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v空間

    首先感謝你的邀請。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火星救援是一部科幻片,真實的火星可不是這樣的,那裡就是一個死亡的星球。據美國宇航局登陸火星計劃的負責說提出:我們從數百萬人中挑選出英雄,我們首先會選擇兩名前去探測,隨後在派往4名宇航員到達火星,這一去他們可能無法回來了,面臨著死亡,沒有水、沒有溫暖、沒有資源、沒有食物。不過很多科學家也曾說道:此生如果登陸火星,也死而無憾了。當然科學家們表示都想去看下火星,哪怕面臨死亡。科幻電影始終是電影的,和真實的世界無法相比的,火星中存在著致命的輻射,高溫,寒冷,風暴。人類在它們面前,連螻蟻都不如。

  • 2 # Energy3768

    謝謝邀請!就目前技術看,美國應該具備載人去火星的能力,但是由於能源問題不好解決,所以基本就是有去無回!至於人是否能夠生存下去,這個我相信不久的將來或許可以實現,目前,已經有很多國家都在積極研究星球改造計劃,也攻克了一些關鍵技術,但是,我想說,單就男主那麼大的宇宙飛船就不是近期能造出來的,更別說把它發射到火星!不過,還是我還是相信,人類終究會走出地球,定居其他星球!

  • 3 # 深空電報

    《火星救援》中呈現的劇情依然是過於理想化,人類在火星表面生存下去以目前的情況來看,是無法在火星上生存。如果人類可以登上火星,也無法生存下去,因為生存需要足夠多的物資,目前的宇宙飛船還無法攜帶滿足殖民需要的所有物質。火星與太陽的距離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1.5倍,因此接收到的太陽輻射要比地球少得多。

    火星的大氣稀薄(約為地球的1%),成分以二氧化碳為主。火星的溫室效應比地球弱許多,加之太陽輻射少,表面溫度很低(平均為-55℃左右)。火星也沒有磁場(被認為是火星大氣消散的原因,磁場能有效抵禦太陽風對大氣層的衝擊)。火星的自轉週期僅比地球長約40分鐘,公轉週期為1.88地球年。理論上說,現在火星表面的各物理引數不適合生命的生存。雖然現在的火星乾燥而寒冷,但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類似乾涸的河道的地形,說明以前的火星上很可能存在穩定的液態水。

    火星的地形、季節變化等與地球較為相似,一些科學家認為,早期的火星可能十分適合生命的生存,對火星的探索也在不斷推進。如果人類要在火星上生存,第一種方法是建立棲息地,生活在透明材料製造的穹頂生態圈中。第二種方法是改造火星大氣,讓其變成適合人類生存的環境。目前這兩種方法都在研究之中,前者是近期目標,後者是遠期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2048通關教程2048高分技巧和通關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