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科羅廖夫
-
2 # 筆不意馳
簡單來說,52更厲害,因為它更務實。
卡50夠炫,所謂的黑科技太多,甚至自己都不敢用。52更務實,所以更實用。
-
3 # 狼煙火燎
【當然是卡52了,畢竟卡52是站在卡50肩膀上研發起來的一款武裝直升機!】
卡50武裝直升機研發開創了很多先河,比如第一款採用共軸反向旋翼,這是因為卡莫夫設計局總結了越南戰爭、阿富汗戰爭武裝直升機作戰經驗,認為30%以上的武裝直升機被擊落都是因為尾槳被破壞無法工作後,直升機失去平衡而墜落,因此在設計上採用了上下旋翼共軸反向旋轉,這樣好處抵消了主旋翼產生的環向扭矩而不用尾旋翼了,直升機尾部也不再設計複雜的傳動系統,直升機整體減重不少。戰鬥中卡50即使整個尾部被打掉,依然能平穩的降落下來!
第二第一款單人操控的武裝直升機!卡莫夫設計局認為直升機要避免被攻擊,就要在5~50米高度進入目標區,而在這個高度上領航/武器操控員作用有限;而如果要發現4公里外的目標,直升機的高度需要飛到35~70米,如果實在丘陵或者山區,這更要飛到100米以上,如果在這個高度一個飛行員就足夠了!而且一旦飛機被攻擊,損失的也僅僅一名飛行員。當然為了實現1名飛行員操控,卡莫夫設計局專門設計了一套自動化 、一體化的飛行與火力控制系統,這些系統包括自動化飛行與導航、目標瞄準、武器發射等等
第三第一次為直升機採用了彈射座椅;彈射前炸掉旋翼,然後飛行員彈射。
卡50直升機理念非常先進,還是用了很多蘇聯黑科技,但是卻過於理想化,在對車臣作戰中,卡50與米28武裝直升機都參與了實戰測試,但最終結果卻表明,武裝直升機要想達到1名飛行員操控非常苦難,尤其在進入目標區後,1名飛行員既要操控直升機,又要去發現目標,還要隨時規避危險區域,還要控制武器系統,這樣往往搞得手忙腳亂,最終打擂臺也就輸了卡28!
不過顯然俄羅斯也認為卡50的理念和方向是沒有錯的,因此卡莫夫設計局即使輸給了卡28,但仍然還沒有被放棄,於是經過改進和升級的卡52就現世了,卡52最大的不同就是恢復到了2名飛行員,這大大擴大了直升機的功能。第二乘員可保障實施偵察或電子對抗,授索和識別遠距離目標,能在任何天氣條件下和任何時間指示目標,並區分目標,協調與地面部隊及攻擊機的行動,以及執行其它任務,這樣充分解放了第一飛行員。
當然由於卡52增加了一套飛行員裝置而增重不少,因此所以其飛行效能多少要比卡-50差一點,升限和爬升率有所降低,在機動性上就差了卡50一點點,而武器系統和防護效能是沒有任何差別的!實戰能力增強了不少!
還有卡50曾經發生意外墜毀,最後調查發現是上下旋翼相撞造成的,這個問題應該在卡52上已經解決了!
-
4 # 皇家橡樹1972
當然是卡–52更厲害!因為卡–50是一型設計失敗的武裝直升機!
為啥說卡–50設計失敗呢?就是因為它特立獨行的使用了單座駕駛艙,直升機是雖說飛行速度大大低於戰鬥機,但是它並不好駕駛,因為龐大的旋翼受風力和風向的影響太大,在狹窄的山谷、樓群當中穿行受突如其來“橫切風”的影響非常大!直升機事故都是因為這種氣象條件,所以飛行員要集中注意力駕駛,如果是民用直升機不需要超控武器裝備,飛行員可以集中精力,如果說一邊駕駛直升機遇到敵情還要超控武器,肯定會手忙腳亂的!很可能敵情沒有處理好,自己反倒被擊落或者墜機了,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卡–50“黑鯊”直升機當年剛剛出現的時候,由於是單座設計被“驚為天人”!外界猜測俄羅斯可能掌握了先進的“人機智慧對話”系統,飛行員可以透過語言與直升機的高速飛控計算機和武器管理系統進行對話,直升機的飛行和武器裝備的跟蹤/瞄準/發射,大部分由先進的計算機管理,這樣就大大的減輕了飛行員的駕駛和操作武器的負擔...但是冷靜之餘,各國航空專家普遍認為,以俄羅斯在計算機和數字式電傳系統、智慧系統...等方面的造詣來看,根本達不到這樣的技術能力!還甭說俄羅斯,就是掌握了更先進的人工智慧和高速計算機的國家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
卡–50直升機的座艙,裡面的大量的儀表、開關...存在!人機介面最多1990年代初的水平,很欠佳一個人加上都很困難,更別說再操縱武器了。事實證明卡莫夫設計局的理想太過美好,但是現實是非常殘酷的!2000年第二次“車臣戰爭”期間俄軍派遣了兩架卡–50參戰,進行了近50架次的戰鬥飛行,居然需要卡–29武裝直升機去提供導航和目標指示,這就更加證明了卡–50的飛行員無法同時完成複雜的駕駛和操控武器的工作。卡–29武裝直升機,是卡–25/27的衍生型號,可以攜帶四個57/80毫米火箭發射巢,並且還能搭載8名武裝士兵,類似米–24...而卡–50居然需要比它年長的非專業武裝直升機提供導航,實在是難堪重用!所以,它只是製造了17架就停產了,它還參加過:莫斯科航展、珠海航展、新加坡航展、巴黎航展,結果是一架也沒賣出去,哪國軍方都不想當冤大頭。卡–52“短吻鱷”武裝直升機的座艙,看起來舒服多了,比較符合21世紀的標準,卡–52與米–28“浩劫”武裝直升機爭奪俄軍主力武裝直升機的競賽中視乎是獲勝了,目前俄軍已經裝備了100多架,甚至打算配置在兩棲攻擊艦上...由於美國作梗兩棲攻擊艦購買事宜也失敗了,卡–52也沒上艦。總得來說,卡–52比較符合俄軍目前的需要,座艙改為並列座,飛行員和武器操縱手分工明確,能更好的專注自己的那一攤工作,讓卡–52發揮出最大的作戰效能,但卡–52也有些不足,並列座也算是特立獨行,世界上其它型號的武裝直升機都是串列座,這樣直升機的機體就會較窄,受彈面積就會減少,受彈面積小對武裝直升機意義重大!因為它大多數時間都是超低空飛行,很容易受到地面防空火力的打擊,機體狹窄正面受打擊的機率就會降低很多 。從這個角度看上去卡–52的機寬並沒有比米–17窄了很多,這樣正面投影面積就會較大,被地面炮火擊中的機率大大增加了,但是原始設計就是這樣了也沒法再改。
當然,武器裝備在設計的時候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在戰場上表現良好就可以了,不必強迫症般的做到完美。
回覆列表
卡-52是卡-50的雙座改進型。其實,卡莫夫還有一種共軸雙旋翼武裝直升機的終極版——卡-58直升機。一般認為,在軍事衝突中主要的空中作戰力量是轟炸機和戰鬥機,巡航導彈和現代“智慧”炸彈的能力在戰鬥中具有無可爭辯的優勢,近年來出現了許多新型的戰機和航空彈藥,然而,如果敵人所在的城市無法攻克,或者自身地面部隊駐紮在相當開闊的地域上,那麼最有效的解決辦法是使用武裝直升機的突擊。
從上世紀70年代以來,蘇聯和俄羅斯在歷次戰爭中成功地使用現代化的武裝直升機,例如阿富汗戰爭,車臣戰爭、俄格戰爭,以及在敘利亞執行特別行動。從作戰水平來看,俄羅斯卡莫夫設計局生產的卡-50和卡-52直升機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卡-52“短吻鱷”可以有效打擊地面武裝分子,這架直升機可在空中摧毀敵人坦克、攻擊地面建築和設施,甚至能以驚人的速度攻擊低空飛行的戰鬥機。這樣的武裝直升機是打贏區域性戰爭的極好幫手。但科技日新月異,俄羅斯還開發了一架名為“黑鬼”的偵察武裝直升機卡-58。“短吻鱷”卡-52的設計在最初研製的時候曾引起不少轟動,因為當時蘇聯還沒有類似的直升機,而現在卡-58也將成為延續卡-52的優秀效能。
俄羅斯於20世紀90年代末提出研製卡-58第五代隱身直升機,因其卓越的效能被稱為“黑鬼”或“黑色幽靈”(Black Ghost)。卡-58採用卡式直升機經典佈局--共軸式反轉雙旋翼;V型尾翼,中間有一個排氣柵,大大降低了紅外輻射。該直升機配備兩組渦輪軸發動機,最高時速創下該級別直升機的最高紀錄:350公里/小時,最大飛行高度為3600米,垂直上升速度8米/秒。
俄軍認為,在戰場上,具備隱身能力的高速直升機,優勢非常明顯。它可以突然出現,而又迅速消失,讓敵人措手不及。卡-58機身具有特殊折線蒙皮和隱身塗層,能降低雷達反射。複合材料顯著改善了直升機的飛行和技術特性。其效能毫不遜於美國的科曼奇隱身武裝直升機,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它。
卡-58的革命性特徵是採用一系列隱身設計,具有極好的紅外和雷達隱形能力。而全球首款隱身直升機為美國的科曼奇直升機,曾在80年代立項,該飛機注重隱身效能,結合當時固定翼飛機的隱身技術,但在花費大量資金後被放棄。卡-58的低能見度塗層也改變了直升機的外觀,沒有一塊裝甲板與機身軸線成90度角,“骨骼清奇”,四面體形狀降低雷達反射水平。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種全新的設計方式。
卡-58的武器裝備對敵人來說也是極具威脅性的,40枚非制導導彈或8枚“產品305”反坦克導彈,此外還有大口徑航空炮。裝甲保護抵禦12.7毫米裝甲彈和23毫米彈片,要擊中卡-58非常困難。此外,這架直升機能釋放熱陷阱、假目標等等,保護自己免受高射炮的攻擊。“黑鬼”卡-58名副其實像黑色幽靈一樣悄悄接近敵人,在被發現的時候進行有力的打擊和自衛。當然,卡莫夫的隱身直升機並非100%無懈可擊。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的安全彈射系統被啟用。
不過,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大部分武器發展計劃都淪為茶餘飯後的閒談,卡-58也不例外。只是2011年,有幾架卡-58的風動模型在中央空氣動力學研究院的空氣動力風洞群進行了吹風和測試。目前,說“黑鬼”卡-58直升機是否真實存在,還為之過早,它能否量產並在未來取代卡-50和卡-52,這就需要時間證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