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寶安大興賓士
-
2 # 008你在嗎
汽車是個系統工程,所以安全效能也不能簡單的用某個獨立的指標(如鋼材強度)來衡量。單從車身強度來講,車身結構,鋼材強度和厚度綜合起來評價才最有意義。在其它指標相同時再比較某個單一指標才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比如車身結構和鋼材強度相同時,那麼用料越多(可以簡單的理解為鋼材越厚)相對安全性更高些,但車身也重又影響了油耗和操控。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兩輛車同樣都是5星碰撞級別。那在現實情況下兩車是否一定具備同樣的安全效能呢?答案是不一定。假設AB兩同級別車的車身結構相同同,車重也相同(可以理解為鋼材厚度相同),A車潰縮吸能區鋼材強度為400,乘員倉框架鋼材強度為800,B車的兩個指標為600和1000,那麼在現有的碰撞測試方法下兩車都可能獲得5星評級,但哪個車更安全不用說你也知道,這就是現有碰撞測試方法的侷限性問題。舉個不一定恰當的例子,中國的學生和美國的學生在某些考試中成績差不多,而中國的往往更好些,但在實際工作中工作能力體現的結果可能正好相反,所以考試成績好這也只能說明你更會"應試"。
回到剛才的話題,AB兩車都是5星,這隻能證明在現實中發生與測試環境相似的碰撞,兩車具備相似的安全性,但實際情況卻遠比這複雜的多,比如兩車都被側翻的大貨車壓住,A車可能已經壓扁了,B車則可能為車內乘員保留一定的生存空間,但如果貨車再重些呢?結果則可能一樣了。所以說世界上沒有最安全的車,我們只能儘量去偽存真,選擇相對更安全的車,自己努力做更安全的駕駛員才更重要。推己及人,讓所有的交通參與者都提高素質,更注意安全,才是我們最大的目標。
-
3 # 轉身歸山去
複製的哈,重點看第五條吧
很多朋友第一次買車往往有這些觀念:日系車安全性不好、車越重越安全、SUV比轎車好等等。來看看這些選車誤區,你們是不是有中過招?
1.車皮厚更安全
很多人選車的時候會抓各種安全方面的小細節,甚至連車皮的厚度也要糾結很久,覺得車皮薄的車就不安全。小告訴你們這完全是一種認知錯覺,或者說是人的潛意識在作祟,其實車皮的厚度跟汽車安全基本不搭邊。
厚一點的車皮在小碰撞的時候損傷確實會小一點,但是對於保護乘客安全來說最重要的是鋼架強度。武俠小說裡所謂的內傷大概就是這樣了,車皮好好的,裡面的車身結構都壞了,你還覺得更安全嗎?
2.車越重越安全
如果轎車和卡車發生碰撞事故,一定是轎車損傷比較嚴重,為什麼?因為卡車比轎車重。的確,如果是對撞,重的車受傷會輕一點,但是這隻能說明車越重殺傷力越大,而不是越重越安全。
你們看過卡車撞翻轎車,一定也看過卡車莫名其妙自己翻車吧?這說明並不是單純的車重了開起來就穩了,車重增加以後會降低操控性和制動效能,反而更不安全。
話說回來,真要是越重越安全,在車裡放一堆磚頭是不是就能提高安全性了?
3.SUV比轎車更安全
很多車友可能會認為SUV的安全性比轎車的要好,SUV車重大,車身高,發生碰撞的確是有優勢。但是SUV最大的劣勢就是中高速行駛的時候重心高,操控性比較差,反應肯定沒有轎車靈活,如果是緊急躲避或者快速過彎的話比轎車更容易失控側翻。
4.車越貴越安全
這種觀點是最可笑的了,豪車就質量好嗎?雖然說一分錢一分貨,但是這跟安全性完全沒關係,許多豪車售價高,是因為大多是小批次的手工製品,質量和品控上不見得就能超越大工廠的機器流水線作業。
並且,價格貴一般都代表馬力大,加速快,經常是一個誤操作就有可能車毀人亡,真的不知道安全在哪裡。
5.美系、德系比日系更安全
日系車很爛這個概念在很多車友心裡已經根深蒂固了,不過,用大資料來說,最安全的平價車,恰恰是本田和斯巴魯,日系車碰撞測試的結果甚至比賓士、寶馬都要好。而在美國高速公路安全保險協會的統計中,美國駕駛員死亡率較低的車型排名裡,前十名裡就有豐田、本田、日產等日系品牌的車型。
有車友會說,馬路上經常看到日系車稍微撞一下就是一個坑,這麼容易變形怎麼就安全了?其實安全性好不好,主要看車上的吸能部件(包括保險槓、防撞槓等)透過形變和位移能夠吸收多少碰撞能量,最終目的是保證駕駛員和乘客的安全。而不得不承認,日系車在這方面確實是做的比較好的。
6.底盤越高越好
底盤高無非是提高汽車的透過性,這在越野車上比較常見。然而這跟我們有什麼關係?你是去參加越野大賽還是準備西藏自駕遊?底盤高就代表著重心高,穩定性差,為了彌補這一點,那就必須犧牲油耗來提升抓地力。相比之下,汽車底盤低帶來的是更小的風阻,更高的穩定性和更低的油耗。
7.手動擋比自動擋省油
要是以前我絕對贊成這個說法。但是,現在都什麼年代了,還以為手動擋省油嗎?現在自動擋的車基本上是6速自動變速箱,相比手動擋的5速來說,轉速更低,換擋速度也更快,更何況現在還有7擋雙離合、8擋、甚至9擋變速箱,省油效果一點也不比手動擋差。
可能有的車友就不服了,別人開自動擋就是比我油耗低啊!那可能就是你的腳法問題了,如果是一腳油門踩到60碼這種玩法,神也幫不了你。
-
4 # 豹子2739686
不能只看鋼板厚度!
主要看車架的剛度如何!德系高檔車在車架主要部分都是選用高強度鋼,雖然車身部分大量採用了鋁,在減輕重量的同時,大幅度提升了車輛總體的強度!
去找些材料看看吧!別隻是盯著鋼板看!
回覆列表
現在我們在市場上可以看到很多車型都申明自己擁有特有的車身安全技術,比如說標緻508,就申明自己了一款非常注重安全的中型轎車,廠家也一再表明其車身重要位置的鋼板最高強度可達到1600MPa,這個強度簡直達到了潛艇級鋼板強度了。
▼
特、豐田等“美、歐、日”最具代表性且銷量名列前茅的汽車品牌居然都在車身鋼板強度上“位居末席”,而賓士、寶馬等老牌豪華汽車品牌甚至少有公佈“最高強度鋼板”這一指標的習慣。
其實這樣的結果與這些車輛的真實碰撞防護能力是大相徑庭的,那麼問題出在哪裡呢?答案是:鋼板強度標準的問題。
什麼是屈服強度呢?簡單來說,屈服強度就是“用多大的力能把金屬弄至變形”。
什麼是抗拉強度呢?簡而言之,抗拉強度就是“用多大的力把金屬弄斷”。
當然了,我們也針對此做了個小實驗來說明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將一塊塑膠板假設成鋼板,我們用很小的力量就能夠使其變形,所以這塊鋼板的屈服強度很小,而如果我們想拉斷同樣一塊鋼板要用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實現,說明這塊板的抗拉強度非常大,所以我們可以看出,對於同樣一塊材料,它的抗拉強度要遠大於屈服強度。
假設有A和B兩輛車,A車關鍵位置鋼板的抗拉強度為900MPa,B車關鍵位置鋼板的屈服強度同為900MPa,根據上面的實驗我們可知道,B車的鋼板抗拉強度一定會遠高於900MPa。那麼當這兩塊鋼板都受到900MPa的衝擊力時,A車鋼板將會發生斷裂,而此時B車鋼板僅會發生變形,並不會造成斷裂。
我們可以發現,無論是屈服強度還是抗拉強度,兩者都具有相同的單位“MPa(兆帕)”,這就使得廠家在宣傳過程中著重突出“MPa”的數值大小而幾乎沒有廠家提及是“抗拉強度”還是“屈服強度”的原因。
現在知道了嗎?汽車鋼板的“屈服強度”顯然才是最值得我們重視的指標。但是遺憾的是目前大部分超過1000MPa的鋼板標號都是採用“抗拉強度”而非更有意義的“屈服強度”。簡單地說,“不變形”或者“變形少”才是最關鍵的。
現在我們再來看一些資料:
下表中的TRIP鋼,使用“屈服強度”作為標準時強度為830MPa,但換用“抗拉強度”後卻高達了1600MPa。
我們發現,當車身鋼板標號使用“屈服強度”作為指標時,我們看到的數值便不會很高,而採用抗拉強度作為指標時,其強度數值自然會高的驚人。
在這張汽車追尾事故中,我們可以看到白色車車身鋼板強度很高,在車頭吸能區後的A柱基本沒有發生變形,但是黑色車輛被追尾後,由於車身鋼板強度較低,車輛尾部已經發生了嚴重變形,大幅度潰縮,嚴重威脅了車內後排乘客的生命安全。
如果只強調抗拉強度意味著車身鋼板嚴重扭曲變形但並未斷裂,然而後排乘客的生存空間已然堪憂;相同的MPa數值,你會選擇抗拉強度還是屈服強度呢?
我們在這張事故照片中,可以看到黑色轎車被巨大的工程車輛壓在底部,但是黑色轎車關鍵位置的鋼板屈服強度很高,所以可以看到,它的車身變形並不明顯。所以屈服強度更高的車身才能有效減少嚴重撞擊中駕駛室的變形程度從而為駕乘人員留出至關重要的生存空間。
如果需要一個更“體面”的數值,那麼只能使用“抗拉強度”作為指標。但對於車輛實際的防護能力而言,屈服強度才是具有更重要意義的指標。
我們從目前公佈的資料整理來看,上面提到的11個汽車品牌中,福特、大眾、奧迪使用“屈服強度”作為標註,而其它品牌均為數值更高但實際意義不大的“抗拉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