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亦文亦物
-
2 # 吳言心旅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是中國農曆廿四節氣詩,每句詩中包含著六個節氣。
《中國天文年曆》顯示6月21日12時24分是“夏至”節氣,意味著一年最熱的階段即將到來。
夏至,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第十個節氣,也是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
據《恪遵憲度抄本》記載: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這就是夏至的由來。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正午太陽高度最高。
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不過,天文專家稱夏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減短。
-
3 # 大臉法語TalentFrance
夏至由來
竹枝詞(唐)
劉禹錫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岸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夏至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土圭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從6月21日(或22日)開始,至7月7日(或8日)結束。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緯23°26\"),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晝越長。
中國古代將夏至分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糜與鹿雖屬同科,但古人認為,二者一屬陰一屬陽。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屬陽。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丌始脫落。而糜因屬陰,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見,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
中國民間把夏至後的15天分成3“時”,一般頭時3天,中時5天,末時7天。這期間中國大部分地區氣溫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長很快,生理和生態需水均較多。此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有"夏至雨點值千金"之說。一般年份,這時長江中下游地區和黃淮地區降水一般可滿足作物生長的要求。《荊楚歲時記》中記有:“六月必有三時雨,田家以為甘澤,邑里相賀。”可見在1000多年前人們已對此降雨特點有明確的認識。
夏至節氣的時候,人們應該順應大自然陽盛陰衰的變化趨勢,適宜早起晚睡。由於夏季太過炎熱,所以容易中暑傷氣,如果汗洩太久,很容易令人頭昏胸悶,心悸口渴,噁心甚至昏迷。安排室外工作和體育鍛煉時,應避開烈日熾熱之時,加強防護。
夏至節氣的時候,人們應該順應大自然陽盛陰衰的變化趨勢,適宜早起晚睡合理安排午休時間,一為避免炎熱之勢,二可恢復疲勞之感。每日溫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僅可以洗掉汗水、汙垢,使面板清潔涼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鍛鍊身體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熱,腠理開洩,易受風寒溼邪侵襲,睡眠時不宜扇類送風,有空調的房間,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更不宜夜晚露宿。
夏時心火當令,心火過旺則克肺金之說(五行的觀點),故《金匱要略》有“夏不食心”的說法。夏季又是多汗的季節,出汗多,則鹽分損失也多,若心肌缺鹽,心臟搏動就會出現失常。中醫認為此時宜多食酸味,以固表,多食鹹味以補心。夏季心旺腎衰,雖大熱不宜吃過分寒涼的食品,心旺腎衰,即外熱內寒之意,因其外熱內寒,故冷食不宜多吃,少則猶可,貪多定會寒傷脾胃,令人吐瀉。西瓜、綠豆湯、烏梅小豆湯,雖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鎮食之。
夏季運動最好選擇在清晨或傍晚天氣較涼爽時進行,場地宜選擇在河湖水邊,公園庭院等空氣新鮮的地方,有條件的人可以到森林、海濱地區去療養、度假。鍛鍊的專案以散步、慢跑、太極拳、廣播操為好,不宜做過分劇烈的活動,若運動過激,可導致大汗淋漓,汗洩太多,不但傷陰氣,也宜損陽氣。在運動的過程中,出汗過多時,可適當飲用淡鹽開水或淡茶飲品,切不可飲用大量涼開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衝頭、淋浴,否則會引起寒溼痺證、黃汗等多種疾病。夏至節氣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時機,比如支氣管炎、氣腫、慢性氣管炎等疾病一般在冬季發作較為頻繁,而到了夏天發作卻很少或者基本不會發作。明顯是以夏季的氣候條件充當了自然的醫藥,也順應了“天人相應”的道理。
-
4 # 花藝小海子Ruth
夏至是
二十四節氣
之一,在每年公曆6月20或21或22日。夏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90度(
夏至點
,目前處在雙子座
),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
,此時,北迴歸線以北地區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對於北迴歸線
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白晝可長達15小時,
正午太陽高度
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夏至是二十四節氣
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公元前七世紀,先人採用
土圭
測日影,就確定了夏至。據《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
北迴歸線
(北緯23°26"),是北半球各地全年白晝
最長的一天,且緯度越高白晝越長。如海南的海口市這天的日長約13小時多一點,杭州市為14小時,北京約15小時,而黑龍江的漠河
則可達17小時以上。同時,對於
北迴歸線
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在北京地區,夏至日正午太陽高度
高達73°32′。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多,比南半球多了將近一倍。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隆冬
。 -
5 # 雕刻歷史
據說,夏至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的一個節氣,大概在公元前七世紀就被確定了。《恪遵憲度抄本》解釋說:“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至,在古代漢語中是極、最的意思,所以顧名思義,夏至就是夏天到了極致,也就是說白晝最長、夜晚最短的一天。那麼這裡提到的日影,即日光照射物體所成的陰影,則是和古代測量節氣的方法有關。我們知道,每一天太陽和地球的距離都是不一樣的,因此在不同天的同一時刻太陽照射下來的物體的陰影長度也是不一樣的,所以古人就發明了土圭測日影的方法,根據日影長度的變化來確定節氣。他們發現,每年公曆的6月21或22日這兩天,土圭測出的日影最短(表示白晝最長),所以就把它們定為夏至。
那麼,為什麼要把夏至作為二十四節氣之一呢?這和我們以農立國有很大關係,二十四節氣的確定其實是為了更好的指導農業生產,讓老百姓知道什麼時候該播種什麼時候該出苗什麼時候該鋤草了。中國古代的天文曆法之所以重要,就在於他們是老百姓從事農業生產的自然依據,而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對於一個政權的穩定又是最為根本的,所以歷代君王都不得不高度重視。總體來講,夏至期間各地氣溫都較高,日照比較充足,作物生長也比較快,這時生理和生態的需水量很大,所以這時的降水對農業產量影響很大。如果降水嚴重不足,乾旱持續發生,作為一國之君的帝王就要進行祈雨了,否則動搖的將是國本。
正因為夏至是一個節氣,而節氣既是農業生產的依據,同時也是人們養生的依據,不同節氣表徵著陰氣和陽氣的消長平衡,人們依據這個來進行養生,就要透過飲食的調節來適應節氣的陰陽狀態,這就漸漸形成了各地不同的夏至習俗,有吃餛飩的有吃麵的,不一而足。
-
6 # 北京民俗
二十四節氣是先人考察日月星辰運轉規律和農事氣象定下的歷法。在《呂氏春秋》的十二紀中已有立春、雨水、立夏、小暑、立秋、白露、霜降、立冬等節氣名稱,只有二至(夏至、冬至)稱為“日長至”“日短至”,二分並稱“日夜分”。
夏至是白晝最長的一天,《恪遵憲度抄本》:“日北至,日長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晝達最長,且越往北越長。在西周初年建立的周公測影臺表,利用太陽照射表的影子落在圭上,可以測算出夏至之日正午投影最短(日影短至),僅有一尺五寸(也就是50釐米),冬至日的日影則最長。周公透過在這裡的觀測,準確地測定二至二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夏至這天在圭的周圍看不到影子,就把這裡定為地中。““中原”“天中”等稱謂,都是從這裡演變而來的。
我們大家都知道冬季有數九歌,一九二九不出手,一直到九九。其實夏季也有,只是沒有冬九九那麼熟知,叫做夏九九歌,“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爭向路頭宿;五九四十五,樹頭秋葉舞;六九五十四,乘涼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夜眠尋被單;八九七十二,被單添夾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歌謠裡面反映了夏至從開始熱到最熱,再逐漸轉涼這一氣溫規律。
時至今日,我們依然遵循二十四節氣的各種習俗。在很多文學作品中也多次提到過各種節氣,如紅樓夢、白蛇傳中,多次涉及到了二十四節氣,比如清明、芒種和夏至等。《紅樓夢》第一回《甄士隱夢幻識通靈 賈雨村風塵懷閨秀》有這麼一段話:“通一日,炎夏永晝,士隱於書房閒坐,至手倦拋書,伏几少憩,不覺朦朧睡去。”裡面提到“永晝”,永晝什麼意思,就是漫長的白天。我們說夏至這一天太陽幾乎直射北迴歸線,確實是一年中北半球白天最長的一天,所以把這一天定為“夏至”節氣。但是一整天都是白天我們也沒見過,所以這裡的永晝,就當是夏至吧。諺語說: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漠河縣是中國緯度最高的地區,在夏季產生極晝現象,時常有北極光出現。而極晝又稱永晝,是在地球的兩極地區,一日之內,太陽都在地平線以上的現象,即晝長。春分過後,北極附近就會出現極晝,此後極晝範圍越來越大;夏至日達到最大。
《風土記》載:仲夏端五,端,初也,俗重此日與夏至同。《後漢書-禮儀志》中就提到:漢代五月五日的風俗來自於夏商周時期的夏至節。這記載著端午節源於夏至,而夏至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了,所以,夏至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
-
7 # 讀寫人家
夏至,古代的時候稱“夏節”、“夏至節”。
古人說:“日長之至,日影短至,至者,極也,故曰夏至”。
太陽執行至黃經90°時為夏至交節點,一般在公曆6月21-22日交節。
夏至這天,太陽直射北迴歸線,此時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達到全年最長。
對於北迴歸線及其以北的地區來說,夏至日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也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夏至的由來,是這樣的,夏至是第十個節氣,其最早也是作為計時的一種方法,就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確定,鬥指午,為夏至。
當然夏至既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也是古時候民間“四時八節”中的一個節日,自古就有在夏至拜神祭祖之俗,說的就是一種文化。
“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天地是生命的根本,祖先是人類的根本,祭祖是一種傳承孝道的習俗。此外,民間還有夏至“消夏避伏”、“清補”等習俗。
二十四節氣圖片夏至時節可以說是一年中白天最長的時候,從這個時候開始,白天開慢慢變短了,夜晚慢慢變長了。
其實,作為這個節氣,也是氣候的分界線。既是太陽的轉折點,也是時間的轉折點。
作為節日,節氣,都有一定的文化傳承,那麼從古至今,肯定都會傳承著,也會沿襲著。
這種文化體現在民俗上,如何體現,就是在夏至的時候會祭祖,透過一定的方式,開展一些祭祀活動,就是透過這種方式五穀豐登。可不是嗎?這個時間正好是五月初一,而且在我們這裡也會在這時候 開展一些祭祀活動,諸如伏羲文化節就是這種文化活動的一種。
還有一些地方,會在這時候,婦女們開展互相交換禮物,交換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
那麼還有,大家會在夏至這一天要吃麵,吃麵的傳統也是有原因的,自古以來,中國民間就有“冬至餛飩夏至面”的說法,因此江南一帶很多地區的人們把夏至吃麵當成了很重要的習俗,南方一般吃米飯,吃麵似乎就更顯得莊重。因為夏至代表著炎熱夏天的到來,人們的飲食也要有改變,以熱量低、便於製作的食品為主要食物。麵條常常就是家庭首選,所以夏至面也叫“入伏面”。還有就是因為夏至的麵條基本上是用新麥磨成的新麵粉,新鮮麵粉裡的營養成分較高,口感較好。
夏至,夏至,夏至的到來,也是到了臨界狀態。冬至也一樣,是冬天的臨界。
作為節氣的夏至,既是節氣,也是節日,更有文化。這樣的節氣,才能讓人記憶猶新,才能讓人永遠記住,記得牢固,記得清晰。
-
8 # 樹德漢碩
今天,6月21號,五月初一,卯時5點23分就交夏至。夏至至長,冬至至短。夏至冬至是兩個極具特色的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最被確定的兩個節氣。夏至日,太陽北至至極,造成北半球日至長,夜至短,而南半球日至短,夜至長。夏至,太陽直射達到最北,然後折回,再見日夜“短一線,長一線。
夏至三庚數頭伏。論三伏天氣,即以夏至日為節點起算。日長長到夏至,日短短到冬至。這就是夏至冬至的最大特色。夏至陽極一陰生,冬至陰極一陽生,陰陽互相依存,互相消長,這就其最大的文化特色。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線;不過夏至不熱,過夏至三庚數伏。夏至後數伏,冬至後數九。夏至冬至都是極有文化內涵的節氣。
比如冬至餃子夏至面,就很民俗文化意義,比如夏至吃蛋治苦夏說法,又比如冬至魚,夏至狗,夏至吃狗肉可補身,吃了夏至狗,西風繞道走。有關夏至的說法不少,文化內涵也很多,各地有不同,真是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的,各有文化意涵,風俗習慣。
-
9 # 東家APP
蟲聲和鳴,又是一年夏至。五月中,"言萬物至於此,假大而極至。"
這一日,萬物繁盛壯大到了極點。夏至,據說是最早被確定下來的二十四節氣。
這是一年中夜最短、晝最長的一天。時值麥收,自古以來,人們要在這天祭神禱告,以祈豐年。
夏至已至,五月中,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夏至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角朝前生,屬陽,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
二候,蟬始鳴
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生便鼓翼而鳴;
三候,半夏生
喜陰的藥草,開始出現,陽性的生物開始衰退;
晝晷已雲極,宵漏自此長。
四處都是溼漉漉的,山裡的樹像是喝飽了水,有一種飽滿的透明感,感覺擦身而過的瞬間,都會被蹭上一身的綠色。
陸游在《梅雨》裡寫道,“絲絲梅子熟時雨,漠漠楝花開後寒。剩採芸香辟書蠹,旋舂麥耖續家餐。”這個心儀的時候,水氣氤氳,草木愜意,處處能夠感受到溫情所在。
回覆列表
24節氣的問題,不好回答,畢竟年頭太長,可謂眾說紛紜。如果一定要講的話,咱們就不妨從夏至的來歷解釋:
夏至,是24節氣中第10個節氣,是24節氣中出現最早的一批節氣,一般選擇在農曆6月22日。夏至這一天,是太陽高度最高的一天,Sunny直射北迴歸線,咱們北半球的白天最長,夜晚最短,也是陽氣達到頂點的標誌。
1、夏至出現在什麼時候?是誰發現了它?
唐代大詩人韋應物在《夏至避暑北池》中曾寫道:晝晷(gui)已雲極,宵漏自此長。可見,在唐代古人就發現了夏至的奧秘。追溯文獻會發現,《尚書 堯典》中講過:堯分出“四仲”,也就是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可謂居功至偉,他當時在哪裡創設曆法呢?傳說就是現而今的山西清徐縣。《尚書》形成於春秋中期,由此可知,夏至最早出現不晚於春秋時期,通行的發明者當推堯帝。
2、堯是如何確定的夏至?
在古清徐生長著一種藥草,名為蓂莢(mingjia)草,堯觀察細緻,就發現蓂莢草的生長有其規律,旺季日長一葉,冬季則日落一葉,就是根據這個觀測,推出了陽氣最足和陰氣最旺的日子,區分出了“四仲”。
3、古人都怎麼過夏至呢?
在古代,夏至是重要的節日,需在京城祭祀地神和百物之神。這習俗我們今天聽著感覺特新鮮,但當時很隆重是國家大典,既要舉行盛大的朝拜,更伴有精彩的歌舞,社稷、山川、五嶽、四瀆一起祭祀。夏至,在古代又稱為“朝節”,唐代就特別流行吃粽子、燒鵝。白居易曾經寫過:憶在蘇州日,常諳夏至筵。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而到了清代,這習俗就變化了,北京流行吃過水的涼麵,四處流行粽子,而在江南一帶則最流行喝“夏至粥”。這習俗在今天看起來很難以理解:大夏天的,正是最熱的時候,怎麼還偏偏要喝粥呢?難道不怕上火?
夏至粥,不同於一般白米粥,而是用小麥、蠶豆、紅糖拌好,加入薏仁、芡實、蓮子心、紅棗,徹夜熬煮而成,說是一碗粥,其實無異於十全大補湯,圖的就是陽氣日漸衰減,趁著新麥剛下來,補補身子,不至於著涼,所謂冬病夏治。
要說習俗最怪異的,莫過於廣東。夏至天熱,廣東人居然流行吃狗肉,在當地說法看來,狗肉性熱,能解除瘧疾、闢清邪氣、抵禦蟲蠱之毒,也算是地方特色中的獨領風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