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刑17

    首先一個,李鴻章的淮軍沒有師這個編制,它是軍~營制。基礎單位是500人左右的“營”,然後以2-17營為一軍,小的軍呢,如聶士成的武毅軍,裁撤到只有2個營,最多相當於半個團的規模,而大支的如盛軍,有17個營,就基本上等於一個簡編師了。至於組建費用,那麼根據兵力的多少,自然有所不同。下面以縮編前的綏鞏軍為例,說明一下一支通常淮軍的費用:

    綏鞏軍共有13營,步隊8營,馬隊四營,護軍一營。其中綏軍步兵是有正營、副營、左營、右營四營,鞏軍步兵又有中營、前營、右營、左營四營。

    這淮軍營制,每步營共是490名兵勇,另外有長夫180人。分為:

    前後左右四哨各104人:每哨有洋槍6隊,劈山炮2隊。每隊有什長1人,火勇1人,正勇10人。另有哨官、哨長、護勇5人,火勇1人。

    親兵哨72人:有洋槍4隊,劈山炮2隊。每隊也是12人。由營官自帶。

    另外每營有管帶、幫帶二人。他們卻是沒有任何的參謀和輔助人員的,而其餘如管賬、書記、醫生、工匠、軍裝等人,都是管帶聘請,由每營辦公費內開支。

    累計下來,一個步勇營的費用是:

    營官每月關餉50兩,幫帶每月關餉16兩。全年需銀792兩。

    辦公費用150兩,所有輔助人員的薪餉都從這150兩內列支。

    每月薪柴費160兩,燈油費30兩。全年需銀2280兩

    哨官共有4人,每日給銀3錢,全年需銀424.8兩。大建月關餉9兩,小建月關餉8.7兩

    哨長共有4人,每日給銀2錢,全年需銀283.2兩。大建月關餉6兩,小建月關餉5.8兩

    什長共有38人,每日給銀1錢6分,全年需銀2152.32兩。大建月關餉4.8兩,小建月關餉4.64兩

    親兵護勇共有80人,每日給銀1錢5分,全年需銀4248兩。大建月關餉4.5兩,小建月關餉4.35兩

    正勇共有320人,每日給銀1錢4分,全年需銀15859.2兩。大建月關餉4.2兩,小建月關餉4.06兩

    火勇共有42人,每日給銀1錢1分,全年需銀1635.48兩。大建月關餉3.3兩,小建月關餉3.19兩

    長夫共有180人,每日給銀1錢,全年需銀6570兩。每月關餉3兩,不扣建。

    以上各項費用合計,餉銀共31173兩,各項費用是4872兩,每營全年開支是36045兩。

    而馬勇營是每營594人,設營官1名,幫辦1名,字識1名。分5哨:

    前後左右哨各102人,設正哨官1名,副哨官1名,馬勇5棚50名,無馬散勇5棚,每棚10名。

    中哨(親兵哨)102人,沒有哨官,有副哨官2人,馬勇5棚50名,無馬散勇5棚,每棚10名。

    此外又有營官幫辦字識伙伕2人,哨官伙伕4人,全營共用伙伕25人,全營共用長夫50人。全營共有馬276匹。

    累計下來,一個馬勇營的費用是:

    營官每月關餉50兩,幫帶每月關餉16兩,字識每月關餉9兩。全年共900兩

    辦公費用100兩。全年共1200兩

    每月薪柴費160兩,燈油費30兩。全年共2280兩

    僱傭大車五輛,每輛月銀20兩,共100兩。全年共1200兩

    哨官共有4人,每月給銀18兩,全年需銀864兩

    副哨共有6人,每月給銀15兩,全年需銀1080兩

    什長共有25人,日給銀2錢6分,大建月7.8兩,小建月7.54兩,全年需銀2301兩

    馬勇共有225人,日給銀2錢4分,大建月7.2兩,小建月6.96兩,全年需銀19116兩

    散勇共有250人,日給銀1錢4分,大建月4.2兩,小建月4.06兩,全年需銀12390兩

    火勇共有31人,日給銀1錢1分,大建月3.3兩,小建月3.19兩,全年需銀1207.14兩

    長夫共有50人,日給銀1錢,不扣建,全年需銀1800兩

    以上各項合計,全營每年開支是44338.14

    概算下來,綏鞏軍全軍13營共6500人,9步營需開支324405兩,4馬營需開支177352.56兩,每年僅人頭費就需要501757.56兩!

    那麼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計算出來了,一支旅級規模6500人左右的綏鞏軍,一年的執行費用是大約50萬兩,那麼按照正常一個1.2萬人左右的師,一年的執行費用起碼在100萬兩以上。以上是人頭費。

    那麼,組建一個師的成本,除了人頭費,武器彈藥軍服軍械也是很重要的。這需要多少錢呢?這個比較容易,因為我們有清朝為新軍採購武器的詳細購買記錄:

    注意看這張1904.1給陸軍第一鎮購買武器的總表,其中包括槍12000支,炮54門,手槍650杆,合計約120萬兩銀子。

    那麼按照新軍平時的編制,為每鎮轄步兵兩協,每協兩標,每標三營,每營四隊;騎兵一標,每標三營,每營四隊;炮兵一標,每標三營,每營三隊;工程兵一營,每營四隊;輜重兵一營,每營四隊。步、炮、工三個兵種,每隊三排,每排三棚;騎兵每隊兩排,每排二棚;輜重兵每隊兩排,每排三棚。各兵種每棚目兵14名。總計全鎮官長及司書等748名,弁目兵丁10436名,伕役1328名,共計全鎮人員為12513名。

    可以看出,上面120萬兩購買的武器,基本就是一個鎮(師)的武器購買成本(加上大概三分之一的備用槍械)。當然,組建一個師光有武器是不夠的,還有軍服、軍械、軍馬、大車、各種食品、營房等物資。組建一個師的組建費用一般在20-30萬兩,服裝物資大概在15-20萬兩雜七雜八加起來,組建一個師的新軍,投入費用應該在150-170萬兩左右。

    新軍日常執行費用

    一個鎮(師)一年軍費約180萬元,約130萬兩銀子。

    以上是民國五年各師軍費。而其餘年頭,有時候花的更多。

    比如1905年一年,練兵處收到各省實際交付練兵費白銀九百一十一萬兩,而其中的六百多萬兩都用在了編練北洋軍鎮上。一個師月需十多萬。陸軍第四師編制是兩旅加一個補充團。月軍餉是十五萬八千元。全年人頭費是190多萬元。然後外加100萬的訓練彈藥裝備保養維護的軍用馬匹的吃喝和以及常備醫藥品。直屬陸軍部的第三師全年經費就是三百萬元。要知道上面是平常軍費,開打的話,加上戰務費和補貼,差不多是月軍餉翻翻。也就是2旅小編制師差不多10萬,開戰的話要20萬,損耗大的話,可要30萬。

    概算下來,李鴻章要是按照舊淮軍規模,養活一個大概1.2萬人的師,需要一年約100萬兩銀子。而他如果要是按照新軍建制組建現代化軍隊,那麼組建費用大概是150萬兩銀子一個師,然後再加上一年約130萬兩銀子(約180萬銀元)的人頭費,和一年約70萬兩(約100萬銀元)的武器彈藥訓練費用。合計大概一個師350萬兩銀子,就差不多了。

  • 2 # 不沉的經遠

    在晚清時期因為在購買武器時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因此各軍所購買的槍械大炮往往品種不一,即使在淮軍中也裝備著好幾種步槍。

    以甲午戰爭時的盛軍為例,辦理盛軍前敵軍械委員邱鳳池的在奏摺上曾經提到盛軍當時炮兵裝備了75毫米火炮、37毫米威敦過山炮、11毫米加特林機關炮;步兵裝備了美製哈乞開斯六連發後膛步槍和單發步槍,騎兵用的則是溫徹斯特十三連發卡賓槍。

    這些武器在當時也算比較先進的武器了,和列強一線裝備比較接近。唯一的問題是炮兵稍弱,此時列強甚至是日本的炮兵裝備,都已經是統一為75毫米火炮,而清軍則還有差不多一半的火炮是37毫米小口徑炮和實際上不是火炮的加特林機槍。

    在晚清時候並沒有師這個編制,當時清軍只有營這個基本的戰術單位,若干個營組成一個軍。因此就只能參考其他時期或者其他國家的師編制。然而師既然是一種人為設定的編制,那麼其大小和組成就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像後來北洋軍的一個師有12512人,而在甲午時期的日軍,一個師就有18492人,數量上差距很大。

    而根據袁世凱編練新軍時草擬的《籌款添練常備新軍片》顯示,當時建設一鎮(也就是一個師)新軍大約需要建造費20 萬兩,軍裝器具等開支15萬兩,購買軍械彈藥等需要花費100萬兩。這麼算下來,組建一個12512的師需要耗費135萬兩白銀。如果是18492人的師開支相應增加。

    不過以上開支沒有計算招募士兵所需經費。晚清時採用的是募兵制,招募士兵需要一筆不小的安家費,這個費用也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是義務徵兵制那就便宜的多,一張郵票錢。

  • 3 # 夏目歷史君

    清王朝統治末年,由於長期閉關鎖國,導致中國逐漸落後於世界潮流,被列強輪流軍訓;而與此同時,清廷的腐敗無能,也讓國家內部各地烽煙四起。總之,此時的中國可謂是內憂外患。

    而面對巨大的壓力,滿清貴族也不得不改變傳承數個世紀的“祖訓”,開始重用漢臣,並且讓漢族地主集團組建新式軍隊以維持統治。這一階段在中國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作用,為今後邁向共和制打下了基礎。

    而在諸多漢族武裝力量中,最為著名的當屬李鴻章的淮軍,其是對抗太平天國等勢力的主要力量之一,那麼從淮軍的建制、裝備等方面能否看出組建一個師需要花費多少錢呢?

    一、晚清的軍隊到底什麼樣?

    01、裝備配置

    想要知道組建一支軍隊所需要的開支,就要先去了解軍隊的裝備,這在所有支出中的佔比非常大。

    就淮軍使用的裝備來看,或者說在晚清時期各方購買武器的標準上看,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和標準,更談不上什麼制式裝備。

    因此,在各武裝力量中士兵們使用的武器都不盡相同,哪怕是在淮軍中也裝備了各種各樣的步槍。

    我們翻閱史料可以從側面更好地瞭解這一現狀。

    ——比如在甲午戰爭期間,清軍的前敵軍械委員邱鳳池就曾經給朝廷上過一道奏摺,其中提到了軍隊裝備的武器都有:75mm火炮、37mm山炮、11mm機關炮;步兵的裝備主要是美國製造的六連發後膛步槍和單發步槍;騎兵裝備的則是十三連發卡賓槍。

    由此可見,晚清時期的新式軍隊中武器裝備並沒有統一的要求,這受到各種可觀條件的影響。

    02、軍事體制不同

    不過就這些配備的武器來看,在19世紀中後期還算是非常先進的,最起碼和西方列強們之間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非要說比較弱的應該算是炮兵部隊了,當時不要說西方國家了,就算是軍備較為落後的日本也已經普遍配置了75mm火炮,而清軍裝備的火炮口徑僅為37mm,嚴格來說這並不能算是火炮,應該是加特林機槍。

    其實軍隊中“師”這一級單位在當時還沒有流行起來,清軍基本都是以營作為基本戰術單位,諸多個營合在一起就是軍隊。

    在人數的配備上也和現在的軍隊有本質的區別,比如後來的北洋軍有了師一級單位,其人數大概在1萬2千人左右,而日軍的一個師則有1萬8千人上下,數量差別很大。

    二、組建一支軍隊需要多少錢?

    01、晚清軍隊建設

    袁世凱在晚清時期針對新式陸軍草擬過一篇《籌款添練常備新軍片》。

    而根據其中表述可知,組建一個鎮(相當於後來的師一級戰術單位)的新軍需要建設費用大約在20萬兩左右,軍裝和各種器具用到的開銷為15萬兩,購置軍械彈藥花費100萬兩。

    這樣全部算下來,組建一個人數1萬2千人左右的師大約需要耗費白銀135萬兩。如果人數增加到1萬8千人,那麼一個師的開支還要相應地增加。

    這裡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晚清時期在徵兵方面是採用的募兵制,因此各級官府落實下去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當軍隊作戰完畢,士兵復員回家或者是陣亡之後,朝廷都要給予一部分補助,這筆開銷依然不菲,這些費用袁世凱並沒有寫在裡面。

    02、環境不同,花費不同

    由於近代社會狀況不穩定,各種歷史原因的影響下,到了清末民國初期的時候,即便是精明的袁世凱也無法推算出一個師級建制的軍隊需要花費多少錢。

    不過從史料來看,民國5年,也就是公元1916年,一份軍費預算冊顯示,不管是正兒八經的師級部隊還是新補充的各種名頭的地方部隊,幾乎所有軍隊的預算都超出了預期,比如第1師的軍費為白銀192萬兩;第2師的軍費為白銀177萬兩;第3師軍費為白銀118萬兩;第8師軍費為白銀166萬兩;第10師軍費為白銀171萬兩;第20師軍費為白銀190萬兩等等。

    當然,這只是一年中各師的軍費開支,到了後期由於軍閥之間的混戰日益加劇,軍費也是呈現出逐年遞增的狀態。

    另外在公元1905年一年裡,練兵處收到各省繳納的練兵費用為白銀911萬兩,其中有600餘萬兩都用在了編制北洋軍上,這就意味這一個北洋軍的正規師一個月的軍費就達到十餘萬之多。

    另一份資料顯示,當時陸軍第4師編制為2個旅外加一個補充團,每個月的軍費為15萬8千餘元,全年算下來僅僅是“人頭費”就已經高達190餘萬元。

    而這一個師丟擲這部分費用外,每年還需要在訓練、裝備、彈藥、保養、馬匹糧草、士兵補給等等諸多方面花費超過100萬,因此到了北洋時期,一個師全年的總花費都超過了300萬。

    綜上所述,不管是早期李鴻章的淮軍,還是進入民國時期的正規師,在人數差不多的情況下,每年的軍費總開支都不會低於300萬兩白銀,這是一個較為公正的數值。

  • 4 # 沂藍書院趙月光

    同治元年,李鴻章組建淮軍。

    光緒年間,淮軍被不斷改組,主力整編到武衛軍。

    (李鴻章)

    後期的淮軍是一支半新式化的軍隊。武器彈藥是洋槍洋炮、日常操練僱傭外籍教習進行西式操練。

    但是官兵招募、指揮作戰,仍然是舊式軍隊的老一套,軍官仍然是舊軍官,軍官沒有接受新的軍事指揮訓練。

    淮軍仍然採用營為主要作戰單位,一營不足500人。炮兵是單獨一營。

    步炮的配合是極其糟糕的。

    營上面的操作是很困難的。

    甲午戰爭中,聶士成的淮軍武毅軍有8個營,全部由聶士成直接指揮,在現代戰場上一個人指揮不過來8個營。

    現代一般是三三制,一個人同時指揮4個營已經到頂了。

    (淮軍拉大炮)

    淮軍鼎盛時7萬人,太平天國和捻軍覆滅後,不斷裁撤。

    光緒元年(1975年),淮軍只剩下4萬人,當年的淮軍總開支是379萬兩,基本上1萬兵力一年花費100萬兩白銀。

    袁世凱的小站練兵,軍隊新化的程度就非常深了,但一師兵力只有1.2萬人,組建和武器費用大約150萬兩,一年的軍餉和彈藥、訓練花費至少200萬兩白銀。

    (袁世凱)

    所以淮軍比袁世凱的新軍便宜,成本只有二分之一,但後期的淮軍戰鬥力極差,戰鬥力估計連新軍的五分之一都達不到。

  • 5 # 蕭郎歷史君

    蕭郎歷史,帶你看最精準的歷史。

    淮軍作為清朝主要的國軍力量,他們一定使用著較為先進的裝備。

    這支淮軍是中國軍隊近代化的前身,而它的創始人就是李鴻章。

    李鴻章是按照曾國藩的指示招募這支淮軍的。

    而這支淮軍則是仿湘軍制度建立的。

    此外還出現了防軍、盛軍、練軍等等。

    湘軍是以營為單位,一營500人,而淮軍剛成立時只有6500多人,所以只有13營。

    但按照當時條件,完全可以把這6500多人13營當成一個師。

    那當初李鴻章組建這一個師花了多少白銀呢?

    1862年4月到6月,淮軍透過輪船抵達上海,然而這次運兵就花費了18萬兩白銀。因為船是租用麥李洋行的。

    在到達上海之後,才開始購置洋槍洋炮,而購置洋槍洋炮的錢則來自於外軍支援以及上海海關關稅。

    當時因為湘軍的影響,清朝兵制發了巨大的變革。開始購買、仿製洋槍洋炮輪船等裝備,還開設了武備學堂,招募外籍的教官顧問,甚至採用西方的操典訓練這些軍隊。

    淮軍每個營都有抬槍、小槍一百二十多杆,此外還有劈山炮隊,以及一些新式兵器,比如克虜伯炮。

    袁世凱曾在《籌款添練常備新軍片》中指出打造一支新軍需要135萬兩白銀。

    新軍是1894年後,因湘軍、淮軍等相繼腐敗,而出現的一種“新建陸軍”。

    新軍的基本建制單位是鎮,每鎮有12512人。

    所以淮軍的十三營只有新軍的一半,因此開銷也要去掉一半,就是68萬兩白銀。

    其次新軍的武器全都是洋槍洋炮,且是新式武器,價格肯定比淮軍使用的兵器更貴。

    保守估計,組建淮軍十三營需要大約50萬兩白銀。

    你覺得呢?

  • 6 # 鐵桿軍迷

    首先明確一個問題,清朝沒有師這樣的編制,當時清軍只有營這個基本的戰術單位,大概有500人左右,然後以2-17營為一軍,小的軍呢,如聶士成的武毅軍,裁撤到只有2個營,最多相當於半個團的規模,而大支的如盛軍,有17個營,就基本上等於一個簡編師了。至於組建費用,那麼根據兵力的多少,自然有所不同。

    根據歷史資料我們以縮編前的綏鞏軍為例,說明一下一支通常淮軍的費用:

    綏鞏軍共有13營,步隊8營,馬隊四營,護軍一營。其中綏軍步兵是有正營、副營、左營、右營四營,鞏軍步兵又有中營、前營、右營、左營四營。

      這淮軍營制,每步營共是490名兵勇,另外有長夫180人。分為:

      

      前後左右四哨各104人:每哨有洋槍6隊,劈山炮2隊。每隊有什長1人,火勇1人,正勇10人。另有哨官、哨長、護勇5人,火勇1人。

      親兵哨72人:有洋槍4隊,劈山炮2隊。每隊也是12人。由營官自帶。

      另外每營有管帶、幫帶二人。他們卻是沒有任何的參謀和輔助人員的,而其餘如管長、書記、醫生、工匠、軍裝等人,都是管帶聘請,由每營辦公費內開支。

      累計下來,一個步勇營的費用是:

      

      營官每月關餉50兩,幫帶每月關餉16兩。全年需銀792兩。

      辦公費用150兩,所有輔助人員的薪餉都從這150兩內列支。

      每月薪柴費160兩,燈油費30兩。全年需銀2280兩

      哨官共有4人,每日給銀3錢,全年需銀424.8兩。大建月關餉9兩,小建月關餉8.7兩

      哨長共有4人,每日給銀2錢,全年需銀283.2兩。大建月關餉6兩,小建月關餉5.8兩

      什長共有38人,每日給銀1錢6分,全年需銀2152.32兩。大建月關餉4.8兩,小建月關餉4.64兩

      親兵護勇共有80人,每日給銀1錢5分,全年需銀4248兩。大建月關餉4.5兩,小建月關餉4.35兩

      正勇共有320人,每日給銀1錢4分,全年需銀15859.2兩。大建月關餉4.2兩,小建月關餉4.06兩

      火勇共有42人,每日給銀1錢1分,全年需銀1635.48兩。大建月關餉3.3兩,小建月關餉3.19兩

      長夫共有180人,每日給銀1錢,全年需銀6570兩。每月關餉3兩,不扣建。

      以上各項費用合計,餉銀共31173兩,各項費用是4872兩,每營全年開支是36045兩。

      而馬勇營是每營594人,設營官1名,幫辦1名,字識1名。分5哨:

      前後左右哨各102人,設正哨官1名,副哨官1名,馬勇5棚50名,無馬散勇5棚,每棚10名。

      中哨(親兵哨)102人,沒有哨官,有副哨官2人,馬勇5棚50名,無馬散勇5棚,每棚10名。

      此外又有營官幫辦字識伙伕2人,哨官伙伕4人,全營共用伙伕25人,全營共用長夫50人。全營共有馬276匹。

      累計下來,一個馬勇營的費用是:

      營官每月關餉50兩,幫帶每月關餉16兩,字識每月關餉9兩。全年共900兩

      辦公費用100兩。全年共1200兩

      每月薪柴費160兩,燈油費30兩。全年共2280兩

      僱傭大車五輛,每輛月銀20兩,共100兩。全年共1200兩

      哨官共有4人,每月給銀18兩,全年需銀864兩

      副哨共有6人,每月給銀15兩,全年需銀1080兩

      什長共有25人,日給銀2錢6分,大建月7.8兩,小建月7.54兩,全年需銀2301兩

      馬勇共有225人,日給銀2錢4分,大建月7.2兩,小建月6.96兩,全年需銀19116兩

      散勇共有250人,日給銀1錢4分,大建月4.2兩,小建月4.06兩,全年需銀12390兩

      火勇共有31人,日給銀1錢1分,大建月3.3兩,小建月3.19兩,全年需銀1207.14兩

      長夫共有50人,日給銀1錢,不扣建,全年需銀1800兩

      以上各項合計,全營每年開支是44338.14兩

      概算下來,綏鞏軍全軍13營共6500人,9步營需開支324405兩,4馬營需開支177352.56兩,每年僅人頭費就需要501757.56兩!

      

      那麼我們就可以比較容易計算出來了,一支旅級規模6500人左右的綏鞏軍,一年的執行費用是大約50萬兩,那麼按照正常一個1.2萬人左右的師,一年的執行費用起碼在100萬兩以上。以上是人頭費。

      

      那麼按照新軍平時的編制,為每鎮轄步兵兩協,每協兩標,每標三營,每營四隊;騎兵一標,每標三營,每營四隊;炮兵一標,每標三營,每營三隊;工程兵一營,每營四隊;輜重兵一營,每營四隊。步、炮、工三個兵種,每隊三排,每排三棚;騎兵每隊兩排,每排二排;輜重兵每隊兩排,每排三棚。各兵種每棚募兵14名。總計全鎮官長及司書等748名,弁目兵丁10436名,伕役1328名,共計全鎮人員為12513名。

      一個鎮(師)一年軍費約180萬元,約130萬兩銀子。

      以上是民國五年各師軍費。而其餘年頭,有時候花得更多。

      概算下來,李鴻章要是按照舊淮軍規模,養活一個大概1.2萬人的師,需要一年約100萬兩銀子。而他如果要是按照新軍建制組建現代化軍隊,那麼組建費用大概是150萬兩銀子一個師,然後再加上一年約130萬兩銀子(約180萬銀元)的人頭費,和一年約70萬兩(約100萬銀元)的武器彈藥訓練費用。合計大概一個師350萬兩銀子,就差不多了

    2.根據歷史資料還有一種演算法是根據袁世凱編練新軍時草擬的《籌款添練常備新軍片》顯示,當時建設一鎮(也就是一個師)新軍大約需要建造費20 萬兩,軍裝器具等開支15萬兩,購買軍械彈藥等需要花費100萬兩。這麼算下來,組建一個12512的師需要耗費135萬兩白銀。如果是18492人的師開支相應增加。

    所以,有如此才能和如此經歷,內心又有另練新兵的衝動,並且積極謀求這個機會的袁世凱,他在建軍練兵上絕對堪稱實幹家。小站練兵雖未能阻止清王朝的滅亡,但支撐了袁世凱及其北洋系近20年的風光。在辛亥革命前後,袁世凱操控的北洋新軍成為遊離於革命軍和清政府之外的第三勢力,並最終幫助袁世凱逼迫清帝退位和從革命黨手中搶來大權。袁世凱在稱帝鬧劇中死後的十餘年裡,以北洋軍為支撐從小站先後走出了多位總統、總理、各部總長,以及各省督軍、省長。

  • 7 # 肖邦老師的課堂

    在晚清時期因為在購買武器時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劃,因此各軍所購買的槍械大炮往往品種不一,即使在淮軍中也裝備著好幾種步槍。

    以甲午戰爭時的盛軍為例,辦理盛軍前敵軍械委員邱鳳池的在奏摺上曾經提到盛軍當時炮兵裝備了75毫米火炮、37毫米威敦過山炮、11毫米加特林機關炮;步兵裝備了美製哈乞開斯六連發後膛步槍和單發步槍,騎兵用的則是溫徹斯特十三連發卡賓槍。

    這些武器在當時也算比較先進的武器了,和列強一線裝備比較接近。唯一的問題是炮兵稍弱,此時列強甚至是日本的炮兵裝備,都已經是統一為75毫米火炮,而清軍則還有差不多一半的火炮是37毫米小口徑炮和實際上不是火炮的加特林機槍。

    在晚清時候並沒有師這個編制,當時清軍只有營這個基本的戰術單位,若干個營組成一個軍。因此就只能參考其他時期或者其他國家的師編制。然而師既然是一種人為設定的編制,那麼其大小和組成就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像後來北洋軍的一個師有人,而在甲午時期的日軍,一個師就有人,數量上差距很大。

    而根據袁世凱編練新軍時草擬的《籌款添練常備新軍片》顯示,當時建設一鎮(也就是一個師)新軍大約需要建造費20萬兩,軍裝器具等開支15萬兩,購買軍械彈藥等需要花費萬兩。這麼算下來,組建一個的師需要耗費萬兩白銀。如果是人的師開支相應增加。

    不過以上開支沒有計算招募士兵所需經費。晚清時採用的是募兵制,招募士兵需要一筆不小的安家費,這個費用也不是個小數目。如果是義務徵兵制那就便宜的多,一張郵票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鳥巢蕨為什麼老是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