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小樹懶的心理樹洞
-
2 # 白小恩
抑鬱症被稱為“心理病理中的普通感冒”,因為它發作頻繁,也因為幾乎人人都一生的某些事件中或多或少的體驗過。只不過有些人沒有達到真正抑鬱症的標準。
那麼抑鬱症到底是怎麼形成的?主要跟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有關。
首先,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心境障礙的發生與基因因素有關。雙生子研究表明,如果同卵雙生子的一個患上心境障礙,那麼另一個患上該病的機會有67%。
其次,心理動力學觀點認為,無意識衝突和童年早期形成的敵意情緒在抑鬱的形成中起了關鍵的作用。弗洛伊德曾一度被抑鬱病人表現出的自我批評和罪疚感困惑了。他相信自我責備的根源是憤怒,本來是指向他人的,後來指向內部,轉向自己。成人期的真實的或符號化的損失會使敵意情緒重新活躍起來,開始指向個體自身的自我,造成抑鬱的特性表現——自責。
再次,行為學派認為,當一個人在喪失或其他重要的生活變更之後得到不充分的正強化而且經歷很多懲罰,就會導致抑鬱。缺乏充分的正性強化,一個人會感到悲哀和退縮。
還有,認知學派的代表,亞倫貝克主張抑鬱病情有不同型別的消極認知,稱為抑鬱的認知三合一:對自己消極的看法,消極的當前體驗,對未來消極的看法。抑鬱病人傾向於把他們自己看做是在某些程度上沒有能力和有缺陷的,對當前的體驗做負面的解釋,並且相信將來會繼續給他帶來痛苦和困難。這種負面思維的模式使所有的額體驗變得陰沉暗淡,造成了抑鬱的其他特徵性跡象。一個總是預期負面後果的人不太可能有動機去追求任何目標,這就造成抑鬱中的主導症狀——意志的癱瘓。
塞利格曼認為抑鬱病人處於一種習得性無助的狀態,他們有種做什麼都無濟於事的期望,但是,這種狀態的出現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個體如何解釋生活事件。
抑鬱認知理論的共同觀點是抑鬱病人在生活中思考他們自己和事件的方式可能使他們抑鬱下去,例如,人們通常有自我驗證的傾向,即人們尋找資訊來驗證自己的自我概念,這種趨勢對抑鬱的個體有負面的後果。
恩恩醫生app是專業的精神心理健康服務平臺,如果有關於抑鬱焦慮、精神分裂、雙相障礙等精神心理疾病的相關問題,可以在應用市場下載恩恩醫生,免費諮詢公立醫院精神心理科醫生!
回覆列表
美國的DSM-5裡有對抑鬱症的詳細診斷標準,在此不再贅述,而抑鬱症的形成原因,目前心理學依然沒有形成固定的結論,不同的心理學家有不同的看法,不過普遍認為是由先天氣質、後天人格特質、壓力創傷事件引發這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結果,其中女性的抑鬱症水平要高於男性。下面可以說幾個比較 有名的心理學家對此的看法。
創立ABC認知療法的貝克提出了“認知三合一”的理論,也就是說,人之所以會抑鬱,是因為他們的認知出現了問題,而且分別是對自己的消極認知、對現狀的消極認知以及對未來的消極認知,具體來說,就是對自己存在負面認知,經常否定自己、認為自己有很多缺陷,自怨自艾,覺得自己處處碰壁失敗,而對現狀則認為生活處處都是障礙,當前的一切體驗都是糟糕的,沒有任何值得開心的事情,對於未來則更沒有期待、沒有任何探索的興趣,甚至不如死掉。這樣長期肯定會導致一個人的生活充滿了灰暗,從而導致抑鬱。
而大家都很熟悉的心理學大師弗洛伊德則認為抑鬱最主要的原因跟對外界的認知關係不大,而主要是來自於對自己的自責和憤怒,這種自責和憤怒本身是由於早年的需要和期待沒有被滿足,對他人的憤怒和指責轉向了內部,也就是說對別人的憤怒變成了對自己的憤怒,這種憤怒導致了對自己的厭棄和攻擊,從而形成了抑鬱。
而另一位大師級的心理學家塞利格曼則提出了著名的“習得性無助”的理論,習得性無助指的是一個人在經歷過多次失敗後很難再振作起來,哪怕後來障礙已經不存在了,他依然習慣性地無助、認為自己會失敗,做什麼都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絕望的心態很容易讓人導致抑鬱:既然做什麼都不對,那就什麼都不要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