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二137484938
-
2 # 使用者269244596683
誅九族來自秦變法後的夷三族法。人數看家族情況而定,要是大家族的話會有三五千人,小家族就沒有這麼多了。
“九族”指親屬。“九族”是上自高王母、下至玄孫,即玄孫、曾孫、孫、子、身、母、王母、曾王母、高王母;一說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與其子(姑表姊妹/姑表兄弟)、姊妹與其子(甥女/甥男)、女兒與其子(孫女/孫男)、己之同族(母父、兄弟、男兒);母族三是指母之父族(姥爺一家)、母之母族(姥姥的孃家、姥姥家)、從母與其子(從母姊妹/從母兄弟);妻族二是指姥之父族(岳父一家)、姥之母族(岳母的孃家、姥姥家)。“九族”一說的出現,與古代社會的刑法制度有很大關係。古代社會實行殘酷的株連法,一人犯法,尤其是犯大法,往往要被滅“九族”,即“株連九族”。隨著時代的變遷,“九族”之意有了很大變化,其親屬之意已經淡出,變成了對與之有關的一切人的泛稱。
古代九族應包括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1、父族四:指自己一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兒子一家、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家、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家。
2、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
3、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
誅九族就是把本家的九族所有人、本家的親家的七族、或者是九族的所有人,以及三姻親的五族或者是三族的所有人,都處死。然後是把所有九族以內的血親及其配偶處死。
歷史上被誅九族的人有方孝孺,方孝孺被誅了十族,其中就包括九族。
方孝孺(1357—1402年7月25日),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曾以“遜志”名其書齋,因其故里舊屬緱城裡,故稱“緱城先生”;又因在漢中府任教授時,蜀獻王賜名其讀書處為“正學”,亦稱“正學先生”,明朝大臣、學者、文學家、散文家、思想家。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機警敏捷,長大後拜大儒宋濂為師,為同輩人所推崇。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明太祖死,惠帝即位後,即遵照太祖遺訓,召方孝孺入京委以重任,先後讓他出任翰林侍講及翰林學士。
燕王朱棣誓師“靖難”,揮軍南下京師。惠帝亦派兵北伐,當時討伐燕王的詔書檄文都出自方孝孺之手。建文四年(1402年)五月,燕王進京後,文武百官多見風轉舵,投降燕王。方孝孺拒不投降,結果被捕下獄。
後因拒絕為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草擬即位詔書,被朱棣滅十族,共計873人。 方孝孺強忍悲痛,始終不屈。被施以凌遲殺害於江蘇南京聚寶門外,時年四十六歲。南明福王時追諡“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