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丁媽親子時光
-
2 # 秭歸文學
比如,我家孩子在幼兒園時,有一節課,老師讓孩子們帶小額的錢去學校,老師會教孩子金錢的一些簡單知識。當孩子對錢有簡單的概念後,父母可以在去購物時,告訴孩子金錢的用法。
在小學時,數學課裡有講到金錢的演算法和累計,那時我們買了一款大富翁遊戲,在陪孩子玩遊戲的過程中,告訴孩子一些金錢的買賣收益等知識。
後來,我們就開始每個月給孩子100元零花錢,還有過年孩子的壓歲錢,她自己用來買學習用品了、圖書、學校的學雜費以及平想玩的娛樂設施、買零食等都讓孩子自己用零花錢和壓歲錢來支付,我認為這些都是對孩子理財的教育與培養,但父母一定要用正確的金錢觀去引導孩子。
-
3 # 扎西老媽
必須的。
華人一向羞於跟孩子談性,第二羞於談錢。視金錢如糞土,莊稼一枝花全靠糞當家。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農耕文明,莊稼好全靠糞,但是又要視金錢如糞土,到底咋回事?事實是,視金錢如糞土,莊稼離了糞長不好,人離了錢活不好。千萬別被假清高誤導。
認識錢,合理的運用錢,學會支配錢而不是被錢支配,是孩子必須學習的生存技能。
猶太民族是世界上最聰明、最神秘、最富有的民族,據統計,美國的百萬富翁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猶太人,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經濟學家中,有百分之二十是猶太人,因而歷來猶太人被公認為最會賺錢的民族,被譽為“世界第一商人”。猶太人深信“致富是可以後天教出來的”。他們相信成功得來不易,而且必須從小培養下一代成功緻富的觀念,在他們流浪的宿命裡,他們不是異國的寄居者,而是掌握命運、掌握財富,信奉“塔木德”智慧的獨特民族。甚至流傳著一則非常有趣的說法:“全世界的錢都在美華人的口袋裡,而美華人的錢卻在猶太人的口袋裡”。
11月8日,由父母必讀雜誌社與芝麻街工作室合作釋出《中國家庭財商培養狀況調查報告》,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們的家庭財商教育起步很晚。調查顯示,中國父母和家庭普遍對財商缺乏瞭解和重視,並且沒有充分認識到財商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同時,父母對於財商培養的重視程度,既和他們對於財商培養對孩子未來的意義的認識有關,也與他們對孩子和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的思考有關。加強孩子的財商教育,第一步,先提高父母自己的財商。
鄰居家比我家條件好得多,他在雜誌社工作,收入不錯、福利好,基本生活開支社裡給報銷,工資乾落。孩子花錢上的重點學校,同學裡有錢人多,同學們在一起經常比較誰有最新款的文具、衣服、名牌包包。偏偏我的鄰居山東農村長大,很節儉。生活用品、吃的公司負擔,比較高階一些,但是衣服什麼的很樸素,也不給孩子零用錢,怕孩子胡花。小區裡小超市老闆,曾說過他家孩子偷東西。有一段時間他們沒空接孩子放學,我幫著接孩子,也發現孩子去學校附近的文具店偷東西。我們沒好意思給我鄰居說,他非常好面子,怕他接受不了。但是一位心直口快的鄰居跟他說了,沒想到他反而把這位鄰居臭罵一頓。
而一位街坊家裡則截然相反,兩口子收入一般,一位下崗後安排再就業在超市理貨,一位在使館做保潔,兩口子每月收入加在一起五千多元。孩子已經二十多歲,此前做電話客服,每月三千多元,因為公司搬遷現在辭職在家。別瞧家裡條件不是特好,新款的水果手機出一款孩子必買一款。試探著問過那位嫂子,嫂子說,再怎麼著不能虧了孩子。所以孩子的要求兩口勒緊褲腰帶想方設法滿足,去年孩子買了一條拉布拉多,家裡一共三十幾平米的老舊一居樓房三口人住,根本不適合養這種大型狗。
因為父母本身就缺乏財商,造成這兩家這種極端的情況。我的鄰居還是位炒股高手,但炒股技術好不代表他有駕馭金錢的能力。培養孩子財商,需要俺們這些當爹媽的先學起。
-
4 # 小公主變形計
父母有沒有必要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進行理財教育?我的回答是:很有必要。不少家長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這方面培養了。我們稱之為“財商教育”。
《富爸爸、窮爸爸》系列書籍的作者羅伯特·清琦說過這樣一句話:
“如果你不能及時教孩子金錢的知識,那麼將來就有其他人來取代你。比如債主、警方、甚至是騙子,讓這些人來替你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恐怕你和你的孩子就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所以,我們針對孩子的不同年齡進行有計劃地財商教育很必要。比如:
0-2歲,讓孩子認識錢。
建議讓孩子自己去付賬購買他們喜愛的玩具和食品。一個簡單的付款動作,可以讓孩子逐步的瞭解到錢的等價交換物觀念。
2-6歲,讓孩子運用錢。
透過記賬、“預決算”概念的建立,讓孩子從小事做起,建立對事情的規劃。
期間,同步,讓孩子管理錢。
’養成延時消費習慣 和培養“小讓大”的消費觀這兩點非常重要。
孩子再大一些,可以讓孩子參與體驗錢生錢。
-
5 # 天空have天然藍
當然父母有必要針對孩子在成年以前依據不同的年齡段分層次的進行理財教育喲!因為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所接觸的視野不同,造成人格認知不同,最終造成的消費不同!哪個年齡段的孩子應該擁有什麼,消費什麼都應掌握好,不要做出與年齡不相吻合的消費情況,如果不從小讓孩子學會理財,那麼長大後就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經濟。人的很多習慣都是在幼年形成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父母應以身作則在理財上為孩子作出理財的榜樣,告訴孩子什麼需要買,什麼不需要買,什麼可買可不買,這樣孩子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正確的消費觀,也能剋制自己購物的衝動和堅守自己理財的原則,最終在父母的教育下達到理財的目的。做金錢的主人。
回覆列表
非常有必要。
除了智商情商,培養孩子的財商對父母來說也是越來越重要了,錢和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錢是我們幸福生活的基礎和保障,對孩子進行財商教育是非常有必要的。
羅伯特·清崎之所以能夠財務自由,成為影響數億人的財商教練,就是和小時候他富爸爸對他理財教育密不可分。
平時在生活中,多對孩子進行理財教育根據孩子的年齡而定,例如,鼓勵孩子自己多買東西、付錢;給孩子可以自由支配的零花錢,讓孩子自己計劃花錢;給孩子灌輸合理的消費觀;培養孩子的掙錢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