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0
回覆列表
  • 1 # 漫步加沙

    老實說,這很難回答。首先,我們需要清楚不是所有的伊朗人都是“波斯人”。約有150萬是阿拉伯人(主要是美索不達米亞人)。

    但坦率地說,他們在歷史上有著深遠的仇恨。阿拉伯人“吃蜥蜴”的野蠻形象已成為波斯人普遍的共識。

    波斯人對土耳其人也有成見(主要是亞塞拜然人)。波斯人在閒談時稱土耳其為“傻瓜”。他們認為,曾從東北部征服他們的土耳其是沒有道德,沒有文化的野蠻人。

    但我們也不能一概而論。雖然伊朗人對阿拉伯半島有著深刻的歷史仇恨,並且直到今天,阿拉伯人仍舊要將歷史上的波斯灣重新命名為“阿拉伯灣”。但是伊朗人對美索不達米亞人(伊拉克人)、敘利亞人或黎巴嫩人沒有任何敵意。並且認為他們更文明,更有文化。

    除此之外,從古至今伊朗和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的關係非常密切。16世紀,伊朗在帝國政府的積極推動下,伊拉克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也轉投什葉派。因此,儘管伊朗大多數是波斯人,伊拉克大多數是阿拉伯人,但伊朗人和伊拉克人在基因上、文化上和宗教上都有聯絡。

    這一切都表明,伊朗人在很大程度上對阿拉伯的民族、語言和文化是持尊重態度的。

  • 2 # 老鋤

    設問者又在散佈中東的民族仇恨,過分誇大各民族的歷史分歧,並把歷史分歧反覆不斷的在向人們述說,讓他們把歷史仇恨轉成現實仇恨,達到分裂地區的目的,這是西方的一貫作法

  • 3 # 一知

      2011年的春天,一名突尼西亞青年商販自焚引發的民眾抗議浪潮席捲了整個中東阿拉伯世界,此次事件被外界稱為“阿拉伯之春”。

      在西方觀察家看來,“阿拉伯之春”是堪與上世紀90年代初“柏林牆”倒塌相比肩的重大歷史事件。阿拉伯人民對於“阿拉伯之春”的負面看法一直持續上升,到2015年持負面看法的人數首次超過了支援的民眾。持積極態度的人認為:“阿拉伯之春”推翻了獨裁和腐敗的政權,為建立阿拉伯世界的民主政府鋪平了道路;這場變革是為民眾提供了表達自由恢復尊嚴提供了契機。由此可見,民眾對於這場社會政治變動的看法正在漸趨理性和務實,當初對於“革命”的狂熱和激情已經開始減退。使阿拉伯民眾對其改變看法的原因很多,“阿拉伯之春”告訴人們不能完全信奉西方的“民主政治”,民主並不必然帶來真正的“良治”。阿拉伯世界所存在的諸多問題本質上是其現代化發展受挫造成的,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政治腐敗、工業落後、發展失衡等,透過簡單的政權更替未必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到現在為止,動盪還沒有完全結束,人們盼望中的新生活也沒有到來。反而又出現了很多新的社會問題,國內的政治也未能因此變得更加清明和公平。很多民生問題也凸顯出來,政治的變動而讓經濟止步不前,有的甚至因為缺乏政治共識而陷入了血腥內戰,多年來的經濟建設成果就在戰火中被付之一炬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初代奧特曼單挑兩隻雷德王,能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