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韓浩月

    《青禾男高》的確是一部青春片,它有著以往青春片的多數要素,分幫派,打群架,追女生,暗戀女老師……但它確實也是一部與以往青春片大有不同的電影,首先是故事背景的移植,故事發生於東北偽滿洲國時期,其次是價值傾向的移植,它不再是表達青春殘酷,而是轉移到對民族大義方面。

    從創意上,《青禾男高》給人以腦洞大開的感覺。如果不加入抗日元素,像片中的一些暴力場景,想要透過審查是不太容易的。找沒找到觀眾的G點不好說,但《青禾男高》算是找到了電影審查的敏感點,估計審查官員看完片後一致鼓掌全票透過。

    從影片風格來看,這是一部青少年電影,對於動漫元素的大量應用,以及在對角色人物的情感演繹,乃至於臺詞表現力方面,都帶有鮮明的青少年色彩。以往我們感嘆電視劇觀眾在更新換代,現在透過《青禾男高》可以發現,新晉電影人已經開始嘗試用所謂“九千歲”的思維模式在拍片了。

    當然,也可以說《青禾男高》是在消費男色。電影啟用了歐豪、丁冠森、尹昉、周遊、張寧江等小鮮肉擔綱主演,再加上萬能的大甜甜這朵紅花,目的性還是比較直接的,暴力,情愛,生死存亡,這些交織在一起可以創造出什麼樣的效果可想而知。

    對於抗日元素的運用是會帶來風險的,當年陸川導演的《南京南京》因為結尾的處理問題,導致一些網友對其進行批評。由此可見,對抗日元素的處理越是婉約,就越容易出現問題,而越是直接,則越有可能一路坦途。如果想要尋找與《青禾男高》相同的電影型別,那麼吳京導演的《戰狼》可以拿來作一番對比,畢竟兩部電影的內在是一致的。

  • 2 # 曾念群

    是的,它是一部非典型性青春片。

    先說句閒話。

    多年以前,我的一位繆姓女導演朋友曾想拍一部關於青春熱血的電影,是個校園喜劇,調性有點像南韓人的《色即是空》。這位女導演曾是女作家,因為一本叫《我的生活與你無關》的小說被迫封筆,遂轉行當了導演,拍了幾個電視劇。當時我以審查壁壘太多勸說知難而退,固執的繆導沒有聽取,還沒拿到拍攝許可證就建組簽約了,結果她的電影處女作就此折戟沉沙。那時候青春電影還沒有冒尖,原本一個潛在的當代青春片的教母,就這樣成了“先驅”。

    《青禾男高》不是什麼值得捧上天的電影,但它至少有以下幾個小意義。

    其一,它填補了中國校園黑幫電影的空白。眾所周知,社會主義早已消滅了“黑幫”,中國校園從小學開始就是“又紅又專”的少先隊員,是紅旗下的蛋,早上八九點鐘的太陽,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的接班人,一直到大學都是天之驕子,不可能有“黑幫”存在,也就不會有所謂“校園黑幫電影”。《青禾男高》把“中國校園黑幫”移到偽滿洲國時期,是個小雞賊,同時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事。

    其二,它在超現實和浪漫主義的青春賬簿上書寫了新的一筆。過去的青春片大多在情懷上做文章,可惜我們工廠化的學生時代並不鼓勵個性張揚,個性化的青春往往萌芽階段就被捏滅,因而我們的青春片千篇一律地在初吻、墮胎、車禍和三角戀的俗套上做文章,看似自我複製和雷同化的青春,其實也是我們現實青春的真實寫照。前幾年大家忙著複製《致青春》票房上的成功,忘了除了現實主義的青春,還有超現實的青春和浪漫主義的青春。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拋開我們單一而可憐的青春體驗,轉而在理想化的超現實青春故事上做文章,比如《青禾男高》。

    其三,它是一部有性別,有個性的青春片。以《小時代》和《梔子花開》等所謂青春毒瘤為例,製造了一大波性別不分,取向模糊的偽青春文化,也生產了一大批偽娘和腦殘,尤其雄性荷爾蒙的嚴重缺失,已給時代亮起了紅燈。所幸《青禾男高》沒有走這條備受詬病的老路,它塑造了荊浩、阿屁等一批血脈噴張,雄性荷爾蒙四溢的青年。雄性氣質是這個時代年輕人的需缺品,一個民族的雄性氣質如果不從文化根源上抓起,光靠擼串吃腰子是不頂事的。

  • 3 # 雲飛揚看電影

    《青禾男高》是內地電影中極為少見的功夫漫畫片,受到港臺風格影響,而故事背景發生在偽滿洲國,東北人的熱血與傲骨都在此有所表現。歐豪飾演的荊浩等人,可以說是七八十年前的斜槓青年,大學生/古惑仔對抗日本同學/軍國主義者/武士道,當然還是我方前輩更為純粹。

    鈕承澤監製的《青禾男高》,與徐克監製的《財叔之橫掃千軍》,都呈現出一種激揚癲狂的血與骨的戰鬥屬性,區別在於主人公的年齡差距極大,石天是個很有趣的怪老頭,而歐豪則是痞子生生的憤怒青年。港臺動漫文化受日本影響很大,1971年開始,香港漫畫大師黃玉郎創作功夫動漫《小流氓》,講述七個功夫小子為香港低下階層打抱不平的江湖故事,而《龍虎門》更是將這股潮流推向高峰。待到馬榮成釋出《中華英雄》,從而形成香港動漫的兩大陣容。《中華英雄》和《龍虎門》分別被劉偉強和葉偉信改編為電影,可以說《青禾男高》在一定程度上繼承了這兩部電影的一些特點,但又增加了在地化。將動漫功夫與故事發生地結合的更為直接,本來就是監製鈕承澤的拿手好戲,他導演的《艋舺》就將臺灣一條街拍成了青年黑社會版清明上河圖,《青禾男高》就是偽滿洲國青年人的心靈投影。

    如果沒有外界的影響,相對一部分淪陷區的青年,就會被教科書和社會公開談話的主流意識形態所吸引,畢竟獨立自主透過自己的觀察和審視判斷出歷史的真實非常不容易,《明月幾時有》裡的茅盾、《青禾男高》中柳禾,都是文化人,都可以透過文章和讀書會改變青年人。景甜飾演的柳禾,作為一個睜開眼看世界的青年教師,在地下組織讀書會,是為了讓東北地區的學生能夠不忘本,透過對中華文明的重要載體書籍的閱讀,在文化的層面實現覺醒。只要中國文化不失傳,暫時的淪陷,並不代表東北就沒有希望和未來。

    荊浩對於柳禾的愛戀,還像《詩經》中描寫的“君子好逑”,輾轉反側後找上門來,雖然有一些荒唐和鬧騰,但是也表明了心意,也能夠為了愛改變自己。荊浩是本能的力比多的象徵,他的打群架、單挑的能力,時間將證明都是有用的。趕走敵人,不能只靠動口和紙筆,很多時候,武器的批判也非常有效,特別是拳拳到肉的終極對決。

    1930年代,從清末到民初闖關東兩三輪之後的東北,青年人比例極高,也是中國最為重要的工業基地和糧倉,可惜張學良東北易幟之後並不能長久的保護東北,九一八事變之後倉皇退到關內,成全了日本軍國主義的階段性目標。此時,日本軍人、武士、浪人和農墾移民都聚集在東北,試圖將東北建設為他們永久的家園。黑木美紗和林遣都飾演的有野心的姐弟,就是為了實現家族復興和日本東亞霸業的目標而來到東北。他們必要會與荊浩等人直面相撞,一定要打個你死我活才有意義。動漫文化在相當程度上,就是為了這場終極決戰而做準備。《青禾男高》的榮譽,在乎歐豪的力與美的展現,在於暴力的宣洩,在於骨頭更硬和膽量更強、拳擊速度更快的表達,國難當頭當有勇士如斯。

  • 4 # 影視口碑榜

    What’s up man!最近嘻哈簡直無處不在,聽說你還在糾結於怎麼玩花式freestyle?來不及解釋了,趕快戴上耳機,來一場“黑炮”界的視聽震撼!

    歐豪演唱的電影《青禾男高》片尾曲《放馬過來》MV出街!夠年輕、夠燃、夠帶節奏!單曲迴圈中,聽完特別想帶上“傢伙式兒”,跟兄弟們一起上,放馬過來~這很cool哦!青禾bro!

    《青禾男高》果然是青春動作電影,連片尾曲的名字都這麼霸道!景甜歐豪喊話放馬過來,我就問問你們誰敢不接招~MV中,片場花絮也獨家曝光,沒想到誰都不服,酷炫到底的青禾天團私底下竟然如此歡脫!

    看來影片裡感人的師生情,兄弟情都是發自肺腑,真情實感呀,有趣的人一起做有趣的事兒,這種感覺不能更棒!

    上一秒還是片中領著一眾小弟打群架的荊浩大哥,下一秒就變成在麥克風前氣場全開的rapper豪。演員+歌手雙重身份的歐豪,個人風格獨樹一幟,才華可以說是讓人羨慕嫉妒恨了!野生全能豪仔仔出沒,你還不快趕快抱走!

    景甜簡直元氣滿滿,看到她的笑容就感覺莫名溫暖治癒,簡直太適合電影裡的這個角色!試問,有這樣的女老師,學校裡的男同學還能不能好好上課了!

    嚶嚶嚶,小姐姐也太可愛了,媽媽問我為什麼在舔螢幕!聽說《青禾男高》裡景甜飾演的柳禾老師可是個有故事的女老師~與歐豪感情糾葛,帶領學生覺醒抗爭。期待大甜甜的演繹~

    監製豆導鈕承澤“嚴肅”盯片場拍攝,瞧這架勢,看來《青禾男高》是繼《艋舺》後又一部燃爆又感人的誠意之作了!——不過鈕導,您這是要做表情包界新星的節奏嗎~

    蔣卓原導演也是實力耍寶,原來歐豪大哥被壁咚的戲份是蔣導親身示範的呀!哈哈哈哈哈哈。

    “...我變了樣更強壯有新的方向,兄弟們都在我周圍...”正如歌詞中所形容的,《青禾男高》關於成長,關於友情,關於戰鬥!啥也別說了,青春不需廢話,看這滿屏的荷爾蒙,跟著兄弟團一起感受決戰現場吧~

    如此帶感的節奏,簡直6到飛起“放馬過來,各位兄臺,消除陰霾,就趁現在。”聽完整首歌,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句話。在風起雲湧的校園江湖,荊浩帶著自己的兄弟們為家國榮譽反抗霸凌,為所愛的人奮力一戰~看《青禾男高》“開戰”版海報,景甜歐豪領銜兄弟團叫板對手放馬過來,無懼無畏的少年們抄傢伙來了!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之一就是少年的拳頭,因為其中蘊含著青春的熱血和信仰。在《青禾男高》“一拳定音”釋出會現場,景甜歐豪帶著青禾天團真的抄起傢伙“打”了起來,看來片中大家都get到了很多武力值技能!

    打遍校園無敵手的歐豪大哥,卻敗在了大甜甜手下~果然柳禾老師才是青禾真正的王者呀!

    蔣卓原導演透露片中每一個場景的設計都基於歷史史實,在此前提下綜合了熱血漫畫的表現形式。怪不得影片的質感如此養眼~蔣導還“爆料”影片神秘背景:“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偽滿洲國時期,為了傳承民族的文化和信仰,青禾男高的師生們攜手奮勇反抗。”看來這個學校師生很不一樣~

    更令人驚喜的是監製鈕承澤透過VCR驚喜“現身”現場,豆導誠意推薦:看《青禾男高》,感受一場荷爾蒙與腎上腺素過癮的觀影體驗~期待值直升!

    聽說《青禾男高》預售已在淘票票,貓眼開啟!想提前一飽眼福的童鞋趕快速速搶票!~

    最終的決戰已經到來!這不是演習,敬請放馬過來,熱血少年無所畏懼!

  • 5 # 迷影映畫

    青禾男高不是一部青春片,它是一部抗日神劇!

    以及,它還是一部爛片,爛的清新脫俗,卓爾不群。

    社會!社會!表示要鼓勵這種型別片的嘗試,這肯定是中國電影崛起的希望啦!

    說回這部電影,如大家在海報看到的那樣,影片基本就是一幕山寨低配版的《熱血高校》。

    甚至從從畫風人設到分鏡造型、都在cos熱血高校,唯恐大家看不出來。

    說真的,就算模仿致敬,甚至抄襲都可以原諒,縱觀電影史,致敬出經典的也不在少數。

    但問題在於本片屬於“端著日本的文化”去抗日的意淫電影典型。

    故事發生在日據時期的偽滿洲國境內,在一所青禾高校內,中國學生和日本學生分為兩派,整日打架鬥毆。

    歐豪便是中國高中生勢力的代表,後來在景甜飾演的進步女教師的影響和愛慕下,走上了抗日青年救國圖存的道路。

    影片選在七月份上映,非常符合主旋律型別片的氣質。

    但是據我不負責任的猜測應該是這樣子的:

    導演、也是本片的編劇,大概是從小深受《熱血高校》的影響,自幼立志拍攝一部同人型別的作品。

    但你要知道放眼當代,還真沒有適合“全片都日系畫風”和“自帶日本黑幫氣質”的故事背景。

    不得已編劇除此下策,想到了日據時期的滿洲國,既符合了日系畫風,又帶上了抗戰元素。

    難為導演能想出用歷史架空的手法,將故事背景從高校黑社會男團撕逼放置在裡抗日救國的大歷史背景下。

    但影片卻毫不顧及的在抗日題材這種主旋律背景下,加入各種不適合中國本土特色的改編。

    舉例來說,一群抽菸喝酒打架搞黑社會的盲流學生,居然還敢談“抗日救國”。

    換句話說,電影基本就是一幕幕“我抽菸喝酒燙頭紋身,但我一定是個好青年”的翻版。

    整部電影價值觀極其扭曲,山寨卻又不倫不類。

    最後,說句題外話,導演蔣卓原爛片屆一股清流。

    之前的作品《江湖論劍實錄》、《新嘻哈四重奏》全都是辣眼睛的“神作”,推薦給大家。

    其實,走出電影院的時候,

    我都在想:這波不得負分才對得起這部電影?

    但是沒有,我覺得任何型別化的電影嘗試是值得鼓勵的。

    所以平衡之下,我鼓勵性的給本片一星。

    以及,大家不用黑景甜,其實景甜在電影中就是個花瓶角色,並沒有很多的戲份。

    電影爛,這不怪大甜甜。

  • 6 # 言午許

    青禾男高是不是青春片我可能不知道,但是真正的青春片應該是《閃光少女》那樣的。這部片兒算是個爛片都是抬舉了。

    當然不是因為裡面有景甜才把這部片子稱之為爛片。

    它之所以爛,是因為整部片子沒有一個優點。

    很難想象這部片子的監製是鈕承澤,當年拍過艋舺的導演搗鼓出了這種玩意來。

    這部電影還是挺神奇的,光看名字你覺得可能有《熱血高校》的感覺,沒想到卻是一部和抗日有關的電影,要是把電影素材都收集起來,也許可以叫:青春熱血抗日動作純愛日系漫畫愛國抄襲電影。能雜糅了這麼多元素,除了導演膽兒肥,想不到別的理由了。當代的名導都挖空心思想拍好一種型別的片,中國的三流導演淨想著搞些天馬行空的屎來糊弄觀眾。

    青禾男高的劇情基本可以打0分。劇情無聊能讓人感覺編劇純粹就是想撈一票走人的。在主打青春片的名義下強行插入抗日只能說為了愛國煞費苦心,打群架抗日best抗日。校園師生戀也可以接受,畢竟愛情是沒有什麼理由的,但是你為了迴歸抗日主線就讓女主和男主妹妹強行下線是不是太著急了點。真是苦了那時候的孩子,一邊打群架一邊學習日語一邊還要談各種各樣的戀愛一邊還要偷偷的學習中國文化。在這個年紀承擔了不該承擔的重任!

    演員陣容也可以打0分。這部片子裡雖然女演員不多,但是景甜的姿色要排進前3可能還得看導演的臉色。歐豪更別說了,剛看完悟空傳再來看青禾男高,你會發現這兩個人物在歐豪的演繹下竟然一模一樣。其他角色一個都不認識,整部劇除了柳部長全體演技不線上,好笑的是這個柳部長誰演的《青禾男高》的百度百科上還沒有。

    當然更多的還是無法理解的bug,比如整部劇中日交流的方式有三種:日本人說日語華人說中文;日本人說蹩腳的中國話華人說中文;日本人說日文景甜說日文再換到中文。你們到底累不累?就算電影裡講那時候的人類都是靠心靈感應的不行嗎?觀眾也是會信的呀。還有啊,日本學生出來打中國學生都蒙上了面為什麼不換身衣服,穿著男高的校服會有戰鬥力加成吧。

    最後還有一個問題,男高是高中嗎,為什麼就變成了大學?

  • 7 # 電影味道館

    故事一開始以沉重的音響,帶黑暗風格漫畫作為開篇。講述了當時偽滿洲國時期日本人對於中國進步文人的迫害,企圖透過奴性教育來控制東北三省,但仍有中國熱血青年,在地下建立讀書會來反抗和繼承中國文化。

    然後從詼諧的動漫背景開始,漫畫版的字型,富有新意的水珠特效,以及阿屁被打掉的牙齒,都不禁讓人捧腹。帶出了由歐豪飾演的男主角荊浩。在當時的環境下,一所名為青禾男高的學校中按照國家關係分為了兩派,一個是以前學校欺負華人的柴田派,另一個則是由歐豪飾演的男主角荊浩在柴田派的橫行霸道下建立的荊浩派。

    隨著女主柳禾的出現,原本存在微妙平衡的兩個派系之間一觸即發。柳禾是學校的新老師,而荊浩在一次偶然的情況下與柳禾相遇,從此暗戀不已。這時身為家族繼承人的柴田為了家族和姐姐的負擔,接受了日本軍隊的授意,迫害毆打讀書會的學生。荊浩在勸妹妹放棄讀書會是知曉柳禾是讀書會創辦人,為了愛情毅然加入,拒絕了柴田派的求和。與柴田派衝突越來越大。

    影片第一個小高潮出現,兩個幫派之間大大出手。帶著木棍,穿著黑衣,以破舊的工廠為背景,學生們狠厲的打擊,倒地飛濺的水花,帶著沉悶的色調,厚重的低音炮擊打,鏡頭流水般的滑動展現。臉在Sunny下照的黑白分明,眼裡也泛起了光,沉穩而執著。

    電影越看越沉悶,隨著一句句“待光復東北凱旋日,慰軒轅。”“我們不僅僅是在讀書,更是在傳承我們的文化,時刻提醒自己是個華人。”“讓我看到了他們對於自己是華人的認同和對抗爭的希望。”日本軍部的步步緊逼,柴田復興家族的強烈使命感,荊浩兄弟被欺負,妹妹被凌辱,阿屁的毅然而然,為心愛的人舍卻性命。一步一步,每個人都身在其中卻又身不由己,國仇家恨在眼前,不得不奮不顧身,以死證道。真的是有比生命更為沉重珍貴的東西值得人們去守護,如愛情,如家國。

    但是最終荊浩放棄了愛情,在火車下看著她離開。天在下雨,像淚,向日葵在淋雨,像我。在感情面前我們都太脆弱,在生死麵前我們都太渺小。

    別無選擇,只能戰鬥了。既然柴田和荊浩都擔上了擔子,只能去承受了。兄弟之情,家國之恨,只能用血來洗了。浮躁的低音炮再次響起,略顯陰暗的光線,在人的臉上,都是一面光明,一面黑暗。漠然佇立,煙在光下如同灰般消散,人們開始悄無聲息地奔跑,人們憑著瘋狂在廝殺獵物,腳下的塵屑,刀劍的恍明聲,石塊砸擊的砰明聲,拳頭把臉擊的扁平,跺在水中濺起水花。最後木棍斷裂時,一刀寒光,一滴汗落在那刀上,暈開了一朵紅花,柴田身死,其餘人物各自落下帷幕。

    影片愛情,親情,友情,家族興衰,國家危亡交織。面對這種時刻,男主角顯示了我們作為熱血青年的家國報復,以情,以性,敢愛敢恨,面對國難挺身而出,展現了抗日時期一名熱血青年以鐵肩擔起了道義,可敬可佩。人們的青春不就該這樣嗎?

  • 8 # 毒舌影視

    《青禾男高》是一部“非典型”的校園暴力抗日題材青春片!

    《青禾男高》是怎樣把“校園暴力”和“抗日”結合在一起的呢?先來看日本方面的故事線,日本佔領東三省後進行奴化教育,不屈的中國青年暗中組成讀書會傳播中華文化和抗日思想,日本軍部派兵進行了血腥鎮壓,引起國際社會的抨擊,日本天皇下令軍部不得再以此鎮壓學生。而日本軍部轉而扶植校園裡以林遣都扮演的柴田為首的日本學生幫派作為他們的打手,讓他們以暴力的手段對付參加讀書會的學生和老師。

    再來看中國方面的故事線。歐豪扮演的荊浩是“青禾男高”裡的中國小霸王,他手下的中國學生幫派跟柴田的日本學生幫派原本保持著井水不犯河水的平衡。但由於荊浩愛上了景甜扮演的新來的女老師柳禾,而柳禾又是讀書會的組織者,為了保護自己的心上人,荊浩帶著中國學生幫派,跟發誓破壞讀書會的日本學生幫派展開連場大戰。

    由於日本學生的背後是日本軍部,而且日本軍部還專門派出相撲、柔道和空手道三大高手,給打不過中國學生幫派的日本學生幫派助陣。因而可以說,影片中的連場暴力對決,已經不僅僅是中日學生之間的衝突,而是覺醒的中國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反抗。

    至於影片中暴力元素的程度嘛,雖然遠遠超過其他華語校園片,但畢竟不敢玩得太過火,其實在血腥方面還是比較剋制的,比《熱血高校》的血腥暴力程度還是有距離的。但熱血程度應該是能感染到觀眾的,畢竟提起抗日怎麼不熱血呢?呵呵!而且片中那種中日學生上百人群毆的混戰場面,也會令處於青春躁動期的學生們感覺熱血沸騰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麼妹住在十三寨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