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滸中,宋江是不少人的救命恩人。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後,不慎事情敗露,幸虧宋江及時報信,晁蓋等人才得以躲過官府的追捕,順利上了梁山。另外,宋江還救過、幫助過不少江湖好漢,所以得了個“及時雨”的綽號。
宋江救過別人,也有別人救過宋江。
比如江州時,因為題寫“反詩”,宋江被黃文炳陷害。多虧了李逵以及晁蓋等人及時救他,否則宋江和戴宗就只能在黃泉路上作伴了。在此之前,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還被朱仝救過。當時他躲在自家地窖中,朱仝找到了他,並建議他去外面躲避。
朱仝道:“公明哥哥,休怪小弟今來捉你……此地雖好,也不是安身之處,倘或有人知得,來這裡搜著,如之奈何?”
宋江殺了閻婆惜,而且是故意殺人,的確有罪。朱仝當時作為鄆城縣馬軍都頭,本該抓宋江,緝捕歸案,然而他不僅沒這麼做,反而放走了宋江。朱仝為何要放宋江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一個“義”字。
這段故事出自水滸第二十二回,這一回的章節就是叫《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顯然朱仝放走宋江是為了義氣。
其實,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最有義氣的人就是朱仝。雖然大刀關勝是仿照其祖上關羽來寫的,但實際上他的義氣遠沒有關羽那般,他只是貌似關羽,兵器、坐騎、外貌像關羽,內在方面還是朱仝像關羽。
朱仝不僅貌似關羽,一把好鬍鬚,人稱“美髯公”(關羽也叫美髯公),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義氣。為了義氣,朱仝可以無視一切。
宋江給晁蓋報信後,朱仝支開了雷橫,放走了晁蓋;宋江殺閻婆惜後,朱仝冒著危險,找到宋江並讓宋江趕快去外面躲著;雷橫打死白秀英後,朱仝又不顧自己的前程和家庭,放走了雷橫,結果落得個刺配滄州。
最離譜的就是小衙內之事。
刺配滄州之後,朱仝深得滄州知府和知府兒子四歲小衙內喜歡,於是知府就讓朱仝幫忙帶孩子。晁蓋、宋江等人希望朱仝上山,於是讓李逵砍了小衙內。朱仝本來要和李逵拼命,但是最後礙於柴進、宋江等人的面子,也只得罷休。到此為止,朱仝還是上梁山落草了,其實不考慮“天星合當聚義”“柴進、宋江等人面子”問題,朱仝此舉更多的還是為了成全梁山兄弟的義氣。畢竟,大家不想看到他做人家的保姆,自然希望他上山成就一番大事。
雖然這麼說,對小衙內來說太殘忍了。
當然,很多讀者會認為:朱仝身為都頭,私自放走晁蓋、宋江、雷橫這三位要犯,是對朝廷的不忠,對職責的褻瀆,不是義氣。實際上不是這樣,古典小說中,義氣就是為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事,很多時候都不管法律或者朝廷(這種背景下,朝廷也都是腐朽黑暗的)。江湖義氣,本來就是和朝廷道義相違背的,這在武俠小說裡表現的最多。
比如《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號稱小孟嘗,最是仗義疏財,江湖義氣最重。但是,現代有些讀者就覺得他不講義氣,因為他曾當鐧賣馬,後面還投靠李世民,他明明知道自己救命恩人(也是結義兄弟)單雄信和李世民有仇。
這樣的評價,對書中人物來說就很刻薄了。
秦瓊當鐧賣馬,是因為處境很難,已經關係到生死存亡了,不這麼做不行,總不能為了他與王伯當的義氣,不顧自己的性命。至於投唐,一方面因為這是基於歷史事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出秦瓊的和李世民的眼光。
在水滸中,義氣也是如此。
很多讀者批判宋江,認為他作為押司,卻給劫取生辰綱的晁蓋報信,這是以權謀私云云。其實,晁蓋雖然沒有把生辰綱散發給窮苦百姓,但是他敢劫取梁中書搜刮百姓得來的血汗錢,就已經很了不得了,不是每個人都敢這麼做。梁中書是奸惡的,晁蓋是正義,所以宋江幫晁蓋也就很正常了。
朱仝放走宋江等人,一方面是作者為了後面的情節鋪墊,一方面也是出於正義和義氣。
在水滸中,宋江是不少人的救命恩人。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後,不慎事情敗露,幸虧宋江及時報信,晁蓋等人才得以躲過官府的追捕,順利上了梁山。另外,宋江還救過、幫助過不少江湖好漢,所以得了個“及時雨”的綽號。
宋江救過別人,也有別人救過宋江。
比如江州時,因為題寫“反詩”,宋江被黃文炳陷害。多虧了李逵以及晁蓋等人及時救他,否則宋江和戴宗就只能在黃泉路上作伴了。在此之前,宋江因為殺了閻婆惜,還被朱仝救過。當時他躲在自家地窖中,朱仝找到了他,並建議他去外面躲避。
朱仝道:“公明哥哥,休怪小弟今來捉你……此地雖好,也不是安身之處,倘或有人知得,來這裡搜著,如之奈何?”
宋江殺了閻婆惜,而且是故意殺人,的確有罪。朱仝當時作為鄆城縣馬軍都頭,本該抓宋江,緝捕歸案,然而他不僅沒這麼做,反而放走了宋江。朱仝為何要放宋江呢?
其實,答案很簡單,就是一個“義”字。
這段故事出自水滸第二十二回,這一回的章節就是叫《閻婆大鬧鄆城縣 朱仝義釋宋公明》,顯然朱仝放走宋江是為了義氣。
其實,在梁山一百單八將中,最有義氣的人就是朱仝。雖然大刀關勝是仿照其祖上關羽來寫的,但實際上他的義氣遠沒有關羽那般,他只是貌似關羽,兵器、坐騎、外貌像關羽,內在方面還是朱仝像關羽。
朱仝不僅貌似關羽,一把好鬍鬚,人稱“美髯公”(關羽也叫美髯公),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重義氣。為了義氣,朱仝可以無視一切。
宋江給晁蓋報信後,朱仝支開了雷橫,放走了晁蓋;宋江殺閻婆惜後,朱仝冒著危險,找到宋江並讓宋江趕快去外面躲著;雷橫打死白秀英後,朱仝又不顧自己的前程和家庭,放走了雷橫,結果落得個刺配滄州。
最離譜的就是小衙內之事。
刺配滄州之後,朱仝深得滄州知府和知府兒子四歲小衙內喜歡,於是知府就讓朱仝幫忙帶孩子。晁蓋、宋江等人希望朱仝上山,於是讓李逵砍了小衙內。朱仝本來要和李逵拼命,但是最後礙於柴進、宋江等人的面子,也只得罷休。到此為止,朱仝還是上梁山落草了,其實不考慮“天星合當聚義”“柴進、宋江等人面子”問題,朱仝此舉更多的還是為了成全梁山兄弟的義氣。畢竟,大家不想看到他做人家的保姆,自然希望他上山成就一番大事。
雖然這麼說,對小衙內來說太殘忍了。
當然,很多讀者會認為:朱仝身為都頭,私自放走晁蓋、宋江、雷橫這三位要犯,是對朝廷的不忠,對職責的褻瀆,不是義氣。實際上不是這樣,古典小說中,義氣就是為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事,很多時候都不管法律或者朝廷(這種背景下,朝廷也都是腐朽黑暗的)。江湖義氣,本來就是和朝廷道義相違背的,這在武俠小說裡表現的最多。
比如《隋唐演義》中的秦瓊,號稱小孟嘗,最是仗義疏財,江湖義氣最重。但是,現代有些讀者就覺得他不講義氣,因為他曾當鐧賣馬,後面還投靠李世民,他明明知道自己救命恩人(也是結義兄弟)單雄信和李世民有仇。
這樣的評價,對書中人物來說就很刻薄了。
秦瓊當鐧賣馬,是因為處境很難,已經關係到生死存亡了,不這麼做不行,總不能為了他與王伯當的義氣,不顧自己的性命。至於投唐,一方面因為這是基於歷史事實,另一方面也是為了突出秦瓊的和李世民的眼光。
在水滸中,義氣也是如此。
很多讀者批判宋江,認為他作為押司,卻給劫取生辰綱的晁蓋報信,這是以權謀私云云。其實,晁蓋雖然沒有把生辰綱散發給窮苦百姓,但是他敢劫取梁中書搜刮百姓得來的血汗錢,就已經很了不得了,不是每個人都敢這麼做。梁中書是奸惡的,晁蓋是正義,所以宋江幫晁蓋也就很正常了。
朱仝放走宋江等人,一方面是作者為了後面的情節鋪墊,一方面也是出於正義和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