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語你相約

    《孤獨的生還者》(英語:Lone Survivor)是由彼得·柏格編劇並導演的一部美國戰爭電影,該電影根據馬庫斯·拉特爾和帕特里克·羅賓遜(英語:帕特里克·羅賓遜)的同名書籍改編。該片講述了2005年美國軍方開展的紅翼行動中的一次事件,在該次行動中,4名負責追蹤塔利班領導人艾哈邁德·沙阿(英語:Ahmad Shah (Taliban))的海豹突擊隊隊員意外遭遇塔利班武裝分子並與之發生交火。最終,僅有一名突擊隊隊員即馬庫斯·拉特爾成功逃脫,其他三名隊員全部犧牲。

    柏格在2007年執導全民超人漢考克時第一次接觸到《孤獨的生還者》這本書,之後他和拉特爾就將該書改編成電影討論了數次。2007年8月,環球影業在於其它數家電影公司競爭後取得了該書的電影改編權。為了能重現紅翼行動的場景,柏格研究了拉特爾在書中的對戰事的描述,並查閱了屍檢報告和該次事件的報告。在2012年執導環球影業的超級戰艦之後,柏格重新回到了電影紅翼行動的準備之中。電影於2012年10月在新墨西哥州開始拍攝,共歷時42天。拉特爾和其他幾位海豹突擊隊隊員擔任了該電影的技術顧問,美國空軍的多個部門也對該片的拍攝提供了幫助。

    影片於2013年12月5日在美國首映,後於2014年1月10日在北美市場正式上映。該片獲得了巨大的票房成功並獲得了較好的口碑。大部分的評論家對該片的表演,故事,戰鬥場景以及柏格的執導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但是一部分評論家批評影片過度的將關注點放在了戰鬥場景的塑造而非人物刻畫上。最後獲得了1.492億美元的票房,其中1.25億美元來自北美市場。該片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音效剪輯獎和最佳混音獎(英語:Academy Award for Best Sound)提名。

    媒體綜評60分,爛番茄新鮮度73%,正面評價佔主流。

    代表性評價:“四位主演的表現都是一流水準,動作戲的爆裂程度令人驚歎”,“作為影片的導演和編劇,伯格顯然更願意將精力放在戰鬥場面而非政治立場。而幾乎貫穿始終的激鬥令本片散發出如此可怕的能量和驚人的現實觀感”,“片中長達40分鐘的戰爭場面堪稱好萊塢歷史上最撼人心魄的戰鬥史詩。這些鏡頭是如此痛苦和駭人!因為主角不是超級英雄,他們會流血,會死亡”,“正如所有優秀的戰爭片一樣,《孤獨的生還者》也在動作戲中參雜著道德思索並讓其縈繞不去、貫穿始終”,“沃爾伯格依然是當今最可靠的動作影星,天生的大男子外形與不經意間流露出的脆弱,總是讓他能夠與自己的角色渾然一體”。

  • 2 # 阿郎看電影

    1.

    2001年美國發動對阿富汗的戰爭,為911事件實行報復,這也是全球反恐戰爭的發軔。直到2014年,時任美國總奧巴馬宣佈撤兵,這場戰爭才以至今也沒有勝負定論的結局而結束。

    美軍近代海外戰爭這13年,起碼遭到兩次重創。一次是1993年在索馬利亞的和平女神行動。原本計劃1小時的行動,最後耗時15小時。

    美軍19人死亡,1人被俘,70餘人受傷。2架黑鷹直升機被擊落,3架受損。這是自越戰以來美軍遭受的最慘重的軍事失敗。

    另一次是2005年在納庫爾山區的紅翼行動。原本計劃3小時的偵察行動,遭到200多塔利班分子圍擊。

    一共4人的海豹小隊,3人死亡,1人受傷。一架增援的支奴幹運輸直升機被擊落,機上16人全部遇難,其中8人為海豹隊員。紅翼行動是美國海豹突擊隊成立43年來最黑暗的日子。

    兩次重創都拍成了電影。

    1993年的和平女神行動,被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拍成電影《黑鷹墜落》,於事件發生的9年後上映,被譽為”《拯救大兵瑞恩》之後最好的戰爭電影”。

    2005年的紅翼行動,被導演彼得·伯格拍成《孤獨的生還者》,於事件發生的8年後上映,被譽為“《黑鷹墜落》之後最好的戰爭電影”。

    2.

    紅翼行動其實是一次偵察行動,針對塔利班高階指揮艾哈邁德·沙阿,“一個沒有耳垂的人”。

    偵察小隊一共4人,分別是指揮官上尉邁克,阿克斯做尖兵, 丹尼負責通訊 ,馬庫斯負責後勤和急救。裝備也是按照偵察的規模配置,連防彈頭盔都沒有帶。

    任務佈置是,翻過後山,繞過村莊,定位沙阿位置。

    就像一個隊員說的,“我覺得這次行動被詛咒了”。

    佈置任務時提醒的,“視地形的坡度,大約花費三到四小時”,“那邊都是可惡的頁岩,綁緊鞋帶” ,“坡度非常大,可能會出現通訊問題”都如幽靈一般,現身攔截在他們執行任務的路上。

    更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在隊員向山頭翻越過程中,出現了3個牧羊人,分別是一個老人,一個青年還有一個是小孩。

    其中一人踩到了一個隊員的腳。

    現在四人面臨三個選擇,一,殺了牧羊人,可能會面對全世界輿論的唾沫和軍事法庭的審判。二,放他們回去,極可能召來不知道多少人的追兵。三,把他們綁在原地離開,三人不是被凍死就會被野獸吃掉。

    後來倖存者馬庫斯,每每夜半醒來,都被當時自己投了放走一票而剜心劇痛。

    雖然小孩子“眼睛裡全是死神的眼神”,但他們還是決定放走3個牧羊人,偵察小隊繼續上山。

    希望山頂可以有訊號,和後方聯絡,派來直升機。

    可是當四個人磕磕絆絆地在“可惡的頁岩”間行走,向上攀爬的時候,少年穿蹦跳躍,如履平地一般回村了。

    也就在那時,危險如束頸的繩索般越來越緊。

    當長達121分鐘的電影,在第54分鐘打響第一槍時,隊員們不止一次地說,“找個平地,重新設定據點,我們消滅他們。”

    可事實是,隊員們一直在“可惡的頁岩”中間,被打得抬不起頭來。

    3.

    如果你曾觀摩過《拯救大兵瑞恩》和《黑鷹墜落》這兩部現代戰爭電影的地標性建築,就會發現這部《孤獨的生還者》並不能和二者形成鼎足之勢。

    當年,我就因為這個矯情的片名而差點錯過。

    除了片名問題,在主題上,《孤獨的生還者》也沒有前兩部在人文思考上做的那麼深刻,《拯救大兵瑞恩》和《黑鷹墜落》都聚集於事件又跳脫於事件,站在人文歷史的山頂,俯瞰了這場戰爭在人類歷史中傷口宛然的橫斷面。

    它們的視野最後都落在了人上面,有對事件中士兵個體與個體的深情,也有對事件操控者群體與群體的審視。有對勇氣背後的恐懼的謳歌,也有對犧牲背後的荒謬的悲鳴。

    《孤獨的生還者》做得最好的兩個維度分別是友誼和真實。

    在友誼這個層面做淡。

    三個人都身中數槍,被塔利班火力完全壓制的時候,還決定反攻,去救落入敵手的丹尼。

    而此時,丹尼氣若游絲,被塔利班分子踩在腳下。他的眼睛望向那張出發前還在抱怨的圖紙上,那上面有女友裝修新房要他選擇的顏色。

    真實這一維度做濃。

    影片仍不負好萊塢戰爭電影一以貫之的求知精神,在武器、裝備等方面,絕無差池。

    美軍用M4A1卡賓槍,樹林遇襲時,一個隊員長身而起,持槍開火前,有一個調整動作,可與《指環王》裡萊格拉斯上馬的動作相媲美。

    塔利班分子用AKM,AK47的改良品種,槍口朝下,伏腰蛇行。

    更重要的真實來自於影片絕佳的視聽語言,隊員幾次選擇用滾下山崖的方式擺脫追殺。

    在山崖的頁岩間,隊員如被扔掉的舊口袋一樣翻滾、撞擊,發出一聲聲沉悶的鈍響和一聲聲忍痛的悶哼。

    戰鬥打響,流彈亂飛,隊員背部、大腿接連中彈,丹尼手指被打斷,但仍然在還擊,在戰鬥。

    戰時,人的意志力和集中力會產生和平時期難以置信的奇蹟。一個傳令兵在向拿破崙彙報完畢,經人提醒後才發現小腿不知何時斷掉,只連線著皮肉,而他就靠這樣一雙腿奔襲了好幾英里。

    後來,根據倖存者馬庫斯回憶,阿克斯被打掉了半個頭,仍然一槍一槍地點射還擊。

    這一段的手持攝影和神一般的剪輯,非常震撼。

    4.

    影片中有三個鏡頭可以放在一起看,這也是影片世界觀和美學的重要體現。

    光明與陰影、光榮與邪惡,拯救與殺戮互為一體,構成了這個神奇、神聖、神秘、神經的現實世界。

    一個是支奴干支援飛機懸停在叢林上空,救援人員準備索降之際,被一發RPG擊中,墜落,燃燒。救援者先於被救者以不可思議的草率方式陣亡,戰爭的槍口之下,人的血肉之軀都是相同的。

    另一個是馬庫斯被同袍救出,氣息奄奄之際,仍然想著要帶走當初救助他的當地村民。當戰爭機器真的運轉起來,人是最脆弱的稻草,可最終人和人組成的屏障,將是最堅固的防線。

    影片的問題也在於太想強調真實這一點,在真正的戰鬥打響之前,有囉嗦和感情用事之嫌。

    如訓練一段,來自於海豹突擊隊的真實訓練鏡頭,但對影片敘述並無裨益。

    有的細節為了完成任務,強硬鑲嵌在敘事裡。

    如美軍佈置任務時,交叉剪輯了塔利班屠殺幫助過美華人的阿拉伯人。其實就是後來救助了馬庫斯那個村子的村民。

    馬庫斯被摁住要殺頭的那個樹幹,也是之前用於斬首的樹幹,上面還浸染著影片時開始被殺者的鮮血。

    5.

    影片的偉大在於,作為一部戰爭電影,《孤獨的生還者》講述的不是勝利而是失敗,講的是“你可以為了你的國家而死,我可是為我的國家活著”。

    影片最後,馬庫斯被抬進直升機,眾人手忙腳亂地救治,他的獨白再一次像是在影片開始那樣響起。

    影片開始,他說的是,“我們心裡都有一天躁動的風暴,很多隊友都這麼說,一團火,一條河,一段路,一種不屈的渴望,想把自己推向極限,把自己逼到黑暗陰冷的角落,險象叢生的地方,邪惡奮起抵抗的地方。我們渴望一場史無前例的戰鬥,一場惡戰,最激烈、最殘酷、最黑暗,最最慘烈的一戰。”

    影片結束,他說的是,“我的一部分死了,永遠留在那座山上,就像我那些弟兄們一樣,但也正是因為他們,我的一部分才活了下來。”

    《孤獨的生還者》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還仍然進行了若干藝術加工,如救援飛機被擊落,另一架返回時,同為海豹突擊隊的一個隊員,持槍要飛行員降落一幕,感動了無數人,但現實中並未發生。

    如救助了馬斯庫的Salar Ban村為親美村子,在影片結尾的字幕中,作者對他們這一行為做出瞭解釋,“保護馬庫斯的阿富汗村民行為源自他們傳承了兩千年的行為準則,普什圖法典。” “法典規定,部落有責任保衛個體不受其敵人的侵害,並不惜一切代價保護他這些勇敢的人,至今仍在阿富汗艱苦的山區繁衍生息,他們與塔利班之間的戰鬥也在繼續。”

    另一個事實是,這個村子剛剛接受了美軍的免費醫療救治,美軍還在村子裡蓋了一所女子學校。

    至於影片最為揪心的塔利班與村子交火的場面,真實中也未出現。不過救助馬庫斯的穆罕默德·古樸拉幾次三番遭到塔利班的騷擾和威脅,是真的。

    派出去給美軍送信的人,其實古樸拉還給了他20美金,因為路途太遠,讓他走到大路後,打一個計程車。

    後來,美軍要抓捕的沙阿憑藉這一戰聲名鵲起,後來又給美軍吃了不少苦頭。其中一次,對美軍分伏擊用的還是這一次墜落飛機上的美軍裝備。

    一直到2008年,也就是紅翼行動的3年後,沙阿才被擊斃。

    倖存者馬庫斯在《孤獨的生還者》裡客串了一個小角色,就是影片開頭調侃新兵,“不打仗都長胖了”的那個人。

    後來,他給自己的兒子起名叫阿克斯。

    他用這種方式紀念陣亡的戰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電視劇《獵場》誰的演技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