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蝸牛博士
-
2 # 08娃de小史記
孩子小的時候,讓孩子明白哪些不可以做是非常困難的事情。即使再怎麼和藹的講道理,孩子依然會忘。但如果這時媽媽火冒三丈訓斥孩子,孩子依然會犯錯,而且有可能出現反作用。所以,家長應該做的是,保持平靜的態度。因為態度問題,只是家長自己的情緒控制出了問題。於事無補,再說嚇著孩子,自己反而後悔,何苦來哉。
最後介紹一個心理學實驗,兩組孩子,配倆箱子,一組和藹的說不能摸,另一組嚇唬孩子不準摸。實驗結果,每組都各有30%孩子摸了。 三個月後再實驗,被嚇唬組70%摸了,和藹組依然30%。。。被嚇唬會逆反的。
所以嚇唬孩子是沒有好的效果的,取而代之不如告訴孩子媽媽的感受:類似耍賴媽媽會傷心,摔倒媽媽會很擔心之類。發展共情能力。
-
3 # 九傾
家長經常嚇唬孩子不好
有些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並不懂得如何心平氣和地跟孩子講道理。當他們想要把道理教給孩子的時候,或者孩子不聽話時,都是透過嚇唬的方式,但是,有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都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並且會做出一些奇怪的舉動,而這些舉動就會給孩子帶來負面的影響,比如說:當家長經常出現這些行為時,就會讓孩子變得非常不自信,甚至變得膽小、懦弱。
我覺得大家還是不要沒事嚇唬孩子,可能有的時候我們是覺得是假的,但是還是分辨不出來他們會害怕,他們害怕也不說,時間長了對孩子的心理就會造成很大的傷害。有時候可能也控制不住,會嚇唬孩子一下,但是這個儘量是能避免就避免。經常被嚇唬的孩子自己會很膽小,會不敢獨處,怕黑。這些傷害一旦造成,再有這個傷害就會發很長很長的時間費很大的功夫。與其等造成傷害了再去彌補這個傷害,還不如一開始的時候儘量把這個傷害降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