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霽看戲

    京劇原有十六個鬚生流派,由於種種原因,目前仍然活躍在舞臺上的只有八個鬚生流派。

    譚派

    新譚派創始人是譚富英先生,譚派創始人譚鑫培先生的孫子,譚派是樸實明亮,圓潤自如的。京劇老生第一個流派,像高派、餘派、馬派、楊派、言派、奚派等都借鑑了譚派才發展創新而來的。代表作有《定軍山》《桑園寄子》《珠簾寨》《賣馬》等,在《定軍山》裡【西皮流水】“這一封書信來得巧”嗓音簡潔流暢,寬厚響亮。

    譚富英《定軍山》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譚鑫培《定軍山》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餘派

    餘派創始人是餘叔巖先生,餘派是剛柔並濟,醇厚動聽的。代表作有《戰太平》《空城計》《搜孤救孤》《洪羊洞》等,在《站太平》裡【二黃導板】“頭戴著紫金盔齊眉蓋頂”嗓音剛強有力,洪厚柔韌。

    餘叔巖《洗浮山》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言派

    言派創始人是言菊朋先生,言派是含蓄典雅,婉轉飄逸的。代表作有《讓徐州》《上天台》《打漁殺家》《臥龍弔孝》等,在《讓徐州》裡【二黃原板】“未開言不由人珠淚滾滾”嗓音深沉悠長,抒情別緻。

    言菊朋《文昭關》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高派

    高派創始人是高慶奎先生,高派是慷慨激昂,中氣十足的。代表作有《逍遙津》《斬黃袍》《轅門斬子》《斬馬謖》等,在《斬馬謖》裡【西皮導板】“翻來覆去難消恨”嗓音高昂飽滿,嘹亮纏綿。

    高慶奎《珠簾寨》(圖片源於網路)

    馬派

    馬派創始人是馬連良先生,馬派是清新委婉,瀟灑細膩的。代表作有《群英會》《甘露寺》《蘇武牧羊》《法門寺》等,在《群英會》裡【二黃原板】“曹孟德佔天時兵多將廣”嗓音清晰自然,新穎灑脫。

    馬連良《甘露寺》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楊派

    楊派創始人是楊寶森先生,楊派是哀婉平穩,柔和真切的。代表作有《文昭關》《伍子胥》《武家坡》《擊鼓罵曹》等,在《群英會》裡【西皮導板】 “提起當年淚不幹”嗓音渾厚優美,低沉大方。

    楊寶森《擊鼓罵曹》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奚派

    奚派創始人是奚嘯伯先生,奚派是文雅脫俗,溫和精細的。代表作有《《范進中舉》《白帝城》《四郎探母》《上天台》等,在《白帝城》裡【二黃慢板】“恨不得把吳狗傾國滅盡”嗓音幽柔靈活,輕巧淳樸。

    奚嘯伯《白帝城》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麒派

    麒派創始人是周信芳先生,麒派是質樸大氣,挺拔堅韌的。代表作有《徐策跑城》《斬經堂》《四進士》《打嚴嵩》等,在《徐策跑城》裡【高撥子原板】“湛湛青天不可欺”嗓音沙啞豪放,蒼勁獨特。

    周信芳《徐策跑城》劇照(圖片源於網路)

    如今活躍在舞臺上的鬚生八個流派正是前“四大鬚生”的餘派、言派、高派、馬派與“後四大鬚生”的新譚派、楊派、奚派,加上週信芳的麒派,另外鬚生高慶奎的高派,李洪春的李派,傳人不多,但還有幾位青年傳人在支撐著。唐韻笙的唐派瀕臨失傳,已經好多年沒聽到過了。

  • 2 # 看著吃著玩著

    目前如果按照還存在的流派來說,還比較多,因為還有一些八九十歲的老藝人存在,從舞臺上現在能看到的,大約是楊派(有十生九楊之說)、馬派(朱強等)、麒派(陳少雲等)、奚派(張建國等)、餘派(王佩瑜等)、譚派(譚孝曾等)、高派(辛寶達等)、言派(言興朋等),其他的流派很少見活躍在舞臺上,當然從舞臺演出來看的話,現在都很少有演出,尤其是老一輩很多劇目都失傳了,各流派常演的總是那麼幾齣戲,老觀眾例如我看厭煩了,新觀眾又進不來。

    如果不引入競爭激勵機制,以後只能是當做非遺了。

  • 3 # 青雲歷史老師

    京劇自誕生起到現在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了。在這200多年的時間裡,誕生了很多的流派。

    比如京劇旦角兒的梅尚程荀“四大名旦”。是旦角的四大流派。那麼老生有什麼流派呢?老生主要的流派分以下幾人:

    京劇初期的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等流派離我們今天比較遙遠了,也沒有什麼音像資料,所以我們暫不做介紹。我們今天介紹的京劇老生流派是從有唱片開始的。首先說的是民國初年“四海一人”伶界大王譚鑫培創立的譚派藝術,也叫老譚派,因為它區分於他孫子創立的“新譚派”。還有汪桂芬創立的汪派。孫菊仙創立的孫派。號稱老生三鼎甲。同一時期還有著名老生劉鴻聲創立的劉派。

    那麼譚鑫培去世以後,他的弟子餘叔巖創立了京劇老生的另一大派:餘派。餘派流傳久遠,影響至今。同一時期票友下海的言菊朋,因為深研老譚的藝術,但由於嗓音的限制和其他原因創立了字韻考究的言派藝術,此流派也是影響至今,他的傳人有李家載,言小朋以及他的孫子言興朋。

    同一時期,老生高慶奎創立了他的高派藝術,高派藝術以繼承劉鴻生的流派為主,嗓音高亮寬廣,調門很高。代表作有《斬黃袍》《轅門斬子》等戲。馬連良作為他們的稍晚後輩也異軍突起,成為與他們比肩的另一位流派創始人,創立了影響至今的馬派藝術。餘叔巖,言菊朋,高慶奎,馬連良,被稱為前“四大鬚生”。

    二三十年代由於餘叔巖,言菊朋的先後離世,楊寶森,奚嘯伯,譚富英的崛起,老生四大鬚生重新排位,他們是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譚富英是譚鑫培的孫子,創立了新譚派,楊寶森私淑餘叔巖,創立了影響至今的楊派藝術。奚嘯伯是言菊朋的弟子門人,青出於藍創立了別具意境,以“洞簫之聲”而著稱的奚派藝術。

    除此之外,一直在南方上海演出的周信芳,也創立了他的流派藝術,因為周信芳的藝名是麒麟童,所以世稱麒派。還有關外的唐韻生創立的唐派藝術。這些基本上就是老生的重要的幾大流派。

  • 4 # 聰慧雲天

    目前京劇鬚生八大派別,分別是前四大鬚生,餘言高馬。後四大鬚生是馬譚楊奚。另加麒派,馬連良先生與周信芳先生素有南麒北馬之美稱。

  • 5 # 傲雪198725871

    目前應該有麒麟童周信芳先生的麒派,馬連良先生的馬派,譚富英先生的譚派,餘叔巖先生的餘派,楊寶森先生的楊派,奚嘯伯先生的奚派,言菊朋先生的言派,高慶魁先生的高派,其他還有好些,但這幾派相對盛行

  • 6 # 使用者一山一水一聖人

    目前的鬚生流派還是上世紀四、五十年代形成的哪幾個流派。只是有的後學者多點,如餘、楊。有的成了邊緣。如高、言。還有的流派在全國影響力稍小或傳人較少等原因,幾乎沒有人學了,如唐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莜豆麵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