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養趣看歷史

    就像我去蘇州,都很難聽到正宗蘇州話一樣,傳統文化的傳承任重道遠。前段時間看《鬢邊不是海棠紅》,商細蕊也很無奈於崑曲沒有市場。那麼這裡聊聊崑曲的歷史。

    元代末年,相傳崑山人顧堅始創崑腔。

    明·玉峰(崑山)張廣德的《真跡日錄》卷二載文記有“元朝有顧堅者,雖離崑山三十里,居千墩,精於南詞,善作古賦。擴廓帖木兒聞其善歌,屢招不屈。與楊鐵笛、顧阿瑛、倪元鎮為友,自號風月散人。其著有《陶真雅集》十卷,《風月散人樂府》八卷行於世,善發南曲之奧,故國初有崑山腔之稱。”

    明代嘉靖年間,魏良輔改革崑腔,形成“水墨調”。

    魏良輔原是個北曲清唱家,到吳中後,致力於南曲。他認為當時的一些南曲唱腔“率平直無意致”,於是以原崑山腔為基礎,吸收北曲中的一些唱法,形成新的”水磨調“。遂成集南北曲之大成的新聲,“腔曰‘崑腔’”,曲名‘時曲’”。但這時的崑曲仍是清唱,尚未能體現劇本,形諸舞臺。

    明萬曆年間,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第一次將崑曲搬上劇壇,隨後崑曲開始風靡全國,受到了士大夫和老百姓的激賞,成為兩百年間的“流行音樂”;

    1598年,湯顯祖創作了《牡丹亭》;隨後,洪昇的《長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朱素臣的《十五貫》、方成培的《雷峰塔》等一些傳世名篇紛紛問世。

    崑曲從晚明開始就經常在封建貴族及宮廷中演出,日益脫離百姓,脫離現實,形式主義的傾向日趨嚴重,到清代中葉便轉入衰落時期。

    1790年,徽班進京之後,“花雅之爭”以雅部崑曲的失敗而告終,節奏明快的皮黃成為了中國戲曲的主流。

    現在看看,別說崑曲,任何傳統戲曲都後繼乏力,希望從你我做起,發揚傳統文化

  • 2 # 文藻巧翁

    崑曲———中國的古老劇種。約在元未明初產生於江蘇崑山一帶,又稱“崑山腔”。明代嘉靖時期傑出的戲曲音樂家魏良輔,對崑山腔進行了重大改革。他吸收了南曲諸種唱腔和金元北曲中的音律法,以及江南的民間小曲等多種藝術成分,創造出一種輕柔委婉的“水磨腔”。與魏氏同時的劇作家梁辰魚專為崑山腔編寫了《浣紗記》一劇,演出後轟動江南,並迅速流行全國。明未清初,崑曲一度繁榮,在藝術上更加精緻完美,成為一個具有全國影響的劇種。至乾隆時期,崑曲藝術被統治階級所掠奪,內容趨向宮廷化,以致脫離人民群眾而日浙衰落,到建國前夕,已瀕臨奄奄一息的境地。建國以後,崑曲在劇本、唱詞、唱腔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力求通俗易懂。1956年浙江省崑蘇劇團晉京成功地演出了《十五貫》,轟動全國。(並拍成電影,在全國發行放映)。1957年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建立了北方崑曲劇院。崑曲這個古老的劇種,又煥發出藝術的青春。

    崑曲已有五百多年的歷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表演體系和獨特的聲腔系統。它的劇目豐富,劇本文詞典雅華美,文學性較高。發音、吐字講究四聲,嚴守格律、板眼。崑曲曲調是曲牌體,每齣戲由成套曲牌構成。唱腔圓潤柔美,悠揚徐緩。表演細膩,身段動作和歌唱緊宻結合,舞蹈性很強。伴奏樂器主要是笛子,有時也用三絃、笙、嗩吶等。

    明代中葉,崑曲向北方流傳,經許多藝人的努力,將崑曲和北方地區語言相結合,形成了“北昆”;原來流行於江、浙一帶的崑曲,則被稱為“南昆”。北昆的演出武戲較多,表演風格剛健豪放;南昆則注重音韻吐字和細膩做工,比較清婉纏綿。崑曲在中國戲曲史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它對京劇和湘劇、川劇等地方劇種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直接的影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聆聽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