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認知探路
-
2 # 思維技術
如何定義中年危機?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中年期指的是人35歲-65歲這一階段。進入這一階段,人的生理已經成熟且出現走下坡路的趨勢,在心理上又要承受各種壓力和挑戰。有研究資料表明,在中年期男性的壓力主要是來自經濟和事業上,而中年期女性的壓力主要是來自情感和家庭方面。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男性遭受中年危機的機率通常是女性的3倍。當然,衰老的方面是我們無法控制的,但是我們可以爭取積極結果、避免可怕的結果。
一、中年期的界定關於中年期的起止年齡,不同的研究有不同的定義。埃裡克森將人的一生分為連續又不同的八個階段,相對應的每個階段有不同的任務,中年期是25歲50歲,這一階段主要的是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同時體驗關懷的實現;萊文森透過訪談調查發現,每個人在40歲左右都要經歷轉折,而這種轉折會從45歲開始到65歲;Super (1990)的職業發展理論認為成年中期大約是45-59歲;
美國某調查機構的調查結果顯示,60% 的美華人認為自己的中年期是從60歲才開始的;在中國林崇德認為中年期指的是35歲-60歲;張愛華調查了35歲 -60歲的中年人的身體壓力致軀體症狀;還有很多研究者以中年期的知識分子為研究物件,比如吳永慧以35歲-60歲的中年教師為研究物件研究探討中年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張向葵研究認知評價與心理控制感在中年人對社會政策感受與心理健康之間的作用時也將35歲-60歲的人作為研究物件,王風等人研究中年人的生存質量時的物件年齡也是40歲到60歲。
從上述所列舉的研究中我們可以發現,雖然不同研究者進行了不同的研究,但是在對中年人的年齡劃分這一問題上沒有太大分歧,基本上都認為中年期時35歲-40歲開始到60-65歲結束。
中年期的年齡的劃分是相對的,是變化的。生活在現實社會中的人們都感受到國家日新月異的變化,與此同時自己的經濟條件也越來越好,國家和社會對民生的投入和關注,也使得人們越來越長壽,因此對青年、中年和老年的年齡界限的劃分也就發生著變化。因而,在這裡我們認為中年期指的是年齡在35歲-60歲的人。
二、中年有哪些危機進入中年期,人的生理和心理已不再似年少之時,內部和外部的壓力使人發生著種種改變。那麼,在這一階段,中年危機主要指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1、健康危機
人到中年最明顯的特徵就是生理變化,身體機能不如從前,經常感到疲倦,不像從前精力十足。對著鏡子就會發現自己頭髮開始變白、臉上出現皺紋,身體也開始變得臃腫。除此之外,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癌症、中風等疾病的比例變大。男性和女性都會經歷更年期,荷爾蒙分泌發生轉變,種種生理症狀引起情緒的變化。這個階段的人在最擔心換上致命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又給家人朋友造成負擔。
2、情感危機
由於這個階段的生理發生變化,女性不如年輕時貌美,男人也不如年輕時有魅力,再加上各種外界因素,很可能導致婚外情和離婚現象的出現。不少夫妻以前忙著生計問題,很少進行真正的交流,一旦進入中年期面臨著孩子升學離家的問題,夫妻二人關係及情感投入不夠再加上溝通不足,夫妻間反倒出現了感情冷漠的情況,因此很多夫婦在孩子上大學後離婚。在這一階段還面臨雙親逝去的痛苦,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同時自己和配偶的父母年事已高出現生老病死的嚴酷現實。自己年輕時在外奔波打拼未能在父母面前盡孝,當父母生病垂危之時,又面臨失業發展的瓶頸,心理充滿內疚感和無助感。
3、事業危機
進入到中年期,人的精力開始下降,並且會感覺到與現代社會脫節,趕不上快節奏的生活,面對新崛起的年青一代更加感到自己變老,心理難免產生抑鬱。同時自我認同感降低,開始懷疑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勝任工作,在接下來的日子還能做成什麼,也就是從之前的關注外部世界轉而轉向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如果事業不理想,不免會產生自我懷疑的失落感。
4、空巢危機
空巢期是指子女長大成人且長期不在家與父母居住的階段。子女長大或離家求學或為生計而在外奔波不得不離開父母,而這一階段恰巧是父母處於中年期的時候,這是父母和子女都必須適應的一個階段。很多父母一開始也並不接受,自己前半生舍心盡力的撲在孩子的成長和教育上,自己年老子女卻離開自己剩下二老在家孤苦冷清,輕者出現沮喪、難過和抑鬱的情況,有重者甚至產生嚴重的心理疾病甚至自殺等。
三、應對中年危機策略和方法例如子女外出求學工作、自己年齡漸大等情況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可能也是無法左右其發生的。但是,面對這些情況,我們可以積極的做些事情來增強自己的體質,預防疾病的發生,同時掌握一些心理學常識正確面對生理的變化,愉快的開始新階段的生活。據此,我根據自身經歷與經驗給出以下建議和方法,與大家分享:
1、瞭解和認識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過程的相關知識
活到老,學到老。中年人要積極瞭解和認識在此階段可能會出現的各種生理機能的變化以及相應會產生的心理問題,並提早做好應對措施。
2、積極面對未來的人生,不要一味的沉浸在過去的得與失之中
進入中年期人生已經過半,不免會回頭總結反思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得失,如果得失各半或者得大於失,亦或者當事人心態樂觀積極,這多半不會有太多心理困擾;反之,一旦當事人覺得自己前半生虛度了光陰沒有給子孫後代留下些什麼,再往後只能看到青春年華已逝去,空嘆白頭。此時,作為子女和朋友的我們,應該對他們多加勸導和安慰,引導他們積極面對未來,自信的過好將來的生活。
3、做積極樂觀充滿自信的人
美國的調查顯示,60% 的美華人認為60 歲才是中年期的開端,他們多半認為自己還很年輕很健康,而相比之下中國的中年人就少了很多自信和開闊。中年期的核心危機是自信自尊的降低,因此我們更有必要引導他們樹立信心。所有人都應該認識到中年期是人最富有魅力的一個階段:經歷了年少輕狂和歲月的磨礪和沉澱,掌握了工作的技能和知識,建立了穩定的人際關係,擁有了和諧幸福的家庭,這些都是我們窮其一生所不懈追求的東西。更應認識到中年期是一個人體力精力與知識儲備、閱歷經驗的最佳結合期,是生產力創造力的全盛時期。中外人才學研究都發現,最富成果的時期大都集中於35-55歲階段,100年來絕大多數諾貝爾獎獲獎者的主要成果大都出自於這一年齡段。所以,只要中年人正確認識自己的變化並坦然接受,積極應對,做個自信樂觀的人,未來的生活依舊是美好且燦爛的。
4、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主動發展興趣愛好
現代科學證明,良好的生活方式是人類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證,是具有積極意義的衛生保健措施之一。主要有合理營養、戒菸、限酒、適度運動、健康的精神生活、正確應對社會壓力。另外,中年人也要主動地培養和發展興趣愛好。例如現在很多中年女性喜歡跳廣場舞,男性喜歡打橋牌和下象棋;再或者在子女外出求學工作後,夫妻二人經常出去旅遊,彌補年輕時留下的遺憾,同時增進夫妻感情和默契。不管何種方式,在溫飽解決之後,任何階段的人都應該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5、多交朋友
除了要經常和子女保持聯絡,增進溝通和交流之外,中年人也要拓展社交圈、與朋友多聯絡,增加與他人的互動,結交真正能夠交心、可以信賴的知己,建立自己個人支援系統。
6、向專業心理諮詢人員求助
平時仙俠之餘可以閱讀一些心理諮詢與輔導讀物,對減輕心理壓力也會有幫助,也可以幫助端正自我心態,幫助正確積極接納自我。專業的心理輔導或心理諮詢不僅可以幫你應對生活的壓力,解除情緒的困擾,更可以幫助你進行審視和反省,促進自己的成長。
健康、平安是人一生的追求和夙願,不論處於哪個年齡階段的人都有權利活出自己的精彩。除了我們上述應對中年危機的各種方法之外,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行動,不能紙上談兵。國外有很多中年人在空巢期選擇繼續回到大學學習,或者從事自己年輕時喜愛或者擅長的工作,亦或者當志願者,總之,他們以各種方式繼續在生活中發光發熱,精彩的活著。除了中年人自己要積極應對中年危機的出現,子女和配偶更要多理解支援他們重塑生命軌跡。
-
3 # 職場提燈的小妖
如何定義中年危機?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這些問題真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本人因為工作遭遇瓶頸,也曾搜尋過此類問題之解。
令我印象深刻的解答是:沒有什麼中年危機。所謂的中年危機,不過是弱者危機。
看到這個解釋,我是肉疼的,因為誰也不想承認自己弱呀。靜下心一想,又覺得一針見血,說得很對。的確,你對工作不滿意,你覺得收入低,你認為領導對你不重視,你認為呆在公司沒前途,你為什麼不敢跳槽到你認為好的位置?
我多次反問自己這個問題,多次在心裡問自己為什麼。答案很明確:你對選擇後的結果沒有把握,你不能確定離開這裡就一定會變得更好,而人到中年的家庭責任註定給不了你太多的試錯機會。歸根結底,你沒有變得足夠強大。
那麼,在這種現狀下,如何應對中年危機?
1.盡心盡力做好本職工作。也許這份工作收入未達預期,卻給了你現世的安穩 ,是你生活之本。好好對待他,即使升職加薪機會少,也能保持現有的水平。
2.逐步培植髮展兼職工作。做一個有副業的斜槓中年有什麼不好呢?既能讓自己的思維與時俱進,又能謀得一份收入。兼職有哪些不需額外的資金投入,只需要付出時間和智慧呢?寫作和自媒體,對所有兼職工作者來說,都是零門檻。
3.精心照顧好自己和家人。賺錢是永無止境的,要學會適可而止。人們常說:年輕時拿命換錢,年老時拿錢換命。有時候,人真得隨遇而安。既然工作已定,那就安心工作,精心照顧好自己和家人。人到中年,你會發現,“身體好才是真的好”絕不只是一句廣告。
我們共同探討,共同進步!
回覆列表
中年危機是從兒時起便對自己和生活目標定義模糊,將人生問題(多是社會適應性問題)積累到中年時爆發出來的結果。
應對中年危機應從改變自身認知開始。缺乏堅定目標的人勢必會有中年危機,後面還有老年危機,而像傑夫·貝索斯、埃隆·馬斯克、巴菲特這樣的人,肯定不會有中年危機,因為他們一直沉浸在自己喜歡的事業當中,前方始終有宏偉的願景在指引他們不斷向前。而普通人大多是給別人打工,有一種“身不由己”之感,上有老下有小,處處都要花錢,而這些錢都要靠自己的“社畜996”才能換來,還顯力不從心。
這時候他就開始意識到生活的不易,也悔恨自己為什麼沒有賺大錢的能耐,再聯絡到自己一路走來的種種錯誤選擇,才把自己引到如今這個窘迫的境地——人都是自己選擇的產物——就會覺得心特累,過去的時光都蹉跎了,困苦羞憤一同襲來,讓生活都顯得失控,中年危機就出現了。
這時你需要從梳理自己的三觀開始,不要用“非黑即白”的觀點看這個世界,讀一下《窮查理寶典》這樣的書明確一下自己的價值觀,看看自己做決定是否大多出於恐懼、貪婪、懶惰、傲慢、偏見等這類負面情緒——要用理性去決策,認清情緒化的危害,然後
明確一個自己要追求的目標,理性、持久地去追求,在這一過程中多學習,多顛覆認知。隨著你越來越聰明,你的心量也被放大,很多原先無可奈何的事此時也有了解決之道,你對生活又重新有了控制力,中年危機就度過了。
順便說一句,錢能解決90%的問題,在你沒成為衣食無憂的富人之前,先透過專業的保險顧問,為自己配置合理的商業保險,為自己的財產在風險面前增添一份保障,你的生活安全感會成倍增加,更可以為長遠做打算,而為長遠打算的能力正是讓生活變得可控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