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顏二哥有言23
-
2 # 水晶158008514
呈謝!只要你在公交車上沒讓座。各種眼光,各種指責都會攻擊你,沒人會考慮你身體方面有那些不適,這也是人為什麼遇到事從不換個思維去考慮別人的感受呢?
看到因公交車上因沒給老人讓座,而老人出囗不遜,謾罵,暴打,你生為老人沒以你走過的路,經歷的事,展示後人,而是用噍老不尊的姿態做著你惡人的舉動,敬老愛幼是美德.試問你該如何姿態讓我們更尊重你?
-
3 # 灰太狼44967765
社會輿論其實還是比較寬容的,指責的,基本上是當事人吧。
“讓座”在一些人的思想觀念中已經變異了,本應該屬於道德約束不具有強制性的行為,被一些人上升到了類似於法律的地位。至少,已成為一種道德綁架。
一個良性的社會應該鼓勵民眾積極向上,培養高尚的道德情操。但更應該接受的是,大部分普通民眾守住道德底線即可。
這才是社會常態常形。
-
4 # 職場前沿思維喬春雨
讓座糾紛是一把社會文明的量尺,社會中有年輕人,有老年人,有兒童。道德的尺子不光針對年輕人,更是全社會的標準!
我們的道路越修越寬,城市化規模越來越大,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卻愈發擁擠逼仄;我們越來越富有,但公共道義、傳統美德、法律法規不能貧乏,否則發生“碰撞”的機率也越來越大;我們的社會問題越來越複雜,亟待對症下藥的良方。
另外我要提醒一句,讓座作為一種美德,實際上只是一種“道德高線”而非“法律底線”層面和意義上的行為。畢竟,“讓座”只可以在道德上倡導,而不可以在法律上強制,即使“拒不讓座”,也並不違反法律。這正如像“見義勇為”這種“道德高線”行為,同樣也只能在道德上倡導,而不能在法律上強制一樣,否則,誤將“道德高線”認作“法律底線”,強求甚至強制他人“見義勇為”或“讓座”,勢必不僅侵犯他人“不做什麼”的法律自由,而且同時也會無形中矮化貶損“讓座”等道德行為原本固有的高尚德性、成色。
-
5 # 醉劍書
道德綁架了。
本來為老人讓座是自覺自願,不是法律。沒有任何理由說年輕人一定要讓座給老人。別人有困難讓個座,多大點事兒,能讓就讓,不讓就不讓,幹嗎上綱上線了。
現在的壞人變老了。在公交車上站一下,又死不了人,怕累,老不死的不要出門啊?何必跟年輕人搶位子?
-
6 # 別開槍是喔
謝謝邀請,本例中的情況屬於誤會,你們夫妻年輕,遇到需要讓座的老弱婦孺,很多人都會覺得你們應該讓座,只不過他們不清楚你們很勞累並且還是個剛懷孕的孕婦。值得一提的是,提醒讓座只能停留在請求的基礎上,辱罵命令就超越了事件本身,是沒有素質的表現,說白了讓是愛心不讓是道理。
-
7 # 素食翁
對題主的描述絲毫沒有引發對其之同情。懷孕婦女屬於照顧物件,當然不用讓座,難道你老公也懷孕了?在顛簸的公交車上,坐著和站立的感受是不一樣的,為什麼有人能捨棄舒服而選擇艱辛的站立?公德心使然,側隱心使然,敬老心使然!!!當一個顫顫巍巍的老人站立在你面前,是選擇裝睡還是讓座,拷問著一個人的側隱之心。孟子曰:“無側隱之心非人也!”在公交車上,連給老人讓個座都不屑於做的人,當外敵入侵時,他肯做王二小那樣寧肯捨棄生命也不暴露老百姓藏匿之所嗎?能毋寧死也不向敵人告密誰家是抗屬嗎?那些不肯作任何犧牲而滿口理由的人,當外敵入侵時誰敢保證ta不會當漢奸?讓一個座其實很容易,可為什麼在一些人眼裡卻比先烈們為人民的安危而犧牲生命還難呢???
很多年前,我和老公都很年輕。當時開了一家新的店面,但是離住的地方特別遙遠!這樣每天都要起早貪黑的往返奔波,生活很辛苦,身體都快累虛脫了,碰巧又懷孕了,所以那個時候回家路上最大的願望就是能有個座位!有一天,老公身體不適加上極度疲勞我倆上了公交車並找到了座位,就趴在那眯一會,剛坐下不久,就有人需要讓座位,是什麼樣的人就忘記了,乘務員一直在提示讓座位,我倆都沒有讓,發至內心的不想讓,可是我倆都坐在離乘務員最近的位置,她就死磕上我倆了,最後說話特難聽,說了“真沒有素質什麼的”,後面不明真相的乘客也跟著起鬨,當時特別委屈,我就歇斯底里的發火了!我說年輕人是應該讓座,那也是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年輕人也有累的時候,病的時候或者受傷的時候……那個乘務員就沒話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很氣憤!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是認知方面的問題。因為大家通常只是相信眼前看到的。不會深究年輕人是不是有病,或已經很累了,精疲力盡了。再說,除非車上有明確標誌指出年輕人所佔住的位置是預留給老弱病殘孕婦等特定人士坐的,否則理論上年輕人是沒有責任和義務一定要把座位讓出的。如果願意讓出也是出於發自內心的同情,以及“大家都這樣做,不做會被人說”那種隨俗,或不得已的行為。當大家已經形成了“老弱病殘孕婦”優先的共同認知,不讓位會受指責也是可以理解的。我個人認為,如果年輕人佔住的是預留給上述特定人士的位置,他們是有責任和義務把位置讓出的。因為是屬於“霸佔”了他人的位置。如果不屬於這種霸佔,坐在普通位置上,那就可以以自願的方式來做選擇讓或不讓了,無可指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