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簡單說

    首先荀彧之死,有兩種說法,一個是三國志的說法,一個是魏氏春秋的說法。

    魏氏春秋的說法是:曹操派人給荀彧送了一頓飯,飯盒一開啟,是空的,荀彧就知道曹操不在需要他了,就自己飲毒自盡了。

    三國志的說法是:建安十七年的時候,董昭等人認為曹操應該封魏公,加九錫,而荀彧認為,曹操應該是匡扶漢室,不應該行這樣不軌之事,所以曹操對荀彧開始有所不滿,後來荀彧因病留在揚州壽春,最後憂鬱而死。曹操第二年就封了魏公。

    不管是何種說法,都表明荀彧確實是忠於漢室,反對曹操篡位漢朝,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曹操也確實在荀彧死的時候沒有封魏公,而且也終身未稱帝,我認為荀彧的意見,荀彧的死,對曹操也是一種觸動,所以曹操終究還是沒有自己稱帝,而是把稱帝,開創王朝的時候交給了自己的兒子曹丕。讓自己做個周文王。

  • 2 # 小凌說史

    首先糾正題主的一個問題,那都是曹操並沒有殺荀彧。荀彧是晚年與曹操意見不合,因病憂鬱而死,還有一個說話是曹操送給荀彧一個空的食盒,荀彧見後服毒自盡了。但不管是哪個說法,都沒有證據證明是曹操殺了荀彧。

    至於曹操在荀彧死後有沒有後悔,這個估計沒有。一則,人不是他殺的,二則奪取天下之人不會優柔寡斷。

    不過估計會思念荀彧的好,這跟後不後悔並不矛盾。荀彧跟隨曹操多年,為曹操爭奪天下提了不少好謀略,不可能沒有一點感情。

  • 3 # 天飛鶴

    荀彧的死,曹操是逃脫不了關係的,而且是要擔主要責任。至於曹操殺荀彧後是否後悔,我覺得他是不後悔的。曹操能去下決心殺荀彧,並且他對於此事是經過仔細考慮的,雖然沒有明確的記載表露曹操事後的態度,但是從一些事件上,我們也能略窺一二。

    首先,荀彧死後的第一年,曹操立即進位魏公。建安十七年,董昭去秘密諮詢荀彧,問他對於曹操進魏公的意見。實際上,董昭其實也是帶著曹操的意志來的。換句話說,曹操想進魏公,需要個帶頭人,荀彧當時是大漢的侍中、尚書令,由他帶頭勸進,是十分合適的。同樣,在荀彧死後,曹操要進魏公,帶頭勸進的是荀攸,荀攸也是魏國既建的第一任尚書令。但是董昭在荀彧這裡吃了一鼻子灰。《三國志》記載了曹操聽說荀彧不同意他進魏公後的態度。

    《三國志 荀彧傳》:太祖由是心不能平。

    然後就發生了曹操請求荀彧去譙縣勞軍的事,這裡就開始曹操準備殺荀彧的佈局了。區區勞軍之事,何須荀彧去?他這麼做的目的,無非是想把荀彧調離中樞,弄到自己身邊來。荀彧居中持重十數年,當時的權利結構,曹操第一,荀彧第二了。荀彧到譙縣後曹操上書留下荀彧,任荀彧為侍中、光祿大夫持節參丞相軍事,其表文記載於《後漢書 荀彧傳》。後來荀彧“留疾壽春”,最後死在壽春。

    其次,曹操給荀彧立碑。要知道,曹操在建安十年,就下了禁碑令。荀彧死於建安十七年,按理說是不應該立碑的。可是荀彧的碑文卻存在,並且還是潘勖寫的。潘勖給荀彧寫完碑文然後又給曹操寫九錫策命,這是搞特殊待遇了,這點足見荀彧的地位。而且荀彧死不僅潘勖寫碑文,曹植也給荀彧寫誄文:

    如冰之清,如玉之潔。法而不威,和而不褻。百寮唏噓,天子沾纓。機女投杼,農夫輟耕。輪結輒而不轉,馬悲嗚而倚衡。

    冰清玉潔這個詞語也是這麼來的。這也從側面反應了荀彧個人品德之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覺得楊冪真的不管孩子嗎?你們對她這種對待家庭與孩子的態度持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