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提起昨天換明天

    個人感覺,北方經過長期戰亂人口大幅減少,土地荒蕪,而南方戰亂相對要輕一點,水稻的產量也要高於北方的小麥等糧食,而江南魚米之鄉正好可以向中原王朝供應。

  • 2 # 禧G

    中國經濟重心南移:1.北方長期戰亂,南方相對安定,為南方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境。2.北方大量勞動人民為了躲避戰亂而南遷,充實了南方的勞動力,並且帶去先進的工具和技術。3.政治中心的南移(如南朝、南宋)或者東移(如明朝和清朝),加快了南方的開發。4.南方自然條件好,適合農業發展,而且對外貿易條件比北方優越。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1.在先秦和秦漢時期,長江以北的中原地區開發較早,農業發達,經濟重心在北方。2.東漢以後,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出現了南移的趨勢3.東晉南朝:趨向平衡。西晉滅亡以後,南方地區經歷了從東晉南朝的政權更替。東晉南朝時期江南經濟的開發使南北經濟差距縮小、趨向平衡,為以後中國經濟重心的逐漸南移打下了基礎。 4.隋唐五代:開始南移。隋唐時期,南北方經濟均獲得極大發展。江南地區的土地資源得到進一步開發,成為重要的糧食產地。但是安史之亂以後,北方出現了藩鎮割據的局面,北方經濟再次受到嚴重破壞,至唐朝後期,已經出現了“賦之所出,江淮居多”的現象。中國的經濟重心開始南移。5.五代十國時期,北方戰亂頻繁,而南方戰禍較少,相對安定。整個五代時期,中國的經濟重心繼續南移,南方日益成為全國經濟的先進地區,人口數量超過了北方。6.兩宋時期:最終完成。兩宋時期,北方同樣戰亂頻繁。北宋滅亡以後,南宋政權偏安於東南一隅,使南方經濟進一步發展。當時太湖流域流傳著“蘇湖熟,天下足”的諺語,表明江南的農業生產已經超過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經濟重心的地位。至元朝,為解決“南糧北運”問題,還大力興辦漕運和開闢了規模空前的海運,足以說明南方經濟的重要性。可見,南宋是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最終完成的階段。7.明清時期,南方經濟中心的地位得到鞏固和發展。

    中國三次人口南遷:1.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浪潮是從東漢末年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北方和中原地區少數民族政權間的混戰,大量人口遷移到南方,給南方地區帶來了充足的勞動力和先進的生產技術,江南地區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為中國經濟重心的逐步南移奠定了基礎。2.發生在唐天寶十四年(755年)的“安史之亂”造成了中國古代歷史上第二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人口的大量南移,南方得到更進一步開發,特別是江淮、太湖地區荒地被大量開墾,成為中國新的財富地區,到五代時南方經濟開始逐漸超過北方。 3.中國古代歷史上的第三次大規模的人口遷徙是從北宋末年的“靖康之難”至南宋末年。兩宋時期,北民的進一步南遷,南方經濟在中國經濟中的地位,已經超過了北方,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程序最終完成。

    在經濟與人口雙重影響下,江南就逐步成為糧食供應地

  • 3 # 江湖小曉生

    在唐朝以前,中原糧草一般都是以北方供應為主,也就是說那個時候王公大臣們都是一邊啃著饃饃一邊上朝理政的。

    可是到了唐朝中後期,中原糧草逐漸轉而由江南供應了。每個人都捧著一碗香噴噴的白米飯嘮嗑了,為什麼會造成這種轉變呢?

    01安史之亂,擾亂了北方中原地區。

    唐玄宗和楊貴妃收了個好乾兒子安祿山,這哥們重達三百多斤,還得了糖尿病,每次出行都要一堆人抬著他,可是他到了楊貴妃跟前,卻變成了一個能歌善舞的小胖子。

    在取得唐玄宗的信任以後,安祿山的軍權越來越大,最終爆發了這場叛亂,跟他合作的,還有老鄉史思明。他們倆都是粟特族人,說起悄悄話來,誰也聽不懂。很可能唐玄宗在朝堂上侃侃而談的時候,他們在底下就已經偷摸著在商量起兵的事情了。安祿山兵強馬壯,剛起兵就奪取了長安、洛陽這些繁華的北方大都市。整個唐朝都蒙圈了,完全沒有應對之策。

    所以安祿山在唐朝的北方可以說是橫行無忌,沒有人敢阻攔。事情到了安祿山的兒子安慶緒,殺父自立以後,才逐漸轉好。

    可是當時的北方已經淪為的刀山火海,根本就沒有百姓有耕種的想法,因為叛軍一到,糧食就都被搶了,百姓們只能被活活餓死。

    十一月,反於范陽,矯稱奉恩命以兵討逆賊楊國忠。以諸蕃馬步十五萬,夜半行,平明食,日六十里。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腹心。天下承平日久,人不知戰,聞其兵起,朝廷震驚。禁衛皆市井商販之人,乃開左藏庫出錦帛召募。因以高仙芝、封常清等相次為大將以擊之。祿山令嚴肅,得士死力,無不一當百,遇之必敗。---《舊唐書》

    而安慶緒的大軍打算南下的時候,遭到了張巡的強烈抵抗。張巡死守睢陽城,為唐朝保住了南方的糧食基地。唐肅宗這才有了足夠的糧餉鎮壓安史之亂。

    所以說當時的淮南地區沒有受到安史之亂的兵禍,老百姓們依舊安居樂業地耕種,久而久之自然就成了唐朝中後期的大糧倉了。

    02河朔三鎮等節度使擁兵自重,中央對其失去了控制權。

    在唐肅宗的努力之下,安史之亂總算是被平息了。可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河朔三鎮逐漸開始獨立,完全不受唐朝中央的控制。

    河朔三鎮指的就是盤踞在河北、山東地區的三個節度使力量,分別是范陽節度使、成德節度使以及魏博節度使。

    范陽節度使佔據著河北北部,成德節度使佔據著河北中部,魏博節度使佔據著河北南部、山東北部等地區。

    魏博傳五世,至田弘正入朝,十年復亂,更四姓,傳十世,有州七。成德更二姓,傳五世,至王承元入朝明年,王廷湊反,傳六世,有州四。盧龍更三姓,傳五世,至劉總入朝,六月,硃克融反,傳十二世,有州九。淄青傳五世而滅,有州十二。滄景傳三世,至程權入朝,十六年而李全略有之,至其子同捷而滅,有州四。---《新唐書》

    這三個節度使對自己的地盤上,擁有絕對的自治權。他們也不稱王稱帝,從名義上看依舊是唐朝的封疆大吏,但是經濟、軍事、人口上完全和唐朝中央斷絕往來。

    本來長安、洛陽這一帶就遭受了安史之亂的巨大禍患,整個中西部的生產力基本蕩然無存了。這邊河北的軍閥們卻也不向唐朝中央上交賦稅了

    其他節度使一看,原來節度使還能這麼搞,於是分封開始效法河朔三鎮,打算各自為政。雖然唐朝中央討伐了一部分節度使,可是在北方始終搞不定河朔三鎮。

    為此唐朝中央算是徹底失去了在北方收糧的打算,於是他們便將生產重心開始往南移動。只有南方還能給他們一口飯吃。

    03南方各路節度使開始自我經營,加大生產力度。

    南方人相對來說真的比較溫順,他們可不像北方節度使那樣擁兵自重,這些節度使最初還是聽從唐朝調遣的。

    在北方處於一片戰火的情況下,南方各路節度使身負重任,他們不僅要帶兵保衛家園,而且要想辦法多生產點糧食供應前線。打仗打的無非就是糧草,只要糧草備齊了,打仗就沒有後顧之憂了。唐朝中後期,不斷平定各路節度使,花費了大量的糧草,這些糧草都要從南方收取。久而久之南方節度使們個個手裡都有了充足的糧食生產能力,他們也開始動起了小心思,逐漸打算自立。

    尤其是在朱溫滅唐以後,各路節度使紛紛自立。唐王朝都不存在了,他們為什麼還要忠於一個不存在的王朝呢?

    於是南方建立了各種小國,其中比較著名的就是吳越國和南唐。這兩個國家佔據著長江以南最富庶的一片地區。

    在他們的辛勤耕耘之下,這裡已經成為了糧食大豐收的地方。此後他們雖然不斷依附於中原王朝,可是論富庶程度,中原王朝還真的比不上他們。

    是時中原多事,西川王氏稱蜀,廣陵楊氏稱吳,南海劉氏稱漢,長溪王氏稱閩,皆竊大號,或通姻戚,或達聘好,鹹以龍衣、玉冊勸王自帝,王笑曰:“此兒輩自坐爐炭之中,又踞吾於上邪!”卻之不納,而諸國主亦無不以父兄事之。---《十國春秋》

    趙匡胤建立北宋以後,吳越國不戰而降,南唐與之交鋒,多次兵敗,最終也選擇了投降。所以北宋時期,南方憑藉吳越和南塘打下的基礎,依舊成為了中原王朝的重要糧食基地。

    尤其是到了靖康之役以後,宋高宗南渡在臨安建立了南宋,再次大力發展南方,從此南方就徹底成為了經濟富庶的產糧重地。

    總結:最早開發南方,要從東吳孫權說起。

    其實在兩漢時期,南方的經濟水平,真的沒辦法跟北方中原地區相比。北方人口多,良田也多。南方當時人口稀少,開墾的良田也少。

    所以到了三國時期,孫權和劉備加一塊兒都比不上曹操,因為曹操掌握著經濟最繁華的中原地區。不過孫權也沒有自暴自棄,既然比不上人家,那就自己好好發展。

    他曾經多次遷都,其實意義非常大,從鎮江到南京,從南京到武昌,各種遷都就會讓官員們不斷在新的都城置辦家產,這麼一來南方經濟就能夠得到一個均衡化的發展。

    為了有實力對抗曹魏,孫權也在南方不斷開始發展農業,可以說南方經濟第一次被重視,那就是在孫權手裡。

    此後西晉王朝被司馬家給玩壞了,司馬睿又到南方建立了東晉王朝,再次發展了南方的經濟,這兩次發展,真正改變了全國的經濟格局。雖然暫時南方還比不上北方,不過從發展的角度來看,南方經濟會越來越發達,這是事實。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新唐書》

    《十國春秋》

  • 4 # 當代曹植

    因為安史之亂與氣候變化!

    江南的真正開發始於孫權,然後是晉室南渡,北方漢人大量南下,進一步開發了江南。但是,此時國家的經濟中心在關中與中原。

    安史之亂,擾亂了北方中原地區,摧毀了北方的經濟,破壞了北方的生產力,並使北方人口大大減少,一部分人口死於戰亂,另一部分人口移民到南方進行開發,進一步提高了南方的開發程度。江南從此成為國家的經濟中心。

    安史之亂後,河朔三鎮擁兵自重,不向朝廷交稅,朝廷的稅收因此更加倚重江南。

    唐朝中期開始,氣溫降低,氣候變得乾旱少雨,於是北方適宜農耕的地區減少,農作物產量降低,因此,無法承載太多的人口。於是,百姓紛紛南下墾荒,另一方面,朝廷從南方調糧供應北方。

  • 5 # 古今那些趣事兒

    唐朝中期開始,就已經需要從江南向首都運糧了。比如唐玄宗,數次前往東都洛陽,把中央機構都遷到洛陽,也是因為關中地區人口眾多,以古代的農業水平,供養長安這樣人口百萬的大都市實在太吃力了。

    比如《新唐書》志四十三.食貨:“唐都長安,而關中號稱沃野,然其土地狹,所出不足以給京師、備水旱,故常轉漕東南之粟。高祖、太宗之時,用物有節而易贍,水陸漕運,歲不過二十萬石,故漕事簡。自高宗已後,歲益增多,而功利繁興,民亦罹其弊矣。”

    又“開元十八年,宣州刺史裴耀卿朝集京師。......二十一年,耀卿為京兆尹,京師雨水,谷踴貴。玄宗將幸東都,復問耀卿漕事,耀卿因請"罷陝陸運,而置倉河口,使江南漕舟至河口者,輸粟於倉而去,縣官僱舟以分入河、洛。置倉三門東西,漕舟輸其東倉,而陸運以輸西倉,復以舟漕,以避三門之水險。"玄宗以為然。乃於河陰置河陰倉,河清置柏崖倉;三門東置集津倉,西置鹽倉;鑿山十八里以陸運。自江、淮漕者,皆輸河陰倉,自河陰西至太原倉,謂之北運,自太原倉浮渭以實關中。玄宗大悅,拜耀卿為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江淮都轉運使。......凡三歲,漕七百萬石,省陸運佣錢三十萬緡。”

    而從北宋開國之後,關中地區有定難軍也就是西夏的前身盤踞,河北為契丹所佔,中國兩大糧倉都不被宋朝所有,而且宋朝為了防備契丹南下,在黃河北流入渤海沿線大搞防禦工事,也就是毀農田、修水池、變沼澤,企圖透過地形的改變減緩契丹騎兵的行進速度,可惜黃河改道,這些措施全部沒用了。

    而從唐朝中後期開始,就已經對長江以南地區進行開發,江南地區也就是現在的江浙一帶,從唐高宗開始就向長安等地運輸糧食。到了宋朝,湖南等地也已經開發了出來,可以說自唐以後一直到清朝,江蘇、浙江、湖南就成了華夏的大糧倉。

    明朝時期,江浙一帶海外貿易發達,地主階級和農民紛紛種植桑樹以供應大規模的絲綢生產,於是“蘇湖熟,天下足”就變成了“湖廣熟,天下足”。

    自宋至清,江南運糧至京師,一方面是江南雨水充沛糧食產量豐富,且湖南等地得到了足夠的開發;另外一方面是北方情況特殊。

    宋朝時期河北之地先後為遼、金所有,連年戰爭,黃河水利失修,糧食產量不穩定。到了南宋蒙古南下,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自唐朝之後,全球氣候變冷,據估計中國的平均氣溫降低了3~5攝氏度左右,曾經強悍的吐蕃因此國滅,而北方糧食產量也因此減少。

    還有就是,原本的產量地關中、河北,因為草原民族的南下入侵佔據,農田荒廢,重新變為遊牧地,到了明朝,好容易重新恢復,但是戰爭、水利和人為因素,已經導致這兩大區域糧食不足以自我滿足了。

  • 6 # 文淵閣007

    唐朝安史之亂後,北方黃河流域成為各大藩鎮割據混戰爭權奪利的敏感地帶,長期戰亂致使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比較緩慢,相對於北方,江南地區相對安定,雖然也有戰亂但影響有限,大部分北方人為了躲避戰亂,拖家帶口遷往江南地區,於是帶去了先進的生產工具和生產技術,同時也為南方帶去了大量的勞動力,使江南地區更進一步得以開發。因此,在唐朝中後期,江南地區的社會經濟保持著迅速發展的趨勢,其總體水平逐漸超過了北方。

    唐朝中後期糧食主要來自於南方主要有以下因素:

    一、南方自然條件好,政府大力興修水利

    由於江南地區開發較晚,土地肥力保持得比較完好,加上南方雨水充沛,為了滿足農作物的生長需求,於是江南人民掀起了興修水利的熱潮。當時唐政府也很重視農田水利的灌溉,在六部的工部之下專門設有水部司,置郎中、員外郎各一人,管理天下水利工程,官員帶領人民充分發揮智力,使大江大河、湖泊堰塘為農業服務,開發出許多適宜農作物生長的地帶。如在江蘇常州的孟河開鑿出孟瀆,引江水灌溉農田達4000頃;在高郵湖築堤為塘,灌溉農田達數千頃;在江西南昌修築大小陂塘近600個,能夠溉田1.2萬頃;在湖南常德修考功堰,溉田1100頃。大量陂塘堤堰的修整和興建,不僅增加了農田灌溉面積,而且使許多荒地變成肥沃的良田,這為大量種植農作物提供了可能。從史書的記載來看,唐代修築的水利工程,在前期北方多於南方,而在後期則南方多於北方,這種此消彼長的變化,從側面反映出唐朝前後期南北方經濟實力的消長現象。

    二、先進工具的大力推廣,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

    唐朝時期,農業上的生產工具有了很大進步。比如在耕犁方面,唐朝農民在豐富的生產經驗基礎上,將舊式的直轅犁改進為曲轅型,使犁轅的長度縮短,犁的整體變小變輕,方便控制,省時又省力,不像以前需用二牛抬槓,現在只用一牛牽引即可,這樣大大提高了耕作效率,也達到了深耕細作的效果。

    在灌溉方面,除了前代已有的桔槔、轆轤、翻車還在普遍使用外,勞動人民又發揮聰明才智創造了連筒、桶車、筒車和水輪等新工具。連筒用粗竹相連,打通竹內的關節,用以引水,其優點是能夠架越山谷,把水引到對岸。桶車、筒車和水輪是形式不同的三種水車,桶車以木桶相連汲於井中;筒車形狀類似紡車,在其四周綁上竹筒或木筒,利用水力推動,把水汲至高處;水輪的製作與人踏翻車相同,但改用水力做推動力,先進的灌溉工具得以在南方廣泛應用,從而提高了灌溉效率。

    水利的興修和生產工具的改進,有力地促進了江南地區農業的發展。當時著名經濟改革家、理財家劉晏說:

    “潭、衡、桂、陽必多積穀……淪波掛席,西指長安。三秦之人,待此而飽;六軍之眾,待此而強”。 ——《舊唐書·劉晏傳》

    其中潭、衡、桂、陽主要集中在兩湖兩廣一帶,可見唐後期江南地區的糧食生產已居全國首位,已經能夠穩定地為長安提供糧食,在安史之亂時期,唐政府的大部分糧餉就是從江南運去補給的,漕運糧食成了維繫大唐王朝的命脈。

    三、水陸交通便利,保證了糧食的運輸

    唐代的交通路線是以長安和洛陽為中心向四周輻射,交通網的形成,一方面,可以保證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府行使有效的統治和管理職能;另一方面,也為商品經濟的發展、各個區域間經濟的聯絡提供便利。

    陸路方面:從長安出發,經過環繞京城的各個關塞,向各地輻射的陸路交通主要有十四條。其中通往東南方的有:從長安東行,出藍田關東南行,可以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以及嶺南地區;出潼關,經過洛陽,東行可到山東半島。

    水路方面:以長安為起點的水路幹線主要是依靠京杭大運河,大運河由隋煬帝時期開通,到唐朝以後依然發揮著漕運的作用,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主要分為三段,中段由通濟渠和邗溝組成,連線黃河、淮水、長江,直通揚州,南段為江南河,終點為杭州,北段為永濟渠,可以到達北京。整個水路交通以漕運為中心,連線著長江、黃河、淮河、海河、錢塘江五大水系,形成一個完整的水路運輸體系,水路和陸路的暢通保證了南方糧食能夠順利而快速地運往北方,因此北方政權將江南視為財賦中心

    結語:唐朝中後期由於北方經常發生戰亂,許多百姓南遷,江南地區得以更進一步的開發,為經濟重心的南移打下了基礎,兩宋時期經濟重心最終南移,農業方面,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的大量種植,保證了當時南北方人民的基本物質需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英國曾經有多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