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兵工科技

    圖注:從目前公開的資料來看,中國產03式步槍的理論射速為700發分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估計很多人都把這兩者混為一談。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是衡量槍械作戰效能的一個重要指標引數,它們的名字雖然比較像,但所表示的涵義區別很大。

    所謂理論射速,是指一款槍械在單位時間內所能發射的子彈數,這個單位時間一般是指一分鐘。理論射速的獲得方法,是透過槍械的射擊試驗採集資料,然後透過計算來完成。射擊試驗時,射手扣動扳機,讓槍械自動來完成推彈入膛、閉鎖、擊發、退殼等一個完整的射擊動作;射手一直扣動扳機,直至一個彈匣裡面的子彈全部發射完畢。然後記錄下來剛才射擊時所用的時間和發射完的子彈數,進行計算即可。例如,56式衝鋒槍的彈匣容彈量為30發,從射手扣下扳機到發射完子彈共用了3秒鐘,那麼它的理論射速就是:30÷3×60=600發/分。而戰鬥射速則是指在單位時間裡,射手要完成據槍、瞄準、擊發、更換彈匣、轉移射擊等一系列動作,並在一定的命中精度要求下,該槍所能發射的最大彈藥數量。可見,戰鬥射速不僅僅是槍械一個彈匣的射擊完成過程,還包括一系列射擊動作,並有射擊精度的要求等細節問題,所以完成一個戰鬥射速所用的時間要比理論射速的時間長。反之,也就是說戰鬥射速數字要比理論射速數字要小,一般情況下,同一款槍械,它的戰鬥射速一般是理論射速的15-20%。

  • 2 # 新銳觀察影片

    理論射速實際上就是光計算一支槍械在規定的單位時間內,比如一分鐘之內能夠連續射發射多少子彈。因為這種方法只是為了驗證槍械某一個單一功能的工作時間,就是武器本身從送彈入膛,到閉鎖,擊發,退殼,並將這個動作連續進行,直到將彈匣子彈全部打光。因此是不考慮裝彈,瞄準時間,不考慮射擊精度,另外還有自然條件對射手的影響也都排除掉。基本就是在最適合槍械射擊的情況下,來看到底這支槍的射擊頻率有多高。有可以透過打光一個彈匣的子彈的時間來計算出理論射速,有的則是直接連續射擊一個單位時間來計劃理論射速。

    而戰鬥射速包括的因素就要比理論射速多得多。首先戰鬥射速要求是在規定的單位時間裡,射手要完成據槍、瞄準、擊發,更換彈匣,轉移射擊陣地,還要保持一定的射擊精度,在這種情況下能打出的最大彈藥量算出來就是戰鬥射速。一般戰鬥射速都是採用點射的方式進行射擊。因為一扣板機不鬆開打光子彈這種方式根本無法射擊精度。同時老停留在一個射擊位置不停的開火,容易暴露自己,並被對方狙擊手重點照顧。由於受到這麼多限制,因此戰鬥射速的數值肯定是無法與理論數值相比,因此戰鬥射速通常都要低於理論射速。

    實際上在作戰中戰鬥射速要還受到槍管受熱能力的限制,槍管在連續發射上百甚至是數百發子彈後,故障率就會提高,甚至會出現炸膛的現象。這種情況下為了保持槍械的正常作業,也不可能連續不停射擊。

    但是對於槍械的效能來說,是必須要把理論射速給標明的。因為這也是槍械本身的質量標準。理論射速高,也證明槍械的戰鬥射速相應也會有提高。有利於對戰鬥班組進行火力配製。

  • 3 # 國平軍史

    槍械設計成功,製造出成品後,都需要打靶檢測,透過試驗和計算而得出每分鐘能發射多少子彈的數量,理論射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當然在計算時,只考慮槍械一個工作迴圈所需要的時間,是不考慮裝彈、瞄準時間,也不考慮自然條件、戰時條件對射擊影響等因素。

    戰鬥射速,應該也就是實際射速了,在戰場環境中,射手據槍每分鐘槍械所能發射的彈丸數量了。

    在計量測算時,當然包括據槍、瞄準、擊發、更換彈藥,以及轉移射向等,在一定命中精度要求下,所能發射的最大彈丸數量。

    由於測戰鬥射速時,要求一定的命中精度,射手要作一系列的射擊動作,佔了相當的時間,所以在單位時間裡發射的彈丸數量,自然要比理論射速少,通常戰鬥射速是理論射速的30-40%。因此,一把槍的理論射速,往往要高於戰鬥射速,而且資料差異極大,這個軍迷們都有體會,譬如某支自動步槍,理論射速700發,但往往戰鬥射速也就二、三百發了。

    槍械的射速,受到很多條件的限制,同樣一支槍,在不同的射手手裡,其戰鬥射速也是不一樣的,在實戰和模擬演習中,那射速就更慢了。

    一挺輕機槍理論射速800發每分鐘,但實際上實際射速還要考慮中途裝彈、槍管發熱後需要冷卻槍管,或者更換槍管才能繼續射擊,因此一挺機槍理論射速每分700發,長時間射擊實際射速能有200發就已不錯了。

  • 4 # 軍械官

    射速就是射擊頻率,衡量槍支效能的重要資料。

    理論射速:槍支在理想狀態下全自動射擊不考慮更換彈匣和瞄準時間,一分鐘發射子彈的數量就是理論射速。理論射速一般是抽樣測試後得出來的平均值。

    戰鬥射速:現實作戰時考慮到瞄準、更換彈匣等一分鐘發射子彈的數量就是戰鬥射速。戰鬥射速不可能一直連發,一般點射,要求達到一定的精度,所以戰鬥射速比理論射速慢,而且戰鬥射速每個人的差距也比較大。

    不論理論射速還是戰鬥射速得出來的值都不是絕對的。

    95式自動步槍:理論射速650發/分鐘;戰鬥射速單發40發/分鐘。

    M4A1卡賓槍:理論射速900發/分鐘。

    M249班用機槍:理論射速1000發/分鐘。

  • 5 # 全景觀看

    射速是指射擊武器單位時間內可以發射的彈數。分為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

    發射相同彈種的武器,射速高則威力大,這個很好理解。

    理論射速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測出來的射速。是武器在效能、構造都接近完美狀態下測試出來的,是武器的理想狀態,理論射速肯定比戰鬥射速快。

    戰鬥射速是在戰場環境中實際的射速。戰場情況,環境都很複雜,灰塵,雨水,潮溼,嚴寒都是武器發生故障的因素。

    就像手機的理論充電使用時間,是二十個小時。可是實際使用起來只有十個小時。因為現實情況千差萬別,最終還是要依據實際使用時間。

    以步槍為例,槍管的壽命是一萬發子彈。消耗完一萬發子彈後,槍的準確率沒有那麼好了。

    實現中,步槍一般是近戰殺敵人,戰鬥射速都差不多,最主要的是準確率,否則彈藥供用都是一個問題。

  • 6 # 強武堂

    我們的射速概念一般包括三項,首先是理論射速,顧名思義這個射速只存在於“理論上”,這是因為它既不考慮瞄準、也不考慮供彈問題,更不會因為武器過熱或者故障而出現降低。但是這樣的射速對實戰指導意義有限,所以我們要考慮戰鬥射速,英文直譯是持續射速。與“理論射速”相對,戰鬥射速要考慮瞄準和供彈問題,但基本不考慮更換過熱的槍管等(部分機槍會討論這一因素)在部分人工裝填的武器,例如重炮上,炮手體能是限制戰鬥射速提高的最主要限制因素。

    那麼戰鬥射速和理論射速能夠相差多少呢?一般衝鋒槍的理論射速在400~1200發/分,戰鬥射速很少有超過120發/分的情況(就算是M960的螺旋進彈圓筒彈匣容彈量也就是100發,怎麼也得換一次彈匣)機槍在這一點上更為明顯,二戰重機槍的射速在600~1500發/分,但實際上戰鬥射速很少超過300發/分(250發彈鏈打完,其實射手也被後坐力折磨的夠嗆)

    除了上面兩個射速指標外,還有一個射速指標是“爆發射速”,這個射速介於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之間。在水冷機槍上,爆發射速能夠與理論射速相當接近,代價就是冷卻水套裡面的水開鍋,這樣產生的蒸汽很容易暴露射擊陣地,同時射手還得想辦法補充冷卻水。人工裝填的炮兵則要考慮炮手的體能甚至安全。在某些提升爆發射速的特殊裝填動作中,炮手被炮閂夾傷的機率大幅度提升。

  • 7 # 輕兵器愛好者

    槍械射速的含義是槍械一定時間內發射的槍彈數量,包括理論射速和戰鬥射速兩種。一般來說,射速的單位是RPM(rounds per minute),意思是每分鐘射彈數。戰鬥射速和理論射速都是非常重要的引數。

    理論射速體現的是槍械的結構效能,射手用手指或者採用別的辦法持續扣壓扳機,使槍械以全自動模式持續射擊,直到彈匣/彈倉或其他供彈具內的槍彈射光。然後記錄射光指定數量槍彈所需要的時間,在透過計算算出如果槍械以這種狀態連續發射一分鐘會射出多少子彈,這就是理論射速。理論射速是槍械機械效能指標的重要部分。

    但是因為涉及到全自動,所以一些非自動步槍或者半自動步槍無法計算理論射速的。這些步槍無法透過自身的結構原理進行某一狀態的射擊。需要透過射手來決定武器的射速,對於栓動步槍來說,拉栓越快射的越快,半自動步槍扣扳機扣得越快,射的越快,但是射速都是有封頂的。

    戰鬥射速是指在單位時間內,射手完成據槍,瞄準,擊發和更換彈匣動作,並要求在一定的命中精度下,所能發射的最大彈藥數。戰鬥射速不單受到機械效能的影響,對於槍械的人機工效,勤務性等都有要求。因為戰鬥射速記錄時,需要將射手完成據槍瞄準等很多動作的時間算進去,所以一般比理論射速更低,並且不受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非自動步槍等不同種類步槍的影響。

  • 8 # 軍械官

    理論射速就是理想條件下的射擊頻率,一把槍械被生產出來後透過實驗和計算得出每分鐘連續發射子彈的數量,是考量槍械效能的一個重要標準,簡單來說不考慮瞄準換彈時間,彈匣無限,將保調至“2”連發,扣扳機開始計時,看一分鐘打出了多少子彈。

    戰鬥射速就是現實條件下的一分鐘實際射擊頻率,考慮了瞄準、換彈匣、開保險等必要動作。

    我軍裝備的95式自動步槍戰鬥射速單發40發/分,連發100發/分,理論射速650發/分。

    美軍的M4A1理論射速達到了800–980發/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耳釘的佩戴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