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
2 # 日常科技
謝邀。直觀的外觀區別就是英特爾平臺針腳是設計在主機板上,而AMD的針腳是設計在U上。光這點,兩者就不可能相容。在效能上,AMD給人的印象就是發熱大價格低,如今的銳龍處理器在各方面都表現出色。英特爾的發燒U效能強但是價格高,低端的U則通常是雙核,效能欠缺,更適合辦公使用。
-
3 # 築夢文化
前方高能預警。咱來個純手機手打靠譜點的答案吧。這是一篇最有趣,又好玩的AMD intel家族史,忍住看完,你一定會愛上我。咱們來聊聊AMD和Intel的前世今生,情感交割。如果不是篇幅所限完全可以從80年代末的8086開始我們來慢慢道來。 鑑於篇幅所限。咱們簡言快語,概括性來說一說。
1,歷史, AMD是intel反壟斷的產物,早年386 486,AMD是intel的製造商,類似於國家強制分割的聯通和電信和兩桶油。總之開始他們還是有蜜月期的,並且早期的CPU除了牌子不一樣,效能和外觀幾乎一模一樣。主機板都是通用的。毫無區別。
2,分裂,隨著intel玩陰的。突然終止586的研發改名叫奔騰,AMD也不得不獨立研發k5。 後來,686電腦叫奔騰2,AMD叫做k6 兩家算是成了水火不容的冤家,這幾次交鋒還只是牛刀小試,各有千秋,在k6 k6-2還曾經小勝,直到後開Intel,奔騰3的研發成功(這就是今天i7的老祖宗)
而AMD k6-3研發一敗塗地,導致AMD一蹶不振,intel卻風生水起。
3,AMD崛起,隨著奔3的火爆,AMD發了大招。阿斯龍的釋出,讓AMD首先突破1ghz大關,一雪前恥,把Intel碾壓在腳下,intel也不甘心,官方強行超頻奔3,也隨之趕上,哪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1g奔3超頻版各種問題不斷不得不召回,這時的intel根本不是AMD的對手。(歷史與今天驚人的相似)
4,intel的徹底沉淪。intel為了挽救市場不得不把襁褓中的奔騰4強行上市。這是一個高頻低能的奔4。除了hz(赫茲,也就是主頻)數字好看,別的一無是處,各方面完全不是AMD速龍 毒龍的對手。一時間,圈子裡Intel 奔騰4成了垃圾的代名詞。可是老百姓不知道呀,只知道奔騰4最快都3ghz了,好快呀,intel靠透支自己的信譽還是強行降低了市場的流失。 但是效能敗的一塌糊塗。
5。扭轉乾坤。苟延殘喘幾年後,intel不得不召回當年奔騰3m核心(筆記本研發團隊)利用以前奔三成功的技術積累,2次開發,華麗轉身,開發出了奔三m 2代。Intel給他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叫作酷睿。
6,AMD的無奈。酷睿一出,大殺四方。猶如一把屠龍寶刀,瞬間斬殺了AMD全家的速龍 毒龍 銳龍 各種龍。 AMD疲於應戰,自己各種龍都被宰了,一地屍體如何掩埋,算了研發推土,壓路機吧。
7,乘勝追擊,intel並沒給AMD喘息的機會,接連出招,先是一季重拳叫 酷睿2,把推土機掀翻,。接著i7系列 頻頻出招。從i7 一代 到i7 234567代 七龍珠一樣的把AMD的各種機器打的滿地找牙。一時間,AMD只能在低端市場和apu之間玩玩過家家。
8,歷史重演。最近也就一個多月前,AMD終於從臥龍蟄伏變成飛龍在天。新一代ryzen的釋出瞬間把7龍珠(i7全家)吞入腹中。一雪前恥。而牙膏廠因為多年的高處不勝寒早已鋒芒不在。沒有了一戰之力。迫不得已玩起了堆核遊戲。4核變6核,單核效能毫無長進,i7 8代雖然勉強可以力挽狂瀾,但也已經是江郎才盡。這個時代將會和當年速龍一樣是 ryzen的天下。intel僅僅是牙膏的代名詞。
展望未來。 Intel要想翻身必須放棄i7系列。開發出全新一代核心。依然有希望從AMD手中奪回鐵王座。也許這對歡喜冤家還會有多次的效能超越,就競爭才會有發展。兩家公司都是人類科技巔峰的驕傲。我希望兩者都能研發出更好更快更節能更廉價的CPU。
回覆列表
在現在INTER和AMD兩大晶片製造商壟斷市場的情況下,如果拿這兩家的同檔次產品相比,除了早期的奔4和奔D的CPU,邁入酷睿時代之後明顯INTER公司在低耗方面做得是越來越出色,以至於現在的I系CPU就是一個證明。
相比之下,從低端到高階市場,同檔次的CPU,AMD的CPU通常要較INTER的CPU功耗、散熱大,這也是AMD的通病之一。
造成這種結果是它的先天因素造成的。由於兩家公司採用的製作工藝不同,AMD公司追求低成本的工藝客觀上也造就了其功耗、散熱大的缺點。而INTER公司的製作工藝決定了它的產品一般都有較高的二級快取(目前三級快取已開始在中高階CPU普及),這也是為什麼它的成本要高很多的原因(快取很佔成本的),也由此決定了產品的價格偏貴。
行業內有一個說法,就是INTER適合作圖辦公、AMD適合遊戲。其實不完全是這樣,INTER的CPU用來遊戲也毫不遜色,特別是它的高快取(新一代I系CPU普遍採用3級快取)大大提高了CPU的穩定性以運算速度。從效能上來說,它具有穩定、功耗散熱少、強大的影象處理技術等諸多優點,相對來說最大的缺點就是價格比較昂貴。所謂的AMD適合遊戲只是因為它在遊戲方面的表現不遜色於INTER並且價格便宜,因此對許多遊戲玩家來說AMD是首選,畢竟經濟原因是我們購買任何商品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由此也就有了AMD價效比高的說法。
不過總的來說,在中國內地市場,以年輕使用者(包括學生及上班族)用AMD的數量不少,這主要取決於經濟方面的原因。而國內企業(國有及外資)多數都是選購INTER的產品,這不僅僅是因為它的穩定效能保證工作的持續性,更大的原因可能還在於INTER的產品對於作圖等辦工作業來說是必不可少的。
作為電子產品的一種,各人選購的出發點不同,有的喜歡價效比而有的就是喜歡品牌,等等。本人是比較喜歡INTER的產品。
但是現在配中低端電腦出現了一個問題,因為DDR3記憶體的普及,兩者之間的競爭逐漸倒向了AMD一邊。因為製作工藝的不同,AMD的產品普遍前段匯流排都較高,也就是說即使是較低端的AMD產品也支援DDR3的記憶體。因此現在很多配中低端的電腦都選用AMD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