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濟南北斗星

    原軍用木柄手榴彈主要靠碎彈片殺傷力,現手榴彈彈片非常小,像綠豆粒一樣,舉一件例項……在組織新兵實彈訓練中,距離手榴彈落點近70多米,爆破後一位新兵因臀部暴露在掩體外,被彈片擊中,彈片擊穿外褲、棉褲、絨褲、內褲後,深入肌內4公分,流血不多但喪失運動能力,這就是真實的手榴彈威力。

  • 2 # 月球愛好者

    手榴彈一般有兩類,一種是進攻型的,一種是防禦型的,特種手榴彈不在此討論。進攻型手榴彈一般裝藥量大彈壁薄,主要靠衝擊波殺傷距炸點較近的有生目標或破壞工事及建築,防禦型手榴彈一般裝藥相對較少彈壁厚並有預製破片,爆炸後能產生近千個破片殺傷有生目標。

  • 3 # 屎殼ka郎

    榴彈,靠的是爆炸破碎的碎片擊傷對方,手榴彈那肯定也是這個原理,真正手榴彈爆炸,火光很小,碎片嗖嗖,那是從你頭頂飛過,落在七八米元遠,嗖-噗一聲,那是落在你身邊兩米之內距離,只是影視劇中視覺效果的五分之一,甚至於十分之一,但是手榴彈爆炸,還在旁邊站著,一點沒事,那就沒道理,人也不會被炸的躍起,

  • 4 # 表老之將至

    不,手榴彈的真實殺傷是由於兩個方面。第一:來自於衝擊波,也被稱為進攻型手榴彈,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德國“馬零薯搗碎機”在抗日戰爭中廣泛使用。

    第二:就是破片殺傷,也就是彈片。被稱為防禦型手榴彈,廣泛被盟軍部隊使用。

    由此我們知道衝擊波知是一小部分,但是在中國卻成了解放戰爭中的利器,直至現在中國還有70多萬枚這樣使用衝擊波殺傷敵人的手榴彈

  • 5 # 偉大光榮正義

    除了衝擊波外,手榴彈主要依靠爆炸後高速飛散的彈體破片進行殺傷,部分手雷還內建鋼珠,彈體也採用預置破片,這樣使得爆炸威力更大,殺傷面更廣更均勻。

  • 6 # 野山一偶

    手榴彈是一種殺傷對手的武器,儘管發展到現在種類很多,但是基本構成原理還是大同小異的。

    手榴彈的用途大致可分為殺傷、反坦克、燃燒、發煙、照明、防暴手榴彈等多種用途。問題所問的手榴彈應該是指爆破手榴彈。

    爆破型手榴彈也可叫做震盪手榴彈,它的構造有一點特殊。手榴彈中填裝的是高爆炸藥,但彈體壁非常薄,用鋁或塑膠製成,不會產生高動能、高重量破片。這種手榴彈在封閉場所使用時產生的衝擊波通常比常用的普通防禦手榴彈要大得多,主要用來打空間不大的密閉工事和掩體,戰壕內的敵人,同時也可以替代炸藥包來完成爆破任務。它的傷害就是來源於巨大的衝擊波。

    相對於殺傷手榴彈爆來說,手榴彈彈體內的炸藥被引燃,用極快的速度燃燒,體積瞬間膨脹千萬倍,撕裂包裹著它的彈體,巨大的衝擊波攜帶者碎裂的彈片或鋼珠飛向四周。從這個原理上來講,單說手榴彈對目標的傷害來自於衝擊波是不嚴謹的,說彈片是起主要作用也不夠準確。因為,彈片和衝擊波本身就是共同產生的,它們的作用就是相輔相成。

  • 7 # 薩沙

    這要看是什麼手榴彈。

    二戰期間有三種手榴彈,防禦性手榴彈、進攻性手榴彈和攻防型。

    隨著戰爭的繼續,進攻性手榴彈基本消失,只剩下防禦性手榴彈和攻防型。

    就防禦型手榴彈來說,主要依靠破片殺傷敵人。

    比如蘇軍的F-1防禦手榴彈,重高達600克,內裝60克TNT炸藥,拋擲距離30至45米,有效殺傷半徑約為30米。

    F-1防禦手榴彈彈體內以破片襯層,採用預製槽小立方,殼體內纏繞三四層。一旦爆炸,破片非常多,周邊30米內的敵人難以倖免。

    投擲這種手榴彈以後,一定要立即趴下,有條件的還要臥倒在自己的戰壕裡。因為很多士兵投擲手榴彈的距離不到30米,這樣自己也是有很大危險的。

    至於攻防型的代表是德軍的M24木柄手榴彈。它如果集束使用,可以用於防禦。但進攻時候就是單一使用,威力比防禦性手榴彈小,破片也較少,這樣可以有效保證進攻士兵的安全。

    二戰後,手榴彈經過很多改進,防禦性逐步消失,也出現了幾乎沒有彈片,依靠衝擊波殺傷敵人的手榴彈。但這種手榴彈仍然屬於特種武器範疇,多用於炸燬建築物內設施,而不是單純的對付敵人。

    這主要是衝擊波的作用範圍有限,致死距離最多不過幾米,而破片殺傷立要強幾倍。

  • 8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85313186

    那要看是什麼手榴彈了,破片的肯定是用爆炸後的碎片傷人了,一般現在打仗(軍演)使用的都是,只是弱化了,不大傷人。還用一種就是靠衝擊波了,例如抗日神劇裡的那種手榴彈炸飛機的就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求熊木杏裡,夏蟬和七月の友だち 的平假名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