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圖文社
-
2 # 河北人張鵬程
曲藝是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形式,歷經了歲月的滄桑變化,蛻變成很多經典的曲藝模式,曲藝的模式有很多種,時光歷久彌新的傳播著,據調查統計,中國仍活躍在民間的曲藝品種有400個左右,流佈於中國的大江南北,長城內外。
以說唱為主的,有相聲、評書、評話;唱的如京韻大鼓、單絃牌子曲、揚州清曲、東北大鼓、溫州大鼓、膠東大鼓、湖北大鼓等等鼓曲;
又好像說又好像唱,有山東快書、快板書、鑼鼓書、萍鄉春鑼、四川金錢板等;
又有音樂背景的情況下如山東琴書、徐州琴書、恩施揚琴、武鄉琴書、安徽琴書、貴州琴書、雲南揚琴等;
又說又唱又舞的走唱如二人轉、寧波走書、鳳陽花鼓、車燈、商 花鼓等。正因為曲藝主要是透過說、唱,或似說似唱,
或又說又唱來講故事,所以要求它的語言必須適於說或唱,一定要貼近於生活
-
3 # 徐鵬遠
這個問題的範圍太大了,因為曲藝所包含的門類有許許多多,據不完全統計,至今仍存活的就有400個左右,相聲、評書、二人轉、快板,各地的大鼓、琴書等等都屬於曲藝。而各門類在歷史發展中都各自擁有眾多名家名派,就像京劇,雖然只是一個戲種,但有生旦淨末醜不同行當,每個行當裡又有諸如梅派、譚派、裘派等等,這些派別也沒有絕對的高下之分。所以在此只能隨便說幾個例子,無法進行一個完整的講述。
駱玉笙
京韻大鼓作為曲藝曲種之一,產生過劉派、白派、張派、少白派、駱派五大流派。劉派的代表人物劉寶全,被稱為“鼓界大王”,他將大鼓的唱詞改為北京音,又在唱法上吸收了石韻書、馬頭調和京劇的元素,賦予了京韻大鼓新的生命。白派代表人物白雲鵬,以和緩、低迴的唱法為特色,圓潤渾厚、清晰有力,嫵媚中透蒼勁,具有深摯的藝術感染力。張派代表人物張小軒,嗓音寬亮,充滿激情,粗野中顯氣魄,高亢處見精神。少白派代表人物白鳳鳴,嗓音寬較低,早期師承劉寶全,後借鑑白雲鵬的演唱,創造了以蒼涼悲壯見長的“凡字腔”。駱派代表人物駱玉笙,藝名小彩舞,相容劉、白等人之長,結合自身特點,在低音上吐字真切、聲腔清楚,成為一代女鼓王。
袁闊成
評書和大鼓可以算是一宗之脈。大鼓書有說有唱,說的部分就叫說書。按連闊如先生的說法,評書屆的支派流傳得更廣大了,使短傢伙的與使長傢伙的才漸漸疏遠了。評書有南北兩大派,北派相對而言要更為今人熟悉一些,但南派也有出名的代表人物,比如成都的李伯清。北派的門戶分為三臣——安良臣、鄧光臣、何良臣,後世的評書門弟子都是這三臣的傳人。評書門裡比較出名的自然要屬袁派、連派、陳派。袁派有“三傑“——袁傑亭、袁傑英、袁傑武,以及傳人袁闊成,代表作《三國》;連派是連闊如,代表作《隋唐》,其女連麗如如今仍堅持說書,從血緣上講當然是傳人,只是就技藝而言,還有不同評價;陳派是陳士和,代表作《聊齋》,其傳人為劉立福。最為大眾熟知的單田芳、田連元、劉蘭芳等,其實嚴格來講不算評書門,單和田是西河大鼓門,劉蘭芳是東北大鼓門。不過因為評書和大鼓剪不斷的淵源,像這樣的名家一直也不在少數,比如“帥派”代表人物陳青遠也是東北大鼓門的,“馬派”馬連登及其子馬增錕、馬增祥同屬西河大鼓門。
李潤傑
快板最初是乞討時使用的一種手段,1949年後成為真正的表演藝術,誕生了三大流派,高派、王派、李派。高鳳山,高派創始人,吐字清晰,語言俏皮,節奏鮮明,氣勢流暢,唱段緊湊,一氣呵成,板槽穩而又富於變化,在說、逗結合上尤有獨到之處。王鳳山,王派創始人,輕巧明快、節奏強烈、半說半唱、快而不亂、慢而不斷、瀟灑自然、從容大方,以抒情為主,曲折緊張的情節和幽默風趣的笑料獨具魅力。李潤傑,李派創始人,吸收融合了山東快書、相聲和評書以及話劇藝術的某些優長,對快板進行了改革創新,板點豐富多變、句式靈活自然、講究語氣、注重表演,以生動描敘故事、刻畫人物見長。
馬三立
相聲裡的門派更多,但公認的四大名派是馬三立馬派、侯寶林侯派、常寶堃常派、劉寶瑞劉派。也有將蘇文茂的文哏相聲成為蘇派,將馬季成為馬派等等說法。連闊如《江湖叢談》中還記述過三大派,朱派、阿派、沈派,即朱紹文、阿彥濤、沈春,乃相聲界最早的門派。
-
4 # 思念1394748
曲藝的種類很多有幾百樣,首先鼓類,有京韻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在說戲曲也是好多種戲劇,有京劇,黃梅戲,豫劇,曲劇,越調,贛劇,評劇,吉劇,漢劇,晉劇,秦腔,花鼓戲,皮影戲,藏戲,滬劇,越劇,宛梆。懷梆等等,相聲有單口相聲聲,對口相聲,群口相聲,評書有袁闊成,單田芳,劉蘭芳,連闊如,趙維麗,孫一,張少佐等,再說說,門派,戲劇有生,旦淨末醜,生有武生,老生,鬚生,旦角有老旦,閨門旦,刀馬旦,衣有青衣,京劇有四大名旦,梅蘭芳,程硯秋,言菊鵬,荀慧生,豫劇,有五大名旦,馬金鳳,常香玉,閆立品,桑振君,評劇有新鳳霞,白玉霜,小白玉霜,相聲門派有侯派。侯寶林,馬派馬三立,常派,有常寶華,我知道的知識有限,回答的不好和不對請朋友們多多指教!謝謝
-
5 # 書影音
因為德雲社家譜事件之後,關於相聲圈,擴大到曲藝界,以及戲曲界的門戶和派別體系的問題也成為了大家比較關心的熱門話題。
再來說我個人的看法。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要思考幾個問題。
一、曲藝界的概念很廣。我隨手拿起來我的音樂詞典,大概翻了一下,需要濃縮好幾百頁來回答這個問題。而我自己想對了解的應該是京韻大鼓。但是也只是限定在瞭解上。曲藝上三門中的另外兩門單絃和梅花大鼓的門派體系,我基本不知道。更不要提鄰近曲種西河大鼓、京東大鼓等。
所以,從這點來說,我不知道這個問題,從什麼地方下口回答。
二“著名”的概念有待商榷。
拿京韻大鼓來舉例,大多數和我一樣的吃瓜子群眾認為駱派最為著名。然而,業內的一些演員卻覺得劉派和白派最為著名,特別是劉派。還有少白派,吃瓜子的群眾會覺得就是白鳳鳴啦,某些專業演員眼裡卻認為白鳳巖才是更著名。
捎帶提一句,業內某些演員或者票友也不認梅花大鼓有“花派”,覺得應該是“盧派”。。呃,我好糾結怎麼稱呼了,索性相關的梅花大鼓的作品一個也不提了。
三、派別和體系,並不是一個概念。
這個回答起來更需要花費太長時間和打很多字。我留在之後的“鼓往今來”和“跟著於會江零基礎學大鼓”裡面,慢慢穿插講吧。單獨講太乾了,一般人懶得看。
四、門戶和派別也不是一個概念。
同理,這個我在之後的欄目文章裡,或者作品解讀中,會慢慢與大家分享。
更期待大家關注藝術和作品,而非僅僅是熱鬧的八卦及藝人之間的關係。當然,我這個人也很八卦的,大家如果關心藝人的問題,我有風聞的話,也超樂意和大家交流。只是別讓我領導看見就行了。
回覆列表
曲藝界有很多種曲藝,京韻大鼓是其中之一,分劉、白、張、少白、駱五派,其中劉、張、白共有一批段子,如《單刀會》《戰長沙》《長坂坡》《連環計》這些作品,劉寶全高亢嘹亮,白雲鵬低沉有韻味,張小軒則唱法比較古樸,不久後失傳。少白派呢,則不僅創造了自己的唱法和技巧,還多瞭如《擊鼓罵曹》這種獨有的作品,所以一提《擊鼓罵曹》就是少白的作品。到後來的駱玉笙先生,不僅基於少白又創造了自己的唱腔方法,而且在把少白派和白派的作品都吸收走了的基礎上,還有了自己的《劍閣聞鈴》《紅梅閣》《伯牙摔琴》這些作品。所以京韻大鼓的劉、白、張三派是並列的關係,而少白派、駱派則分別是按照時間順序吸收繼承了前人的作品和技巧風格後的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