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情地泡麵
-
2 # 海邊椰子
首先,航母甲板比起水線裝甲遠不是堅不可摧的。以美國的尼米茲級核動力航母為例,水線以下不僅有著裝甲船殼和凱夫拉裝甲,還有4層水密隔壁,要對其造成損害的難度遠大於直接攻擊甲板。事實上這些水線裝甲主要是為了應對戰鬥部重量幾百公斤的重型魚雷的,還包括魚雷在水中爆炸產生的高強度衝擊波,相比之下主要應對炸彈和導彈的甲板裝甲強度並不算高。
第二個問題,利用導彈運送類似魚雷的想法早已有之。美國在50年代就研究這一方法用來反潛,最終發展出了RUR-5火箭助飛魚雷,或稱為反潛飛彈的阿斯洛克系列,它自重488kg,透過固體火箭發動機可以攜帶44kg的戰鬥部以亞音速飛行,在很短的時間內攻擊22km內的目標。但是問題就出在以火箭推動克服重力的能耗要遠大於借用浮力托起魚雷,在靈活發射的前提下火箭助推的體積和質量都受限,最後基本都只能攜帶輕型戰鬥部而對航母構成不了什麼威脅。
和阿斯洛克火箭助推魚雷使用同樣戰鬥部的MK46魚雷是隻有230kg重的輕型魚雷,比起自重1.67噸可以攜帶290kg高爆戰鬥部的重型魚雷MK48只能算小不點。這些輕型魚雷由於攜帶的炸藥太少破壞力一般,通常是用來反潛欺負脆弱的潛艇而不是反艦的,對於大型艦艇力不從心。如果非要用更大的火箭攜帶更多的炸藥發射未必不可行,只是這時候的作戰效率就不如直接上本職的重型魚雷了。
-
3 # 虹攝庫爾斯克
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航空母艦一直是海軍最強的主力戰鬥艦種,它以機動性好、攻防能力強而稱霸于海洋,海灣戰爭以來的歷次區域性戰爭又一次次的顯示其強大威力,成為海-空-地一體化戰爭的不可或缺的核心武力。正是由於航空母艦在現代軍事行動中的核心作用,它也必然會成為敵方的重點打擊目標。因此,航空母艦歷來都十分強調自身的裝甲防護和結構防護,這對於保證航空母艦的戰鬥力,提高航空母艦的生存能力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美國海軍的現代化航空母艦為了提高其防護水平和生存能力,在航空母艦的舷側設定了防護效能優異的防護結構,從早期的模仿戰列艦的厚鋼板裝甲防護髮展為新型結構形式、多功能艙室防護,在防護材料上也從單一的高屈服度防彈鋼板發展為高效能複合材料和防彈鋼板搭配使用。
從目前來看,現代化航空母艦的裝甲-防護設計呈現出以下幾個特點:
綜合現代化反艦武器的攻艦模式和防護效費比兩個方面,現代化航空母艦的防護重點放在舷側,對於頂部攻擊,可以不做專門的裝甲防護或者只在某些極其重要的艙室頂部設定防護裝甲,且頂部裝甲儘量靠近重要艙室,以免重心過高;
對於航空母艦的防護設計重點-舷側防護結構,按照防禦來襲武器的攻艦模式不同,分為水上防護結構和水下防護結構。水上防護結構用於抵禦半穿甲彈頭,主要採用高強度防彈合金鋼和凱夫拉材料。水下防護結構用於抵禦魚雷和水雷的破壞,主要採用多個多功能艙室組合形成的多層防雷隔艙,透過破損吸能和液艙解除安裝將爆炸衝擊能量控制在舷側區域性,從而達到保護艦內重要艙室的目標;
航空母艦的舷側重要部位從艦底到機庫甲板,都是雙層艦體結構,雙層艦體之間使用X形構件連線,可以使得外部衝擊或者破壞能量透過艦體外部結構和X形構件的變形以吸收,用於限制向艦體內部的擴散。
回覆列表
中國海軍裝備的“魚-8”反潛導彈(也叫火箭助推魚雷)。垂直髮射的反潛導彈具有速度快、射程遠、可全向/全天候發射的優點。反潛導彈利用火箭助推技術在空中高速飛行,克服了水的阻力限制,飛行速度一般可以達到魚雷水下航速的10倍以上,可將魚雷快速的投放到目標區域,使潛艇難以規避,比如射程在30km左右時,反潛導彈在3分鐘之內就能到達目標區域。此外,反潛導彈在攻擊時,只要目標在有效射程內,無需進行佔位和航向機動即可實施發射,攻擊過程大大簡化,實現了快速攻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