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8938446410

    電影剛剛散場,與傳言相同,觀眾迅速分成“好看”和“不好看”兩個極端。如此平鋪直敘的故事,究竟為什麼好看?究竟暗藏多少個看點?讓我們從歷史背景、個人認同和集體衝突、諒解和溫暖、諾言和守候、對等和不對等、傷痕和溫情、社會現象和時代轉折的必然鉅變等等橫向、縱向的各個方向來為大家解讀一個真實、溫情、殘酷、平凡的《芳華》。一部考驗當下中國觀眾的電影——《芳華》A看點:溫暖和理解。小平是劉峰接到文工團的,他保密小平父親的受審查身份,這是心中冰塊的小平融化的第一滴水。後來,穗子給小平發糖慶祝父親解放。那麼,我們有理由相信。在60-70年的社會整體動盪裡,軍隊應該收容了無數這樣的孩子。給人溫暖。劉峰是活雷鋒,更是“溫暖”的信使。在強調“和諧社會”的今天,我們應當看到劉峰帶給人“溫暖”這一微觀行為的集體性溫暖。B看點:以美為載體的經歷認同每位觀眾都有不同的生命經歷,或參軍,或大學,或工廠。都會有同齡人共同生活學習的經歷。馮小剛用這段彩排時肢體秀美樸素真實的最美的舞蹈,試著把每一個觀眾帶進屬於你自己的“芳華”時代。用美為載體引導每一位觀眾不一定進入你的經歷,但是必須進入你經歷的那種情懷。C看點:破碎和圓滿這部俗間流言“流水賬”的電影。其實是有主線和分線的。小平第一張軍裝照從成像到撕碎、到劉峰拼接圓滿,物歸原主。也是一條小平心理波折甚至命運坎坷的分線。偷偷摸摸的軍裝照洗好後,寄往一個即將死去的唯一給小平溫暖的父親。女兵們的戲弄,讓照片和小平的心第一次撕碎。替代父親溫暖的劉峰無意的發現,讓拼接的實物回到女主人身邊。也讓遲來的愛情來到自己的身邊。畢竟拼接,畢竟曾經撕碎。類比和具化與我們的真實生活,正如片中旁白,肯定又會有個十年。D看點:集體和個人的認同與不認同小平是敏感的,第一次跳舞展示的餘眸,她肯定看到了手風琴手把餿臭的衣物拿到劉峰面前,必然摔倒。“我還能跳”滿堂鬨笑。這一個片段就徹底交代了全篇小平在文工團的個體位置。加搓澡巾的內衣,圍繞照片的搜身。我們都曾打著正義的名義不同程度的傷害過很多人。這裡,勢必醞釀小平對文工團的集體不認同感。乃至高原演出拒絕出演主角,乃至調動到野戰醫院。乃至劉峰審查時,大聲喊道“明天你走時,告我,我送你”。劉峰大清早的離別,那個無限支援的送行,以軍禮的載體上升到一個同志友情的高度。當然,再一次錯過愛的表白。E看點:寬鬆和善意和諧社會的深層次精神理解就是正確理解仇恨。每個人都坦言,某人在自己的人生時刻幫助或陷害過自己。我們生命中需要的是一個善意的文工團政委。他的幾句話都能讓怨氣十足的小平演好高原騎兵連慰問演出的主角。是一種寬鬆和善意傳遞。偉大靈活的政委!他囑咐軍醫保密小平換溫度計的小把戲。他善意的把提幹的機會留給劉峰。他面對整個舞蹈隊的嘲笑為小平公道的告白。他總在補漏,總在圓滿,手段老練而溫暖。F看點: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和改革開放南方聯防所,劉峰被推出的片刻。英雄身份的無奈。無疑是對整體社會風氣中正義秩序的考量或質問。有時候,質問的往往是我們民族整體和個體的自身。從藝術理論出發:痛斥惡行本身的我們也往往是惡行的製造者。G看點:滄桑的經歷和重生文工團來精神病院演出無意中發現了小平。在曾經的音樂響起後,小平翩翩起舞。我們不難相信軍醫可能從小平的舞蹈裡找到了小平精神病的治癒點。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小平突然健康的隱形交代。馮導要求觀眾的眼睛和閱讀力極其毒辣。這裡說到重生,有時候造成我們悲慘人生的經歷也往往是治癒我們的靈丹妙藥、力量源泉。H看點:配偶的選擇和婚姻小手風琴手在得知陳燦的高幹子弟身份後,迅速靠攏。在這裡有兩個公正的解釋:1、比較討厭對方的男女往往婚配 2、門當戶對的選擇往往正確而實用 I看點:情書穗子在夜行的軍車裡,把自己的第一封情書撕碎隨風而去。這種經歷是每一個人少年時的情懷。就讓你哭,也許就是你,這就是商業片的特點——共鳴!J看點:戰爭與歷史整體的影片講述不得不陳述歷史背景。在這裡,馮導蓄謀的質問新成長的一代是否知道對越自衛反擊戰。也狠狠抽了“手撕鬼子”神劇一記耳光。同時也用血淋淋的畫面來講述中國民族經歷過的每一場苦難的戰爭。最殘酷的不是鮮血橫飛,而是劉峰手持火焰噴射器,交代完任務,指著陣亡者的那句話“如果有情況(敵人來了),我就把他們(陣亡者)燒了”。綜上以上暗藏隱晦的觀看點,馮導在經濟日益蓬勃,社會部分道德秩序缺失,提升兒童國學教育的大背景下,考驗每一位觀眾的情商、智商、對溫暖,愛,寬鬆的理解。在問題和溫情共同傳遞的同時,祝願每一位朋友珍惜,愛著,惦念屬於自己的《芳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LGD2-4XQ,“線下賽”二輪遊,為何說QG也是“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