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馬振廷1
-
2 # 趙日金141
仁,德,義。孔子解《周易》之《易傳》有明確的定義。
“天地之大德曰生:聖人之大寶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財。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
德,天地之德,天生的,如孔子曰“天生德於予”。
仁,聖人守住自己的寶位。
義,禁止民眾為非作歹。
-
3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謝謝邀請!“仁者心之德,義者心之制。”這是宋代朱熹先生在他的《孟子集註·梁惠王上》裡面對“仁”和“義”的註解,原話是“仁者,心之德,愛之理;義者,心之制,事之宜。”這是說無論“仁”還是“義”,其實都是“心”的作用,“仁”的作用是施與好的,“義”的作用是制約壞的。
“仁”是心的正面作用“仁者,心之德,愛之理。”這是從正面來談的,“德”就是基本特徵,“心”的基本特徵是什麼呢?就是“仁”。“理”就是情理,從情理的角度講,這個“仁”是怎麼體現出來的呢?就是透過“愛”體現出來的。
所以“仁者,心之德,愛之理。”這個話通俗的講,就是說“仁”是人心的基本特徵,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愛”來得到體現。孟子是“性善論”的倡導者,他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及其長也,無不知敬其兄也。”並認為這是每一個人都生而知之的“良能”。
所以儒家的教育,非常注重“孝”,“孝”就是對父母,對尊長的愛,因為這是每個人都天生具備的,所以教化從這個角度切進來就很容易見效,這也是儒家教育的高明之處,先從大家都樂於接受的“孝”切入,等把它強化以後,再慢慢的向外推廣,由家庭推向社會,由孝親轉為愛眾,這樣就能逐漸達到教化的目的。
孔老夫子在《禮記·禮運·大同篇》裡面講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遵循的就是這樣一個原則。把對父母子女的愛逐漸推廣,運用到兄弟之間,那就是“悌”,用來事上就是“敬”,用來護下就是“慈”,用來交友就是“信”,等等等等,這都是對“仁”的運用。
“義”是對的反面作用“義者,心之制,事之宜。”這是從反而來談的,“心”不僅能從正面施人以愛,還能從反面制己以“義”,“仁”是顯現好的一面,“義”則是制約壞的一面,“事之宜”的“宜”是適宜之義,就是說事情的處理方法會有多種,但最好的可能只有一種,“宜”就是排除其它的,留下最好的。
從這個角度看,我們會發現“義”裡面有智慧的成分,也就是對事情的理性判斷,這是“仁”正確發揮作用的有力保證,如果沒有“義”,可能就會出現古人常說的“婦人之仁”,女人心軟,容易被打動,所以會盲目的使用“仁”,比如對子女的溺愛,就是把“仁”用過頭了,還有面對一些騙子人設的可憐相,不能及時識破,最後被騙上當,這也是濫用“仁”的結果。
有了“義”就不一樣了,“心之制”,等於是在心裡加裝了一套制動系統,關鍵時候能幫我們踩踩剎車,剋制住內心的躁動,讓我們保持頭腦的清醒,“事之宜”,當我們面對各種可能性的時候,會讓我們進行理性的權衡與抉擇,來尋找最合適的解決方法,這樣就能讓我們避免失誤。
我們的文化是一個多層面、多角度的文化,比如《易經》中所講的“錯綜複雜”,就是多角度觀察得出的不同結果,一個卦象,從正面看是“天山遁”,從對面看就變成了“雷天大壯”,從反面看又變成了“地澤臨”,等等等等。同一件事情,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情景,就需要不同的處置方法,這就是“義”。
總結總之,“仁者心之德,義者心之制。”這是在幫我們梳理內心,以方便我們善加運用,在為人處事的過程中,既要心中有愛,也要不失理性,沒有理性的愛是盲目的愛,沒有愛的理性是冰冷的理性,心中有愛是“仁”,不失理性是“義”,做到有仁有義,才能把愛撒播到需要它的地方。
回覆列表
仁者愛人,指有能力的官,大人愛護弱者,有慈悲之心,仁愛之心。義嗎?自我約束去幫助兄弟朋友,而守規矩。不出規,不失態,不求回報,心無雜念無非份之想。見義勇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