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9
回覆列表
  • 1 # 麓風軒

    書法臨摹,一般有兩個階段,兩種臨摹方式。一種是實臨,這個階段不可求變化;一種是意臨,這個階段可以加入一些自己的想法,追求一點變化。下面分別來談談:1、實臨階段

    實臨就是儘可能地逼近原帖,寫得越像越好;這個階段,以學習原帖的筆法、結構、章法等優秀元素為目的,不要摻雜一些個人的想法,不要改變原帖的特色,不要去追求變化。比如你臨的這個《韭花帖》,只有老老實實寫得跟原帖逼近,才能把功夫學到,而不是淺嘗輒止。寫得越像,那麼你就從原帖中得到的越多。

    2、意臨階段

    意臨就是在實臨以後,不求形似,而求神似,將自己的審美意趣與原帖的風格進行融合,比如王鐸臨寫王羲之的一些作品。這樣既保留原帖的優秀因子,又融入了你自己的風格,這是確立你自己風格的必由之路。這個階段,可以追求一些變化。

    初學階段,應當多下實臨的功夫,等到積累了相當的功夫,便不妨進行意臨的嘗試。但是很多人實臨階段都沒有過關,寫得不像,就說是意臨,這樣只能是自欺欺人,學不到原帖的真功夫。

  • 2 # 九成宮

    我認為,書法臨摹,先入帖,再出帖。即首先要忠於原碑帖,不能求變。只有達到“像"了,再求變化,即出帖。如果一開始臨摹就變化,那就不叫臨摹。

  • 3 # 慄人劉英輝

    書法臨摹注重形似,真正達到神似很難。初學書法者還是求形似為主,力求間架結構上法古人。而追求變化,則要臨摹達到一定熟練程度後,比如不看貼即可寫出來,就可以追求變化了。書法是門藝術,不可求快,還是要循序漸進,每日堅持臨帖為上。

  • 4 # 可食中國

    這個我有發言權,學習書法十五六年了,各種章法變化都經歷過,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所謂臨摹,臨和摹是不一樣的,一般情況下包括 描紅 對臨 背臨臨摹是學習書法最基本最初步的方法,是攀登頂峰的必由之路。

    “臨”和“摹”,本來是兩個意思:“臨”是“對著寫”,“摹”是“蒙著描”。這兩種方法,對初學者都是行之有效的。對後者大家往往不重視,其實,如果你真的去試試,就會發現效果也許比前者更加明顯。

    一、選好字帖

    臨的物件(字帖),可以由老師指定,但最好還是自己選擇。你喜歡它,並且著手研究它,那可以說是一種享受;強迫自己學習那種毫無興趣的東西,不管它本身是多麼重要正確,那也無異於一種勞役。如果你是不滿意自己的字而希望有所改進,但多方努力又實在找不到一種能引起熱情和興趣的字帖,那麼你最好,還是幹那些使你興趣盎然的事情。選得字帖一定要是經典,要經歷了時間證明之後留存了下來的東西,從二王到顛張醉素,到歐顏柳趙,到後代的大家。選經典才能高起點,才能事半功倍。

    二、掌握方法

    臨摹不是整篇謄抄,不能全線出擊;它是描樣繡花,須各個擊破。一個字就是一個戰役。無論對整體還是區域性,都需要仔細推敲慎重對待。還要多看別人是怎麼臨得,取長補短,一寸寸的打通。

    所以在臨摹中必須臨摹結合,先摹後臨,既得古人的用筆方法,又得古人的結構規律。練習時可以採用先摹後臨,再反過來摹,摹完再臨。或者採用“雙鉤”的方法來研習結構規律。摹臨穿插,取長補短,效果極好。臨摹中要多看、多思、多琢磨,然後下筆。下筆要準,先形似,後神似,以求形神兼備。臨摹後要反覆對照檢查,總結經驗教訓,在否定中提高,在教訓中成熟,在失敗中汲取教訓,字練好了,人的審美和格局也就提升了。

    三、先入後出

    關於入帖和出帖,清人姚孟起說得好:入帖時“不可有我在,有我便俗”;出帖時“不可無我在,無我便雜。”“不可有我在”說的是要專心一意地臨習古人法帖,把握帖字的精神面貌,要“一字一筆須從古帖中來”,不入帖便無本;“不可無我”說的是要在臨像的基礎上,吸取其它碑帖的長處,融會貫通,結合自己的藝術素養和創造才能,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有個性,有創造,並逐步走向自由創作的新境界。

    當然除了書法,最好是琴棋書畫,詩詞歌賦,舞蹈劍術等不同的地方汲取感悟,把美的情懷培育出來,將世間的道理了悟明白,日積月累,融會書中,人書俱老,也就是大成了。

    四、讀帖善悟帖不僅要臨,重要的還在讀,學書善悟,即從讀帖中領悟,有些古人優秀的法帖,不一定去臨,只要認真閱讀,反覆體味,悟出其中的法度和韻味,便會自然而然地化入自己的書法創作之中。閱讀碑帖,並不是出聲朗讀碑帖的文字內容。所謂讀帖,這是書法的專門用語,即書法家在臨摹碑帖之前,或在平常工作的間隙,翻閱碑帖和泛覽墨跡,也就是仔細分析、研究、琢磨碑帖中每一個字的筆畫、結構和整幅作品的章法、氣勢及韻味,邊看邊記,時常會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畫起來,心追手摹,激動不已。帖臨一本,書觀百家。讀帖不僅限於一兩本,古今許多書法家的實踐經驗證明,讀帖勝於臨帖。有些碑帖,我們不一定臨,但可以閱讀,深刻領會古人書法作品中的三味,積少成多,逐漸地吸收消化,才能奔匯腕底,充實於紙面,自然會手隨眼高,眼使手靈。入於眼,融於心,出於手,心手相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對於初學者,摹帖為要;然後慢慢開始臨帖書法是一個持續的過程,也是一個頓悟的過程,能從生活中頓悟書法的妙趣,才能真正體驗書法的樂趣。一方面書法追求一種視覺上的方正或者灑脫,而更深的,則是為了追求心靈的一種釋放。或許是一種平靜,或許是一種激動,或許是一種感動。因人而異。隨著你的書法的進階,你的文化修養也會逐步提升,所以要求的就是你要能夠廣博的涉獵一下古代文化藝術。

    最後提醒,不要跟流行書風,不要勤而不奮,心太野,什麼都想學想抓,最後很容易四不像。我在這一塊走了太多彎路,真是不想其他人再重蹈覆轍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樣培育虎耳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