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醫養生鄭芝環
-
2 # 岐黃之路
我是先熟讀,每天下自習後,在找個安靜的地方讀半個小時,要讀到行雲流水不卡頓,熟讀全篇後在開始背誦,一天五句,早上背,中午吃飯時背,晚上吃飯時背,睡覺前在背一次,當然這樣背熟了很快就又會忘,還需要不斷的重複,現在拿下一邊一小時二十分鐘左右,還能更快,貴在堅持
我是先熟讀,每天下自習後,在找個安靜的地方讀半個小時,要讀到行雲流水不卡頓,熟讀全篇後在開始背誦,一天五句,早上背,中午吃飯時背,晚上吃飯時背,睡覺前在背一次,當然這樣背熟了很快就又會忘,還需要不斷的重複,現在拿下一邊一小時二十分鐘左右,還能更快,貴在堅持
不是會背就可以,理解其理法方藥更為重要!
傷寒論主要根據六經辨證,比如太陽病以桂枝湯、麻黃湯為代表,祛風散寒祛邪為主;少陽病治療以小柴胡湯為代表,扶正祛邪、調和寒熱等;陽明病以白虎湯、大承氣湯為代表,大致可以理解為清熱瀉火、清腑瀉熱等;其他有治療太陰病的理中湯,治療少陰病的四逆湯等,是以溫陽散寒為主;厥陰病以烏梅湯治療陰陽不相承接、寒熱錯雜的病症。
傷寒論的經典,在於指明瞭方向和綱領,理法方藥邏輯嚴密,療效確鑿。在這個綱領之下,後世醫家多有發揮,創作了很多方藥,稱為時方,靈活變通,豐富了傷寒論的內涵。
比如少陽病,病在半表半里之間,有虛實夾雜,寒熱錯雜的證候,經典的表現包括口苦咽乾、頭暈目眩、心煩喜嘔、不思飲食、胸脅苦滿等,治療以小柴胡湯為主,療效明顯確切。這一類的病症,不在表也不在裡,非虛非實,寒熱間雜,所以小柴胡湯用柴胡黃芩疏解瀉熱,用半夏生薑理氣散寒,用大棗人參補虛扶正祛邪,甘草調和諸藥,總之是以調和法為主。
很多名方,比如柴胡疏肝散、溫膽湯、保和丸、越鞠丸等,也都有類似小柴胡湯的組方用藥和思維立法,算是對少陽病的完善和補充,這類的方藥也多搭配合方加減使用,以更適合錯綜複雜的證候,更加靈活,但總體還是在少陽病的框架內。
所以說傷寒論是經典,創造了中醫體系的框架,如同樹幹;後世時方,在框架的基礎上豐富了內容,如同枝葉。
學習中醫,傷寒論是必學的經典,學習時方,也時刻不要忘記傷寒論脫離框架;否則時方浩如煙海,容易迷失方向,茫然不知所措。
以上一點體會,隨感而發,可能有不妥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