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每天學點c語言
-
2 # 王不宇與周老師
吐瓦魯是一個位於南太平洋的島國。
其最近的鄰國包括了西北的諾魯,北部的吉里巴斯,東部的托克勞,東南部的薩摩亞、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以及南部的斐濟。它位於澳洲東北部4,000公里,大約在夏威夷和澳洲之間。
吐瓦魯有兩種官方語言:吐瓦魯語和英語。
截至2017年,吐瓦魯人口估計為1萬人。
吐瓦魯面積26平方公里,是世界上面積第四小的國家,僅次於梵蒂岡,摩納哥和諾魯。
吐瓦魯是一個火山群島,由三個礁島組成。
富納富提是吐瓦魯島國首府所在的環礁。它是人口最多的環礁,佔吐瓦魯人口的56%(也就5000多人啦)。
吐瓦魯海拔最高的地方,你猜是海拔多少米?答案是4.6米。這使吐瓦魯成為的最高海拔第二低的國家,最低的是馬爾地夫。
島嶼的海岸線總長24公里。
在吐瓦魯,氣候潮溼炎熱,年溫度為30攝氏度,季節變化很小。
吐瓦魯每年經歷兩個不同的季節,從11月到4月的雨季和從5月到10月的旱季。
吐瓦魯人民的起源在大約3000年前開始的關於向太平洋遷移的理論中得到了答案。
在歐洲接觸之前,在薩摩亞和東加等較近的島嶼之間經常劃獨木舟。吐瓦魯九個島嶼中有八個有人居住。因此,吐瓦魯這個名字在當地語言中意為“八個站在一起”。
1568年1月16日,來自西班牙的船隻首次航行經過這裡。
1819年,英華人佔領了群島。而且英國水文學家開始在這裡工作,併為所有的島嶼命名。
這些島嶼在19世紀後期開始在英國的影響之下,1892年10月9日至16日期間,英國宣佈每個島嶼都是英國保護國。從此圖盧瓦成為英國在太平洋領土的一部分。
1974年,島民投票支援吐瓦魯從英國獨立。直到1978年10月1日,圖盧瓦才完全在英聯邦內完全獨立。
2000年9月5日,吐瓦魯成為聯合國第189個成員國。
吐瓦魯人主要從事傳統農業和漁業。吐瓦魯種植最廣泛的作物是芋頭和椰子。此外,椰子幹(用於製作椰子油的椰子乾肉)是吐瓦魯經濟的主要部分。
吐瓦魯的美食以椰子為主食,還包括了海洋中的許多魚類。在島上製作的甜點包括椰子和椰奶。吐瓦魯吃的傳統食物有普拉卡,芋頭,香蕉,麵包果和椰子。
該島幾乎沒有犯罪和恐怖威脅,也沒有武裝部隊。
吐瓦魯的運輸服務有限。全國的道路總長度只有8公里。
全球變暖是吐瓦魯的一個問題,因為這些島嶼的平均高度不到海平面2米。吐瓦魯可能是最早體驗海平面上升影響的國家之一。
作為一個從海底升起的島國,吐瓦魯沒有本地哺乳動物,儘管幾千年前有幾種蝙蝠物種到達這裡。
在吐瓦魯進行的傳統運動是一種特殊的當地運動,類似於板球。
-
3 # 澹奕
是個非常倒黴的國家,吐瓦魯是全世界最小的群島國家,面積僅僅26平方公里,人口大約1萬,也是全世界僅次於諾魯的第二小的島國。
因為全球變暖導致的兩極冰川消融,全球海平面不斷上升,按照如今的速度,不用50年,吐瓦魯70%左右的面積都會消失,也即將成為全球第一個被迫舉國遷移的國家。
吐瓦魯由9個珊瑚島島群組成,其中八個有人居住,吐瓦魯最高海拔不到5米,漲潮的時候就會有很多地方被淹沒。
雖然陸地面積很小,但是吐瓦魯卻擁有70萬平方公里的領海與13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
不僅僅是面積非常小,吐瓦魯就是個珊瑚島。珊瑚島雖然風景迷人,但是大多都是石灰岩構造,土地非常貧瘠而且無法儲存水分。
雖然也是英聯邦成員,其元首就是英國君主,但是吐瓦魯規定,吐瓦魯的總督必須是吐瓦魯人,而且由吐瓦魯總理推薦給英國君主後才能夠上任,象徵性代表英國君主管理吐瓦魯。
雖然如今是現代文明社會,但吐瓦魯是個相當特殊的存在。吐瓦魯幾乎沒有工業,也沒有像樣的農業,經濟也幾乎停留在“自然經濟”階段,貿易方式主要是以物易物,吐瓦魯人除了捕魚,主要從事椰子、芋頭、香蕉等種植,經濟非常落後。
即便自然風光旖旎,但是吐瓦魯並沒有發展成為馬爾地夫等一樣世界級的旅遊勝地,主要還是因為當地實在過於偏遠。由於國土有限,吐瓦魯沒有大型機場與港口,前去吐瓦魯,必須從斐濟等其他國家中轉,非常麻煩。
-
4 # ruixuezhaofeng
到處是水,卻幾乎無水可飲;滅頂之災,時時威脅環礁地,“九顆閃亮明珠”會沉沒於生它的一片汪洋之中嗎?
吐瓦魯位於南太平洋,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南緯5度以南,面積26平方公里,僅大於世界最小島國諾魯(一島之地24平方公里)。它由9個珊瑚環礁組成,最大5.6平方公里,最小0.41,猶如珍珠鏈南北綿延560多公里,控制著120萬平方公里的專屬經濟區。
2016年底,該華人口1.1萬。“吐瓦魯”是方言“8島之群”之意,表明當地居民最初居住8個環礁島,現全部有人居住,首都所在的富納富提島人口占全國40%以上。其居民97%為土著吐瓦魯人,屬波利尼西亞人種,餘為吉里巴斯人、混血後裔等,多信奉基督教,使用吐瓦魯語,通用英語。
圖片和影像中的島國風光看起來很美,Sunny明媚,海水澄碧,椰樹搖曳,民風淳樸,真實的吐瓦魯誕生於大洋之中,卻又為水所困,其現狀尷尬,前路未卜。
它家園狹小。每個環礁由二三十個小礁圍成,它“宏觀”如念珠(小礁)串聯成圈(環礁),“微觀”小礁則似圍海的堤壩,露出水面的礁地隨海水漲落而伸縮,中間環抱一個瀉湖,退潮時可涉水穿行於諸小礁。堤壩似的小礁平均面積0.12平方公里,礁面長度尚可,寬度可憐,跑步或晚上活動都要格外小心,不然會掉進海中。
雖說靠海吃海,吐瓦魯漁業一般,以原始捕撈方式實現年捕撈量上千噸。該國一直是最不發達國家,貧困率26.3%,2016年實現GDP3421萬美元。經濟主要依靠外援、僑匯和椰幹及魚翅出口。獨立後人口高峰為1.5萬多,現有6000人在國外謀生(已不計入總人口),主要做海員、漁工和在諾魯開採磷酸鹽。吐瓦魯郵票是世界集郵愛好者的選擇之一,它在英國印製,每年發行收入過百萬美元,再有旅遊和出讓沿海捕魚權。
-
5 # 文史磚家
從上世紀70年代末開始,全球氣候變暖,以及由此引發的海平面上升問題,開始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而一些低地國家面臨的形勢尤為嚴峻,甚至達到關乎國家生存的程度。比如,跟中國同日慶祝國慶的中太平洋島國吐瓦魯,便吃盡氣候變暖的苦頭,極可能在數十年後從地球上消失。那麼,吐瓦魯究竟是個怎樣的國家?一旦被海水吞噬,它的國民將逃往哪裡?
吐瓦魯舊稱埃利斯群島,又稱瀉湖群島,是位於中太平洋南部、國際日期變更線西側的群島國家,與馬紹爾群島、斐濟、吉里巴斯、索羅門群島等國隔海相望。吐瓦魯由9個環形珊瑚島群組成,陸地面積雖然只有26平方公里,是世界第4小國家,但海洋專屬經濟區多達75萬平方公里,屬於標準意義上的海洋大國。
吐瓦魯總人口約為1.1萬,其中原住民約佔總人口的的97%(主要是波利尼西亞人),歐洲移民後裔約佔3%。作為吐瓦魯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富納富提的人口雖然佔全國總人口的1/3,但是這裡既沒有高等學校,也沒有電視和音樂廳,生活單調乏味至極,堪稱世界上最孤獨的首都之一。
吐瓦魯文明開化的歷史非常晚,直到1561年8月被西班牙探險家德內拉首先發現時,這裡尚處在分散的部落和部落聯盟階段。因為在當時只有8座島嶼上生活著居民,所以德內拉便將此地命名為吐瓦魯,意為“八島之群”。西班牙人雖然最先發現了吐瓦魯,但因該地毫無軍事和經濟價值,所以並未對它實施佔領,直到200多年後,英華人踏上這片土地。
1819年5月,英國Nautilus埃利斯再度發現吐瓦魯,隨即以自己的姓命名該群島名為埃利斯群島。此後,歐美各國相繼來到這裡進行捕鯨活動。1850-1875年間,西方殖民者在埃利斯群島大肆逮捕原住民,然後將他們送往斐濟、薩摩亞、南美和澳洲等地種植園為奴,再加上歐洲人帶來各種傳染病,導致原住民人數驟降,由最初的2萬人減至不足3000人,損失可謂慘痛。
1877年,埃利斯群島被英華人獨佔,並接受西太平洋高階專員公署管轄,1892年起正式淪為英國的保護地。1975年10月,埃利斯群島在行政管理上與吉爾伯特群島分離,成為單獨的英國屬地,並正式改回原MISTRA瓦盧。1978年6月,英國政府准許吐瓦魯實行內部自治,同年10月1日,吐瓦魯正式宣佈獨立。吐瓦魯獨立後,繼續留在英聯邦中,並依舊擁戴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
鮮為人知的是,吐瓦魯雖然國小民寡、實力微弱,但卻敢在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太歲頭上動土”,成功地從後者手中搶到部分領土。原來,美國長期以來對吐瓦魯南部4座島嶼提出領土要求,並不止一次地威脅前者讓步,但均遭吐瓦魯政府拒絕。1979年初,吐瓦魯同美國簽訂友好條約,根據這一條約,美國正式放棄對吐瓦魯南部4座小島的主權要求,兩國就此解決領土糾紛。
吐瓦魯雖然是獨立的國家,但惡劣的自然環境,卻嚴重威脅著它的生存和發展。由於吐瓦魯的土質為石灰岩,並多珊瑚巖沙礫,導致地表水很容易滲透到地下,難以有效地儲存水資源。正因如此,吐瓦魯的土地極為貧瘠,只有少數植物可以生長,再加上幾乎沒有天然資源,所以吐瓦魯的農業非常落後,並幾乎沒有工業。
以上種種困難,導致吐瓦魯的經濟發展嚴重滯後,人均GDP僅有3700美元,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為了求生存、求發展,吐瓦魯在出口捕魚證、郵票、椰乾和“.tv”網路域名等謀生的同時,每年需要從英國、澳洲、紐西蘭、日本等國,以及歐洲發展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獲得大量財政援助,由此才能勉強地生存下去。對於一個獨立國家來講,這絕對不是值得誇耀的現象。
與經濟困難相比,吐瓦魯面臨的最大生存威脅,無疑是日益上升的氣溫和海平面。由於吐瓦魯海拔極低(垂直高度僅有5米),受氣候變暖的影響,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海水侵蝕危險。從1993年到2012年,吐瓦魯海平面總共上升了9.15釐米,如果保持這種發展勢頭,那麼意味著50年之後,吐瓦魯將有至少60%的國土被海洋淹沒。
雖然做出了種種努力,但吐瓦魯應對海平面上升的工作,並未取得積極效果。2003年11月,吐瓦魯政府發表宣告,聲稱他們對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敗,該國居民將逐步撤離,舉國搬遷到紐西蘭。如果氣候變暖和海平面上升的趨勢保持不變的話,也許用不了多久,吐瓦魯將成為世界上首個消失的國家,這實在是人類史上悲哀。
回覆列表
從1993年,吐瓦魯的海平面總共上升了9.12釐米,按照這個數字推算,50年之後,海平面將上升37.6釐米,這意味著吐瓦魯至少將有60%的國土徹底沉入海中。TavalaKatea認為,這對吐瓦魯就是意味著滅亡,因為漲潮時吐瓦魯將不會有任何一塊土地能露在海面上。
北極圈裡的愛斯基摩人看著不斷融化的冰川,高興得手舞足蹈,因為冰川下沉睡了數千萬年的石油、礦產將會帶給他們更加富裕的明天;而遠隔數萬公里的吐瓦魯人,卻越來越日夜難眠,北極不斷融化的冰川就像一個個巨型炸彈,隨時都會將他們轟入海底永遠再難見藍天。 人類面臨抉擇:要富裕還是生存?已經受淹的吐瓦魯因海水上漲將徹底沉入大海、馬爾地夫不得不花費巨資國外買地整體搬遷,紐約、東京都將不得不花費數百億巨資建攔海大壩...... 走在路上“左邊是海,右邊還是海”。當小型螺旋槳飛機尚在1500米高空盤旋時,一彎月牙兒就呈現在一望無際的南太平洋上。隨著飛機不斷下降,月牙兒逐漸變成了一抹平地,狹窄的、長長的土地就像是放進大海中的一根“鋼絲繩”。沿著“鋼絲繩”,飛機緩緩降落在首都富納富提機場的跑道上,這是吐瓦魯唯一的一個小型機場。吐瓦魯是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每月只有一班輪船,每週只有一個30座的航班。 走在吐瓦魯僅有的一條馬路上,心裡極不踏實。因為往左邊看,是波濤洶湧的大海,往右看,還是大海。時不時在馬路中間的窪地裡還會冒出一攤海水來,讓記者總感覺一不小心就會跟馬路一起沉下去。富納富提環礁長約20公里,平均寬度卻只有二三十米。只需一個兩三米高的海浪,就能將這裡從頭到腳給徹底洗個“澡”。 末日可能提前到來。如今,這片寬約20米的平地已經明顯低於海平面,海水滲上來,平地就變成了一個個池塘。吐瓦魯人的房子就建在池塘裡,每個房子用十幾根長長的柱子支撐起來。“從1993年迄今,吐瓦魯的國土面積已經縮小了2%。”TavalaKatea是吐瓦魯氣象局的首席預報員,他在辦公室裡接受專訪時說,“在2000年之前,富納富提環礁中間的海水中有一個寬約5米、長約10米的小島,當時島上生長著大量椰子樹,從我辦公室就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如今,這個小島已經沉到海底了,只有退潮時還能看到一點點影子。” 事實上,吐瓦魯的末日可能會提前到來。吐瓦魯的整個國土都是由珊瑚礁組成,全球氣溫變暖導致珊瑚的生長速度減慢甚至大量死去,被珊瑚礁托起來的吐瓦魯也會因此而“下沉”。 吐瓦魯沒有農業、工業,只有一些零散的服務業,外匯儲備為零。當地人主要依靠在外國務工或定居的親戚匯款生活。吐瓦魯的全部物資都要依賴進口,超市裡1條普通的毛巾約合17美元,1瓶礦泉水2美元。易變質的蔬菜成為當地極為珍貴的食品。長期以肉類作為主食而沒有青菜,當地人在三四十歲就普遍得上了脂肪肝、高血壓、高血脂、心臟病等疾病。平均壽命還不到50歲。 記者趕到吐瓦魯之前,採訪了流浪當地的吐瓦魯人MitianaTrevor,她才26歲,但已經離開家園3年。雖然相距家鄉只有1000多公里,她卻沒有辦法回去看看爸爸媽媽,因為付不起幾百美元的機票錢。得知記即將趕赴她的故鄉採訪,MitianaTrevor準備了一個厚厚的密封包裹,讓轉交給她的爸爸。到達吐瓦魯從機場走出來時,一個老態龍鍾的老人看到記者手中包裹上的字時,立即顫顫巍巍地撲了過來,接過包裹用手不停撫摸著,眼角滲出了淚水。 吐瓦魯駐斐濟大使館大使UaleTaleni提供了一組資料:至少有6000多人已經離開吐瓦魯移民海外,而目前尚在吐瓦魯生活的人口只有1萬人。 問題是,吐瓦魯只有一所高中,連一個技工學校都沒有。所以,即便是出國務工,也只能做最“底層”的工作,比如種植水果、收割莊稼、當清潔工人等。本文來自新浪部落格,作者為曉妍鳳平,版權為其所有,本人僅作為搬運工,其原文地址為http://blog.sina.com.cn/s/blog_5f3f280f0102x7d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