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木蘭香馨

    靜坐養生如何訓練?答:靜坐是一種狀態,養生是一種追求。而靜坐養生是一門功法。但是靜坐養生不是訓練,而是修煉。哪修煉的是什麼?修的是心,修的是意,煉的是性,煉的是氣,而達到強身健魄益壽延年之目的。那如何靜坐哪。一,首先選擇一塊空氣流通新鮮之地。二,不論室內還是室外,都要空氣新鮮而避開風口。三,環境相對安靜,而保證不能在練功中受到任何外來因素的打撓。四,我們在修心打坐時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全身放鬆,排除雜念。按照打坐練功時的要求,調心調意調氣調息,內松,外松,全身放鬆,與天通,與地通,抱本守元。雙眼微閉,內視反聽,從兩眼中的祖竅穴往下照,透過旋肌,膻中直達關元氣海,而黙默意守。培養我們元炁,與全身各個神經迴圈肌肉意識與肌體的通一協調,而達到培養出一個完整的心與意與氣與息的完整系統。而我們只管每日靜坐,日日練習,而等那時機成熟,藥物產生水中花開,這時才真的進入了打坐運功之狀態。而那時要注意心靜,撮提閉吸,緩慢悠長,而過穀道,通三關,上通至百匯而從祖竅返下搭鵲橋從喉頭膻中返下直達丹田氣海。這就是打坐修練,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小周天。靜坐養生是一門很好的修煉方式。回答完畢。

  • 2 # 文靜的輕活營養廚房

    現在很多人已經瞭解靜坐對人體有很多好處,但在實踐中往往很難做到最好,尤其是初學者,很容易大腦思緒依然紊亂,比較難真正達到大腦徹底放空的效果。這裡分享幾個方面我自己在學習和練習中的體會。

    1、明白靜坐的核心重點在於“舍”或者“放下”。

    人類之所以會有各種煩惱,其實歸根結底就是我們想要的東西太多,而且有句話常說,人都是自私的,因此人往往都是隻想“得到”,很少人會主動“捨棄”或是放下。

    正如我們中國有句老古話,叫:捨得捨得,有舍才有得!從身體健康的角度來說其實是一樣的,如果把我們身體比作一間房間,如果一味得到東西進來,而沒有捨棄出去,那麼這個房間只會被塞滿甚至塞爆,無論怎樣,這都是讓人不舒服的體會。

    因此,我們如果開始練習靜坐,時刻要提醒自己重點是“放下”,而不是“累積”。當你逐漸多放下一件事情,或是一種奢望,其實你會感受人會更方式,更舒服。

    2、靜坐的坐姿。

    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每天都是伏案工作,身體會不自覺的前傾,長時間會影響我們的頭部、頸部偏離了正常的位置。因此,在靜坐的時候,擺正坐姿可以幫助矯正這一前傾的慣性。

    一開始,我們可以先體會一下矯正前傾,試試身體抵著牆壁,坐直身體的感受。如果體會到身體已經坐直,然後略略的收住下顎,閉眼或將目光收在前方約45度角的地面上,基本上這個角度能讓身體回到最自然的位置,人也會舒服。

    另一方面,我們最好能在臀部下方放一個柔軟的坐墊,這樣可以緩解大部分人身體僵硬帶來的不舒服。至於腿的擺放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可以是單盤腿、三盤腿或是雙盤腿都沒有問題。雙手可以輕鬆的放在膝蓋或大腿上,手掌向下,隨意自然即可。

    3、靜坐的核心技巧——呼吸。

    掌握呼吸方法是靜坐最基礎的要領,同時也是最好幫助思緒集中,減少雜念的方法。當然可能很多朋友都有所瞭解,無論是練習瑜伽、還是冥想、靜坐,我們都需要採用腹式呼吸。

    先說一下腹式呼吸的要點:腹式呼吸以膈肌運動為主,腹式呼吸時,橫隔肌會下降,腹壓增加,感覺好像是空氣直接進入腹部,這時若把手放在肚臍上,會感覺手上下微微抬放。吸氣時輕輕擴張腹肌,腹部微微凸起,在感覺舒服的前提下,儘量吸得越深越好,呼氣時再將肌肉收縮,腹部緩緩下降。

    另外要注意用鼻腔呼吸:鼻腔不光只是氣體流通的通道,由於鼻腔組織的特殊性,還是空氣的“加工廠”。

    鼻腔黏膜的血管十分豐富,具有收縮和擴張功能,而且能隨著體內外環境的改變而進行自我調節。當外界冷空氣進入鼻腔時,小血管裡的血液就增多,流動也加快,這樣,就能把進入鼻腔的冷空氣調節到和體溫相似的溫度;同時,可將乾燥的空氣變為溼潤的空氣,以維持呼吸道的正常生理活動。鼻孔里長有許多鼻毛,用鼻子呼吸,鼻毛能夠擋住空氣中許多灰塵。有時候,空氣裡的刺激性氣體刺激了鼻腔裡的神經組織,就會一起噴嚏,將粗粒灰法和有害氣體噴出來。吸入的空氣基本無病菌,主要是鼻腔裡粘液腺和粘膜上皮纖毛所起的作用。當空氣中的灰塵和微生物等吸入鼻腔後,被吸附在“粘液氈”上,隨著纖毛運動和吞嚥動作,被咽入胃內或被咯出。另外鼻腔分泌的粘液中還含有一種“容菌酶”,它能抑制和溶解細菌。

    理解了腹式呼吸基礎,另外再要注意在靜坐過程中做到“數息”“觀息”和“守息”。

    數息

    你可以輕輕專注於吸氣與吐氣之間,把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丹田(肚臍眼下方三指的位置)。每一次吸氣,觀察吸氣的過程,知道吸滿氣為止;呼氣時,開始數“1”,知道吐完氣為止。

    同樣的方法,吸氣、吐氣迴圈,隨著吐氣,你數“2”、“3”……一直數到10,一個迴圈結束,休息一下。隨後再根據自己的時間繼續練習,隨時注意若是有分神的時候,立刻再開始從1數到10,只要一開始專注在數數上,你的分心就會很快被帶回來。

    觀息

    觀息其實是用你的心靈去觀察和體會呼吸之間身體的感受。跟數息一樣,你可以將注意力放在鼻尖或丹田,全身心去體會和觀察你每一次呼氣時候身體不同部位的感受和細微變化,比如,觀察吸進來的氣是冷的還是熱的,又或者慢慢呼氣的時候身體有沒有溫度的不同呢?

    和數息一樣,只要你感到心靈散亂了,就開始注意觀察你的呼吸,注意力又回被拉回來。也許過一會兒,雜念又呈現出來,不要緊,再重複前面的方法繼續下去,直到你的世界只剩下一件事情,那就是你的呼吸。

    守息

    你可以舒服的坐著,試著儘量延長呼吸的時間,愈久愈好。首先慢慢的吸氣,想象自己就是一個正在不斷變大的氣球,吸滿氣之後,儘可能將這個氣息守住,不要輕易讓氣體從你的鼻腔或口腔漏出去,直到無論如何再也受不住時,用力將所有的氣一次性完全吐出去,然後重複進行至少3~5次。

    過程中,你只要在意你的呼吸即可,儘可能守住守住吸氣的時間越長越好。這樣的重複練習會讓你的心境很快轉為平和,緊張的情緒得以放鬆。

    以上的呼吸技巧如果你一開始還掌握不好,推薦你可以從“鼻孔交替呼吸法”先體會一下:

    你最好找個舒適的地方盤腿而坐,將左手自然的放在左膝上,舉起你的右手,放在面前,用右手拇指按住右邊鼻孔,氣息由左邊鼻孔先撥出、再吸入。吸滿氣之後,以無名指按住左邊鼻孔,同時放開拇指,先不鬆開右邊鼻孔,而是保持閉氣,再默數幾下。在閉氣的難受感出現之前,鬆開右手拇指,讓氣息由右側鼻孔撥出。

    同樣的迴圈動作,你重複去做,持續幾分鐘後,你的交感神經系統被關閉,而副交感神經被啟動,能夠很好的幫助放鬆、平復情緒和改善睡眠質量的。

    具體的操作可以跟著楊定一博士和吳長泰老師的引導影片來練習。

    4、靜坐的時間。

    如果條件允許,當然最好可以找一個固定的時間,比如清晨起床後靜坐,或是臨睡前都可以。而每一次的時間不一定要很久,比如剛開始可以從10分鐘、20分鐘為一組迴圈來練習。

    等你完全熟練後,可以延長靜坐的時間,比如一次可以30分鐘、甚至一小時。如若這30分鐘都能讓自己處於一個完全放鬆甚至放空的狀態,那我們的身體、心靈都能夠得到很好的修復和提升。

  • 3 # 用心至誠忠誠於心

    生命在於運動和靜止的結合,動靜結合,不是隻靠靜止就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

    靜坐的時候做冥想,閉目養神,讓思緒平靜下來,靜能生慧,才能達到養生的目的。

    如果心靈還無法平復,那麼就深呼吸,使得心理平和起來,之後再靜坐冥想,會達到更好的養生目的。

    真正靜坐下來平靜下來後可以讀點書,看書多了,心靈自然會平靜,達到養生的目的。

    在此基礎上,就是要多運動,生命在於運動,更在於動靜結合。才能從精神上和身體健康上全方位的達到養生的目標。

  • 4 # 雲說414

    從佛教思想理論的角度出發來看,一切的萬事萬物皆是緣起法則,由緣而起,亦隨緣滅,生命亦然之。這正如《金剛經》文中所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這就是在說:一切萬事萬物都是依靠因緣而生的法,都是借緣而生起的,沒有一個獨立的個體存在,都是因緣的結合,我們若是透過實質來看其本質,都是如夢是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霧幻一樣不可琢磨,無常而不停地變換著,同時又如閃電一樣的快速變化。我們要無時無刻的這樣看待世間的變化,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所束縛之,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靜坐可以安心寧志,可以舒緩疲勞,可以放鬆自己,可以放空自我,增進我們人的身體健康分子的迴圈,是一種修養身心的很好方法。 我們生活在此世界上,免不了受到種種疾病的侵入,一切疾病又可分為身和心兩方面,除了身上所發生的疾病以外,凡一切貪慾、憤怒、驚慌、恐怖、驕慢等等不正常的思想現象,都叫做心病,就是我們所說的心理疾病。我們平時往往只注意自己身體上的疾病,而對於心理上的疾病,一般都不予重視。現在,我們若靜坐下來,就可以緩解和解決這一些問題。

    我們若說起靜坐來,儒家有“存心養性”,道家有“修身養性”,佛家有“明心見性”。通俗地來講,靜坐就是冥想。冥想就是讓意識照進自我,是一種開發般若智慧的方法之一,可以達到物無兩忘的境界,進入少煩惱、無痛苦的一種逍遙自在的活法,在這充滿著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冥想多少可以解決一點問題,讓我們的身心停下來休息片刻,對我們身心健康,特別是身體還是有利的。

    冥想(又作瑜伽),為梵語的音譯,常用的方法是:閉目,調整呼吸節奏,成為修道者的一種修行方法,具有後來禪修的意思,於是,冥想、禪是一種人體的感知狀態。是從古印度的修道者來說,瑜伽實現入定的一項技法和途徑,把心、意、靈完全專注在原始之初之中;最終目的在於把人引導到解脫的境界。古代印度的瑜伽者透過冥想來制服心靈,並超脫物質慾念;感受到和原始動因直接溝通。透過簡單練習冥想,即可幫助人們告別負面情緒,重新掌控生活,繼續在呼吸冥想之中。

    印度冥想(打破神權的壟斷)修道者,他們每天都在那樹下(空曠的山洞中)盤坐的時候,進行打坐冥想等,來開發出我們自己的智慧,追求一種“梵我合一”的境界。後來隨著佛教一起傳到了中國內地以後,古印度這種修道人的冥想打坐,就得到了發揚光大,這就是中國佛教禪宗的達摩禪法。以後,到了唐朝的六祖慧能時,中國佛教有了很大的發展,冥想與參禪相結合後,就出現了中國佛教禪宗講得的:“生從何來,死往何處?”“我是誰?”這就是:“人啊!認識你自己”的一種註解而已。

    有些禪者(冥想者)就喜歡獨處在一處,進行冥想禪修的原因,他們希望自己冥想參禪問道,明白自己的生死問題,最後達到了脫生死,成為覺者的目的。這正如六祖慧能的禪宗之參話頭,是參念頭未起時,是在唸頭未起時做功夫。在中國佛教禪宗裡,所謂借指見月,明心見性,放下一切雜念,迴歸到了本真的境界;佛禪合一,動靜歸無,剛柔結合,無心有意等,這就是冥想的最高境界。

    冥想追求的是一個靜(寧靜),所謂的安靜、平靜、清淨、寂靜等等,這是一種進入安心寧靜的過程,是通往和開發智慧(如佛教中的般若)的途徑,它可以成就那天人合一(婆羅門教的梵我合一)的境界,當時印度具有睿智的哲人思想家等,他們往往都是這樣的,佛教講靜能生慧,也就是這個道理。

  • 5 # 逍遙谷逍遙

    靜坐養生是道家的靜功,如果只是為了養生不得病的話,只要你能做到天天堅持。每天工作之餘,有些空閒時間都可以做。

    做的方法就是首先除去妄念,當坐下來的時候,開始大多數人都達不到雙盤,坐時不必非要雙盤,坐的舒服就行。道家靜功是有口訣的,口訣就是:凝神調息,如何凝神,男人把心神注到下丹田部位,老年人可以把心神注到會陰穴的部位,女人可以把心神注到兩乳中間膻中六部位。這是如何凝神。坐時,妄念來了,不要跟著妄念跑,也不要壓抑妄念,要做不理它心的功夫,妄念一來,馬上就覺,也不跟著它跑,也不壓抑它,不理它,這樣慢慢地妄念就除了。

    接下來就是如何調息,調息就是調呼吸,把呼吸調整到均,細,慢,緩,長,最後達到口鼻呼吸幾近停止,這時,就達到嬰兒在母體中那種呼吸狀態,道家叫胎息。只有達到胎息狀態時,體外的能量才能進入體內。

    這時就是虛空中先天一氣與體內的能量交流通道開啟,道家叫玄關竅開。體外虛空中先天一氣,自虛空中來。只要堅持煉,身體自然發生質量的變化。健康長壽可期。

  • 6 # 靜中乾坤大

    靜坐養生如何訓練?

    學練養生靜功,主要目的是祛病健身和延年益壽。練功姿勢有站樁、坐樁(靜坐)和臥樁(亦稱臥功)。以坐樁為例。練功者可雙盤,可單盤,可散盤,也可以採用自然坐,坐在椅子上(後背不要靠在椅背上)或床邊上。雙腳與肩同寬,自然平行放在地上,大腿與小腿約成90度角。雙掌心衝下放在雙膝上。上身自然伸直,混身上下要放鬆。接著雙掌指尖相對(間距3至4寸),掌心衝腹(距小腹約3至4寸),抱於下丹田處。此為調身階段。

    調心內容:觀想下丹田中有一個紅色汽球。紅色汽球約有網球那麼大,如此靜靜地觀想3至5分鐘,呼吸採用自然呼吸方式,關鍵是心要靜和混身放鬆。接著變換意念及呼吸方式,呼吸變成順腹式呼吸法,即吸氣,小腹慢慢地鼓起來,呼氣小腹漸漸地凹陷如初。如此一吸一呼迴圈往復。下邊細講意念的變換,隨著柔緩均勻的吸氣,小腹慢慢鼓起時,要觀想腹內紅色汽球越吹越大,雙掌被膨脹的汽球緩慢地往前撐開。氣吸足後,接著緩慢地呼氣,膨脹的汽球又隨呼氣慢慢地變小,迴歸下丹田中,此時別忘了手也慢慢回到原位。要做好上述內容,必須注意意念、呼吸和手的動作三者要協調同步。練習靜功,尤其是初練靜功的人,讓他枯燥地意守下田是很困難的,很多人在這方面耐不住寂寞,心生煩惱,難以入靜繼續往下練功。

    學練氣功忌死練,忌生搬硬套,練氣功要有悟性,要舉一反三,有所創新。在每次練功之前,自己先給自己創造一種美麗的意境,然後練功者再置身意境之中去練功。如此練功趣味無窮,不會有一絲一毫無聊寂寞的感覺。

    以上是自己的一點經驗之談,說出來供同道參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不準收彩禮有什麼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