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465424935672

    "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使人能夠得到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

    "令人覽之有餘,而名之不可"出自張大復《梅花草堂集》。

    原文:

    蘭之味,非可逼1而取2也。蓋在有無近遠續斷之3間,純以情韻勝。氳氳4無所,故稱瑞5耳。體兼彩6,而不極於色,令人覽之有餘,而名7之不可;即善繪者以意取似,莫能肖8也。其真文王、孔子、屈原之徒,不可9得而親,不可得而疏者耶?

    蘭花的香氣,不是逼近可以聞嗅品賞的;是在似有似無,忽遠忽近,時斷時續之間,純粹以情韻取勝,瀰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所以被看作吉祥的芳草。蘭花,兼有各種顏色,但它的色彩素淡清純、含蓄溫潤,決不是奼紫嫣紅、豔麗眩目的,使人總有無窮的視覺愉悅和心靈的感受,卻又難以用語言來表達;蘭花的形態意趣,即使是善於繪畫的人,也只能憑自己的體會來描繪蘭花的形狀,不能與蘭花的神韻相同。蘭花恐怕就是周文王、孔夫子、屈原大夫的同類,不可以親近,但又是“不可以一日無此君”的。

    1.逼:接近,迫近

    2. 取:這裡是嗅取(蘭的香味)。

    3.之:的

    4.氳氳(yūnyūn)無所:瀰漫飄忽,沒有一定的地方。

    5..瑞:吉,善。

    6.兼彩:兼有各種顏色。

    7.名:表達

    8.肖:模擬……的神韻

    9.不可:不能,不夠

    張大復(約1553—1630) 名彝宣,字元長,晚號寒山子又號病居士,明朝蘇州崑山(今屬江蘇)興賢裡片玉坊人。明代作家。

    年十七,赴鄉試,不售,至中年則棄之,以諸生設管授課,後多以病止。潛心古文,猶重東坡文章,獲其風骨。廣交士林,與歸有光,王世貞,陳繼儒等當時名儒相與交接。廣蒐虞,崑山先賢事蹟,編纂成書。又與當地人士結社論文,從事創作。生平著述有《張氏先世紀略》《崑山人物傳》《崑山名宦傳》《噓雲軒文字》《聞雁齋筆談》《梅花草堂筆記》及《志遺》《靈薈》等等。尤其以《梅花草堂筆記》著稱於世,以隨筆形式寫日常見聞與生活瑣事,文筆清雅簡潔,靈動有韻致。

    他的文章被譽為“震川(同鄉歸有光字)後一大家”。陳眉公在《梅花草堂筆談》序中有這樣一段話:“元長貧而不能享客而好客,不能買書而好讀異書,老不能徇世而好經世,蓋古者狷俠之流。讀其書可以知其人也。”與他交往較多的湯顯祖,在一封信札中也說:“讀張元長先世事略,天下有真文章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細胞肺癌是什麼?