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劍自心起o又落塵矣
-
2 # 衝出絕境
整天說印度崛起,說印度將超過中國。很奇怪,中印同時起步,同時發展,並且印度的一切都是英華人給它留下的,比中國要好的多,怎麼現在出了印度將崛起的問題?以前印度人都在睡覺?現在才知道崛起?真是太奇怪了?我多次評論,印度人的民族品行是愚昧、愚蠢、無知、無恥?下流、撒謊、骯髒、不知進取、盲目自信、沒有反抗精神,甘願做奴才。這樣的民族,怎麼崛起。
-
3 # 閩藉寫作
一個國家有能力在哪裡崛起出現出來,每個人也會替他國家高興在哪裡出來的事的了,因為他人有能力把自己的孩子養大成人在哪裡出現,孩子也會為父母在哪裡替身養家的承擔在哪裡出現的了,每個家庭的父母何不高興在哪裡出來的事的了?孩子養大就是為了家庭在哪裡承擔責任在去出力的,有何還不是父親的驕傲在哪裡出來的人的呢?家也狀大的了,國家也偉大在哪裡出現的了,早晚都會在哪裡去富國和富家在哪裡出來的事的了,也不會被人看不起的人和國家在哪裡出現的了,因為孩子有能力力量在哪裡出現,何還要再去愁沒有大米和綠豆在哪裡去下鍋出來的小事在哪裡出現的了。一個國家想要興旺發達在哪裡出現,就是領導起帶頭在哪裡成為實幹家的人在哪裡出來的人的了,才會帶動大眾奮鬥創業的精神在哪裡出來經濟的,國家或個人興旺發達也快在哪裡出現出來的了。如果領導人要在哪裡一貫一無所有的去捏造做事在哪裡出現出來,或無中生有在哪裡去捏造做事出現出來,或平空去捏造事在哪裡去做事出現出來,都是空事在哪裡出現,只會在哪裡破壞人出來的事在哪裡出現的了,也只會在哪裡去挖空百姓和國家的牆基在哪裡去做事出現出來的事的了,也會受苦人在哪裡出現的了。
-
4 # 鞅論財經
印度崛起是毫無懸念,可印度的貧困也是無法迴避的!
如今的印度就已經是一個大國,2019年以人口數量13.5億創造了2.97億美元的GDP,超過了英國、法國和義大利等老牌西方國家的經濟總量,排在了美中日德之後的全球第五大經濟體。以及擁有南亞地區的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取得了同美中俄等國一起的大國地位。
可印度的人口規模太多龐大,且人均GDP才2150美元,還不到越南的水平,更是距離3000美元的中等發達國家還有著至少5~10年的道路,加上疫情帶來的全球經濟危機更是讓印度高樓跳水、前景堪憂。如今的經濟水平也就在中國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水平,差距超過了20多年,即便要達到我們今天的水平也要到2050年左右才可能達到。
印度還存在著很多的不確定因素,同周邊國家的糾紛和衝突不斷、土地資源的匱乏、種族觀念的制約、管理部門的低效和人口快速膨脹及受教育程度參差不齊等多種因素。這也讓印度這個國家要進入發展中國家還是可以做到,畢竟人口成本優勢和基數在這裡,持續跟進會逐步改善,可要在進入發展中國家之後的從成本優勢向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必然是困難重重,甚至可能陷入發展中國家陷阱之中。
印度的崛起無可迴避,而印度的貧困也是必然的。如今全世界貧困人口最多的地區就是非洲和南亞,而南亞貧困人口最多的就是印度。而且這還是一個根本無法調整的難題。印度的90%的窮人和10%的中產以上人口之間的矛盾根本就無法調節。很多農村和貧困地區的普通百姓簡直可以用食不果腹來形容,可在富人圈裡卻是紙醉金迷。兩極懸殊是越來越大,這是一個印度根本無法調整的矛盾。
貧困和大國同在!捱餓和奢靡分化!種族和貴族分離!這些可能會在未來的印度表現的最為淋漓盡致。這就是未來的印度!
-
5 # 發貼瘋子
一個連子彈都不能製造的國家,竟然主動挑釁世界第二軍事強國,這種智商的國家也能崛起?純屬可笑。莫迪加入了由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聯盟,這意味著印度已經由過去的棋手角色,轉換變為了美國的棋子角色。而棋子的命運難免被棋手下成丟卒保車、棄馬保帥的結局。一個棋子國家、一個失去了自我把握自己命運的國家,說白了就是美國走狗國家。在美國走狗國家中,日本屬於它們的大師兄,但這個大師兄最大的痛苦是主子每時每刻都在壓制日本帝國夢。儘管日本人的能力、潛力很大,日本發展成今天的成度已是美國最大容忍極限。從日本這個棋子標杆中,我們不難推理出在這種框框裡,印度崛起是會上要封頂的。印度當美國狗,美國可以餵你肉,但不會讓狗成為美國。印度崛起是在美國可控內的、被修剪式崛起,是服務於美國霸權利益的崛起,但這樣的崛起絕對是偽劣產品式的崛起。
-
6 # 探為觀指
關於印度能否崛起,要看崛起的定義是什麼:如果說崛起成為我們這樣的全產業鏈國家、或者美國那樣的高等發達國家,那麼基本上希望為零;如果說只是崛起成為世界重要的一個經濟體,GDP總量在世界上排到前五位甚至前三位,那麼基本上也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首先,有人對印度有個評價,非常說明問題:印度是一個三億人口帶著十億什麼口的國家。這句話其實已經點出了問題的關鍵:印度有三億基本上與現代化世界接軌的人口,但同時還有十億生活貧困、教育不足的幾乎與現代化生活無關的民眾。
從總量崛起的角度來講,印度光靠這三億人口,就足以發展成為世界級的大國了。按照人口計算,世界上只有三個國家人口超過三億,就是中印美。第四名的印度尼西亞大約2.7億人口,將來好好發展也能成為一個規模較大的經濟體。印度有三億進入現代化社會的人口,經濟總量已經超過2.7萬億美元,這三億人口創造的財富會繼續將印度在世界經濟體中的排名,往前推升。
印度畢竟是有鋼鐵、紡織、機械、汽車、航空航天等產業的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發展,技術積累是必然有點的,光是維持印度內部市場,就足夠讓這些產業持續發展。而且,三億現代化人口的衣食住行和其他消費,已經足夠支撐一個龐大的內需市場,讓印度經濟保持一個比較長久的增長態勢。如果要成為世界前五的經濟體,那麼超越英法等歐洲列強,排在日本和德國後面就可以了。如果要超過日本和德國,或許十年、二十年的時間,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如果要成為高等發達國家,印度可以說是基本希望為零。不要說成為美國那種頂級超級大國了,就算是歐洲那些人均GDP達到4萬美元的列強們的水平,印度基本上都沒什麼太大希望。根本原因就在我們這裡。
這個世界的財富本質,就是誰掌握更高價值的產業鏈,誰就能分享到世界財富的更大部分。要實現人均三萬美元、甚至四萬美元以上的產值,就必須擁有相應的產業體系。如今世界最先進的產業體系,就包括晶片(半導體)、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精密機械、尖端化工能源等等,再加上一個金融產業。
在這些產業中的頭部位置佔據一席之地,才能確保一個國家有相當一部分民眾能夠獲得高收入工作崗位,確保一部分企業獲得鉅額利潤,供社會分配。印度有希望在這些產業中掙得一席之地嗎?目前看來是沒機會的。一方面,發達國家希望牢牢地把控這些產業,不讓它們流出去。當美帝發現我們有自力更生搞出尖端產業的時候,就採用最簡單的封殺方式,試圖把我們按下去。對待印度,西方國家肯定不會手軟。
另一方面,更加重要的一點是,我們的崛起,使得所謂的高階產業,都被我們用白菜價做出了產品,極大地稀釋了利潤。在我們這種超大規模國家裡,單價利潤被稀釋,可以用量來彌補。但是,放到其他國家,當銷量無法達到足夠大時,他們的銷售額無法彌補研發成本,將導致後續的研發改進投入減少、甚至枯竭,那麼他們的競爭力也就一步一步地被我們超越。
而我們由於全產業鏈的優勢,已經兩個三角洲超強的製造業成本優勢,已經讓印度這個國際產業體系的新手,沒什麼發展的機會了。印度沒有資本,也沒有技術底蘊能夠搞出比我們還要有競爭力的高技術產業,那麼他們在世界財富分配體系中的地位,也無法實現重大的突破,也就當然無法崛起成為高人均產值的發達國家。
至於那十億基本上被忽略的印度人,以後應該還會繼續保持貧困狀態吧。畢竟整體社會財富無法顯著提升的話,這十億人的處境也無法改善。印度還有不少人吃不飽飯,但是印度還在大量出口糧食,換取外匯來維持其工業體系。這個惡性迴圈就足夠鎖定印度的發展上限了。
-
7 # 努力年紀
印度就是個貧困大國
1.資料展現出來的印度經濟確實很繁榮,西方媒體吹噓出來的經濟環境很美好,但夢終究夢,總有醒來的那一天;
2.種姓制度產生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距和政府過度腐敗以及全國半數以上的文盲,全國有百分之80以上的人還處於極度貧困,將是印度經濟破滅的導火索;
3.極強的擴張野心和不足以支援強大野心的綜合國力,將是經濟破碎的催化劑,國雖大好戰必亡。
-
8 # 歷史神秘人
印度是可以崛起,但是國內的貧困也許解決不了,這也是限制了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因素!
印度這些的年的經濟發展的還是不錯的,經濟總量都能排進世界前十名,未來也許能超越日本排到第三名,可以說是經濟強國了!可印度有一個最難解決的問題貧富差距懸殊,有句話說印度能確定如此的經濟成就靠的就是壓榨老百姓的勞動力,這還是有道理的!印度有三億多的高種姓人掌握了印度八成以上的財富和權力,而八億多的印度窮人還掙扎在貧困線上!高種姓的人有錢有權接受精英教育,窮人連飯都吃不飽就別說能上學了,而佔據統治地位的高種姓精英並不想把財富和權力和窮人分享,只想繼續壓榨印度普通人,你們就配給我幹活就行了,至於想過的好點就別想了,也許會分一點給你讓你不至於餓死,封殺了印度普通人上升的渠道,這樣一來富人更富,窮人更窮就成了印度擺脫不了的困局了!說白了印度的那些高種姓權貴就是不願意分享成果給印度窮人,窮人反抗就鎮壓,畢竟種姓階層對立在印度根深蒂固,奴役你天經地義,想改變這個困局,只能用革命的方式,只是印度都被奴役了幾千年了,好像都習慣了,你不反抗就沒人幫你,就算未來印度成為地區的大國,也改變不了貧富差距懸殊的問題!
這也是制約印度成為超級大國的最大障礙,內部嚴重階級對立,宗教林立,窮人那麼多,而窮人的受教育水平又低,想建設工業強國真的太困難了,只能做個裝配廠之類的,這樣能成為工業強國嗎。印度需要的是全民努力,消除種姓對立,讓窮人享受到印度發展帶來的成果,只要大家努力都有好處,才能讓印度成為強國啊,對自己人都不好,讓人怎麼愛國啊,沒有愛國熱情還怎麼強大國家啊!有時候你過的好也要給窮人活路,否則最終也是埋葬自己,因為你的很多東西都是窮人生產出來的,印度解決不了貧富差距懸殊,就成不了超級大國!
-
9 # 海島1997
印度不論怎麼發展,也是貴族和賤民、高種姓和低種姓同在一片天空下的國度,在這樣的國家裡,窮人很難有翻身的機會,機會都是上流社會的。但是這樣的國家,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儘管大多數老百姓日子過得非常艱難,生存環境骯髒惡劣,但GDP總量,莫迪表示,2030年要超越日本,靠的是什麼?就是人頭紅利。人口多,付出的多,得到的少,國家總量就越高,就好比有些發達國家,給老百姓那麼高的福利,據說有的國家,失業還有失業保險金,不上班都有錢花,這樣對國家是不利的,少給老百姓福利,甚至一點兒都不給,這樣國家的錢就更多,GDP總量就更高。就好比一個大蛋糕,老百姓吃的多,國家吃的就少了,讓老百姓少吃點,甚至不知道蛋糕什麼滋味,這樣國家就更有錢了。至於印度將來會不會成為貧困大國?我覺得他一直富裕,一直貧窮,因為這樣的國家,自古就有貴族,自古就有賤民,在可預見的將來,想必也是這樣。所以不存在富裕和貧窮。我們為什麼鼓勵生二胎?因為如果不生二胎,不久的將來,GDP.總量有可能被印度超越,所以才有了這種擔心和危機感。現在有些小國家,非常富裕,老百姓生活沒有壓力,但是有什麼用?經濟總量你們能比的過印度嗎?所以完全取決於你想比什麼?是比經濟總量,還是比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人說沙烏地阿拉伯有錢,他有什麼錢?才排到第19位,而印度排在第8位,巴西排在第7位,但心裡也明白,很快地位不保了。所以世界排在前幾位的國家,怎麼可能成為貧困大國呢?那跌出前20的怎麼生活?
-
10 # 靜夜史
都不會,因為印度沒有未來。
鑑於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網路發展也一日千里。而在網路的世界,“吹”始終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而繼美吹、德吹、日吹、韓吹後,印吹、越吹後來居上、勢不可擋,尤其是印吹,和印度揮之不去的咖哩味一樣,早已深深地“感染”了全世界。
但歷史發展一再證明:能幹和能吹從來都是兩碼事,而且很多時候吹得越狠,現實表現反而越垃圾。
而印度,似乎就是這樣一個國家。
從1947年透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立國以來,印度較大的體量和較多的人口就始終深深迷惑著很多人,畢竟從哪個角度上來看,印度都太像一個大國了,甚至就是大國。
但問題是,就像不是吃得胖就戰鬥力強一樣,印度雖然有龐大的軀殼,卻從來沒有大國的核心。
時至今日,在這個人口將近14億的大國,雖然在國際社會一直保持著居高不下的出鏡率,但國內的問題始終積重難返,尤其是種姓制度、貧富差距、腐敗叢生等。
而造成這一切的根源,在於印度從來沒有進行過一次徹底的革命。
從鴉片戰爭以來,無數仁人志士為了救亡圖存前赴後繼,經歷了抗日戰爭、土地革命戰爭、抗美援朝戰爭等慘烈的廝殺,尤其是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與一己之力將以美國為首的17國聯合國軍打得滿地找牙,奠定了新中國世界大國的國際地位。
而印度經歷的最大戰爭,就是印巴戰爭,對外最揚眉吐氣的戰鬥,就是打敗葡萄牙奪回果阿。
對於任何國家,尤其是大國而言,戰爭或革命是脫胎換骨的必要手段,因為只有打碎舊秩序,國家和民族才能迎來新生。
印度不是日本這樣的小國,只靠美國的改造就能重新做人,印度需要的是席捲全國的革命,徹底打碎種姓制度,解放土地並釋放勞動力,只有這樣才能為印度的工業化鋪平道路。
而戰爭或革命在打碎舊秩序的同時也必然會形成強有力的新政府,這是對內推動國內改革乃至革命,對外打敗國外勢力干涉的根本保證。
而印度,從來都不曾有過。
從英屬印度的框架內建國,印度從未形成過全新的國家機器,開國總理尼赫魯雖然擁有著崇高的威望,但卻沒有帶領印度脫胎換骨的決心和能力,印度國內雖然消滅了大部分土邦,但依然是一盤散沙的狀態。
很多人羨慕印度在美俄等大國之間左右逢源的好人緣,殊不知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在於印度不僅人傻錢多,而且外強中乾,這注定不是他們忌憚的對手,所以它們願意和印度打成一片。
而以莫迪為代表的印度領導者們,為了在充滿民主氣息增強支援率,只能透過所謂“大印度教”主義這樣煽動宗教對立的方式,而這對印度的發展註定只能是飲鴆止渴而已。
而當莫迪政府義無反顧地拋棄俄羅斯投入美國的懷抱,其在國際社會如魚得水的好人緣也行將成為歷史。
所以,解決不了種姓制度為核心的一系列問題,印度最大的未來就是沒有未來。
當然,印度想要真正崛起也是可以的,那就是把欠缺的歷史課補回來。但問題是,無論印度國內的既得利益階層還是國外的美俄等大國,都不可能給印度脫胎換骨的機會。
當印度參考國際標準將牛糞等水分巨大的因素去掉,印度那亮眼的GDP資料也就泯然眾人矣了。
吹印度的人,到底在為什麼而吹?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
11 # 超然視野
印度人普遍認為,印度早就已經崛起成了世界一流大國,只是經濟規模還沒有躋身世界前列,大國的身份還沒有被世界各大國認同罷了。
而“崛起”也是一個比較模糊的概念,什麼樣的發展程度算崛起呢?是經濟規模達到世界前三甲?還是綜合國力比肩美歐呢?又或者在主要的科技和工業領域有堪比世界一流水平的產業體系呢?按照這些指標,印度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都無法達到標準,即所謂的印度“崛起”還是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無法實現。
印度雖然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適齡勞動力規模,但印度還是難以成為一個工業大國,一方面:是因為全球工業體系基本已經形成,而隨著智慧化製造業的崛起,對基礎勞動力的需求正在嚴重下降。況且印度看似龐大的勞動力市場,因種姓制度、教育程度低下、宗教差別和衝突等多方面原因。印度在一些行業和領域有不俗的能力,如印度的軟體和醫藥產業,但僅憑這些行業還是不能讓印度全面“崛起”。
另一方面:印度當前還有較大的內部問題,印度人口規模龐大,但印度的人口結構非常複雜,印度官方語言是英語,但各地卻有多種不同的語言和文化,印度中央政府的一條官方檔案,估計有高達百分之50%以上的印度人看不懂!更談不上政令通達。
所以,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印度都將是一個綜合國力逐步增長的二流國家,或許經濟實力會有顯著提升,但在提現國家核心科技實力方面,還是會在巨大多數行業中落後於世界一流大國。
-
12 # 愛你de1945
印度未來崛起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只是會比預想的緩慢些,最終的崛起形態也未必有印度人自認為的那樣高而已!
要想討論印度崛起的可能性,無非考慮兩個方面的問題:一、印度是否有崛起的資本?二、印度是否能克服阻礙崛起的困難?那麼,印度有崛起的資本麼?我認為是有的!印度的地理優勢十分明顯,土地廣袤、礦產豐富,並且全是適宜耕種的土地,一年四季都可收穫。周邊的戰略環境也十分優越,除非它自己找事,否則根本沒有鄰國危脅它的戰略安全。十幾億的人口,既是充足的勞動力,又是巨大的消費市場,這都是經濟發展的源動力。
那麼,印度可以克服阻礙崛起的困難嗎?我覺得也是可以的!印度崛起的主要困難來自於種姓制度,這種落後的社會制度在印度延續了幾千年!雖然印度在建國之初就從法律層面廢除了種姓制度,但在民間由於幾千年慣性思維依然根深蒂固!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印度精英們放棄了剷除這一阻礙印度發展的毒瘤的想法!在議會,為低種姓保留固定席位,在國企,為低種姓保留百分三十幾的工作崗位!這一系列的舉措雖不說立杆見影,但也在逐漸改變印度社會的面貌!道路是對的,成功自然就是時間問題!
印度做為我們的鄰居,我們的華人對其可以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它經常與我們發生或大或小的邊境摩擦,陌生的是恐怕很多華人都不知道印度是一個社會主義國家!印度也有大量的國企,印度也有五年計劃,印度也在1991年蘇聯解體後開啟了自己的改革開放!印度和我們的起點,發展戰略是高度重合的,那麼為什麼印度和我們今天的結局不一樣呢?那是因為曾經制約我們發展的兩大因素,今天依然制約著它,就是腐敗與官僚主義!這兩條使它的政府執行力極低,也因此我們看到了“光輝”的難產,航母的難產,……好像不難產就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印度製造!但同樣的道理,我們能克服的問題,做為相同路線的印度自然也沒有不能克服的道理!
-
13 # 覺醒東方明珠
我認為還是不要太在意印度崛起還是貧困,當然印度崛起是必然趨勢!應該多看看印度好的方面,因為他即使經濟條件不足 也沒給別國借錢吃飯。首先印度全民免費醫保,再就是印度人民非常團結,且有很強的民族精神及民族尊嚴!另外,印度雖然貧窮一點,但同樣是人口大國,但印度賣肉的卻寥寥無幾,縱觀世界各個大國小國...幾乎沒有,根本看不到!並且~雖然貧窮,但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敢欺負,敢鬧事,也沒有哪個國家不尊重印度!其實尊嚴比錢多的土豪更值得尊重!還因為印度人是個有骨氣,有血性的民族,這在世界之林非常重要!
回覆列表
印度基礎建設太差,工業化程序太慢。人口雖多,但工業人口卻太少,受教育程度低,過多的低教育素質的人口對於工業化來說是一個障礙,反而對宗教來說是一個好事。宗教問題也很嚴重,中國反封建反迷信反了多少年,看看印度現在的情況,政府試圖利用佔據國內信仰最多的印度教來建立一個主體民族,以此來糅合印度支離破碎的土邦文化和民族裂痕,從而避免分裂內戰的風險。但這種大力推動宗教信仰來團結人民的做法,很容易讓世俗社會就此被宗教壓制,而一個宗教國家,呵呵,是沒有前途的。再加上印度一直處於緊迫不安的狀態,害怕中國揍他,一直保持了非常龐大的軍事,而且武器大部分都是外購,軍費開支非常大,國家經濟也因此受到掣肘。
所以別看印度拳打錫金,腳踢不丹,威壓尼泊爾,三打巴基斯坦,沒事還捅捅斯里蘭卡的菊花。實際上就是個虛胖子,自己國內問題太多,而且周邊國家基本得罪了個邊,除了緬甸可能還沒什麼仇怨,其他的恨不得明天印度的翹辮子,這都只能歸結於印度的野望過於龐大了,把自己撐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