現了柔中帶剛,綿裡藏針的戰略思想。紅方進攻方式多種多樣,較多棋手選擇衝中兵的急攻戰術,導致激烈的局面。由於紅方快馬盤頭過河咬馬,迫使黑方棋手面臨艱難選擇,如退馬則中路受攻,於是發展了棄馬搶攻戰術。

    七、中炮七路馬對屏風馬布局

    
這種佈局開始中炮直車亮出來之後,還需要左翼子力的配合,通常躍七路馬有利於開動左車,一舉兩得。跳馬之後,有起橫車、盤河馬或者巡河炮等選擇,都可以掌握先手。近年來,由於紅棋巡河炮攻法穩健,戰績頗佳,黑棋屏風馬為了阻止紅炮升起,採取右炮過河戰術。如果紅挺中兵,則再伸左炮過河,形成對攻局面。為此紅棋較多選擇右車過河,再左車橫出佔肋,配合衝中兵攻勢,可以取得較大先手。

八、中炮對屏風馬左馬盤河佈局

    
這種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局,黑馬為避開紅車壓制,急躍盤河,顯示反擊的狀態,於是紅方以此馬作為重點攻擊目標,採取平肋車、挺中兵、高左炮等多種戰術。黑方最強硬的應法是右橫車變例,局勢緊張激烈。其他變化也是刀光劍影,很不平靜。目前紅方比較流行五九炮攻法,把雙直車亮出來,子力發展均衡,而黑方會採取衝卒過河跳馬咬馬的計劃,造成紅馬窩心的弱點,各有顧忌。紅方速勝的話會左車過河,躍出左馬,加強攻勢,黑方速勝則會利用紅馬窩心的弱點進行打擊。此時形勢緊張,一著不慎,滿盤皆輸。由於這種佈局有如此特點,往往都會受到攻擊性棋手所喜愛。

九、五七炮對屏風馬挺七卒佈局

    
五七炮雙直車陣式,兩翼子力均衡發展,屬於穩健型攻法。屏風馬方採取進七卒較有對攻性,因此成為目前流行佈局。紅方攻法隨黑方不同應法而異。黑棋早期多右炮巡河,則紅棋左車升至河口,雙車佔領要點控制局面。後來黑棋發展右炮過河封車,紅棋升右車巡河挺邊兵,暗伏兌車跳邊馬困死黑炮。近年黑棋又出現左炮過河封車,造成各攻一翼的局面。目前以黑棋左炮封車封車變例較為流行,紅方想要速勝則是左車過河吃卒,再退回河口挺兵兌卒活馬,削弱黑炮封車的作用,再伺機發起攻擊。黑方想速勝則是躍馬踏邊兵,然後進右車壓住紅邊馬,等條件成熟時,移炮轟相,不惜棄子搶攻,常常奏效。

十、五九炮對屏風馬布局

    
五九炮對屏風馬局,紅方有雙直車與橫直車兩類攻法,前者變化較為激烈。當黑方採用平炮兌車應法時,紅有炮打中卒、邊炮取卒、肋車捉炮和左車過河等攻法,各有千秋。其中雙車過河壓境,必然導致黑衝7卒強渡逼馬,從而引起對攻,尤以黑右炮過河棄馬,雙炮轟相的棋路最緊張,扣人心絃。這也屬黑方攻殺快速取勝的招法。至於紅方要速勝,則是邊炮偷襲,取中卒確立當頭炮的優勢地位,再運雙車左右呼應,躍出左馬助戰,自然成功。這種佈局雙方著法緊湊,不能疏忽大意,否則一著不慎,滿盤皆輸。

十一、中炮直橫車對屏風馬兩頭蛇佈局

    
中炮過河車對屏風馬局,如紅方緩進兵而先跳左馬,則黑方挺雙卒成兩頭蛇陣式。於是紅棋採用直橫車,與中炮聯合構成鉗形攻勢。黑方應法有高右炮驅車與三步虎亮車兩大類。前者變化複雜多樣,紅方施展四兵相見戰法,雙方刀槍對峙,像“烏雲密佈遮滿天,山雨欲來風滿樓”,大戰一觸即發。紅方揮車直插黑方象眼,是攻殺速勝之著,黑方難抵擋。另外,黑方如敢於衝3卒過河對攻,紅方退馬窩心,再伺機消滅黑卒,掌握較大先手,勝率很高。對於黑方三步虎陣式,紅棋無論跳盤頭馬或者衝中兵,都能保持先手。特別是打通卒林線後,移車左翼加強攻勢,更顯威風。黑不宜急進右車,造成底線空虛,否則難免速敗。

十二、中炮對反宮馬挺3卒佈局

    
反宮馬屬於近代佈局,從華東地區興起,到20世紀70年代發展到高潮。以反宮馬應中炮,因有士角炮前伸的攻擊,對中炮方跳七路馬有一定的牽制作用。紅方攻法較多,有挺三兵或者七兵兩種兵陣,又分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等多種炮陣,還有直車、橫車兩類車陣。多數棋手選擇直車進三兵,抑制黑馬躍出,右翼較為通暢。但同時左車被封,雙方各有利弊。紅方想速勝,主要採取五七炮棄雙兵戰術,對攻激烈,兌掉一車之後,乘黑左車晚出的弱點,紅順利掌握先手,主動發起強攻,可以平右肋車,也可以左車,都能獲得優勢。黑方速勝則伸右炮封車,伺機飛炮砸仕對攻。

十三、中炮對反宮馬挺7卒佈局

    
後手反宮馬陣型,右馬用於護中卒防守,左馬伺機躍出對攻,所以先挺起7卒很重要。問題在於,如果紅棋已經開直車,就可以直插下二路壓馬,黑需要熟悉有關變化以便從容應付。紅方攻法很多,有五六炮、五九炮、盤河馬、右車過河等模式,都是剛柔並濟的佈局。早期流行的五七炮右車過河局已經不大采用。

    十四、挺兵對卒底炮佈局

    
先手挺兵,又稱仙人指路,有投石問路之意,因其陣型未定,可能演變成各種佈局,戰術靈活多變。從理論上講,挺兵與飛相比較,具有較強的攻擊力,而與中炮比較,又具較大的靈活性。可見,挺兵局的性質,介於剛性的中炮與柔性的飛相之間,剛柔並濟,具有很大發展潛力。黑方應法以卒底炮最強硬,而紅方亦有後補中炮,開展攻勢。這是挺兵佈局的主流,此外紅黑均另有攻守之道。紅方想快速取勝的話,是寧可放卒過河,也要儘快亮出雙車,而且設法吃掉過河卒,消除後患,以便放心進攻。黑方如果也想速勝的話,則是左橫車迅速佔領右肋,帶動其他子力開展,在中局階段伺機反擊。

    
十五、挺兵對其他佈局

    
應付挺兵用卒底炮有針對性,最強勁,另有很多應法。因為紅首著挺兵沒有明顯攻擊性,黑可以挺卒、飛象、過宮炮、還中炮、跳馬等,都形成散手佈局,雙方主要較量中殘局。這些局型沒有嚴格的譜法可循,主要靠棋手的棋藝實力,隨機應變,觀察抓住對方弱點,迅速攻擊入局。紅棋以挺兵起手,其實常常都會後補中炮,仍然實施中路攻勢,這是必須注意的一點。

    
十六、先手飛相佈局

    
飛相局,古譜有載,但認為敵不過當頭炮這種剛性佈局。近代華北地區有所發展,仍有許多人不大理解,認為此種佈局缺乏攻擊力,戰術顯得消極。直到20世紀70年代,華北棋手對飛相局加以改革創新,賦予許多新的變化,此佈局又獲得新生。飛相局寓攻於守,以柔克剛,綿裡藏針。它的進攻方向不在中路而在兩翼,它的進攻時機變幻不定,等待對方暴露薄弱環節便乘虛而入。所以在飛相局中,運子的機動性、戰術的靈活性十分重要。在對峙局勢中,不要麻痺大意,以為太平無事,一旦對方露出破綻,就馬上集結子力攻過去,打它個措手不及。常常在對方缺乏思想準備時,已經呈全線崩潰之勢。這種佈局也比較適合打拉鋸戰的棋手使用。

  • 3 # 象棋愛好者

    第一,炮類象棋佈局

    當頭炮是所有中炮開局的總稱,中炮有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等,而對付先手當頭炮,有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順炮、列炮、龜背炮、鴛鴦炮、斂炮等象棋佈局。再細分:

    鬥炮進攻類(順炮、列炮)

    順炮就是雙方都下同一個方向的中炮,特點是對攻激烈,缺點是對抗性不如屏風馬。順炮有3個分類,分別是:順炮先手橫車對後手直車、順炮先手直車對後手橫車、順炮先手直車對後手緩開車。

    列炮就是雙方下不同方向的中炮,也叫“逆手炮”,特別是對攻激烈,缺點是對抗性不如反宮馬。列炮有3個分類:分別是:大列手炮(一個馬正馬,一個馬邊馬)、小列手炮(兩個馬跳正馬)、半途列炮(先進炮封鎖以後,再還架不同方向的中炮)。

    鬥炮防守類(士角炮、過宮炮、金鉤炮)

    士角炮是炮二平四或者炮八平六,過宮炮是炮二平六或者炮八平四,金鉤炮是炮二平七或者炮八平三,這3個佈局因為炮的位置不同,命名不同,優點是棋子集中,缺點是棋子擁堵,主要看下棋者對於這3個象棋佈局的理解。

    偏鋒炮(龜背炮、鴛鴦炮、斂炮)

    龜背炮、鴛鴦炮、斂炮是對付中炮的3種方式,圖一是龜背炮,圖二是鴛鴦炮,圖三是斂炮,優點是出奇制勝,缺點是不流行,下這種象棋佈局的人不多。

    第二,馬類象棋佈局

    第一步棋馬二進三或者馬八進棋就是起馬開局,第一步棋馬二進一或者馬八進九就是邊馬開局,優點是棋局平穩,偏向於防守,缺點是進攻性一般,需要較量下棋者中後盤實力。

    單提馬(一個馬保護中路)、反宮馬(如下圖)、屏風馬(兩個馬保護中路)是對付中炮的3種方式,從對抗性來說,屏風馬第一,反宮馬第二,單提馬墊底,3種象棋佈局都是可行的。

    第三,相類象棋佈局

    第一步下相三進五或者相七進五,就是飛相開局,是一代象棋宗師胡榮華所創,優點是攻守兼備,立足於穩中進取,適合中殘實力深厚的下棋者採用。

    第四,兵類象棋佈局

    第一步棋走三、七兵叫“仙人指路”,第一步棋走一、九兵叫“九尾龜”。

    仙人指路開局特點是靈活多變,可以轉換為上述所有的象棋佈局。九尾龜屬於冷門佈局,走的人不多,一般作為出奇制勝的象棋佈局使用。

  • 4 # 仲尼96942246

    中國象棋正規開局分炮,馬,象,兵四種。當然,也有上將,支士的,更有出車的,即現在非常有名的“鐵滑車”。但這些都是欺著,對陣真正的高手立刻失去先機直至落敗。炮局,分為當頭炮,士角炮,過宮炮,金鉤炮,也有巡河炮和敢死炮,後兩種多為欺著。象局簡單,只分左右,沒有飛邊象的。兵局,挺三路或七路兵都一樣,叫做仙人指路。另外有挺一路兵的,叫獨角獸,挺九路兵的,叫九尾龜。這兩種極為少見,但也是正經佈局。還聽說過一種進中兵後架中炮的,叫牛頭滾。馬局,分屏風馬,盤頭馬,先鋒馬,單提馬,反宮馬。大概佈局就這些,多說一句,如果一方比對手棋力高出許多,那麼他怎麼走都行。讓上幾先,几子,都有可能。

  • 5 # 象棋教研室

    這個問題,很多人可能會答偏了!

    在專業棋手中,象棋開局只有兩種型別:套路和散手。這裡不展開!

    對於業餘愛好者而言,需要分得細一些,通常根據首著分為炮局、馬局、相局和兵局。

    至於一些不合常理的冷僻開局,業餘愛好者不必深究,以免浪費時間和精力。

    炮局可分為中炮局與非中炮局,非中炮主要有過宮炮,士角炮,金鉤炮。

    馬局分為正馬局與邊馬局,雙正馬為屏風馬、如果配以士角炮則稱反宮馬,雙邊馬俗稱雙飛燕,如果一正一邊叫單提馬。

    至於三七兵俗稱仙人指路、邊兵局俗稱九尾龜(兵九進一)或獨角獸(兵一進一)。

    首著相三進五或相七進五都叫飛相局。

    對於愛好者而言,可以選擇自己感覺走起來比較得心應手的開局,進行深入學習研究,最好有自己的心得體會!不必求多,務必求精!

  • 6 # 張永科38

    首先應該指出象棋開局多由先走的紅方決定,而佈局則由紅黑雙方決定。就具體佈局而言,單是當頭炮對左馬盤河的佈局就有123種之多,因此,此處的回答只是幾類開局佈局之梗概。一,紅先炮類開局佈局有:當頭炮,士角炮(首著炮二平四或炮八平六),五六炮,五七炮,五八炮,五九炮,雷公炮,金鉤炮,敢死炮(首著炮二進二再炮二平八)。黑棋的對應佈局是:屏風馬,反宮馬,單提馬,拐腳馬,順手炮,列手炮(大列手、小列手),鳳凰炮,鴛鴦炮,仙人摘豆‘(黑首著走炮8進1再續走炮2平8、用炮保護中卒再封紅方出直車)。後手飛象、上仕等。二,紅先馬類開局有:先鋒馬(首著馬二進三或馬八進七)、跳邊馬,盤頭馬。三,紅先飛象局(相三進五或相七進五)。四,紅先仙人指路開局(兵三進一或兵七進一)。黑棋若應以卒3進1或卒7進|則稱對兵局。若紅走兵三進一,黑應以卒7進丨則稱兌兵局。以上是為開局佈局之大概,若具體分類各種佈局則有一千多種,在此不予詳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常吃菠菜真能補鐵、補血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