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鳥是雀形目、太陽鳥科、太陽鳥屬鳥類的通稱。體型纖細,嘴細長而下彎,嘴緣先端具細小的鋸齒;雄鳥中央尾羽特別長;兩性異色。世界共有14種,分佈於亞洲南部、菲律賓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中國有6種。被譽為"東方的蜂鳥"。
太陽鳥體重僅5~6克,連尾羽在內,最大的身長不超過15釐米。每當太陽初升,霞光映照,或者雨過天晴,萬里藍天的時候,太陽鳥和蝴蝶、蜜蜂等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叢中,成群飛翔。它們那鮮豔的羽衣,閃現紅、黃、藍、綠等耀眼的光澤,奪目異常,故名“太陽鳥”。當它們不停地揮動著短圓的小翅膀,輕捷地將長長的嘴,伸進花蕊深處吸食花蜜時,那懸停半空,倒吊身子的高難動作,簡直和美洲的蜂鳥一模一樣。所以,有人把它譽為“東方的蜂鳥”。 每年春季,是太陽鳥的繁殖季節。這時,雙雙對對,在森林邊緣或溝谷坡地的灌木叢間築巢。巢呈梨形,懸掛枝頭,隨風擺動。每巢產卵2~3枚,卵殼呈乳白色,間有細小的棕色斑點。
太陽鳥
太陽鳥有細長微彎的嘴和管狀的長舌,和蜂鳥一樣以吸食花蜜為生。但遇到小甲蟲和蜘蛛,也不放過開葷的機會,抓來充飢。它還是帶翅膀的“月下老人”,為植物傳授花粉。
蜂鳥屬蜂鳥科(Trochilidae):共有1科2亞科104屬355種。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出嗡嗡聲酷似蜜蜂而得名。體型小,體被鱗狀羽,色彩鮮豔,並閃耀彩虹色或金屬光澤,雄鳥更為鮮豔;嘴細長而直,有的下曲,個別種類向上彎曲;舌伸縮自如;翅形狹長;尾尖,叉形或球拍形;腳短,趾細小而弱。
分佈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
最小的紅隱蜂鳥(Phaethornis ruber)和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體重不足2克,最大的巨蜂鳥(Patagona gigas)重19-21克;其餘蜂鳥大多重量在2.5-6.5克,體長在6-12釐米之間。
蜂鳥只在新北界和新熱帶界的美洲有發現,大多數生活在北緯10°——南緯25°的熱帶和亞熱帶區域。
太陽鳥是雀形目、太陽鳥科、太陽鳥屬鳥類的通稱。體型纖細,嘴細長而下彎,嘴緣先端具細小的鋸齒;雄鳥中央尾羽特別長;兩性異色。世界共有14種,分佈於亞洲南部、菲律賓群島和印度尼西亞。中國有6種。被譽為"東方的蜂鳥"。
太陽鳥體重僅5~6克,連尾羽在內,最大的身長不超過15釐米。每當太陽初升,霞光映照,或者雨過天晴,萬里藍天的時候,太陽鳥和蝴蝶、蜜蜂等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叢中,成群飛翔。它們那鮮豔的羽衣,閃現紅、黃、藍、綠等耀眼的光澤,奪目異常,故名“太陽鳥”。當它們不停地揮動著短圓的小翅膀,輕捷地將長長的嘴,伸進花蕊深處吸食花蜜時,那懸停半空,倒吊身子的高難動作,簡直和美洲的蜂鳥一模一樣。所以,有人把它譽為“東方的蜂鳥”。 每年春季,是太陽鳥的繁殖季節。這時,雙雙對對,在森林邊緣或溝谷坡地的灌木叢間築巢。巢呈梨形,懸掛枝頭,隨風擺動。每巢產卵2~3枚,卵殼呈乳白色,間有細小的棕色斑點。
太陽鳥
太陽鳥有細長微彎的嘴和管狀的長舌,和蜂鳥一樣以吸食花蜜為生。但遇到小甲蟲和蜘蛛,也不放過開葷的機會,抓來充飢。它還是帶翅膀的“月下老人”,為植物傳授花粉。
蜂鳥屬蜂鳥科(Trochilidae):共有1科2亞科104屬355種。因飛行時兩翅振動發出嗡嗡聲酷似蜜蜂而得名。體型小,體被鱗狀羽,色彩鮮豔,並閃耀彩虹色或金屬光澤,雄鳥更為鮮豔;嘴細長而直,有的下曲,個別種類向上彎曲;舌伸縮自如;翅形狹長;尾尖,叉形或球拍形;腳短,趾細小而弱。
分佈於拉丁美洲,北至北美洲南部,並沿太平洋東岸達阿拉斯加。
最小的紅隱蜂鳥(Phaethornis ruber)和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體重不足2克,最大的巨蜂鳥(Patagona gigas)重19-21克;其餘蜂鳥大多重量在2.5-6.5克,體長在6-12釐米之間。
蜂鳥只在新北界和新熱帶界的美洲有發現,大多數生活在北緯10°——南緯25°的熱帶和亞熱帶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