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鑑地圖

    吐谷渾的來歷

    吐谷渾,最早是人名,後來成為族名、國名。南北朝時,吐谷渾首領誇呂,開始稱可汗,建都伏俟城。吐谷渾鼎盛時期,統治區域東起甘肅省甘南地區,西至今新疆若羌、且末,南至青海以南,北至祁連山脈。正好地處大唐京都長安與西域的交通要衝,扼控絲綢之路南路通道,在東西方商貿交通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死而不僵的吐谷渾

    隋朝大業五年(公元609年),隋煬帝西巡時曾打敗吐谷渾,伏允可汗南逃,投靠党項族。隋煬帝在吐谷渾屬地設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目的是從這裡打通西域之路,使吐谷渾故地成為隋朝經營西域的前進基地。但隋末天下大亂,伏允可汗重新復位,吐谷渾得以復興。

    唐初,伏允可汗進入河西,勾結涼州李軌,不斷侵襲唐朝西部邊境。不久,又翻越祁連山,切斷河西走廊,向漠北的東突厥汗國納貢稱臣。唐高祖武德二年至武德九年(公元619—626年),吐谷渾年年入侵西部邊境。因此,唐太宗即位後,貞觀之初先解決了來自北部的主要威脅東突厥後,及時轉移戰略重心,開始向西用兵,先後發動了兩次征討吐谷渾的戰爭。

    第一次征討:元氣大傷的吐谷渾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春天,伏允可汗進犯涼州,並拘留唐朝使者,唐朝多次招諭不從。不久,唐鄯州(治今青海樂都)刺史李玄通上表朝廷,說吐谷渾這時正牧馬青海,"輕兵掩之,可盡致"。六月,唐太宗派遣段志玄、樊興二將進攻吐谷渾。十二月,段志玄由鄯州向西進攻八百多里,在西海(今青海湖)以東擊敗吐谷渾部眾。

    由於長途出擊,人困馬乏,段志玄作為遠征軍指揮員,也缺乏窮追不捨的決心與魄力,滯留原地休整,致使吐谷渾盡驅牧馬西遁。只有段志玄部將李君羨率領部分精騎長途追擊,在西海以南的懸水鎮打了一次大勝仗,繳獲牛羊兩萬餘頭。但唐軍這次出擊,並沒給吐谷渾以毀滅性打擊。唐軍剛剛退回鄯州,伏允可汗就入侵涼州報復。唐太宗決定再次出兵打擊。

    第二次征討:吐谷渾的滅頂之災

    貞觀八年(公元634年)十二月初,唐太宗再次下令出擊吐谷渾。六十五歲的老將李靖主動請戰,唐太宗任命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統率侯君集、李道宗、李大亮三路大軍出擊吐谷渾。

    貞觀九年(公元635年)正月,三路大軍集結西進。李靖率統帥部到達鄯州,召集眾將商議對策。侯君集提議,"簡精銳,長驅疾進,彼其不虞,可有大利,此破竹之勢也"。李靖採納這一建議,命李道宗率輕騎先發。閏四月初,李道宗在庫山與吐谷渾主力遭遇,伏允可汗依山頑抗,李道宗率千騎從山後發動突襲,伏允大敗,"悉燒野草,輕兵走入磧(戈壁灘)"。

    戈壁大漠沒有水源,晝夜溫差極大,補給困難。李靖在庫山召集統帥部會議,與眾將商議制敵之策。李道宗認為,伏允可汗逃往河源方向,那裡自古人跡罕至,唐軍從無高原戈壁地區作戰的經驗,建議撤回鄯州休整,待軍馬復壯後再重新發動進攻。

    侯君集則認為,唐軍困難,吐谷渾軍更困難。應該乘吐谷渾"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的極端困難境地,發動絕地追擊,取勝並不困難。

    李靖再次採納侯君集建議,決定兵分兩路:李靖親率薛萬均、李大亮諸將為北路;侯君集率領李道宗等將為南路,實施鉗形追擊。這次追擊戰打得十分艱苦,主要戰鬥發生在青海湖以東及以南地區。

    李靖親率的北路,其部將薛孤兒於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四月下旬在曼頭山打敗吐谷渾軍;另一部分又在赤水源(曼頭山以西)打敗吐谷渾軍,斬殺了幾位吐谷渾小頭領,繳獲大批牲畜,解決了軍糧不足的困難。

    南路侯君集、李道宗部"歷破邏真谷,踰漢哭山,經途二千餘里,行空虛之地,盛夏降霜,山多積雪,轉戰過星宿川,至於柏海,頻與虜遇,皆大克獲。北望積石山,觀河源之所出焉。乃旋師,與李靖會於大非川,平吐谷渾而還"。這一路均是高寒無人區,"其地無水,人齕冰,馬啖雪",戰鬥異常艱苦。

    同月,薛萬均、薛萬徹兄弟與吐谷渾天柱王在赤海發生激戰,遭到吐谷渾軍凌厲反擊,薛氏兄弟被吐谷渾軍隊包圍,"兄弟皆中槍,失馬步鬥",戰騎死傷大半,險被吐谷渾全殲,幸虧左領軍將軍契苾何力率領援兵及時趕到,將吐谷渾軍打敗。這時,李大亮在蜀渾山打敗吐谷渾軍。

    唐太宗又派大將執失思力率援軍馳援青海,並在居茹川打敗吐谷渾軍。李靖指揮大軍長途奔襲,直插新疆且末。"窮其西境",切斷其最後退路。

    這時偵察得知,伏允可汗已經逃至突淪川,即將逃往于闐。李靖指揮李大亮、薛萬均兄弟及契苾何力率部西追伏允可汗,命侯君集和李道宗率部西進柏海地區追殲吐谷渾餘部。契苾何力精選驍勇騎兵一千餘名,長途奔襲追殲伏允可汗。

    沙漠中沒有水源,"將士刺馬血飲之"。契苾何力率精騎直插突淪川,"襲破伏允牙帳,斬首數千級,獲雜畜二十餘萬,伏允脫身走,俘其妻子"伏允可汗逃向戈壁深處,已經窮途末路,最後在敗逃途中被隨從所殺。

    伏允嫡子、大寧王慕容順,眼看吐谷渾氣數已盡,率眾擊殺天柱王,舉國向唐朝請降。至此,圍殲吐谷渾之戰宣告結束。但慕容順長期在隋朝當質子,在吐谷渾國內缺乏人望基礎,幾個月後就被吐谷渾內部人所殺。吐谷渾擁立慕容順之子、燕王諾曷缽為君主。

    諾曷缽年幼,大臣爭權,國內大亂。十二月,唐太宗又派兵部尚書侯君集領兵前往平定,局勢才得以控制。此後,吐谷渾與唐朝保持了較長時間的良好關係。並且一直臣服唐朝,在日後的唐蕃戰爭中也一直站在唐朝這邊。後來也因此被吐蕃逐漸吞併。

  • 2 # 探尋歷史奧秘

    吐谷(yù)渾(又稱吐渾)是公元313年至公元663年(即西晉至唐朝時)位於祁連山脈和黃河上游谷地的一個少數民族國家。

    吐谷渾的建立

    吐谷渾原為人名,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慕容涉歸之庶長子,因與慕容涉嫡子慕容廆繼不合,於西晉末遷至枹遷(今甘肅臨夏地區),後開彊擴土,逐步統治了今青海、甘南和四川西北地區的羌、氐部落,東晉初建國。吐谷渾之孫葉延承襲為首領後,以其祖父吐谷渾之名為族名、姓氏、國號。

    吐谷渾的興盛

    葉延之孫視連為首領後將吐谷渾的政冶中心從甘肅遷到了青海的莫河干。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位於弟視羆,被西秦封為沙州牧。視羆傳位於弟烏紇提,被西秦打敗,國力衰弱。烏紇提傳位於視連之子樹洛幹,樹洛幹為首領時做出一系列整頓,輕徭薄賦,賞罰分明,使國力復振,率部落遷至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西秦對於吐谷渾的倔起不安,屢次襲擊吐谷渾,樹洛幹屢敗於西秦,只得歸降,被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

    公元420年,樹洛幹傳位於阿才,阿才兼併氐羌數千裡,與西秦求和並接受了西秦“徵西大將軍”、“白蘭王”等封號,派使至建康,通貢於劉宋,被劉宋封為沙州刺史、澆河公。慕瞶、慕利延時期,與北魏、劉宋交好。此時的吐谷渾土地廣袤,除總部在沙州外,還有4座大城,分別在清水川、赤水、澆河、吐屈真川等地。慕利延傳於拾寅,拾寅將政治中心由慕賀川西遷至伏羅川。拾寅與北魏、劉宋交好,被北魏封為鎮西大將軍、沙州刺吏西平王。被劉宋封為鎮西大將軍。他信奉佛教,修築了許多宮殿城池。

    公元541年,誇呂繼位,將政冶中心遷至伏俟城,以此為都城,學漢法設官,有王、公、僕射、尚書及郎中、將軍,自稱可汗,是吐谷渾第一位自稱可汗的首領,此時的吐谷渾東西三千餘里,南北千餘里。此時為吐谷渾最強盛的時期,西魏還將濟南王元匡的孫女廣樂公主嫁給誇呂為妻。

    吐谷渾的滅亡

    誇呂在位期間多次侵襲中原,北周與隋分別在567年與581年反擊,吐谷渾因此遭重創,國力日漸衰敗。608年,隋朝進攻吐谷渾,擊敗了吐谷渾伏允。但只是控制了東邊的河源郡,隋煬帝派伏順前往管理也無功而返,幾年後吐谷渾不僅收復了失地,還反過來攻打隋朝。

    到了唐貞觀九年(634年),因伏允多次襲擾,李世民決定消滅吐谷渾,時年六月,唐遣左驍衛大將軍段志玄率軍擊吐谷渾,伏允不敵,攜眾遠遁,唐軍追至青海湖後班師回朝。伏允於十一月十九再次襲擊涼州,十二月初三唐遣五路大軍圍攻吐谷渾,翌年四月,李道宗在庫山擊敗吐谷渾軍,李靖又在赤海擊敗吐谷渾天柱三部落,收雜畜二十餘萬頭,伏允兒子伏順投降於唐,被唐封為可汗、西平郡王,吐谷渾成為唐的屬國。國勢一落千丈,再難崛起。

    唐初年,吐蕃崛起,勢力進入青海南部,自656年多次襲吐谷渾,在唐龍朔三年(663),吐蕃大舉進攻吐谷渾,吐谷渾被吐蕃所滅,諾曷缽逃往涼州,率數千帳內附唐,吐谷渾就此亡國。唐為諾曷缽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仍世襲青海地號,直至貞元(785~804)時為止。

    吐谷渾是中國歷史上存在時間最長的少數民族國家,從313年至663年,共350年。從東晉初期到唐朝,歷經了十六國、南北朝、隋末大亂等亂世後被吐蕃所滅。

  • 3 # 雲南國學網

    吐谷渾是徒何鮮卑慕容氏的支庶。當西晉前期,鮮卑慕容氏還放牧在西拉木倫河流域時,民族大移動時代開始了,慕容氏的正支由慕容魔帶領,開始向遼水東西移動,後來稱之為徒何鮮卑,曾在中原地區建立前燕、後燕、西燕、北燕几個政權。慕容氏的支庶即慕容龐的庶兄慕容吐谷渾,大概在西晉武帝太康六年(公元285年)稍後,帶領了他的部落一千七百戶,也從西拉木倫出發,沿著陰山山脈西行,經鄂爾多斯草原,碰到西晉末年永嘉亂離(公元307-312年),很容易地度過隴坂,一度把他們的帳幕安置在袍罕(今甘肅臨夏)、西平(今青海西寧市)一帶。他們在遷徙的過程中,接受了不少匈奴人,到達袍罕以後,又和這一地區的羌人雜居,逐漸形成一個部落結合。到了吐谷渾的孫子葉延時代,就採用他祖父吐谷渾這個名字,來作為這一部落結合的名稱。

    這一部落結合到達袍罕以後,他們的遊牧地區,“自袍罕以東千餘里暨甘松(今甘肅迭部東,白龍江北),西至河南,南界昴城(今四川阿壩)、龍涸(今四川松潘)。自洮水西南,極白蘭(今青海布林汗布達山),數千裡中,逐水草,廬帳居”(《宋書·鮮卑吐谷渾傳》)。可是吐谷渾人實際居住袍罕、西平、甘松等地並沒有多久,在前涼張駿時,前涼已於袍罕置河州,並於西平置西平郡,又於甘松置甘松護軍。十六國後期,西秦乞伏氏曾以袍罕為都城,並於甘松置甘松郡。南涼禿髮氏又曾以西平樂都為都城。可見吐谷渾人久已放棄這些地方了。在吐谷渾汗烏紇堤統部期間(公元410-415年),吐谷渾人為西秦主乞伏乾歸所敗,烏紇堤投奔南涼,幾乎亡國。烏紇堤兄子樹洛幹(公元405-417年)率所部數千家逃奔至莫賀川(今青海同德巴溝),遂建帳於莫賀川,“自稱大都督、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吐谷渾王。化行所部,眾庶樂業,號為戊寅可汗,沙、澄雜種莫不歸附”(《晉書·吐谷渾傳》)。“沙”指“沙州”,“溺”指“西泓山”(即今甘肅碌曲南之西傾山)。沙州“有黃沙,南北一百二十里,東西七十里,不生草木,沙州因此為號”(《宋書·鮮卑吐谷渾傳》)。這個沙漠,就是今天青海貴南縣茫拉溝一帶的沙漠。乞伏乾歸和乞伏熾磐妒忌吐谷渾的強盛,屢次出兵襲擊,掠奪吐谷渾的牲畜,樹洛幹被迫退保白蘭,發病而死。樹洛乾弟阿豺繼位為汗(公元418-424年),吐谷渾的勢力還是繼續發展,“阿豺兼併氐、羌,地方數千裡,號為強國”(《北史·吐谷渾傳》)。東晉末年,譙縱割據巴蜀,阿豺的兵力向南推進,取得龍涸(今四川松潘),所以《宋書》說吐谷渾“南界龍涸”。劉裕消滅了譙縱,阿豺的南境已和南朝鄰接,阿豺遣使通好南朝。阿豺死,弟慕聵統部(公元425-436年),宋文帝於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封慕聵為隴西公。到元嘉九年,進爵為隴西王。

    吐谷渾在慕聵統部時期,更是強盛。公元414年,南涼禿髮氏亡;公元429年,西秦乞伏氏亡,使吐谷渾解除了東北面的威脅。北魏太武帝神麝四年(公元431年),大夏主赫連定在北魏兵鋒逼迫下,率其殘餘勢力自上邦(今甘肅天水市)西行,想渡過黃河,退入涼州。吐谷渾汗慕聵遣其弟慕利延率領精騎三萬,“乘其半濟”,進行襲擊。赫連定全軍潰敗,赫連定被生俘,慕聵把他送與北魏。北魏太武帝封慕聵為大將軍、西秦王。慕聵還佔領了金城(今甘肅蘭州市西北)、袍罕(今甘肅臨夏)、隴西(今甘肅隴西)三郡之地。這是吐谷渾汗國極盛時期。

    慕聵死,弟慕利延繼位(公元437-452年)。公元439年,北魏滅北涼沮渠氏,取得河西走廊,中原地區被北魏統一起來了。慕利延知道形勢對他極為不利,開始率部眾向沙州(今青海同德)以西撤退。公元444年,北魏主太武帝利用吐谷渾貴族的內部矛盾,出兵襲擊吐谷渾,攻取了樂都、袍罕等地。慕利延退保白蘭,魏軍深入追擊,慕利延又從白蘭西北翻越阿爾金山,人于闐境。從此吐谷渾汗國“地兼鄯善(今新疆若羌)、且末(今新疆且末北)”(《北史·吐谷渾傳》),“北接高昌”(《梁書·河南王傳》)。轄境“東西二千里,南北千餘里”(《周書·吐谷渾傳》)。慕利延等待魏軍撤退後,又回到白蘭。從此,吐谷渾雖然失去中原地區的一些郡縣,反而可以專心經營青海草原了。

    南朝宋文帝封慕利延為河南王。慕利延死,兄子拾寅繼位(公元453-481年),宋文帝也封他為河南王,自此吐谷渾汗國就自稱為河南國。河南國曾在宋孝武帝大明五年(公元461年)送給南朝“善舞馬”。當時詞臣謝莊還奉詔做了一篇《舞馬賦》和《舞馬歌》,喧動文苑。北魏王朝在全盛的時候,常去攻略吐谷渾,有一次掠奪到駝馬二十多萬匹之多。到北魏王朝衰亂時,吐谷渾汗國卻國力鼎盛。公元524年,北魏的關隴地區爆發了以莫折念生為首的人民大起義,涼州幢帥於菩提等囚執刺史宋穎,響應念生。吐谷渾汗伏連籌(拾寅孫)曾出兵救援涼州,擊殺於菩提,並乘機向隴右沿邊擴充套件勢力。

    伏連籌死,子誇呂(公元530-591年)立,“始自號為可汗,居伏俟城(今青海共和西北鐵卜卞古城,東距青海湖約七公里),在青海西十五里”。“青海週迴千餘里,海內有小山(海心山),每冬冰合後,以良牝馬置此山,至來春收之,馬皆有孕,所生得駒,號為龍種,必多駿異。吐谷渾嘗得波斯草馬,放人海,因生驄駒,能日行千里,世傳青海驄者也”(《北史·吐谷渾傳》)。

    吐谷渾人過著遊牧生活,“土多犛牛、馬、騾”,“雖有城郭而不居,恆處穹廬,隨水草畜牧”。“好射獵,以肉、酪為糧。亦知種田,有大麥、粟、豆。然其北界氣候多寒,唯得蕪菁、大麥,故其俗貧多富少。”“兵器有弓、刀、甲、稍。”(《北史·吐谷渾傳》)“國無常稅,呼叫不給,輒斂富室商人,取足而止。”(《晉書·吐谷渾傳》)“其刑罰,殺人及盜馬,死;餘則徵物以贖罪,亦量事決杖。刑人必以氈矇頭,持石從高擊之。父兄死,妻後母及嫂等,與突厥俗同。”(《北史·吐谷渾傳》)“婚禮,富者納厚聘,貧者竊妻去。”(《新唐書·吐谷渾傳》)丈夫的服裝,“著小袖袍,小口褲”(《南史·河南王傳》),“通服長裙,帽或戴冪罱。婦人以金花為首飾,辮髮縈後,綴以珠貝”(《晉書·吐谷渾傳》)。吐谷渾可汗誇呂“椎髻既珠,以皂為帽,坐金師子床。號其妻為恪尊(可賀敦的異譯),衣織成裙,披錦大袍”(《魏書·吐谷渾傳》)。吐谷渾社會大概處於不發展的奴隸制階段。

    南北朝時期,吐谷渾和南朝經濟文化的聯絡很密切。如宋文帝的時候,吐谷渾汗送南朝的禮物有烏丸帽、女國(即後來的吐蕃)金酒器、胡王金釧等;宋朝則回贈牽車等物。《梁書·河南王傳》還說吐谷渾“與益州鄰,常通商賈”,可見相互間的商務貿易也很頻繁。吐谷渾與北朝的關係也很密切,北魏王朝曾贈送給吐谷渾許多錦彩,吐谷渾汗也不斷贈送犛牛、蜀馬及西南的珍貴土產。在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3年),西魏將領在涼州之西襲擊吐谷渾從北齊回來的商隊,“獲其……商胡二百四十人,駝騾六百頭,雜彩絲絹以萬計”(《周書·吐谷渾傳》)。即此一例,可見吐谷渾與中原地區的頻繁商務往來。此外,吐谷渾和波斯等中亞國家也互通貿易,1956年春在青海省西寧市一次出土波斯薩桑王朝俾路斯時期(公元457-483年)的銀幣,即有七十六枚之多。

    東、西魏分裂之際,東魏丞相高歡欲以吐谷渾為外援,建議東魏孝靜帝元善見納吐谷渾汗從妹為妃,並封濟南王元匡的孫女為廣樂公主以妻吐谷渾可汗,想利用吐谷渾貴族來騷擾西魏的後方。由此西魏“緣邊,多被其害”(《周書·吐谷渾傳》)。西魏為了鞏固後方,除調動重兵來防禦吐谷渾外,也利用突厥和吐谷渾爭奪塔里木盆地霸權這個矛盾,在公元556年,派遣大將史寧與突厥木杆可汗聯軍進攻吐谷渾,虜誇呂妻子,大獲珍寶及雜畜而還。北周武帝時,吐谷渾汗四次遣使來北周贈送方物。武帝建德五年(公元576年),吐谷渾貴族內部火併,國內大亂,武帝遣太子宇文贊統領大軍進攻吐谷渾,軍至伏俟城,誇呂遠走,周軍虜其餘眾而還。建德六年,北周滅北齊,吐谷渾可汗在那年又派遣了使臣來贈送方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里河體育場在哪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