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前天抓了群分蜂群(也可以說是兩群,相距20cm,兩團,分兩個袋子收回)回來放好後,只發現一王,並群,加子脾,入箱,昨天和今早都有進粉,但中午發現王竟然飛出箱外像是在試飛,怕逃群,囚王,再找還是隻看到一王,請問這是怎麼回事?該如何處理?請各位老師不惜賜教。
12
回覆列表
  • 1 # 烏龍山富硒土蜜

    一般分蜂都是老王分走,有時也有群勢大沒管理,導致幾個王臺相繼出來造成的,沒交尾成功的蜂王肯定在天氣好時出來交尾,調子脾,因為中蜂戀仔,它會採粉採蜜撫育下代。

  • 2 # 天數茫茫A

    在野外收捕各種蜂群,用於人工飼養,是我們養蜂人獲得蜜蜂資源的重要途徑。收捕野生蜂群,以安置誘蜂箱誘捕為好,這樣對蜂群影響較小,蜂群恢復快。而其它的收蜂方式,如果操作不當,一般都會給蜂群造成一定的影響。不過題主的做法是相當不錯的,一定是個經驗豐富的養蜂老手。

    我們知道蜂王交尾產卵後,沒有特殊情況,它是終生不會離開蜂箱的,且它離開後就不會再返回蜂箱了。因為它離開蜂箱,要麼是死亡後被工蜂清理出群,要麼就是在工蜂的促擁下參與分蜂或飛逃。當然蜂王出房後,“試飛”和“婚飛”是必須在蜂箱外才能完成的,不過試飛和婚飛的蜂王,是會返回蜂箱的。根據題主的描述,題主的蜂王出箱後,肯定是返回了,那麼這隻蜂王就肯定是出箱試飛或婚飛了,也就是說該蜂王是一隻處女王了。

    然而大家可能會有所疑惑,因為我們平時收捕到的蜂群,一定都是產卵王。而蜂群分蜂也是老蜂王出走。那麼我們可能收捕到處女王蜂群嗎?

    (一)在野外能收捕到處女王蜂群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在野外收捕的蜂群,多是自然分蜂,而自然分蜂多發生在新蜂王,還沒有出房前,那麼分蜂需要有蜂王參與,因此只能是蜂群中原蜂王參與分蜂,所以收捕的分蜂群多數是產卵王群。那麼為什麼會收捕到處女王群呢?

    這是因為我們收捕的蜂群,除了分蜂蜂群外,還有飛逃的蜂群。蜂群的飛逃是蜂群的一種被逼無奈的行為。而蜂群的飛逃是整個蜂群一起參與的。那麼當本身就是處女王的蜂群,其生存受到了威脅時,肯定同樣會產生飛逃,因此收捕到處女王蜂群就不足為奇了。

    事實上,分蜂不是由蜂王決定的,而是由工蜂脅迫蜂王參與發生的。有的蜂群分蜂后,其生存的環境沒有得到有效的改善,那麼蜂群的分蜂情緒(熱),就不會得到緩解,這就會引發蜂群的二次分蜂。產生二次分蜂的蜂群,一般多發生在處女王交尾後,但是有時候蜂群的分蜂條件很成熟,處女王出房後並沒有殺死,剩餘王臺內的幼蟲。而隨著這個幼蟲(蜂王)的出房,蜂群可能就會出現兩個蜂王,那麼先出房的蜂王,就有可能在沒有完成交尾的情況下,在工蜂們的脅迫下參與了分蜂。也就是說,我們也可能收到,是處女王參與的二次分蜂蜂群。

    (二)收捕到的蜂群,蜂王出房飛行的原因分析。

    首先,題主收捕蜂群時,是兩個蜂團,那麼可能就是兩個蜂群。但是題主將其進行了並群,並群后蜂群已經恢復採集,那麼說明蜂群已經恢復了正常。那麼如果蜂群是產卵王的話,蜂王肯定也開始產卵了,如果沒有產卵,那麼就很有可能是處女王,當然這一點題主並沒有說明。那麼我們就只能主觀猜測一下了。“題主收的本是兩個蜂群,但題主對其進行了並群,而兩個蜂王可能已經進行了決鬥,年輕力壯的處女王,可能獲得了決斗的勝利”。

    當然題主收捕的蜂群,可能本身可能就是一個,分蜂或飛逃的處女王蜂群,因為處女王蜂王資訊素分泌較弱,所以對蜂群的控制力較差,因此才會出現,一個蜂群兩個蜂團的情況。不過還有有一種可能,那就是處女王在出巢試飛時,遇到了意外狀況,只是在途中停留,不過卻被題主收捕了。

    那既然確定題主收捕的蜂王是處女王,那麼它是在出房試飛嗎?我認為可能性不大,因為這隻蜂王已經經過了分蜂或飛逃,肯定是會飛行了,起碼它的試飛應該在,分蜂或飛逃前就發生了,當然也有可能在分蜂或飛逃時才完成了。那麼它再次出房,最大的可能就是在“婚飛”,也就是在出巢尋找雄蜂交尾。當然這次婚飛有可能成功,但是也有可能沒有成功。

    婚飛成功後,蜂王就會開始產卵,而如果婚飛沒有成功,那麼蜂王肯定還會再次出房,重新婚飛尋找雄蜂交尾的。然而題主將其“囚禁”起來,我認為就不恰當了。因為,蜂群首先不是在分蜂或飛逃,如果是分蜂或飛逃,它們肯定早就飛走了,不會再回蜂箱的,那麼囚王就沒有任何意義。而如果蜂王是在婚飛,那麼我們對其進行囚禁,顯然會影響其正常的交尾和產卵,這對蜂群將是極為不利的。那我們該如何處理收捕的蜂群呢?

    (三)收捕蜂群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題主做得顯然很好,但是我認為還是有必要在這裡在簡單的講一講。

    第一,在收捕蜂群時,一定要確保將蜂群全部完整收捕,特別是蜂王。收捕過程要小心謹慎,切勿激怒蜂群。

    第二,過箱同樣應認真仔細,不讓蜂群產生飛逃的情緒。過箱後一定要為蜂群在蜂箱中留一定的未封蓋子脾,因為子脾內的幼蟲,散發的蜂子資訊素,對維持蜂群的穩定十分重要。

    第三,過箱完成後,不宜頻繁開箱檢查,因為這樣也容易驚擾蜂群。但必需傍晚對蜂群進行,獎勵性飼餵。

    第四,如果蜂群存在一定的情緒,怕其再次飛逃,可在蜂箱巢門加裝防逃片,但防逃片不宜長期安裝。蜂群恢復採集後即可拆除。

    第五,蜂群恢復正常後,應調整好蜂箱內巢脾,保證蜂多於脾,或者蜜蜂與巢脾數量相稱,切勿讓蜂群出現多餘的空脾。

    第六,收捕的蜂群過箱後,一般兩三天即可恢復正常,那麼對那些好幾天,都不能恢復正常的蜂群,則有可能是蜂群發生失王等原因,那麼我們就應找出原因,然後再對症處理。

  • 3 # 蜜香世家

    這是正常的處女王婚飛,你不用囚王的,事實己經告訴你了,工蜂都沒跟著蜂王飛。

    你收的分蜂團屬於二次或三次分蜂,這在蜜蜂二次分蜂中,偶爾會發生的現象。何為二次、三次分蜂呢?這就是蜜蜂在分蜂期由一群蜂的第二、三次分蜂。我們都知道,蜜蜂自然分蜂都是老王帶著老蜂飛離。第一次分蜂的必是產卵王,第二次分蜂的肯定是新王,而這些新王在出房後數天要出巢交尾成功後,才能真正成為一隻統治千軍萬馬的蜂王。可是、有些二次、三次分蜂的蜂王,因外部原因或內部原因造成蜂王還未完成交尾,工蜂就已經協迫看分蜂。這樣就會出現有個別分蜂群的蜂王還是處女王。

    那麼、內部原因是什麼原因呢?只要養過中蜂的人,那這些人又多采取讓蜂群自然分蜂的法則,然後才去收捕。這些人就會知道,當強勢的蜂群在分蜂期時,必有多批次的王臺產生,有個別的王臺會同日出房或次日或相隔幾日時間就又有王臺出房,這些現象必造成先出房的蜂王還未有完成交尾,就被工蜂協迫著蜂王分蜂,留下王位給弟弟。而外在的原因主要是因氣候(比喻下雨、寒冷等)影響,或新王出巢交尾意外失敗造成。而此時王弟就要出房了,那些一直想象分蜂的工蜂,就會協迫著蜂王進行分蜂。

    上述出現的原因,主要出現在強勢的蜂群,因為只有強勢的蜂群才會產生多次分蜂。而出現二次等分蜂新王還沒完成交尾就再次分蜂的現象並不常見,但事實上確會有。我曾經在養殖的一群蜂中,同時收捕過兩群分蜂群,都有新王。好吧!以上都是我在多年養蜂中遇到過情況,分享給你,望能給到你一定的幫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段錦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