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聽說吧心理諮詢

    我們生活在一個被商業營銷共同締造的美好(瘦、白、大長腿、美)世界裡。

      一些女孩子為了保持身材,會想盡辦法變瘦,除了健身、合理控制飲食等方式,不少人透過拼命節食來控制體重,抵不過飢餓時就暴飲暴食,為了不導致發胖,採用吃瀉藥或自我引吐的方式,使吃下去的食物迅速排出體外。

      吃了又吐,吐了又吃,造成體重下降、營養不良,稱為暴食症。

      廣州心理諮詢與您分享:一個暴食症患者的寫照。

      一部講暴食症的影片《生命中的故事》,說的是美國年輕女孩瑪麗的秘密生活:

      她吃完東西總是想盡辦法催吐出來,比如摳喉嚨。因此,她毫無顧忌開心地吃,因為只要吃完了再吐出來就好了。但是快樂是暫時的,她越是多吃,就越得多吐,一天要吐四五次。她感到越來越空虛,而唯一可以給她帶來安慰的,就是食物。

      父母也發現了她的異常,帶她去看心理醫生,心理醫生告訴她:“你吃了又吐,吐了又吃,這叫做暴食症。”

      後來,她遇到一個與她志同道合的夥伴,那個女孩暴食催吐非常嚴重,導致最終得了厭食症,營養不良,獨自一人死在家中。當某一日,瑪麗開啟多日未見的朋友的臥室門,發現朋友早已一命嗚呼……瑪麗這才開始感到害怕,開始真正配合心理諮詢,終於控制住了。

      廣州心理諮詢解讀:

      從醫學角度,暴食症屬於進食障礙的一種,被稱之為 " 神經性貪食症 "(另一種是 "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性貪食症是指不可控制的多食、暴食。

      暴食症患者在生理上並不飢餓,在心理上卻有著長期飢餓的感覺。他們對自我的評價過度取決於體重及身材,就像電影中的瑪麗一樣,“最重要的是感覺自己是一個美麗的人”,因此非常害怕肥胖,但卻有著食物成癮的現象。

      大部分患者是介於18歲到30歲之間的女性,多為家庭經濟地位比較高、重視自己的形象的少女,且多為長期反覆在減重的人。而這類女性有共同的性格特徵:抑鬱、自卑、對自己十分不滿,是完美主義者,有得到他人認可的強烈要求。

      暴食症的成因

      暴食的成因很多,常見的成因卻是節食減肥,是女孩子對美的關注。大多數暴食都是從過度節食開始的。

      還有情緒性進食,有些人賦予了食物太多意義,當一個人壓力很大、空虛孤獨時,很可能採取進食這種最原始的方式來慰藉自己,從各種煩惱中暫時解脫出來。

      在受到界刺激心情低落時,如失戀後,更容易出現暴食症狀。

      暴食的症狀

      暴食症患者有十分強烈的慾望,會在短時間內偷偷狂吃下大量的食物,然後再以催吐、利尿劑或過量運動等方式,以強迫清除過多的熱量。通常這種在狂食後又強迫清除的症狀,是憂慮、沮喪、挫折、寂寞或憂愁的發洩。

      暴食症的發生率約為厭食症的 2─ 3倍 ,患者多能維持理想體重 ,所以不像厭食症一般容易被發現。患者對於自己這種狂吃之後又催吐的行為 ,會極力隱瞞 ;暴食後壓力得到短暫緩解,但隨後陷入更大的內疚、空虛及罪惡感中;。

      這種異常的行為 ,若每週達兩次 ,且持續超過 3個月以上 ,則可診斷為暴食症。

      暴食症會造成哪些後果?

      一、臉部變形

      雖然暴食女性陷於這種行為的初衷是想變得更有魅力,但這可能引起令人厭煩的身體特徵。不論暴食後是否催吐,由於暴食過程中的咀嚼和舌頭運動,還有唾液分泌顯著增加,都會造成臉部肌肉發達,唾液腺畸形變大,使得臉顯得豐滿,這正是她們不願意看到的。

      二、醫學綜合徵

      有些患者會因為反覆把手伸進喉嚨來刺激嘔吐反射,而使得手指或手背上長出繭來。

      無論是暴食還是誘吐,都會引起其他複雜的併發症,它們包括喉嚨水腫、胃穿孔或食道破裂、胃病、齲齒、脫水、電解質紊亂、閉經、貧血等等問題。如果不處理,會造成嚴重的醫學綜合徵,甚至有生命危險。

      三、對心理的傷害

      不少人覺得無法面對家人和朋友,害怕自己的暴食被發現。

      她們一般都會很恨自己,生活在矛盾和掙扎之中,壓抑造成暴食,暴食又造成新的沮喪、自卑和負罪感, 挫敗的情緒使得她們往往變本加厲地採用催吐的方法來減輕體重。這樣惡性迴圈下去,長期進行自我否定的心理暗示,嚴重者可能精神崩潰,徹底錯亂,約有5%的有自殺企圖。

      渴望變美本身沒錯,但過於關注體型和外表卻可能使人深陷泥潭而無力自拔。暴食厭食症之類的飲食功能失調,表面上給人一種能控制體重的錯覺,但實際上卻可能引發多種疾病,使患者喪失自信,無法正常生活,失去身體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暴食症是可以被治癒的,當個人自身無法控制,必須由專業人士幫助治療,重新建立與食物之間的友善關係,帶給自己真正的滿足。

  • 2 # 心理科李一花醫生

    主要是指反覆出現大量飲食的現象,且這種行為往往發生在情緒波動時,會吃大量食物,並在之後催吐。從表面上觀察不出患者的體型有何變化,會透過大量進食所產生的飽腹感,獲得一種暫時的安全感,要及時治療,避免出現消化不良,引起胃病,可透過心理治療的方式改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白菜包子餡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