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9
回覆列表
  • 1 # 偽文藝小短腿

    美食雜誌也分好多類的,有些是介紹飲食文化的,有的是介紹行業資訊的,有的就是為了讓你看著流口水的。受眾不同,對編輯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

    熱愛美食

    首先,你必須是個熱愛美食的人。對食物本身、中西食文化、烹飪理論飲食倫理、行業動態有一定了解和理解,這個瞭解既要有書本的,也要多出門行走增長見聞,多和不同的人聊天接觸。

    文字功底

    文字功底要過關,你要面對的是日料、法國菜、川菜、粵菜、西班牙菜各種各樣的菜系,並且很有可能同樣的菜由不同的店來出品,當你描述這些美食時,你要給讀者一種“美食就擺在我的面前"的感覺。製造出相應的用餐場景、描述美食的製作過程、將廚師從後廚推至讀者面前,告訴他們,你們將品嚐到的美食由怎樣的人為你們呈現,他/她對料理有著怎樣的堅持與認知。 最至少的事情是,你要告訴讀者,你們將吃到一份怎樣的食物。

    技能

    起碼會一門外語(很多時候要和酒店、國外廚師打交道),熟練使用photoshop等圖形處理軟體,還要會做採訪,最好還特別會拍照,網際網路編輯還要熟悉後臺、簡單html、dreamweaver之類。

    要公正的看待一餐一飯。有一種人是什麼都不吃,那叫挑食,但物極必反,有一種人是吃什麼都說好吃,沒有原則真的會耽誤一些餐廳經營者的好麼,最重要的是你沒有做到引導讀者選擇合適的美食呀,最坦白的道理就是你原來沒有成為美食編輯之前,你吃的多也是飯,但你喜歡什麼只是個人主觀意識,可工作中你得客觀,不是嗎?所以,你沒學會公正、客觀,就要擁有這種能力呀。

  • 2 # 饞師虎爛

    在我看來,如果成為新媒體美食編輯,要求反而沒有上面那位答主說的那麼嚴苛。

    1.不需要會外語,但是知道一些國外的美食專有名詞

    所以會用的外語的機會挺少的。

    但是有時候遇到要吃外國料理,有些專有名詞還是需要掌握的,比如“親子丼(おやこどん、-どんぶり) ”是什麼? “巴隆灣角蠔(Barron point oyster)”來自哪個國家?

    這樣說好像新入職業的小白就必須捧著一本百科全書背一樣,但也沒那麼可怕,大家剛開始都是不懂的,去餐廳商家都會很認真跟你講解的,所以也不用害怕,隨著工作次數越來越多,很多名詞也就熟記在心了。

    2.不需要會攝影和做圖,但是“圖感”一定要好

    編輯在圖片拍攝的時候就要懂得提出自己的拍攝需求,比如“這盤食物要做一個菜品逐漸疊加然後轉360°的動圖”“這隻蝦要記得把頭剝開拍清楚裡面的蝦膏”“這碗湯要用勺子把藥材撈出來,圖片上用文字一一標註名稱”……這些前期的溝通非常重要,否則就會出現文字寫好之後沒有合適的配圖的問題。

    比如同樣都是泡芙,圖一雖然也拍得很美,但就沒有圖二給人感覺親近。

    3.不需要很會吃,但是“文字味覺”一定要敏感

    很多人對美食編輯的第一印象就是要“什麼都吃”而且“是大胃王”。但這樣的人太多了,他們未必都能成為美食編輯。

    區別在於美食編輯有時並不是特別會吃的人,但是一定是特別會把“味覺”表現出來的人。

    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是比較怕吃辣的,喜好清淡。而我的湖南人上司則對“辣”有非凡的愛好,去餐飲店試吃都喜歡拿個辣醬蘸食物——我們並不是所謂的“什麼都覺得好吃,什麼都喜歡吃”的人,但是我們在寫食物的時候一定是客觀的,不會讓自己的口味偏好影響文風。

    有些較為俗套的美食文章,總要搬出“好吃上天”“入口即化”“回味無窮”這樣的詞來佈滿全文,但其實這樣的詞是無法表達食物的特性和味道的,我們在描寫的時候會更加側重把“味覺”通感給表達出來。比如“它的辣,不像兇猛的野獸一入口即衝過來,剛開始只有瀰漫的油香,你剛想問"怎麼不辣?"辣這才慢慢浮現,在這種延遲的驚喜感中,辣的痛感很快達到了極致,最後在口中綻開了花——眼淚和鼻涕瞬間湧出來。”

    上面只是一個舉例,你會發現我們實際上並沒有說這個食物到底“好不好吃”,而是把它的“味覺”告訴讀者,然後讓讀者自己評判。

    而要把所有食物的味覺講清楚,就需要的你的“文字味覺”非常敏感了,這不但是對一個編輯的詞彙量、語法的考察,也是對其觀察力和感受力的考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幸福像花兒一樣裡的飾演趙衛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