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小卡卡羅特

    史上留存的帝王畫像不少,帝王的長相也風格各異。但此類畫像多是四色全綵,因為年代久遠,變得破損、褪色、模糊,又囿於紙張和印刷技術限制,想清晰還原的難度太大,印出來一團糊。這導致當年歷史教科書印刷這類畫像,必須選擇單色白描範本。於是明朝嘉靖四十四年(1565)進士、陝西佈政參議王元翰登場了。王元翰之所以跟課本插圖有關係,是因為他分不清官場形勢,初入仕就得罪人,隨即被收拾得團團轉。其政敵說“不轉不是明朝人”,於是王元翰“除清江知縣,調萬安。擢御史,忤時相,出為福建按察僉事,謫邛州判官。兩知進賢、曹縣,遷開州知州”。王元翰一直轉到晚年才醒悟,“不轉才是明白人”,文人正道是讀書著述,於是“乞養歸……以著書為事”。這一著,一部圖譜類大百科全書橫空出世,就是《三才圖會》。“三才”指“天地之人道”,上自天文,下至地理,中及人物,宇宙萬事全都囊括。中國民間畫家繪製歷史人物時想象力一向有限,又偷懶,於是《歷代古人像贊》千人一面。王元翰本人不會畫畫,又偷懶,只能從《歷代古人像贊》盜圖,於是《三才圖會》千人一面。歷史教科書編輯因為印刷原因,恰恰選擇的是《三才圖會》中的歷史人物圖片,於是教科書千人一面。只是便宜了秦始皇嬴政,死後先投胎漢光武帝劉秀,再投胎唐玄宗李隆基,又投胎宋太祖趙匡胤……一統中華五千年。始皇帝夢寐以求的長生不老,變相成功啦!

  • 2 # 寧靜致遠WQ

    歷史上無論是誰能流傳下來畫像的人不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是,紙質畫像也就能儲存一千多年,這還是要精心保護下才能做到。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紙質文物通常不會超過唐朝,也就是說唐朝之前基本上沒有帝王將相的畫像流傳下來。再說了紙張是東漢時期蔡倫改進造紙術普及的,秦始皇那時候不存在紙張畫像的,是沒有畫像流傳下來的,至於有沒有其它形式的畫像流傳下來,我想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現,也許秦始皇陵有壁畫,但這個猜想也不是短時間能印證的。但我們可以從《史記》描述中窺視秦始皇的長相。其中有一段大梁人尉繚覲見秦始皇記載說:秦王鼻子高,眼睛細長,胸脯像鷙鳥一樣,聲音像豺狼一樣。根據這段描述我想多數人可在腦海裡勾勒出秦始皇的長相。至於朱元璋的長相有畫相流傳下來,大家可以看看那張是真正的朱元璋。

    我是傾向第一張相是朱元璋,民間傳說朱元璋“豬龍相”,是很醜的,至於是不是豬腰子臉不好確定。下面這張秦始皇相是課本里經常出現的,是不是符合秦始皇長相也無法印證,大家可以對比我的那段文字描寫看看像不像。

    至於秦始皇這個長像是不是豬腰子臉我不敢下結論。

  • 3 # 我們需要真情

    我想秦始皇畫像和朱元璋畫像相似的應該是這張吧?

    關於歷史上的秦始皇和朱元璋是不是“豬腰子臉”我們現代人都不好說,因為都認識,誰也沒見過。在這裡呢我想和大家先討論一下中國傳統繪畫的畫法。用美術上的術語來說,中國傳統繪畫屬於“意象造型”,和西方繪畫的“具象造型”有很大的區別。簡單來說就是“重意不重形”,注重“似與不似之間”。山水畫如此,人物畫也是如此。我們常見的年畫和門神這個特點非常突出,畫法大多不以常規著色,身體比例也極不協調,形象誇張,只為突出人物性格。現在我們看到的秦始皇畫像據說是知名畫家劉旦宅根據唐朝畫家閻立本《歷代帝王圖》中帝王形象參考創作,連畫中秦始皇身上的冕服在秦朝有沒有都存在很大的爭議,更不用說面部形象了。

    我們再說朱元璋的畫像,據《太祖實錄》裡記載,朱元璋“及上稍長,姿貌雄傑,志意廓然,獨居沉念,人莫能測”。一個“姿貌雄傑”就把朱元璋刻畫成不敢說超級帥哥最起碼也是相貌堂堂吧。而《明史》卻在這幾句話中加了一句“奇骨貫頂”,“奇骨貫頂”就是說頭蓋骨突出了,如果是真的話那顯然是朱元璋不知道得了什麼病導致頭骨變異了。這樣的長相放現在怎麼看怎麼難看,怎麼還能是當皇上的料呢!

    《明太祖實錄》是建文帝下令編修的,後來成祖又修改了幾次,都是明太祖的嫡系子孫,不能排除美化朱元璋的可能。而《明史》卻是滿清編修,也不能排除醜化的可能。更有民間傳說描述,朱元璋認為這樣的容貌是“龍相”,故意讓畫師畫成這個樣,這就有趣多了,龍長成這個樣子也夠磕磣了。

    總之,在照相機問世以前所有的歷史人物我們都不可能清楚他們的真實相貌了。但不管是“豬腰子臉”還是“鞋拔子臉”都不能掩沒上述兩位老先生在歷史上的成就和地位,正因為他們跌宕起伏的傳奇人生,我們的歷史才更加的豐富多彩,奇麗壯觀。他們的豐功偉績會永載史冊,千古流傳。

    參考文獻:《明太祖實錄》,《明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克勞福德、蘆葦、克拉克森、妖刀和一哥幾個超六組一隊會是什麼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