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國腫瘤學博士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以演化生物學的角度介紹了人類的歷史。赫拉利認為生物學限定了人類活動的極限,而文化則塑造了在極限以內所發生的事情,歷史學科則是對文化變遷的記錄。《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將從石器時代至今天智人的演化歷史分為了四個階段:認知革命(約公元前70000年,智人演化產生了想象力,出現能夠描述故事的語言)、農業革命(約公元前12000年,農業開始發展,智人開始馴化動植物)、人類的融合統一(人類政治組織逐漸融合統一為一個“全球帝國”)、科學革命(約公元1500年至今,出現了現代科學)。

    這本書的切入視角非常宏大,不拘泥於一國一土,有點類似於外太空史學家正在對人類的演化進行復盤。將人類歷史路上的重大變革概括為三大重要革命: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革命來論述人類與其他生物的變化。我雖然只看了前兩部分的認知革命和農業革命……

    個人的幸福狀況是作者關注的一個重要主題,人類世界的發展對生態世界的破壞也是他不肯放過的領域。他的寫作並非為人類的至高無上找到一條相應的解釋,而是透過近於中立的立場,考查人類的發展,以及發展所造成的影響……

    人類將走向何處?!這條毀滅之路已經無法回頭,開弓沒有回頭箭!

    《人類簡史:從動物到上帝》既是作為他這一工作的初步成果,亦是赫拉利對於歷史和人生的徹悟。它一部試圖寫清人類歷史的書,然而它又截然不同於往期讀過的歷史敘述,那些書大多將目光集中在某一朝代、某一時期或者某一歷史事件,他們寫作的重點大多在於釐清事實。還有一些人類史、文明史,通常以文明為單位講述過去,宏觀概括,重點在於敘述文明的發展與文明間的互動。而作者試圖透過該書來回答人類是怎麼樣從一種普通的動物變成世界的統治者,人類又要走向何處。(這裡是關鍵:人類又將走向何處。)我雖然只讀到一半就有這種強烈的感覺,那就是它一直帶顛覆著我的思維。我想,我完全被他的思想通化了。

  • 2 # 神馳

    這本書確實是腦洞大開,不過對於我來講,他的大多數想法我都是早都想過的,也並不覺得太驚奇。

    不過他談到西方科學知識的積累,卻深深觸動了我,我覺得這是東西方文化比較的一個重要成果。

    《未來簡史》中談到智人因知識積累而強大,想到東西方文化發展的特點,我深以為然。

    黑格爾非常奇怪中國的文化為什麼一開始就達到了很高的水準,但長期卻停滯不前。

    那是因為東方式的所謂悟性,只是個體的感知,而個體的感知能力從古到今並無多少變化,據研究,七萬年前的人類的聰明程度與現代人並無差別。所以,在文字出現後的某個時期,如果有哲學天才出現,那麼在幾千年甚至幾萬年中都很難有人超越他了,後人再無創新,再無大聖人,只能循規蹈矩地註釋訓詁經典。

    西方的情況正相反,他們的知識是逐漸積累的,開始還不明顯,但量增質變,他們越到後來越加強大。先有希臘文明,再有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藝革命,直到現代文明,他們正如牛頓所說,是站在巨人肩上看到了更遠的東西。

    在自然科學領域方面對比更明顯。

    在全面觀照總體把握的“大一統”哲學的基礎上,中國文化缺乏條分縷析的科學傳統,而自然科學的發展必須是建立在知識積累之上的。我們出不了歐幾里德的幾何學,只有斷簡殘編中的勾股弦,沒有阿基米德的浮力理論,只有曹衝稱象的小故事,沒有槓桿理論,只有撬物的槓桿和稱物的權衡,更不可能產生牛頓的力學大廈。尤其不要說什麼墨子的光學研究,因為從上帝說要有光之後,光學在西方就是不斷完善的系統工程,從希臘開始,經過萌芽時期、幾何光學時期、波動光學時期、量子光學時期,到現代光學,而中國直到二十世紀初也沒有超出墨子的認知範圍!

    人類因知識積累而智慧和強大,反之便如中國和印度,長期只是停滯不前。如果不是人家架著大炮打過來,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覺醒呢!不過傳統依然頑固,許多華人抱殘守缺始終不悟,狂妄自大,繼續遮擋科學精神的光照,令人懷疑這種民族還會不會有明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沒有懷孕,可是看到胎動會很還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