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雪峰佬帥

    更精緻吧,特效不會太浮誇

    然後為什麼總是拍外國題材的,中國就有很多好題材

    從炎黃到現在大大小小的戰役,呵呵

  • 2 # 南憶先森

    我們首先來了解一下120幀與普通電影的區別,120幀是指電影的每秒實際相當於由120張圖組成,目前國際上電影通用標準基本為24幀每秒,120幀能讓你有什麼感覺?主要是讓你在看一些大動態的場景時感覺更流暢。

    為了更形象讓大家理解幀 大家可以想想自己看的早期黑白卓別林電影 是不是感覺人物走路和動作有些跳躍 那是因為幀數只有十幾幀每秒拍攝的 所以畫面就像卡卡的,而你把一部現在24幀每秒的電影快進時 它實際是在跳幀播放 畫面也會跳躍式的快進

    再舉個詳細例子:開槍時彈殼彈出的場面以前在24幀的電影中只有在慢鏡頭特寫時才會注意到,但本片在正常速度下且並非大特寫卻十分清晰,因為:假設每一顆彈殼彈出真實時間需要0.1秒鐘,24幀的電影拍攝這個瞬間用了2.4張膠片,以1倍速播放,結果是觀眾模糊到看不清,要看清的話只能用5倍速高速攝影機(並非精確值),也就是12張膠片拍攝了這0.1秒的瞬間,然後以慢速5倍速播放,觀眾才能夠看清,但缺點是0.1秒的畫面拉長到.5秒播放,讓人感覺十分“炫技”;本片攝影機和放映機均為120幀,反而很自然地就看清了,所以新技術反而顯得十分低調,我仔細觀察子彈出槍管的細部,發現還是看不到子彈,很好奇要多少幀才能看清子彈,還是說人眼的極限不能簡單採用這種演算法?

    至於有人說120幀“假”“沒有電影感”,我的感覺是喬布斯說過如果當初問人們對交通工具有什麼改良的願望的話,大家都想要一匹跑的更快的馬,而不是一輛車!

    好啦,接著說說對電影的感覺

    在觀影過程中,完全沒有強迫被帶入故事的感覺,看著看著,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戴著眼鏡,看的是3D電影,完全被故事吸引,體會著比利·林恩的困惑、掙扎和他壓抑的情感。倒是電影結束後,片中好幾個場景會始終盤踞腦海,久久不能忘。也許,120幀帶來的,是過目不忘的體驗。當然,李安的擁躉還是以文藝青年電影迷為主,觀眾也不會要求他的電影有爆米花影片的視覺轟炸頻率。但在故事上,該片確實太缺乏驚喜,試圖用不斷的閃回來講述一個原本平庸缺乏亮點的故事。就故事而言,《比利·林恩》雖然達不到李安一流電影之列,但也絕對在水準之上。李安將故事的外在戲劇衝突內化為主角比利的心理衝突,以此來表達戰爭創傷以及同胞面對戰爭的行色百態。

    期望可以得到你的贊

  • 3 # 毛驢電影

    推薦10部引領電影潮流的影片

    首先想跟大家普及下什麼是120幀?幀表示每秒顯示的畫幅的張數,36張/秒是標準電影/動畫的數量,也即是說達到這個速度人眼就是看到連貫的動作。低於24幀/秒,人眼可以識別出卡頓的情況。大於36這個值人眼也識別不出來的。

    李安新片《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就是採用的120幀技術。可謂開創了有史以來最清晰的電影畫質,不管影片內容怎樣,僅電影的技術革新已足以載入影史。除了120幀,片單君今天推薦的10部影片也將或曾改變我們的觀影方式。

    這是 片單來了 的第 79 張影單

    1

    意外之旅

    The Hobbit: An Unexpected Journey (2012)

    導演: 彼得·傑克遜

    編劇: 弗蘭·威爾士 / 菲利帕·鮑恩斯

    / 彼得·傑克遜 / 吉爾莫·德爾·託羅 / J·R·R·托爾金

    主演: 伊恩·麥克萊恩 / 馬丁·弗瑞曼

    / 理查德·阿米蒂奇 / 肯·斯托特

    / 格拉漢姆·麥克泰維什

    型別: 動作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紐西蘭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3-02-22(中國大陸)

    / 2012-11-28(紐西蘭首映)

    / 2012-12-14(美國)

    片長: 169分鐘 / 182分鐘(加長版)

    又名: 哈比人:不思議之旅(港)

    / 哈比人:意外旅程(臺) / The Hobbit: Part 1

    / 指環王前傳:霍位元人(上)

    IMDb連結: tt0903624

    豆瓣評分:8.1

    技術革新:48幀

    在李安嘗試120幀之前,彼得·傑克遜就率先採用48幀技術拍攝《霍位元人》,儘管48幀大幅度的提高了電影的畫質,但當時並沒有引起太大的反響,而且伴隨著120幀的出現,48幀也僅僅是技術革新過程中的一個過渡。

    2

    社交網路

    The Social Network (2010)

    導演: 大衛·芬奇

    編劇: 艾倫·索金 / 本·麥茲裡奇

    主演: 傑西·艾森伯格 / 安德魯·加菲爾德

    / 賈斯汀·汀布萊克 / 魯妮·瑪拉 / 約瑟夫·梅澤羅

    型別: 劇情 / 傳記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 法語

    上映日期: 2010-09-24(紐約電影節)

    / 2010-10-01(美國)

    片長: 120 分鐘 / USA: 121 分鐘

    又名: 社群網戰(臺) / Facebook的故事

    / 臉書狂潮 / 社交網站 / 該頁無法顯示(豆友譯名)

    IMDb連結: tt1285016

    豆瓣評分:8.1

    技術革新:數字4K

    該片是歷史上第一部全程數字4K拍攝的影片,該技術的誕生引發了電影解析度的革命,自2010年4K第一次出現後,六年的時間如今美國主流的影院基本上都採用了4K放映,尷尬的是擁有全球最多銀幕數量的國內院線至今還停留在2K時代。

    3

    阿凡達

    Avatar (2009)

    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編劇: 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 薩姆·沃辛頓 / 佐伊·索爾達娜

    / 西格妮·韋弗 / 史蒂芬·朗 / 米歇爾·羅德里格茲

    型別: 動作 / 科幻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英國

    語言: 英語 / 西班牙語

    上映日期: 2010-01-04(中國大陸)

    / 2009-12-18(美國)

    片長: 162 分鐘 / 178 分鐘(加長版)

    又名: 天神下凡 / 化身

    / 異次元戰神 / 神之化身

    IMDb連結: tt0499549

    豆瓣評分:8.6

    技術革新:3D技術

    《阿凡達》並不是第一部3D電影,但卻是真正引導我們觀影方式改變的一部影片,正是《阿凡達》的火爆,令3D電影成為了當今商業片的主流。而詹姆斯·卡梅隆正在籌備的《阿凡達》續集也很有可能使用“裸眼”3D,到時想必會再次引發我們觀影方式的變革。

    4

    魔戒再現

    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Fellowship of the Ring (2001)

    導演: 彼得·傑克遜

    編劇: 弗蘭·威爾士 / 菲利帕·鮑恩斯

    / 彼得·傑克遜 / J·R·R·托爾金

    主演: 伊利亞·伍德 / 西恩·奧斯汀

    / 伊恩·麥克萊恩 / 維果·莫騰森

    / 奧蘭多·布魯姆

    型別: 劇情 / 動作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紐西蘭 / 美國

    語言: 英語 / 辛達林語

    上映日期: 2002-04-04(中國大陸)

    / 2001-12-19(美國)

    片長: 178分鐘 / 208分鐘(加長版)

    / 228分鐘(藍光加長版)

    又名: 魔戒首部曲:魔戒現身

    / 指環王I:護戒使者 / 魔戒1:護戒聯盟

    IMDb連結: tt0120737

    豆瓣評分:8.9

     技術革新:動作捕捉

    《指環王》創造了電影特效史上第一個動作捕捉的角色”咕嚕“,這項技術將人的動作、表情與電腦捕捉相結合,徹底改變了CG虛擬角色表演呆板、單調的缺點,也成就了歷史上第一位動作捕捉演員安迪·瑟金斯,《金剛》《人猿星球》中的猩猩都是由他來完成的動作捕捉。

    5

    幽靈的威脅

    Star Wars: Episode I -

    The Phantom Menace (1999)

    導演: 喬治·盧卡斯

    編劇: 喬治·盧卡斯

    主演: 連姆·尼森 / 伊萬·麥克格雷格

    / 娜塔莉·波特曼 / 傑克·洛伊德

    / 伊恩·麥克迪阿梅德

    型別: 動作 / 科幻 / 奇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9-11-05(中國大陸)

    / 1999-05-19(美國) / 2012-02-10(美國-3D)

    片長: 136 分鐘

    又名: 星球大戰第一集:幽靈的威脅

    / 星球大戰前傳I:Wraith危機(港)

    / 星際大戰首部曲:威脅潛伏(臺)

    / 星戰前傳之Wraith危機

    IMDb連結: tt0120915

    豆瓣評分:8.0

    技術革新:綠幕技術

    喬治盧卡斯早在80年代就籌劃好了星戰前傳三部曲的劇本,他之所以等到90年代末才開拍,就是在等待計算機技術的成熟,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公司令這部《星戰前傳》成為影史上第一部採用綠幕技術的電影,全片90%以上的鏡頭都是在綠幕前拍攝完成。

    6

    玩具總動員

    Toy Story (1995)

    導演: 約翰·拉塞特

    編劇: 喬斯·韋登 / 安德魯·斯坦頓

    / Joel Cohen / Alec Sokolow

    主演: 湯姆·漢克斯 / 蒂姆·艾倫

    / 唐·裡克斯 / 吉姆·法尼

    型別: 喜劇 / 動畫 / 家庭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95-11-22(美國)

    片長: 81分鐘

    又名: 反斗奇兵(港) / 玩具的故事

    IMDb連結: tt0114709

    豆瓣評分:8.1

     技術革新:CG動畫

    玩具總動員是全球第一部CG動畫長片,它徹底改變了動畫的歷史,也使得好萊塢的動畫電影由二維轉向三維,而作為技術開創者的皮克斯能有今天動畫界的地位和榮譽,一切都始於這部傳奇動畫片的誕生。

    7

    星球大戰

    Star Wars (1977)

    導演: 喬治·盧卡斯

    編劇: 喬治·盧卡斯

    主演: 哈里森·福特 / 馬克·哈米爾

    / 凱麗·費雪 / 彼得·庫欣 / 亞利克·基尼斯

    型別: 動作 / 科幻 / 冒險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77-05-25(美國)

    片長: 121分鐘 / 125分鐘(特別版)

    又名: 星球大戰第四集:新希望

    / 星際大戰四部曲:曙光乍現 / 星際大戰

    / Star Wars: Episode IV - A New Hope

    IMDb連結: tt0076759

    豆瓣評分:8.3

    技術革新:計算機特效融合電影製作

    這是歷史上第一部大規模使用計算機特效配合電影製作的影片,盧卡斯為了拍攝星戰正傳三部曲,特意成立了工業光魔公司,後者如今已成為電影特效界的代表。《星球大戰》不僅改變了電影技術,更改變了好萊塢的商業娛樂理念,從《星戰》之後,好萊塢的商業電影逐漸開始壟斷全球市場。

    8

    浮生若夢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8)

    導演: 弗蘭克·卡普拉

    編劇: 羅伯特·里斯金

    主演: 詹姆斯·斯圖爾特 / 琪恩·亞瑟

    / 萊昂納爾·巴里摩爾 / 愛德華·阿諾德 / 米沙·奧爾

    型別: 喜劇 / 愛情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38-08-23(美國)

    片長: 126分鐘

    IMDb連結: tt0030993

    豆瓣評分:7.8

     技術革新:彩色電影

    影片是歷史上第一部彩色電影,該片是根據英國著名小說家薩克雷的名著《名利場》改編,影片的質量平平,但是作為技術的先行者永久的被載入了電影史冊。

    9

    爵士歌手

    The Jazz Singer (1927)

    導演: 艾倫·克羅斯蘭

    編劇: Alfred A. Cohn / Jack Jarmuth

    / 山姆森·雷佛森

    主演: 阿爾•喬生 / 梅·麥卡沃伊 / 華納·歐蘭德

    / Eugenie Besserer / Otto Lederer

    型別: 劇情 / 愛情 / 音樂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1927-10-06

    片長: 88 分鐘

    又名: 爵士歌王 / 歌場孝子

    IMDb連結: tt0018037

    豆瓣評分:7.6

      技術革新:有聲電影

    這是歷史上第一部有聲電影,該片不僅引發了電影技術的改革,更引起了整個電影界的震動,很多好萊塢默片時代的明星因無法習慣有聲電影的表演方式而逐漸沒落,有聲電影的出現引發了後來的好萊塢黃金時代,令電影藝術的中心逐漸由歐洲轉向了美國。

    10

    銀河護衛隊2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Vol. 2 (2017)

    導演: 詹姆斯·古恩

    編劇: 詹姆斯·古恩 / 丹·阿布內特 / 安迪·蘭寧

    主演: 克里斯·普拉特 / 佐伊·索爾達娜

    / 戴夫·巴蒂斯塔 / 範·迪塞爾 / 布萊德利·庫珀

    型別: 動作 / 科幻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語言: 英語

    上映日期: 2017-05-05(美國)

    又名: Guardians of the Galaxy 2

    IMDb連結: tt3896198

    豆瓣評分:尚未上映

    技術革新:8K電影

    這部將於明年5月份上映的電影,是全球第一部使用8K攝影機拍攝的影片,8K意味著將目前好萊塢主流的4K解析度再次提高一個檔次。只是目前國內的電影院還停留在2K階段,不知道到了明年內地觀眾是否有希望體驗到真正的8K電影。

  • 4 # 毒舌影視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3D/4K/120幀的浸入式逼真體驗和3D感也不值得過分誇張。總體來說還沒有脫離“在一張畫布上看電影”的感覺吧,跟那種戴上虛擬現實VR頭盔的浸入式體驗還差得很遠,而3D效果更多地在於強化環境和表演的真實感,那種想要讓人躲閃的“出屏”效果並沒有比其他普通3D電影更多,顯然導演也並不想大量製造這種噱頭。

    當然,3D/4K/120幀也並非完美無缺,甚至看完之後更讓人感覺,裸眼3D才是電影的“終極未來”,因為只要戴著3D眼鏡,就難免會因為“眼鏡”這層阻隔而對觀影效果產生影響!就個人的觀感來說,戴著3D眼鏡看3D/4K/120幀會出現人臉顏色在某些時候明顯偏紫的情況,以及字幕邊緣發紫的不良觀感。

    但是不管怎樣,3D/4K/120幀就是目前3D電影以及一切電影的最佳視覺體驗!就個人的觀感來說,沒有某些國外影評人和觀眾所說的“過於逼真清晰,感覺像假的,不像電影,缺乏電影感”這種觀感,從整體到細節的觀影體驗都非常好,只有一點除外,感覺所有演員不論男女用的都是一款口紅,呵呵!

    在觀影過程中不難看出,導演李安為了讓3D/4K/120幀充分發揮效果,在拍攝的方式方法上也做出了許多更容易讓觀眾“入戲”的精心設計,比如說大量運用比利·林恩的主觀視角來呈現周遭環境,比如說讓演員更多地直視鏡頭說話,相當於讓演員直接跟觀眾進行“眼神交流”,這些無疑都是想讓觀眾更好地融入環境、融入角色中。(文/列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山奈種植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